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模式选择

发展模式选择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发展模式选择基于不同的海岛旅游地属性、游客需求、旅游开发定位及旅游发展阶段,存在多种不同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或发展路径。海岛中短期休闲度假以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度假村、度假酒店和度假公寓为主,辅以少量的传统民居和家庭旅馆;长期海岛休闲度假则以第二房产为主,特别是针对退休群体的海岛房产。

二、发展模式选择

基于不同的海岛旅游地属性、游客需求、旅游开发定位及旅游发展阶段,存在多种不同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或发展路径。人类早期的海岛旅游发展建立在疗养和观光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及个体休闲观念的不断演进,游客的旅游需求及旅游地旅游开发定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进入后福特时代,人们的旅游观念更加成熟,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观光旅游,更注重个性化的亲身体验,即参与性旅游,回归自然成为很多游客的最终诉求,游客的旅游活动也开始由单纯的观光体验向休闲、度假、观光、健身、学习、体验以及精神寄托等复合性游历体验转变,旅游主题逐步由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导致了大众旅游向替代旅游的国际演变趋势。

(一)大众观光模式

大众观光模式主要以短期的包价组团式自然或历史文化观光为主,同时有一定规模的针对散客的定制包价产品销售,这种海岛旅游模式是当前国内外海岛旅游的主体,包括大众自然观光、文化旅游及节庆旅游等。

1.自然观光旅游

自然观光型旅游主要依赖海岛“4S”旅游资源、美丽奇特的海岛地质地貌以及特有的海岛及海域生物景观,对海岛本身的自然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大众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主要适合大众旅游,多数游客通过旅行社组织,游客停留时间一般较短,旅游内容也以观赏自然风光为主,旅游形式较单一、旅游深度开发不足,而且对海岛旅游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多数大型海岛和一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中型海岛比较适合开发大众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种大众观光旅游一般开发期比较短,旅游发展增长快,短期内就能实现游客数量的突破性发展。由于这种旅游模式对于海岛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质量有很高的依赖性,随着游客规模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旅游资源衰退、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最终影响到游客的游历体验质量,造成旅游地发展的停滞甚至衰退。因此,这类旅游模式适合一些旅游环境承载力较高且处在旅游开发初期阶段的海岛,在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历史文化旅游

大众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是海岛悠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不是所有海岛都具备的,只有少数海岛才拥有较强旅游吸引力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舟山的普陀岛、福建的湄洲岛、山东的刘公岛等。海岛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海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址与遗迹,也包括各种可以用来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发的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一般而言,进行历史文化旅游的游客心理承受能力较高,游客集中在一定的旅游景点范围内,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但对旅游地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要求很高。

3.节庆旅游

节庆旅游是人为创造旅游吸引物,克服海岛旅游季节性制约的一种有效选择,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海岛就依靠积极开发海岛传统节庆资源在旅游淡季吸引游客上岛。这种地方性的海岛节庆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传统民俗基础,而且需要具备地方特色并得到海岛社区的支持,以政府主导的大型节庆活动并不适于海岛旅游开发。以传统民俗文化或海岛特色产品市场为卖点的小规模、地方性节庆活动更适合远离城市的小型海岛社区,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也可以提高旅游淡季海岛旅游接待设施的利用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大众海岛旅游的替代类型。

(二)休闲度假模式

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一般以中短期度假与第二房产为主。海岛休闲度假游对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的要求较大众观光旅游要低,海岛自然景观即可满足海岛度假游的基本需求。海岛休闲度假游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单位及个人的中短期疗养度假,以及退休老人的长期居住或家庭的第二房产度假,因此要求海岛具备一定服务基础设施的度假村和度假房产。从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来看,度假村、度假房产及相关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对海岛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对海岛地质地貌和水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长期的环境影响要相对好于大众观光旅游。

1.休闲度假

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大陆隔离的海岛氛围和独特的海洋空间造就了海岛独具特色的生活环境,远离尘嚣隐士般的海岛生活空间对于很多追求自然的年轻人、清修的中老年人以及短期想逃离尘世喧嚣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城市居民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引力,因此海岛休闲度假,甚至定居受到很多后福特时代寻求解脱的富裕城市居民的青睐。海岛中短期休闲度假以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度假村、度假酒店和度假公寓为主,辅以少量的传统民居和家庭旅馆;长期海岛休闲度假则以第二房产为主,特别是针对退休群体的海岛房产。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对海岛当地的生活服务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休闲度假游客的吸引力和回头率,而这种长期的度假游客吸引力是决定海岛度假旅游成功与否的关键。

