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市经济形势与“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市经济形势与“十二五”发展规划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0.2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剔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1.1%。全市人口得到较好控制,“十一五”末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五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低于7‰的规划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十五”末的0.82吨标煤下降到“十一五”末的0.656吨标煤,达到了年均降低4个百分点的规划目标。关中—天水经济区启动建设,天水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领导论坛】 全市经济形势与“十二五”发展规划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和“1135”区域发展战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5·12”特大地震等各种严峻挑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0.2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剔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8630元,年均增长10.4%。大口径财政收入47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8%。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6.5亿元,是“十五”计划五年累计总额的3.7倍,年均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20.9%。

(二)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72项,投资27亿元,完成了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藉河南北路、渭滨北路、瀛池大桥等城区主要道路和桥梁,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3条、战备公路10条、县际油路7条、通乡油路46条,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393条3505公里。宝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天定高速公路竣工,天水军民合用机场通航,天平铁路建设顺利推进,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万公里,公路客运量达6483万人,货运量达939.4万吨,全市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各类小型灌溉工程385处,改造、配套小型水利工程625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98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155平方公里,兴修梯田74.58万亩,解决了78.9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完成造林14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2%,生态防护林体系初具规模。

(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06.7元,比“十五”末增长65.4%,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24.7元,比“十五”末增长82.2%,年均增长12.7%。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减少贫困人口24.1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市乡村总人口的比重较2005年下降8.04个百分点,全市贫困人口下降到43.23万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市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5446户(次)6437.5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2342套58.0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28.39万平方米。

(四)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两基”人口覆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十五”末的93.4%和48%提高到100%和73.8%,青壮年文盲率由“十五”末的6.6%下降到3.5%;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2%。城乡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十五”末的70%提高到95.47%。文化馆舍总面积增加到835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馆舍面积增加到1.2万平方米,新建了乡镇文化站74个,总面积2.3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服务网络。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5.2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9.6%。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人口得到较好控制,“十一五”末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五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低于7‰的规划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十五”末的0.82吨标煤下降到“十一五”末的0.656吨标煤,达到了年均降低4个百分点的规划目标。全市节能65%的建筑达到132.3万平方米,节能50%的建筑达到231.87万平方米。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2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4万吨,均在约束线之内;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20%。

(六)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税、金融、商贸、交通运输等改革取得新成效,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关中—天水经济区启动建设,天水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与关中及陇东南地区的交流对接,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一)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1.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3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就意味着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深刻变动,技术进步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动力增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如果能够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生活消费方面: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衣食消费将进入到住行消费,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此外,旅游、家政、书报消费也将呈迅速膨胀趋势。

就业岗位方面: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现在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7%,而发达国家占70%左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50%左右。第三产业高度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农业发展方面:人均GDP小于500美元时,农民以分散的自给自足式的传统方式经营土地为主;当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之后,农村土地的商业运作和市场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同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开始朝着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向调整。

高等教育方面: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50%之间;当人均GDP高于12000美元时,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50%。可见,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得以实现的重要经济基础。

2.“十一五”末,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630元(折合约13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33%,标志着我市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标志着天水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已基本完成,我们多年期盼的“加速起飞”阶段已经到来,机遇当前,时不我待。

3.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上升期,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个时期处理得好,就能加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处理得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0世纪,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跨越了1000美元,但后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国家和地区乘势而上,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像美日法德等国家分别用10~20年实现了人均1000~3000美元的阶段跨越。随后而上的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仅用了8~12年就完成了这个跨越。目前,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均GDP都超过了1万美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更多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出现停滞、徘徊,甚至出现倒退,并由此造成社会动荡。如拉美、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16个国家的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的门槛,但至今能保持在1000美元以上的只有7个国家,其余都在徘徊,甚至倒退。国际经验和教训表明,人均GDP1000~1500美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矛盾凸显期

1.从整体发展看,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占有率低、外向度不高、主导产业贡献不够突出等长期存在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2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5位,分别比第2位的酒泉、第3位的庆阳、第4位的白银低105亿元、50亿元、10亿元。

2010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8630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3%、全省平均水平的65%。

2.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存在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发展不快的问题。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7.6∶38.4∶44调整到2010年的20∶37.8∶42.2,一产不降反升,二产比重较低。

3.从工业化进程看,我市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阶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低,尚未形成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大项目支撑。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1亿元,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7%,与我们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4.从城乡结构看,我市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25元,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相差3094元,仅占全国的47.7%,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相差583元,占全省的85.4%。

