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加快麦积区发展的思考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加快麦积区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加快麦积区发展的思考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启动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筑支撑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形成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加快麦积区发展的思考

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启动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筑支撑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形成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麦积区作为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肩负着天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主要作用。如何有效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互补、区域发展的目的,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提升实力,将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

一、麦积区的发展优势

“十一五”期间麦积区经过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了近一番,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区发展思路逐步成熟,发展理念不断转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我们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

陇海铁路、316国道、310国道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天水民航正式开通,宝天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天平铁路、天平高速、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铁路、公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东进西出将更加便利,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工业基础雄厚

麦积区是老工业基地,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以星火、锻压、风动等为主的大型企业和以廿铺工业示范区为主的四大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以机械制造、制药电器、轻工食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为主导,10多个门类的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全区农产品质优品繁,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产业发展迅速。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社棠中山万亩葡萄基地、威龙集团三阳川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示范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全区果品总面积达到46万亩,实现了农民人均占有1亩果园的目标。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已在全国创出了名牌,元龙花椒、伯阳鲜桃、新跃红杏等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全区旧城改造、城市开发、道路拓建等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乡镇机关建设、旧街改造、街道硬化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以农田水利、人饮解困、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等为主的农村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五)文化积淀深厚

麦积区是“羲皇故里”和古丝绸之路重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卦台山为代表的伏羲文化和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文化、先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自然景观兼具北雄南秀,境内现有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自然景观20多处,可开发的旅游景点达100多处,旅游资源占到全市的70%以上,旅游业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六)发展潜力巨大

麦积区经过近年来的提速发展,发展思路日益成熟,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我们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全区多年积累起来的能量正在加速释放,经济增长的连续性、稳定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以社棠工业园、甘泉现代物流中心、华能天水热电厂等重点项目的启动建设,将进一步有力带动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造就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合力

二、麦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理念落后

面对关中及周边地区竞相发展、互相赶超的竞争形势,麦积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不高,思想仍然保守,思路不够开阔,发展理念滞后,特别是在认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竞争发展意识不强,对创新发展、提速发展、和谐发展缺乏战略性的思考和研究;体制机制创新不够,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农村改革力度不够大,发展环境不够优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全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多年处于全市县区前列,但经济总量总在全省86个县区13名上下徘徊,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6%左右,增速均在15%以下,明显慢于关中地区15%以上的增速,且与兄弟县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态势。同时,麦积区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地区,对重大项目的依赖性很大,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增长压力不断加大。

(三)产业发展不快

农业上,“两山一片”优势农业产业基地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和带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工业上,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对大企业、大项目的依赖性较强,年产值亿元以上只有1家。同时,区属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与驻区大型企业合作联营程度不高。第三产业上,基础设施滞后,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仍是制约商贸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旅游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够大,造成了“行、游”在麦积,“食、住、购、娱”在秦州的被动局面。商贸流通业总体规模较大,但布局相对分散,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较少,陇东南商埠“旱码头”的集散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基础建设滞后

由于历史欠账较大、遗留问题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很艰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城乡发展还不够平衡,城郊川区基础条件较好、发展较快,偏远山区相对落后,承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较弱。

三、麦积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在思想上融入

首先要在加快思想解放上下工夫。坚持观念先行、思想先转、思维先变,不断破除制约科学发展、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陈旧观念、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牢固树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域发展意识,主动把麦积区放在全省、关中—天水经济区以至全国的战略高度去思考、去比较、去定位,以思想的大解放,思想的大融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其次要在加大宣传力度上下工夫。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络、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开辟专题,开设专栏,进行有影响、有力度、有声势,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宣传报道,在全区上下迅速形成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强大舆论声势,使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共同意愿。三是要在密切协作交流下工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涉及59个市、县、区和多个国家部委,涵盖体制、机制、政策、资源、项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协作交流工作至关重要。要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多沟通、多汇报、多请示,把握方向,掌握动态。要密切与关中六市一区及辐射区的联系,加强与关中地区友好县区的密切协作,定期研究解决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区直有关部门要主动与关中区域内城市的对应部门加强衔接,建立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地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科技人才、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城市之间有交流、部门之间有合作的良好发展格局,促进麦积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产业层次,在产业上对接