受海岛空间及各种资源条件,以及海岛游客层次的制约,上规模的海岛度假游开发在国内沿海海岛中还不多。以满足周边城市富裕群体周末或假日休闲为目的,开展以短期海岛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海岛度假村开发,结合海岛野营、渔村体验和海鲜品尝等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海岛生活体验活动是可行的,也是海岛旅游开发收益的重要来源。从目前国内海岛度假游的发展来看,依托原有政府机关疗养院和民居转型形成的海岛度假村和渔家乐相对成功,但服务质量与水平有待提升;而以旅游企业为主体进行的度假酒店开发则受到企业规模与发展水平的限制,难以保持长久活力,再加上与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利益的冲突,其发展潜力受到很大制约。

2.第二房产

海岛房产度假是由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派生出来的一种着眼长远的度假方式,主要以城市富裕群体的度假别墅及一些退休老人的养老房产为主,拥有一套海岛房产也越来越成为许多富裕群体的休闲选择。在很多国家,居民的第二房产与岛屿具有紧密联系,特别是在一些社会福利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如在瑞典,有大约16%的第二房产位于岛屿上,休闲度假旅游成为影响海岛开发的重要因素(Marjavaara,2007)。在国内,由于多数海岛土地面积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人们的海岛度假理念还有待提升,所以海岛度假房产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在一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岛屿发展潜力巨大。马丽卿(2005)提出了海岛景观房产的概念,认为与旅游景观开发两位一体的景观房产开发模式较适合于海岛景观房产的开发,包括产权式、时权式、多功能住宅式、俱乐部式和酒店社区式等不同的物业形式,这种针对不同度假群体提供不同产品类型的开发方式相对适合初期的海岛第二房产开发。

国内沿海海岛尽管多数面积有限,受到可开发土地空间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大规模的度假房产开发尚不现实,但一些面积较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海岛在海岛第二房产开发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条件,特别是靠近城市并已完成人工陆连的海岛。从长远来看,结合各地游艇码头建设,在一些交通便利、土地空间相对丰富的海岛适度开展高档度假房产及休闲社区开发是增加海岛旅游收入,解决岛屿旅游季节性变化的基本方向。同时,海岛第二房产度假开发也可以有效地推动海上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带动游艇产业的发展。

(三)替代旅游模式

由于海岛特殊的自然地理属性和人文特点,决定了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与大陆旅游的显著差异,以4S为特色的大众滨海旅游开发模式并不适宜多数中小型海岛旅游开发。即使是一些相对适合大众旅游开发的大型海岛也面临着大众旅游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的挑战,因此寻求大众旅游开发的替代模式成为不可回避的挑战。由于缺乏适宜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及旅游产品,国内海岛旅游开发远远落后的大陆滨海旅游开发。

1.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人们为了减少传统大众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提出一种既能实现旅游开发效益,又能降低环境影响,维持旅游地持续发展的绿色旅游模式。海岛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渔业社区特色,对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也相对更适合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旅游模式是一种对传统旅游模式的调整,基于生态保护原则,在努力减少对旅游地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各类传统的大众旅游活动都可以向生态旅游转化,只是游客规模有所压缩。因此,生态旅游也可以称之为“小规模的绿色大众旅游”。

海岛生态旅游主要以海岛原生态观光、海洋生物观赏、海岛探险、野外生存等为主,也包括部分环境影响较小的营地及度假村度假休闲活动。小型海岛或无人岛较为适宜海岛生态旅游开发,这些海岛或无居民海岛一般远离大陆,原始生态景观大多保存完好,自然地质景观较为独特,这些都为海岛增添了独特的神秘气质,吸引了很多崇尚自然和喜欢探险的游客。海岛生态旅游的主要旅游资源是原始、独特的海岛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对旅游接待设施要求不高,但需要有基本的交通及生存设施。根据现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旅游产业开发基础,国内海岛生态旅游游客可划分为以下三类,即岛屿热衷型、追逐时尚型和大众观光型,不同类型游客具有不同的游历需求与行为特征,适于不同的海岛旅游开发选择(表8-1)。