5.从区域竞争力看,我市虽然正在全力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和“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但是“小城市、大农村”的格局还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区域综合竞争力依然不强。

(三)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

1.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具体支持的政策措施分解到国家各部委,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2.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间的交流协作将更加密切,有利于我市发挥比较优势,与周边城市在重点产业发展上加强互动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3.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我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4.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我市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国家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基地,明确提出甘肃要着力打造的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涉及我市的有2条半,这对于我市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5.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市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优势产业布局更趋合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拉动效应日益凸显,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6.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发展思路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得到创新,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体架构和重点内容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市委五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历史机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全力实施省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我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实力较强的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增长极。

注:“1135”区域发展战略(一圣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五品牌: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1.定性指标:通过“十二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力争经济总量在全省保持较前位次,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和全省平均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之内,努力把天水打造成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2.定量指标: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400元,年均增长13%;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9亿元,年均增长15%,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6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投资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200元和5680元,年均分别增长13%和15%。

(三)“十二五”实施重大战略性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市筛选储备各类重点建设项目828个,总投资3942.9亿元。初步论证确定上亿元项目507个,总投资3706.9亿元,为“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撑。

1.工业改造升级战略性工程,共85个,总投资366.2亿元。主要有星火机床工业园、华天科技产业园、长城电器产业园、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大直缝埋弧焊管及矩形管生产线、兰州卷烟厂天水分厂升级改造项目等。

2.农林水利战略性工程,共70个,总投资590.4亿元。主要有新农村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天水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天水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高桥头水库、引洮二期等。

3.能源战略性工程,共15个,总投资373.9亿元。主要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华能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工程、中卫至贵阳天然气输气管道天水段、华能天水电厂、综合性生物质能源项目等。

4.交通战略性工程,共54个,总投资1126亿元。主要有迁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天平铁路、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天水至武都铁路、天水铁路西站、天水至十堰高速公路、天水—平凉高速公路等。

5.公共服务战略性工程,共164个,总投资173.1亿元。主要有天水大学组建项目、校舍安全工程、市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达标工程、市卫生学校整体搬迁、市妇幼保健院、市大剧院、国保单位文物保护及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等。

6.城市基础设施战略性工程,共66个,总投资842.2亿元。主要有天水城区北山生态综合治理、罗峪河城区段改道工程、渭滨新城建设、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工程、社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亚行贷款天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商务中心、会展中心等。

7.商贸物流战略性工程,共26个,总投资75.3亿元。主要有西十里物流园区、甘泉现代物流园区、天水花牛苹果商贸城、县区物流园区等。

8.文化旅游战略性工程,共27个,总投资160亿元。主要有麦积山景区基础设施、天水百里生态旅游线等。

(四)“十二五”发展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之一:调整优化经济布局,培育新的增长极

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全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全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功能分区,优化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培育新的增长极。

一是构筑“一核、二轴、四互动”的空间布局。

一核:即天水市中心城区,包括秦州区、麦积区。

二轴:①壮大提升以陇海铁路、宝(鸡)天(水)、天(水)定(西)高速公路沿线麦积—秦州—甘谷—武山为轴线的横向增长极,加快融入关中城市群,建成陇东南发达的城市连绵带和以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建筑材料为主的经济带,“十二五”末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②培育发展以平凉—天水—陇南铁路、高速公路沿线西峰—崆峒—张家川—清水—麦积—秦州—秦安—成县—武都为轴线的纵向增长极,建成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型建材、医药食品、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带,成为引领未来全市发展的潜力区。

四互动:依托天水市向外辐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毗邻城市的互动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①以天水—宝鸡—西安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依托,向东与宝鸡、西安、渭南等地区互动发展;②以天水—定西—兰州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依托,向西与定西、兰州、白银等地区互动发展;③以天水—平凉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依托,向北与平凉、庆阳、延安等地区互动发展;④以天水-陇南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依托,向南与陇南、汉中、广元等地区互动发展。

二是构建由区域中心城市、三级城市、县城、重点镇和一般镇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

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以秦州、麦积中心城区为依托,按照“东西延伸、南北拓展、相向发展、新区开发、组团发展”思路,坚持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要素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层次,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三级城市:包括秦安、甘谷、武山。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高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步伐,不断扩展城市规模,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中小城市群。

