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酒泉市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的现状

酒泉市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的现状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酒泉市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的现状目前,酒泉市全市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30个,设置病床4480张,拥有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85人。因而,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对顺利实现酒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 酒泉市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的现状

目前,酒泉市全市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30个,设置病床4480张,拥有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85人。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个,二级综合医院12个,中(蒙)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个,村卫生室451个。构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一、构建酒泉市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1.是实现酒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酒泉市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农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水平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一体化,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对顺利实现酒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2.是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

人口素质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投资健康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多数农民得不到良好的卫生服务和及时的医疗救助,无法享受充足的医疗保障。当前有许多农户有病了只能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非常突出,人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经济发展了,公民的健康水平却不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也就难以提高。

3.是促进公共产品的公平性,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的需要

公共卫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应当享有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应当作为一种全体国民可以获得的权利。从世界范围看,医疗保障已经成为了生存权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有关政策的不协调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公共产品在供给上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双轨”制,许多农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基本的公共产品。在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视,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

二、酒泉市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据统计,酒泉农村卫生费用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城市医疗投入比例也不平衡,政府在卫生事业方面投向农村的,仅占政府投入的16%。占总人口50%的农村人口使用的份额不到25%。酒泉市农村人口平均占有的卫生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50%左右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这样造成了城市医疗设施、医疗技术人员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而农村很多乡镇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很差,缺少高水平的医务人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要求,从而形成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2.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卫生机构医疗基础设施差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是为农民提供基本预防和医疗保障的,用基层的话说就是“县是龙头,乡是枢纽,村是网底”。但作为“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却是生存困难,导致了“枢纽不灵,网底不牢”的严重现象。由于重医轻防的现象突出,卫生院缺少运营需要的基本经费,为了生存只能走以药养医的路,而村卫生所无基础医疗设施,要么承包给了个人,要么名存实亡。相当一部分村卫生所无房屋,靠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计这“老三样”来诊病,这对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诊断都很困难,更何况要应付日常的预防保健工作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3.缺少专业卫生人才,医疗服务质量差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里,中专毕业生占多数,无学历的卫生人员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愿意来。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的人才机制,外面有学历、有技术的不愿来,内部技术成熟的又要走,现在不少乡镇卫生院,存在后继乏人的现象。农村的医疗服务质量很低,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卫生人才。对于素质不高的农村卫生人员来说,诊断常见病、多发病都成问题,难以开展日常的预防保健工作,更何况要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4.医疗费用的增长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缺乏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由于医疗行业的市场化和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造成了医药市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表现为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药品价格居高不下,有的医生为捞取回扣乱开处方,医疗用品质量令人担忧。而最严重的问题是医疗费用的大幅提高,这令多数农民望而却步,不少卫生院走的是以药养医的道路。以致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严重。医疗费用的迅速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给原本贫困的农民造成了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农民陷入了不敢生病、不能生病但又往往多病的困境。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以保证最基本的卫生健康。

三、酒泉市推进城乡公共卫生一体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发展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科学谋划,精心指导,突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三个重点,坚持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的方向发展,使全市卫生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夯实基础,项目下沉

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度。2007年—2009年,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争取国家及省、市投资建设项目128项,建设规模达157000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争取中央资金8895万元,其中县级综合医院6个,县级中医院3个,县级妇幼站2个,社区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45个,村卫生室63个。极大地改善了酒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条件,为卫生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投入,资金下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农民缴费30元,最高可报销8万元,加上医疗救助,最高可得到12万元的补偿。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提高对县级医院的床位补贴促进扶贫济困病床惠及低收入人群措施的落实,这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各级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为的就是让农民得实惠,为百姓保健康。

依托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用于计划免疫、疾病控制、传染病防治、人才培养、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项目,逐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能力建设。2006—2009年,共争取到中央、省、市补助酒泉市公共卫生项目补助资金9000多万元,其中县级4800万元,乡级1600万元,村级750万元。2007—2009年,依托市红十字会向移民乡村及贫困户发放救助物资50多万元。

3.固本强基,设备下沉

近年来,经多方争取,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配发了约9000件医疗设备,价值达2600万元,其中,县级290万元,乡级2000万元,村级310万元。仅2009年,市卫生局就向省卫生厅争取为67个乡镇卫生院一次性配备救护车67辆,价值133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资金670万元;为402个村卫生室争取配套设备4000多件,价值202万元(每个村卫生室5000元标准),在提升基层诊疗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4.卫生支农,人才下沉

2005年,自国家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项目以来,酒泉市先后派出5批共321名技术骨干,支援临夏、天水、定西、陇南、甘南、肃北、阿克塞等地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2008年,市卫生局多次向省卫生厅领导和相关处室汇报,积极争取,终于把肃北县、阿克塞县列入受援县,从酒泉市支农队员中选派28名技术骨干援助两个少数民族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传、帮、带工作。2009年又将瓜州、玉门的移民乡镇列入受援范围,支农人员增至58人。还向陇南灾区选派10名队员,支农队员总数达79名。2010年的支农工作已经开始,支援范围进一步扩大,为酒泉市选派的支农队员增至108人,除酒泉市的96名支农人员全部留本市外,省卫生厅还从省疾控中心、张掖、嘉峪关市选派12人援助酒泉市三个县级医院和移民乡镇卫生院,为酒泉市建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此项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帮助受援地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效缓解了受援地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技术落后的矛盾。二是帮助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防疫、妇幼等公共卫生工作的各类制度和规范,进一步提高了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三是为当地医疗卫生机构传输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新医改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为当地医疗机构培训了一大批乡村医生和妇幼保健人员,使农村预防保健三级网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五是让支农队员的意志得到了锤炼,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2009年统计结果显示,肃北县、阿克塞县县医院年门诊量由受援前的20400人次增加到33410人次,增长64%,手术人次由受援前的66人增加到146人,年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比受援前增长了40%。

5.人才培养,技术下沉

2007年,为加快酒泉市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步伐,市卫生局针对农村卫生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技术落后、知识老化的现状,制定了酒泉市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在职卫生人员轮训一遍,鼓励脱产和在职学历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加强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过3年的时间,市卫生局争取资金547万元,先后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人次达2221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全部得到了一次培训,极大地缓解了人才技术老化、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现象。2009年,全市公立医院普遍推行了护士人事代理制度,实行同工同酬。全面实行了村医每周到卫生院工作1天或每月到卫生院工作1周制度。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办公室批转了《酒泉市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送下去,换上来”等多种办法,年内全系统外出进修培训人员达到254人,市、县级医院接受下级医院进修培训130人。认真落实《酒泉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十项扶持措施》,选拔20名基层中医骨干人才到甘肃省中医学院接受本科学历教育,学杂费由市卫生局统一支付。积极推进中医药发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培训人次超过千人,评选了首批“酒泉市名中医”和“乡村名中医”。酒泉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6.积极探索,管理下沉

为提高肃北、阿克塞两个少数民族牧业县的医疗卫生管理水平,2008、2009年市委组织部从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先后选派了3名年青年干部到阿克塞县医院和肃北县医院担任副院长,指导帮助两个县级医院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县级医院内部也进行了机制体制创新,一些新的制度不断确立,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明显好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