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岭大地创新实践的壮丽诗篇

云岭大地创新实践的壮丽诗篇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云岭大地创新实践的壮丽诗篇——云南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2008年,云南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

云岭大地创新实践的壮丽诗篇——云南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2008年,云南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3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30年的成就鼓舞人心,3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在云岭大地上谱写了创新实践的壮丽诗篇,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云南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城乡各地焕发出欣欣向荣的无限生机。

一、伟大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勇于实践,锐意改革,敢于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边疆多民族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纵观云南改革开放的历程,根据各个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目标要求、时代特点和阶段性成效,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改革开放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到21世纪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构建阶段;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到2008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

(一)第一阶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拨乱反正为起点,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以对外开放和横向联合协作为发展“两翼”,全面迈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步伐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改革开放道路,云南步入了一个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新的伟大历史进程。

1.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势如破竹的改革历程首先从农村起步,率先在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省,形成不可抗拒的滚滚洪流。早在1977年冬天,元谋县大塘子生产队就突破“左”倾思想的禁锢,在全省第一个推行了定工到组、联产计酬、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并得到省委的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民要求包产到户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7月,省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决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高寒、分散、贫瘠山区推行包产到户和包交提留到户,之后逐步扩大到山区、半山区和坝区。到1983年底,云南99.9%的生产队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废除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不少地方的农民很快从原来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困境里摆脱出来。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省委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林业“两山”政策,把几亿亩集体所有的荒山、林山、草山和轮歇地,分别不同情况,以自留山或责任山的形式承包到户;实行大牲畜私有私养;在国营农林牧渔场(包括华侨农场)内办家庭农场和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提倡农民在承包土地上挖塘养鱼,在承包土地上种植和经营果园;增加和建设农村集市贸易点,开辟城市农贸市场;鼓励农民进城开店办厂;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政策,等等。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1983年,省委、省政府进行了政社分开试点,1984年6月,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大区小乡制。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后,又于1987年对区乡体制进行再次改革,把区改为乡(镇),把原来的乡改为村公所或办事处。这次改革到1988年5月基本结束。通过两次改革,实现了党、政、企分设,彻底废除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基层政权组织有所加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农村改革的推动下,1984年,我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随之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对国营小型工商企业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以及转让、租赁等政策,对大中型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由过去对企业直接调控逐步转变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间接调控。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发展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同时,根据“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采取了简政放权措施,改变过去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状况。在此基础上,省委按照清“左”、改革、放开、扩权、搞活、快上的精神,坚持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制定了12条重要政策,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企业和各种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个体工商户,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到1991年底,全省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当年吸纳农村劳动力156.86万人,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极大地发挥了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2.初步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省内外横向联合协作。一是为适应经济技术协作发展的需要,1980年6月,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经济协作领导小组,统一办理与各省市区的经济技术协作事项,并与上海开展对口支援协作活动。1982年5月,省政府在昆明举办经济技术协作邀请会,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参会,云南与外省的横向经济合作由此向多方位发展。二是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不断发展。“七五”期间,先后在30个国家和地区投标,不断拓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美国、缅甸等国开办了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从1979年开始,云南边境贸易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3月,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边境贸易的暂行规定》,确定边境贸易实行“自找货源、自找销路、自行谈判、自行平衡、自负盈亏”的方针。“七五”期间,云南边境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省边境贸易进出口的80%以上集中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当时,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到云南视察,把云南边境贸易的作用全面概括为:利国、富民、睦邻、安邦。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快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1981年,国家对外贸经营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云南的外贸出口由原来的调拨口岸代理,大部分改为省内自理,云南开始有了外贸进出口权。1988年,云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这一机遇,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贸出口政策,由此带动了外贸体制的全面改革。“六五”和“七五”期间,云南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出口创汇稳定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进出口商品总量不断增加。

这一阶段的改革开放,迈出了历史性的两大步。第一步是从1978年至1985年,通过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和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第二步是从1985年至1990年,重点抓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得到初步抑制、调整和解决,有效抑制了非生产性建设摊子过大和货币投放过大、物价上涨过猛的势头,工农业比例失调,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等困难有所好转,经济总的没有出现大涨大落的情况。这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展蓝图,初见成效,全省各族人民初享改革开放成果的阶段。