县城:包括清水、张家川。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努力把清水、张家川建成西部清真食品和牧草、畜禽产业大县。

重点镇:支持靠近中心城市和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加快发展。着力完善小城镇功能,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农村人口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

一般镇:除重点镇外的其他建制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提升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能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

三是打造以开发区(园区)为重点的经济聚集和创新基地。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电工电器、新型合金材料、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六大产业集群,把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机械电子工业产业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西部地区多功能综合性产业聚集区。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大装备制造产业园:①依托华天电子集团,建设微电子设计、封装测试、芯片制造、电子测量仪器一体化发展的华天电子科技园。②依托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高档数控机床为重点的星火机床产业园。③依托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建设超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型中高低压电器为重点的电工电器产业园。

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依托甘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以航天蔬菜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为重点,建立国家级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国航天育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把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成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中心。

一城两园一集团:建设天水花牛苹果商贸城、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和组建天水花牛苹果集团公司,建成集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商贸流通、旅游观光、窗口标志为一体的立体综合项目。

现代物流园区:以甘泉现代物流园区、秦州西十里物流园区、陇东南区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为依托,建设陇东南商贸物流中心,打造面向国内外的物联网平台。

五大文化产业园:①以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目标,依托伏羲庙、卦台山等景点,建设以中华颂景区、图腾园景区、始祖殿景区、中华源景区和民俗文化区等五个景区为核心的中华始祖文化园;②以秦州夹板舞、麦积高台、武山旋鼓、秦安小曲、张家川花儿、清水道教音乐、甘谷道情等为主要内容,建设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园;③以天水新华印刷厂、新华图书储运站为依托,吸引聚集图书出版发行、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教育培训、平面设计、软件开发、艺术品产销等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园;④建设张家川民族风情园;⑤建设清水轩辕文化产业园。

战略重点之二: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和“10强50户”工程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培育优势产业为核心,以“引大引强”为突破口,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8%。

一是壮大提升六大产业集群。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以培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重点,做大做强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能源化工六大产业集群。

二是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我省新能源资源优势和西北大型风电场为依托,推进风力发电设备研发与加工制造进程,突出风力发电机组传动控制系统、风电机组专用电缆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等产业化。全力打造以星火机床为龙头,电气传动、铁路电缆等骨干企业为依托的全省兆瓦级陆用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促进县域工业经济提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县域工业规模,整合工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园区培育、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

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围绕建设“数字天水”,加快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步伐,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建成延伸到基层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100%的社区通网络服务,全面普及互联网应用、移动电话和数字电视,城市管理100%实现网络化、信息化,90%以上政府服务可以通过网络提供。

战略重点之三: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实施“农业稳市”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把我市建成中国航天育种基地、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到“十二五”末,农业增加值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7.8%。

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到“十二五”末,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20万吨,年均增长2.4%。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按照“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布局,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建设步伐,推进优势产业向主要产区集中,形成特色产业带。

果品:在山区及浅山区发展优质元帅系苹果、蜜桃、樱桃、葡萄、花椒等林果业;在高海拔地区发展核桃、仁用杏。重点建设以渭河、藉河、葫芦河支干流为中心的花牛苹果基地,以秦安为主的鲜食桃和花椒基地,以麦积为主的葡萄基地,以秦州为主的大樱桃基地,以清水为主的酸苹果和核桃基地。到“十二五”末,果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年均增长11%。

蔬菜:在川道地区和浅山地区以绿色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实施天水市渭河川道蔬菜设施示范区建设工程,以武山、甘谷两县渭河川道地区为重点,建成22.5万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5000亩标准化育苗基地;天水市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在清水、张家川县的17个乡镇建成面积10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天水市城区“菜篮子”供应体系建设工程,新建秦州、麦积两区城郊“菜篮子”供应基地5万亩,辐射带动发展城郊蔬菜基地10万亩。到“十二五”末,蔬菜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年均增长5.2%。

畜牧: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强以张家川、清水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以甘谷、武山、秦安、清水为主的瘦肉型猪生产,以秦州、麦积、甘谷、清水、秦安为主的奶牛和良种蛋鸡生产,以渭北浅山干旱山区为主的优质牧草生产四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良种肉牛、肉羊、高产奶牛等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到“十二五”末,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750万头(只),年均增长9.3%。

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实施“百龙增收”工程,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机制,扶持发展国家、省、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四是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国家和省上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实施力度。

