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经济发展(一)经济及大经济观1.经济的涵义经济是一个多义词。2.大经济观及其特点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形成了大经济观。大经济是效益化的经济,它以经济科技化、信息化、系统化为保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节约使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及高级化,进而实现经济的效益化和长足发展。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

(一)经济及大经济观

1.经济的涵义

经济是一个多义词。其一,经世济民,治理国家;其二,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其三,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其四,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其五,节约或节省,含效益之意。依其活动范畴与运行机制,经济又可划分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也可划为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准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三个层次。

2.大经济观及其特点

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形成了大经济观。所谓“大经济”,是视经济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系统内各生产力要素协调组合,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序运行,形成经济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与体制。对外与世界经济联网接轨,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互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优化系统内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技术结构,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现代化的大经济具有下述特点:

(1)科技化。科学技术进步渗透到整个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生产、经济活动的先导,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与物化,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着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技术结构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

(2)信息化。信息成为战略性资源。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通讯手段,推进了社会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为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联结,开辟了条条通道,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资源共享。并且,不仅由于灵敏而准确的信息传递与处理,加强了对经济运行过程的有效控制,而且使把握未来的“战略管理”成为经济管理的重心。可以说,没有信息,就没有现代经济。

(3)系统化。大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结构的复合性,系统平衡的动态性,系统目标的整合性等特征。系统内的各生产力要素,经济活动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以及经济活动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均不是孤立存在、单独作用的,它们自始至终相互作用和制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求运动中的动态平衡,协调配合,实现目标的整合性。

(4)效益化。大经济是效益化的经济,它以经济科技化、信息化、系统化为保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节约使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及高级化,进而实现经济的效益化和长足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

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以及它们的人均数值来衡量。

2.经济发展

指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即不仅是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物质福利的增进等。例如国民经济中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换,国民生产总值及就业中农业比重的下降,经济效益的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业类型的变化等。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它不等于经济增长但包括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即使在经济增长速度很高的情况下,并没有取得社会经济的普遍进步、经济效益的提高或结构的改善。此种现象被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

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一方面,在经济建设事业中必须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活动总量;另一方面,又必须努力实现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道路。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实质上就是指经济发展速度、结构、效益的协调统一。在确定经济增长率时,要充分考虑:(1)与当时的资金、资源、市场、技术等客观条件适应;(2)带动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3)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4)保持速度和效益增长的一致性,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这种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由科技及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机制所决定的。

(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明确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20世纪4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把人类社会推向了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新时代。当代科学技术已渗入到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政治的影响力、军事的战斗力。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学说,是对科学技术地位及其巨大作用的最本质的概括和最高的评价。

下面从科学技术的指数效应、变革效应及渗透效应三个方面,归纳分析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内涵以及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科学技术的指数效应

科学技术的指数效应,主要从科技对于生产、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亦即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来说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科技劳动作为智力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自乘”或“倍加”,也就是说等量劳动时间内,科学技术能创造比简单劳动大得多的价值。而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对其他生产力要素更具有神奇般的放大作用,这种放大作用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对放大生产力的指数效应,是通过科技与经济、与直接生产过程的结合而渗透到其他生产力要素中所形成的。主要表现在:(1)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下,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科技进步造就了科研和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大量专门人才,促使生产方式由体力化向智力化作质的转变;(2)先进技术的替代与改造,使劳动工具的效能大大提高,生产不仅由手工劳动转向机械化、自动化,更进一步转向自控化、智能化,企业及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革;(3)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同时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开拓了新资源,拓展了生产的深度与广度;(4)与科技进步伴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的调整变化和管理方法的改革等,又进一步改善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使生产要素的量态、质态与结构呈现系统优化。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一旦与其他生产力要素结合,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而且这种提高与发展是以内涵为主的、集约经营型的,因而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科学技术的这种指数效应,在第一二次技术革命中就已表现出来:18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采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由于实现了手工工具向机械的转化,改变了社会的生产面貌,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社会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上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实现了电气化,推动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又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使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0倍。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生的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宇航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一系列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更使物质生产领域进一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产力迅猛发展。

进入21世纪,受全球传统能源的总量限制,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探索新能源技术,以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外延发展,带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包括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信息技术、个性化医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太阳能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等。其中,生物能源技术,一类是采用转基因与合成生物学改造富油生物如藻类等生产生物柴油,一类采用合成生物学与仿生学筛选生物有机分子或模仿细胞内叶绿体光合作用或叶绿素光电转换效应,从而将导致传统硅电子太阳能技术的变革。现今世界许多国家也正积极响应着这一场新革命,比如说我国提出的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网便是萌发阶段。

2.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

(1)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包括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科教业、卫生业、通讯业等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目前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相应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构。如在机械化程度低的情况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比为9∶1;在中等机械化的情况下变为6∶4;而在全盘自动化情况下则为1∶9,说明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

(3)促进了经济的软化。经济软化率是经济结构高级化的重要特征,许多工业发达国家,软件在整个产品价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硬件与软件占产品价格比重为8∶2,70年代为5∶5,90年代为2∶8,2000年后为0.5∶9.5。经济的软化意味着现代产品对原材料、能源和一般性劳动力的依赖性减少。目前,半导体制造成本中70%为知识(即研究开发费用),而劳动力成本不到12%。半导体芯片的成本中,原材料仅占1%~3%。