(二)第二阶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夯实农业基础为支撑,以培育群体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引擎,以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向纵深全面推进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同年召开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阶段新任务,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积极探索在云南这样一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省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路子,使云南改革开放事业既保持了平稳起步、稳健前行的良好态势,又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作用。

1.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村改革经历了两次大的过程。一是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耕地承包期在原有基础上再延长30年,允许有偿转包。1994年,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实行“四荒” (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偿出让开发。1996年,省人大颁布《云南省农业承包合同条例》,促进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续签工作。1998年,省政府专门成立粮食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和粮食改革办公室,制定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实施办法。同时,全面开展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二是变革经营体制和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的部分企业和农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初步探索。1992年12月,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过程中,把这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概括为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开放与开发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三结合、一体化”经营体制和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并向全省推广。在此基础上,1995年召开的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突破口,突破所有制、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域界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由于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开始出现结构性过剩,农业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放手调整农产品结构。发挥云南多物种和多气候带优势,大力改进粮油作物的品种质量,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路子,发展特色农业。二是放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畜牧业,全面推开乡镇企业改革工作。到2000年底,全省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商品基地600多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0%,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成为农业中的支柱产业。

城市改革总体上呈现出“三大亮点”、“一大突破”的特点。“三大亮点” :一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突破,财税改革中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投资体制改革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了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二是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较快,商业、物资、外贸、供销等流通企业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迅速,技术贸易市场日趋活跃,金融市场逐步繁荣,电子信息服务发展较快,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运行逐步规范、有序。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失业保险由县级统筹向地市级统筹过渡,医疗保险试点到2000已在81个县(市)推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走向制度化、市场化和人性化。“一大突破” :即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走了三大步:第一步,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选择了117户国有企业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试点。1995年,在122户企业中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8年,在全省逐步推开。第二步,抓大放小。1995年,确定40户大企业、大集团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对于重点骨干企业,在扶持政策及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对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规定从1996年起5年内全部归还企业。在“抓大”的同时,按照“多种形式并举、股份合作制为主”和一厂一策的方针,搞好“放小”,从1998年开始,对国有小型企业进行放开搞活试点。第三步,国有企业的脱困。1998年出台了《云南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纲要》,提出到2000年,在抓好面上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同时,重点抓好85户大中型企业的扭亏和减亏工作(以后调整为国家重点脱困企业105户,省重点脱困企业64户)。为切实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为企业改革创造条件,1997年全省各地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建立了解困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层层签订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暨三年改革脱困责任书》,各级劳动部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到2000年,大多数国有企业3年内基本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1994年4月,省委召开全省县委书记会议,全面检查了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情况,决定把现有工业产值中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的7∶2∶1的比例,逐步调整到各占三分之一。1996年制定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决定》,在政策上给予个体和私营经济极大支持。1997年,省委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三放”、“四不限”,即放心、放胆、放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比例、不限范围。1998年,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力争经过5年努力,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5%以上,经过10年努力,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占三分之一。2000年,省委、省政府又制定补充规定,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最活跃部分。

2.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云南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将开放城市由沿海扩展到沿江、沿边的机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概括起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打基础,初步建立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1992年,实施“以大西南为依托,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为前沿,东南亚和南亚为重点,面向全世界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战略。1997年底,全省128个县(市、区)全部实行对外开放。边境口岸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到2000年底,全省共有开放口岸20个,开通了100多条边民互市通道。瑞丽市的姐告边境贸易区,在全国首创“境内关外”政策,从缅甸进入贸易区的货物,海关不实行监管,使姐告在“八五”初期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内陆口岸之一。景洪港、磨憨口岸、河口口岸、思茅港、天保口岸、孟定口岸,也随着硬件设施建设的提升,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第二步,搭平台,扩大对外交往和对外经济贸易。主要搭建好四个平台:一是搭建对外友好交往平台。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承办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深化了与次区域6国间的各项建设和合作。二是搭建进出口贸易平台。针对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边境贸易出现下滑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措施,扼制边境贸易下滑趋势,到“九五”末期,边境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三是搭建利用外资平台,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四是搭建对外经济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寻求对外工程承包,境外投资有所进展,从事外经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加。