五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拓展新的劳务输转渠道,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力争每年有组织输转劳动力占全年输出劳动力的60%以上。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劳务品牌。“十二五”期间,全市劳务输转年均达到68万人,年实现劳务收入78亿元。

战略重点之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商贸旅游中心

围绕建设陇东南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构建东连关中、西通兰州、南接陇南的2小时经济圈。加快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性服务业,依托“三网融合”、“数字天水”等信息化建设,抢占物联网发展先机,构建面向国内外的物联网平台。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研发、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和文化旅游产业。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5%。

一是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向东联结宝鸡、西安,向西联结定西、兰州,向北联结平凉、庆阳,向南联结陇南、广元的放射状大物流格局,将天水打造成为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功能完善、档次高、辐射带动强的骨干市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以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以羲皇故里为主体形象,主打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品牌,积极建设百万人次旅游景区,主动融入大关中旅游圈,把天水建设成为甘肃东部休闲度假旅游圈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到“十二五”末,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和22%。

三是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办好伏羲文化旅游节,打造天水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大市,提升天水文化软实力。

四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以建设陇东南区域金融中心为目标,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争取引进2~3家银行机构在天水设立分支机构。培育2~3家上市公司。

五是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培育和发展金融担保、信用评价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中介机构,公证、仲裁等具有公正、监督性质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咨询等服务、代理性质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具有沟通协调职能的自律性中介组织。

战略重点之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建设区域交通运输枢纽。依托国家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三位一体的“十”字形枢纽主骨架。

公路: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国省干线升等改造。力争到“十二五”末,市域内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主要出口通道均实现高速化,建成高速公路“十”字形交通枢纽。建设县城之间、县城与中心城区之间、县城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二级公路干线环道;建设主要乡镇、矿区、经济产业区、主要景区(点)之间三级以上支线公路,建设乡镇和行政村之间四级公路路网结构;全市100%建制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汽车站点建设。

铁路:依托陇海铁路和陆续启动实施的宝兰客运专线、天平铁路、天武铁路,形成以中心城区(麦积火车站、天水火车南站、天水西客站)及三阳川新区为中心节点的“十”字形铁路交通枢纽。

航空:迁建现有军民合用机场,新建4C级军民合用机场,开通国内部分重要城市航线,打造舒适、快捷的天水空港。

二是加快水利建设。启动实施《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加快城市水源地建设,建成上磨水库,启动实施高桥头水库、引洮二期供水等重大水源地工程。“十二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7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6万亩,新修梯田130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1处,解决150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新修及加固各类堤防180公里。

三是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区域内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勘探,进一步加大对金、铁、铜、钼、石灰石、透辉石、白云石、石英石、辉绿岩(庞公石)、蛇纹岩(鸳鸯玉)、地热等优势矿种和紧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战略重点之六: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实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全国十大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建立以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着力打造12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50户示范企业,改造提升8个特色生态产业园区,形成“一极两片区”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万元生产总值耗水量达到151.52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8%,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6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5.1%,城市生活污水再利用率30.5%,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率80%,农业秸种综合利用率60%。

注:天水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

一极两片区:秦州区、麦积区区域循环经济增长极,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循环经济西片区,清水县、张家川县循环经济东片区。

八大循环经济聚集区: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聚集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秦安县工业集中区、甘谷六峰工业园区、武山县工业园区、清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张家川工业园区。

十二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电工电器、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蔬菜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林果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畜禽精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医药、能源化工、新型建材、生态农业、旅游服务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做好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把天水创建为国家森林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加强饮用水源、河流和风景区环境保护。加快实施农村改水工程。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到“十二五”末,新增森林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开展渭河干流天水段及其支流藉河、牛头河、葫芦河综合整治,加快麦积区和五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村为单位,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工程。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源达标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核辐射污染防治。

战略重点之七: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大城乡统筹工作力度,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新格局。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建设村庄道路、排水、垃圾收集中转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二是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按照“一带多心、轴向强化、组团发展、山水连城”的城市空间布局,围绕八片(甘泉、社棠、马跑泉、廿里铺、七里墩、西十里-暖和湾、天水郡、三阳新区)的开发建设,实施一山(秦州北山灾害治理)、一园(孙家坪森林公园)、二中心(天水会展中心、天水商务中心)、三路(北山路即成纪大道、赤峪路、陇林路)、四桥(藉河双桥大桥、孙家坪大桥、渭河社棠大桥、峡口大桥)、四城(皂郊卫星城、甘泉卫星城、社棠卫星城、三阳川卫星城)和10条城市主干道拓建工程,建设天水博物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心城市。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市区建成区人口达到65万,面积控制在60平方公里,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75%,供水普及率达到96%,燃气普及率达到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