表8-1 海岛生态旅游游客类别

2.渔村旅游

除了少数大中型海岛外,国内沿海的多数有居民海岛社区依然属于渔村。除了少量的种植业和林业外,主要产业依然以渔业为主,包括近海捕捞和沿岸养殖业。近年来虽然在一些海岛出现了旅游业,但海岛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渔业,岛屿居民的主要专长也集中在捕捞及养殖上。相对于大陆沿海,海岛周边的海洋环境保持相对完好,海洋生物多样性也较丰富,尽管渔业资源已显著衰退,但可进行休闲垂钓的生物资源和海域空间仍有很大潜力,开发休闲渔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海岛休闲渔业的开发可以与海岛现有的捕捞活动和养殖生产相结合,不仅为渔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也实现了海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解决海岛“三渔”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海岛渔业劳动力由渔业向休闲渔业的转移既可以减轻海岛近海海域捕捞压力,也可以有效地拓宽渔民的收入来源,实现海岛渔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海岛休闲渔业开发主要包括娱乐性渔业活动、体验性渔业活动、教育性渔业活动和生活文化性活动四大类,其中娱乐性渔业活动包括船钓、滩钓、矶钓及其他各种陆上及海上垂钓活动,轻潜和浮潜等潜水及亲水游憩活动;体验性渔业活动包括参与休闲养殖、体验捕捞作业、赶海捕鱼、拣拾贝类等参与性渔业活动;教育性渔业活动包括渔村民俗馆、渔业博物馆及水族馆等;生活文化性活动包括体验海岛渔村度假、海岛民俗节庆、品尝海鲜美食等(刘康,2003)。国内海岛休闲渔业开发应以海洋牧场建设和近海海域渔业资源恢复为起点,以海岛新渔村建设为基础,充分调动海岛居民的积极性,以渔船改造为契机,重点开展海岛垂钓、海滩采集、海岛潜水、海岛民俗体验等休闲渔业活动。

3.保护区旅游

海岛旅游开发的基础建立在独特的海岛景观,包括地质地貌、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上。独特的海岛地质地貌和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非人力所为,不可强求,而海岛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持则可以通过人为的保护来实现。从国内外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发展来看,以海岛保护区建设来保持海岛周边水质的清洁,维持海岛及海岛周边海域的生物多样性,使海岛特有的人文传统和自然景观得以长久保存是推动海岛旅游开发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国内海岛旅游以大众观光游客为主,但传统的大众旅游开发模式并不适宜多数中小型海岛观光产品的开发,而一般的替代型旅游产品在短期内也形不成对大众游客的吸引力。因此,结合海岛自然保护区或海岛特别保护区建设,以高质量的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来吸引海岛生态观光客是突破海岛旅游瓶颈的一种现实选择。

总而言之,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特定的海滨旅游活动,相比于大陆海滨旅游开发,更多地受到海岛地理空间属性的制约,其发展模式也更大程度地取决于不同海岛旅游地的地理空间与环境资源特征。由于海岛类型的多样化及地理空间属性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可能适应不同的海岛旅游开发需求,很难确定一个“万能型”或“通用型”的海岛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海岛旅游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基本已成为一种共识。对于具有一定海岛旅游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大中型海岛而言,以海岛观光为主的早期旅游开发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大多数空间与资源有限的中小型海岛而言,海岛旅游不能作为大众旅游来发展,应寻求更有利的细分市场和游客类型,替代旅游开发模式成为其必然的选择。不同的海岛旅游发展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海岛旅游发展类型,并具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发展需求,以及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表8-2)。

表8-2 不同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img196

针对不同的海岛属性,海岛旅游开发整体规划必须注重多功能、多层次发展需求,切合海岛自身条件,将传统大众海岛观光旅游与追求舒适环境、松弛身心的海岛度假旅游及访古寻宗的海岛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增强海岛旅游产品的参与性、新奇性、娱乐性、知识性和享受性。充分发挥海岛的“海”与“岛”特色,深度发掘海岛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海岛度假、传统节庆民俗体验、奇礁异石观赏、水上运动娱乐、海鲜美食品尝、海洋生物观赏等具有海岛特色的替代性旅游。此外,结合渔业转型及海岛新渔村建设开展渔业乡村游,开发体验性的海上休闲垂钓、渔家乐等渔业旅游产品,并结合海岛保护区建设,推动海岛生态旅游及保护区旅游等自然替代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高端度假游客,以拓展新的海岛旅游开发空间,推动国内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