(4)推动社会变革。科技的变革效应更深刻地表现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产业)革命,而生产革命又导致社会革命。三者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见图11-1和表11-2。

图1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表11-2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3.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

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主要是从科学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辐射、影响、制约作用,以及科学技术成为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石这一社会功能,来说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开拓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使人类进入“自由王国”,做大自然的主人而不再是大自然的奴仆,从而使人类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控制人口、改善和保护环境

(2)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衣、食、住、行的传统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美好和丰富多彩。

(3)科学技术还具有强大的思想变革功能,它启迪人们的科学思想,培育人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与科学管理。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严密有序的科学管理相辅相成,则具有改造人类主、客观世界的强大功能,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强大武器。

综上可见,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不仅造就着现代人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赋予人类能动地改善与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本领,而且深远地影响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

(二)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加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始终是每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目的。科学技术如果脱离经济的需求,缺乏经济的支撑,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经济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推动生产力向新的高度进军,因而在劳动手段、劳动工具的装备、劳动对象的供给、劳动者能力与素质提高,资源配置、产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希望科技部门用新发明、新创造、新方法去解决,进而推动了技术进步,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经济发展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对技术结构有不同的选择;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地位、作用决定了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排序;国内外市场需求及经济环境的动态变化,使各产业部门及其产品又有不同的收入需求弹性,在市场供求上出现“长线”、“短线”或过剩与短缺等。所有这些,促使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去抉择研究开发的重点,预测规划技术发展的方向,使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形成技术推力与需求拉力的有效接轨。

3.经济发展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有财政的支持和巨额的投入,殷实的经济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当今工业发达国家正是由于其经济基础的雄厚及生产发展的强力需求,才得以投入巨大的财力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并基本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的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科技与经济的领先优势。目前80%的“研究与发展(R&D)”活动集中在工业化国家,它们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然而,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8 610亿元,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这与世界领先国家3%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的巨大差距无疑会使发展中国家科技相对落后,经济成长亦受到限制。

4.经济发展改善着技术进步的条件与环境

经济发展深化了国际分工与交换,改善了资源的配置,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完善物质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进了社会的稳定。所有这些,为技术进步创造着良好的环境。

5.拉动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企业经营的活力,生产发展的实力,市场竞争的压力,是吸纳先进技术成果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见图11-2。

图11-2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制约

科技与经济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有其自身的规律,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科学技术活动的直接任务是产生知识或科技成果,其首要特征是探索性与创新性。新现象的发现,新规律的揭示,新概念的建立,新事物的发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不断提高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武器与手段。但是科技活动既是科技成果的发明创造过程,又是生产要素组合的投入产出过程,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而且其所需要的投入随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进程不断增大。据统计分析,从科学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到产品研制和发展其投资比值为1∶10∶100。高新技术的研究更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一方面,当国家经济落后、企业资金不足时,就缺乏财力支撑科技发展,企业也缺乏对技术的需求拉力;另一方面,从经济看,经济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保证供给,其首要特征是讲求经济效益,投入的可行性和产出的效益性,是筹划经济活动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使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实行注重效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稳定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企业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以此获得利润。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在采纳新技术时,客观上必然要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具备投资能力是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重要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因和目的。

综上可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但由于科技与经济的不同特性,使它们在一定的背景下,又具有相互制约和矛盾的一面。具体表现在:

1.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与经济可行性的矛盾

缺乏足够的资金,就不能进行重大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引进消化他人的先进技术为己所用。直接看来这是经济对技术的制约,从后果看,将使技术与经济陷入双重落后的困境。

2.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矛盾

技术的先进性反映技术的水平和创新,这是科研部门所追求的,技术的适用性则表示技术适应使用者的生产与市场需要的程度,这是企业所要求的。先进的技术不一定适用,适用的技术不一定最先进。人们固然希望技术越先进越好,但它只有在对使用者适用、为使用者掌握、具有增值价值的使用价值时,才会受到青睐,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先进性的作用,并将在闲置中随科技进步与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贬值。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成为商品,如果技术研究开发脱离了市场需求,根本不可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与使用价值。

3.技术效益的滞后性及潜在性与应用者渴望现实盈利的矛盾

技术成果的应用会带来超额利润,但其应用有一个吸收、消化、创新的过程,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带来效益;而投资者期望尽快得到资金回报,从而可能将资金另辟蹊径,使技术得不到应用。投资者当然也可能由于舍弃先进技术的应用而造成机会成本损失。

4.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效益与风险的矛盾

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效益与风险是并存的,研究开发应用一旦成功,就会因掌握了技术与市场的领先优势而赢得超额利润。但研究开发应用过程也充满风险,包括技术选择失策、开发失败、时机滞后、技术供求关系变化、竞争失利、技术应用达不到预期效益等。有时人们因畏于风险而放弃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也可能正因此而失去发展的机遇。

5.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成本与新增效益的矛盾

技术愈先进,往往支付的代价愈高昂,从而出现支付成本与预期效益的矛盾,先进技术开发应用的成本一定要低于预期效益,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推广应用。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对应关系,往往决定着技术方案的选择(见表11-3)。

表11-3 技术项目的选择

img370

表中:“√”—是,“×”—否,“≠”—不够完善,有待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