三是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十二五”期间,全市减少贫困人口27万人,返贫率得到有效遏制。

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张家川县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设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陇东南畜牧大县、全市矿产基地和特色旅游区。

战略重点之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积极筹建天水大学。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全面消除C、D级危房。到“十二五”末,全市学前教育一年、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75%、65%和50%,50%的乡镇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下。

二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建成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05个村卫生所(室),新建五县紧急救援中心。到“十二五”末,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到“十二五”末,建成市级标准化博物、文化和图书三馆,加强文化大县、重点遗址博物馆及文物库房建设,实现市县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建设市广播电视中心、县区广播影视综合楼,加快广播电视采编设备数字化更新改造。积极推进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到“十二五”末,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95%和96.66%以上。

四是统筹发展体育事业。建成标准化的市县级体育场馆,推动全民健身。到“十二五”末,全市所有县区都拥有室内健身中心和室外活动场所,人均体育场地由0.6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

五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到“十二五”末,全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4.10‰以下和7‰以内。

六是促进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社会的老龄服务功能。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的权利,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公共服务,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档案、地方志、统计、双拥、地震、气象等社会事业发展。

战略重点之九: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科技和人才保障能力

立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加快人才基地建设工程。到“十二五”末,人才总量达到11.23万人,基本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高、中、初级结构比例达到1.5∶4∶4.5,取得中、高级及以上技术工人资格人数达到在职技术工人总数的50%。注重扩大30~40岁左右人力资源规模。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天水建成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战略重点之十: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适应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创新投融资方式,强化资金保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投资、价格等各种政策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资金保障能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强对投资的服务和指导,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是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全力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动我市与中东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梯次转移。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切实保护好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区和保税区。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外贸结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发展环境。

战略重点之十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把社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全市就业容量。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等能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到“十二五”末,各县区建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探索改革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和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积极调整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随职工工资增长的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福利制度。继续推进公务员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尽快建立适应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收入监督和税收征管力度,强化收入调节功能。

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养老、失业、医疗、新农合和生育保险制度。解决在校大学生和失业青年的参保,实施异地参保人员转移接续,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拓宽保险基金筹措渠道,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建立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和运行模式社会化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全民参保,维持社会稳定。到“十二五”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市启动运行,覆盖率达到60%以上;将事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参保率达到8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6.3万人,动态覆盖率达到9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万人。

四是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继续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扩大覆盖范围。加快构建以扶老、助残、济困、救孤为重点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住房消费需求。“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6.99万套,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和鼓励居民购房政策,进一步完善住房消费政策。

战略重点之十二:强化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安全为重点,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公共安全,进一步提高应对、处置重大自然灾害和治安事故的能力。到“十二五”末,五县两区建成区达到基本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部分重大工程具备地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农村大力推进地震安居工程,启动实施陇东南救灾物资区域中心仓库建设项目。

二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完善村级民主自治,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

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

四、关于社会管理问题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人类社会是相对于自然界的一种实存体,是人与人多重关系的综合体,其运行轨迹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管理是人类生活井然有序、自然演变的基础,是实现社会良性有序运行的基本手段,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繁荣和富强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运行的轨迹就是以科学的社会管理理论为指导,经过科学设计的人工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主要指对社会秩序的设计、构造,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制度、机构和组织,它更多地涉及社会的关系,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

社会管理也是一种政治过程。政府是整个社会管理的核心主体,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自觉性;从利益选择角度看,社会管理体现了政治利益或服从多数原则的公众利益,社会管理对社会建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了解释和界定;从承担者看,传统社会管理基本上是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现代社会管理注重吸收民间和各种利益团体的广泛参与。从社会管理的任务看,新的社会管理理念主要包括:公众广泛参与机制、公民身份管理机制、社会影响评估机制、科学决策机制、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社会安全网络建立机制等。社会管理是协调、平衡过程,其目标是保持社会稳定,结果是形成社会秩序。

(一)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产生较多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而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相对滞后及缺位也必然使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改革过程中,因自然因素、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不同,造成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

