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入世影响及应对

入世影响及应对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入世影响及应对另一对目前中国产业和国家竞争力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后的中国将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往受到配额限制的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将在世贸组织的统一规则下开展国际贸易,突破国别贸易保护政策,赢得更大的世界市场。有人认为加入WTO后中国有的产业会垮掉,这种说法是将一个产业和现有的具体企业混为一谈。

二、入世影响及应对

另一对目前中国产业和国家竞争力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入世后的中国将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往受到配额限制的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将在世贸组织的统一规则下开展国际贸易,突破国别贸易保护政策,赢得更大的世界市场。但有机遇就有挑战,严峻的问题摆在劣势产业面前。

有人认为加入WTO后中国有的产业会垮掉,这种说法是将一个产业和现有的具体企业混为一谈。加入WTO后的开放市场条件下,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将进入中国。同时,国内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后,原来受限制的投资主体的市场准入条件也将得到改善。这样,竞争的强度和质量将从两方面提高。外资和以往受限制的内资进入增加,市场竞争必然加剧,现有的某些竞争力差的企业垮掉是非常自然的。与此同时,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将会迅速成长,整个产业不仅不会垮掉,而且会发展得更好。原因是加入WTO后,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低成本地重新配置资源,使得配置效率提高。市场范围决定着分工程度,进而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入世所追求的正是扩大市场范围和改进资源配置的双重目标。

加入WTO后,中国现有的产业体系将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分工联系在一起,有优势的产业得到更快发展,一般性产业基本维持现状,处于劣势的产业则可能收缩。有进有退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入世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会高于小国,但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的产业或产业环节是肯定存在的。如果适当长的时间以后,中国处于劣势的某个产业或产业环节有所收缩,资源转向具有优势的其他产业或产业环节,这不仅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反而恰恰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标志。

中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拥有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和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存在于自然资源、劳动力方面的特点要求我们对产业进行取舍,全面发展,甚至对弱势产业进行扶持的做法则是错误的。十六大提出中国要走工业化加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学习先进经验而具备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后发优势的特点正在于此。我们没有必要像西方国家那样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才搞信息化,而是可以在工业化过程中就涉足信息产业所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决不是用信息化代替工业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用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谓“传统产业”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或劳动力和资本、技术结合的制造业,对我国来说决不是什么夕阳产业,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们的优势所在。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有全球眼光,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有利于国内产业升级的结合点上,培育出一批中长期内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竞争力的产业,对于竞争力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调整和发展战略。对于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鼓励其中的企业形成长时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些产业中,最有希望成长起一批具备很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包括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大企业的成长,不可能依托于政府的扶持和保护,这不仅是WTO规则所不允许的,而且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不可能培育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可以得到普遍验证的事实是,国家通过行政性垄断、进入限制等方式实行保护的行业,如金融、保险、汽车等行业,企业竞争力一般不强;反之,放开市场,鼓励竞争,甚至对外商也高度开放市场的行业,如家电、电信设备制造等行业,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普遍较强。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从中可以引出的基本规律是:开放市场,促进竞争,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政府所能做的,主要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那些近期不具备竞争优势但行业前景广阔的产业,应当加快开放市场,鼓励竞争,发掘需求潜力,促进竞争对产业由弊到利的转化。对那些在可预见的将来缺少发展潜力的产业,可采取收缩战略。

入世,我们并不惧怕竞争,但也不意味着可以盲目竞争。中国企业和产业需要的是高明竞争,即集聚竞争,以己之长与人竞争。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中国产业要在全球价值链上准确定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