充分发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麦积山景区“申遗”等国家、省级品牌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强化一产,突出二产,激活三产,实现产业全面升级,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一是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抢抓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历史机遇,坚持一手抓现有企业扩张发展,一手抓新上项目引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促使工业经济不断提质增效。全力扶持星火、风动、锻压、电传所、华圆制药等优强骨干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开发、生产和配套,完成华能热电联产、凯迪生物质能源发电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城郊南山苹果、北山葡萄、三新阳片区高效农业和畜禽养殖“两山一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促进果品、畜牧、蔬菜等主导产业规模发展,建成花牛苹果城、威龙葡萄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依托陇东南交通枢纽和商埠“旱码头”的优势,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产业,巩固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业,扶持发展保险、信息等新兴服务业,构建以城区为中心、联结城乡、辐射内外、物畅其流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甘泉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入园建设,打造区域现代化物流中心。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着眼于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加快卦台山开发建设,改造提升马跑泉公园和北山公园,建设南山生态园,扶持发展“农家乐”旅游,重点实施好麦积山、卦台山景区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精心打造伏羲文化游、石窟文化艺术游、宝天高速沿线生态休闲度假游和高新农业观光游“四大旅游品牌”,把麦积建成独具特色的寻根祭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基础建设,在基础上夯实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广开渠道、多方融资,突出特色、加快建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抢抓天水发展大城市和城市发展战略重心东移机遇,坚持实施“东扩、西进、南伸、北延”战略,加大城市经营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抓好渭北老城区和城中村开发改造,加快桥南渭滨新城区开发建设,积极配合实施天水机场迁建工程,配套完善社棠工业区,规划建设甘泉片区和花牛片区,积极创造条件启动建设三阳新区,形成“一水中流、五大组团特色鲜明”的城市建设新格局,把麦积建设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中心区。启动渭河城区段景观整治工程,实施渭滨新城路网建设,完成北山滑坡群及唐家沟、肉联厂排洪渠治理,改造城市给排水、供热、环卫等设施,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质量和效果,创建最佳宜居环境城市。二是完善交通道路网络。全力做好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协调保障和服务工作,加快县乡公路升等改造、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等级标准,进一步强化陇东南交通枢纽地位。积极配合实施好宝天高速过境段、天平高速公路、韩店至社棠公路和天平铁路、成纪大道、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峡口渭河大桥,全区县道和部分乡道标准达到二级以上,行政村主干道实现硬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积极争取实施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农村能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项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认真抓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特色林果基地、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坚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城郊乡镇为突破口,加快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集镇、旅游新镇,努力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城郊区、渭河川道区乡镇为辐射的城镇化新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四)扩大对外开放,在环境上优化

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麦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继续深入推进企业、农村、行政、人事等各项改革,切实加大市场开拓、招商引资和环境改善力度,努力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延伸招商工作触角,优化重商亲商环境,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服务、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做好项目对接落实,千方百计扩大引资规模,力争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实施,努力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加快发展的配套政策,切实落实工业强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引导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工作,改革人才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千方百计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投资发展环境。切实加强与关中地区和省内外有关县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政府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建立定期交流、项目合作等长效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多赢共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五)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在民生上提升

坚持把推进民生工程作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度,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和实惠。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范围,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力做好农民工就业安置工作,加大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加强与大型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单位的衔接协调,促进农民工有序转移就业。落实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进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进一步深化“平安麦积”创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1年春季年轻干部培训班

方西马:共青团麦积区委

何育兵:麦积区中滩镇

指导老师:唐云龙法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