第三步,架桥梁,举办昆交会和世博会。1992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西南五省区七方第九次经济协调会,决定在昆明建立国际贸易中心,从1993年起每年联合举办一次“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1993年8月8日,第一届昆交会开幕,至2000年,共举办了8届昆交会,成为云南扩大对外开放的桥梁。1999年5月1日,中国’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第四步,建内联,抓省际的横向联系,实行全方位对内开放。一是深化西南六省区七方区域合作。二是逐步扩展与东部省市的合作范围。1996年,滇沪两省市签署了《上海—云南对口帮扶与经济协作“九五”计划纲要》。1997年,滇粤两省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省经济合作的会谈纪要》。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了与浙江、江苏等省的合作。三是创新合作形式。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省院、省校合作关系。四是主动寻求上下合作形式,实行省部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上述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既定的以东南亚为重点,面向全世界,外引内联,大贸边贸结合,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决策已初见成效,云南由对外开放的末端逐步跃升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回顾总结第二阶段的改革开放,全省经济社会改革呈现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多元发展的格局。农村深化改革有所创新和突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逐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阶段,改革攻坚克难、平稳前行,对外开放、对内与对外并举,是改革开放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云南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三)第三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整体推进改革开放为出发点,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支撑点,以开展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为着力点,以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点,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落脚点,改革开放再上历史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方略,推进改革开放步入了整体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1.整体推进改革,促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和突破。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村级体制改革。2000年5月,省委召开了全省村级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改革村级体制、实行村民自治进行了部署。改革的重点是把村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村民自治体制,把村公所(办事处)改革为村民委员会,把村干部管理和选任由选聘制改革为选举制。当年底,全省已有95%左右的村完成了村级民主选举任务。2001年,村改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村级组织体系健全完备,农村基层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健全落实,迈出了我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步。二是农村税费改革。2000年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3年启动第二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逐步取消了乡统筹、屠宰税以及专门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各种集资,在此基础上,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配合税费改革和为农民长期减负,出台了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三是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认真落实“一取消,三放开”政策,加快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步伐,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各级政府储备粮管理体系,增强政府粮食调控能力。四是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委决定从2006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任务。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也同步推进,陆续由点向面展开。同时,确立了“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农业发展新思路,实施农民增收“五个一工程” :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启动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实施一批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推广一批适用农业科技;转移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到2007年,全省规模化农业商品基地发展到3 650万亩,159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3 497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484万农户结成不同形式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云南多年的农业效益低、农民闯市场难问题。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全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增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缩小差距的思路,以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一系列农村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统筹推进。广大农村迎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开展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2002年3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退促进,以放促活,加快全省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和结构优化,基本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国企改革的5个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云南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力争在3年内,重组、改造、培育壮大一批,有序退出、转让一批,破产、关闭、淘汰一批,退二进三转产一批,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加大开放引进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度,进一步解决国有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负担沉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重点难点问题。在三年改革任务完成后,省委、省政府又于2005年6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决定再用3年时间进一步深化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在5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建立健全社保体系,积极稳妥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帮助数十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企业行业重组,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2003年3月,云南省第一个全省性行业整合总体方案—— “云南省化工行业整合总体方案”出台实施。2005年,省政府决定对国资委监管的云天化集团、云南石化集团等企业进行重组,把化工、煤炭、贵金属行业中的7户企业重组为新的云天化集团、云南煤化工集团、新的云锡集团三大集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一是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7月,省委召开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大省大会,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文化产业统计的意见》等3个文件,按照“扶持一批、转制一批、重组一批、剥离一批”的思路,分类分步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企业和科技相结合,力争到“十一五”末期,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0%。2007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扩大到8个州(市)、25个县(市、区),全面启动“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到2008年,全省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打造出了《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一批国际知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艺术精品,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我省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示范,积累了经验。二是教育体制改革。2003年,全省确定了9个州市进行教育改革试点,力求使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在量上有突破,而且在质上有提高。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提出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要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尽最大可能做到“四个优先”,即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谋划教育发展,在安排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在制定相关政策中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力争3至5年,推进云南教育向全国先进行列迈进。三是卫生体制改革。2001年,省政府批准实施《关于全面推进云南省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管理;对医疗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线管理;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控药品价格。率先在全国全面铺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成为全国主要试点地区之一。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议,提出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资金支配权力,使县市区有更多的经济管理自主权。 “十五”期间,开展了财政专款切块直接安排到县的试点工作,清理取消行政许可事项608项。2008年,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四项制度,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完善政府投资监管制度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大政府管理创新力度,建设服务型政府。