2.社会公平问题。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中国城乡的总体发展,还涉及在以往制度框架下利益格局的重新构建和分配,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社会内部因素的变动,极易产生利益重新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这种社会不公突出体现在收入分配领域,城乡居民收入、贫富收入、地区收入和行业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适当的收入差距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中国目前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很容易导致社会仇视和阶层对立,从而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3.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瓶颈。

4.社会治安问题。社会治安事关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加剧、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广泛运用,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多,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潜在的危害性很大。

5.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加上人为的城乡隔离制度,给计划生育带来沉重的负担。又由于中国人口生育率长期非意愿下降,导致人口结构出现了性别结构和家庭结构失调及带来劳动力短缺的潜在危机。同时,原有的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人口管理政策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的平等发展和合理流动,给市场经济下的人口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和障碍。

6.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量的耗用了自然资源,损坏了共有的地球家园环境。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处在盲目耗费资源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十字路口。

(二)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

社会管理没有统一的形式,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作为科学的社会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只是其中重要的主体之一。政府的职能主要是:(1)确定法律基础;(2)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包括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3)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4)保护弱势群体;(5)保护环境。

仅仅靠政府不可能管理好整个社会,但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只能以民族国家为范围。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由中央政府来承担最重要的社会职能,确立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途径,以及相应的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安排与社会政策相关的基本制度、监督制度、社会政策落实情况等。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社会保障涉及每个公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制度,也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主要问题之一是覆盖率低,而且主要是城镇人口,因此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三,统一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多元化组织。长期存在于城乡之间的二元社会管理制度,使城乡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和相当程度的不和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入手,具体就是:以土地流转的制度创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市户口背后各种复杂的附加利益,清理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歧视性政策,让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除了政府组织,还应该包括大量的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社区组织等。

(三)当前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重点领域

社会管理既包括协调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调节优化各种社会资源配置,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利益。因此,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众多领域的问题,但重点应该放在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方面。

1.准确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社会管理是国家管理的一部分,其任务的确定、职能的划分、权责的分配都应与国家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现代国家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组织系统主要有四个:一是国家机构系统,主要是政府系统;二是各种企事业单位系统,包括工矿、院校、农场等职业活动组织;三是民间组织系统,主要是各类社团组织;四是社区组织系统,即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根据我国现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基本趋势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民、利民、便民”原则,将工作重点由行政管理转向公共服务,突出政府公共政策职能;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各种社会关系和行为。

2.引进治理理念,坚持社会管理的多中心治理原则。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社团组织不发达、社会自治能力较弱、公共服务滞后等问题,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应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提高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真正确保公众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到位。充分利用民间组织植根于民间的优势,这是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发展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途径。

3.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一方面要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实行村民自治,坚持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引导群众规范地参与农村决策和管理,有序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随着城市改革深化,“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不断弱化。社区成了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类矛盾反映比较敏感,社区公共事务急剧增多。这就要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城市基层组织社会管理的能力。

4.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重点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二是促进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自治功能。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管理作用。

(四)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目标和主要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市场经济国家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任务,其实质是通过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套改革,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遵循“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确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社会管理体系社会建设的功能,是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具体实践中,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第一、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二、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展的新变化,加强内在机制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第三、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以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切实把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尤其要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诸如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收入差距等方面的问题。

2.努力推动政府社会管理方式转变。政府作为行政管理体系,遵循上下级之间的支配与服从关系定律,强调上下级的一致性。当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时,其角色定位应是服务管理,如果用行政方式管理社会,社会运行就会表现出高度人为性,社会关系内缺乏有序运行的机制,造成自动调节关系能力的缺失以致出现行政“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致使社会不能良性发展。

3.积极培育具有独立职能的社会组织。实践表明,各种具有社会功能的社会组织不仅可以帮助其成员分散或分担社会风险,还可以帮助政府落实社会政策,减轻政府负担。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绝大部分未获得现行法律的认可,其社会管理权力有限,并且其社会管理过程的运作机制基本上都是“政府性或半官方的”,缺乏独立性。这就必须改变社会组织目前存在的行政化倾向,使其成为依法成立、依法活动的独立组织。

4.大力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在农村,改变村民自治委员会过度受制于乡镇政府的状况,依法摆正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真正使村民委员会成为农村社区的自治管理体。在城市,确保街道办事处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自治管理权力的城市社区的自治组织,使之由政府的派出机构变为社区自治机构。

5.组织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素质,增强其社会管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以及人民当家做主的观念。

(本文是2011年4月14日为春季学期各班所作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