2.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按照发挥沿边优势、突出两亚(东南亚、南亚)重点、活跃对外交往、实现共同双赢的基本思路,坚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带动全省发展的大战略来抓,深入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一是深入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按照“发挥沿边优势、突出两亚特点、活跃对外交往、实现共同双赢”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云南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全面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和交流。稳步推进区域性国际合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下,云南先后与周边国家合作构建了云南—老北、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和中国云南—越南北部五省市经济协商会议等合作机制,积极倡议并致力推进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初步形成了以周边为基础、大湄公河次区域为核心、涵盖东盟和南亚,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性国际合作新格局。

二是深化对内开放。积极发展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的区域经济合作,加速西南经济区一体化的进程,共同走向东南亚、南亚;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推动下,采取多种形式稳步推进区域内双边与多边的合作和交流。2001年12月,滇沪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第五次联席会议暨《上海—云南对口帮扶与全面合作“十五”计划纲要》签字仪式在上海举行。2001年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举行云南—浙江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并举行了云南省—浙江省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滇浙合作由此全面展开。2001年7月,云南省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在昆明签署了关于加强两省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就“云电送粤”进行了座谈。

回顾第三阶段的改革开放,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社会事业改革不断出现新亮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上取得新突破,与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合作迈出了新步伐,与南亚诸国的合作逐步拓展,全面加强西南六省区与东部沿海各省市的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是我省改革开放实现整体推进,改革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对外开放的程度、层次、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省各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阶段。

二、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提前一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充满生机活力的云岭大地,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促进了云南生产力的极大解放。1982年,云南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之后,跨越式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快,越来越强。1995年,全省生产总值跃上1 000亿元台阶,提前6年实现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0年、2004年和2006年又分别跃上2 000亿元、3 000亿元和4 000亿元台阶。到200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741.31亿元,比1978年增长13.8倍,年均增长9.7%。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元提高到2007年的10 540元,增长45.6倍。

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财力的迅速增加。全省财政总收入1978年仅为11.76亿元,1996年达到100亿元,列全国第16位,上缴中央的财政连续几年在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2003年以来,云南财政步入增长的快车道,5年间总收入相继突破500亿、600亿、700亿元、800亿元和1 000亿元。2007年达到1 1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93.5倍。财政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7%提高到2007年的23.4%,人均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38元提高到2007年的2 470元,增长64倍。在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结构趋于合理,质量稳步提高,区域更加协调,为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1978年全省三次产业之比为42.7∶39.9∶17.4,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后,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提高。1987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1992年第三产业也超过第一产业。2007年,三次产业之比为17.7∶43.2∶39.1,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1.7个百分点,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群体支柱产业建设粗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底,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 460.7万吨,油料36.65万吨,烤烟76.68万吨,橡胶28.22万吨,茶叶16.99万吨,甘蔗1 938.67万吨,水果203.37万吨,肉类总产量达266.10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9.1%、5.7倍、5.3倍、17.4倍、8.5倍、11.1倍、16.4倍和8.1倍,烟、糖、茶、胶、鲜切花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第2位、第1位和第1位。蔬菜、水果、肉类、茶叶等农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还大量调出省外和出口国外,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一大批体现云南资源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建设成效显著,烟草产业再创辉煌,利税突破600亿元,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电力产业和生物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了以“烟、糖、茶、胶、药”为主的轻工业和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矿产、机械”为主的重工业的工业体系,昆钢、云铜、云天化、云冶、云南电网、红塔集团、红云集团、红河卷烟总厂的年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成为全省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2.0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 852.88亿元,增长33.4倍。旅游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2007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21.9万人次,比1979年增长164.6倍,接待海外旅游人次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旅游外汇收入8.60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858.6倍,旅游外汇收入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1位。商品市场发展迅猛,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394.54亿元,比1978年增长48.1倍。2007年,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业增加值分别是1978年的109.9倍、582.2倍和167.4倍。与此同时,信息服务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网络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不断发展壮大,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证券产业发展迅猛,到2007年末已有26家上市公司,总股份99.46亿股,总市值3 482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经济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1978年以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 77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7.4%,比1990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9%,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在推动全省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实现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转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民族地方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1 820.2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4%,人均GDP达8 154元,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分别是1978年的57.6倍和57.4倍;地方财政收入达13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42.2倍。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全省的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同全省人民同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和谐幸福生活,实现了与全省人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进入总体小康社会。

(二)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交通运输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0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3万公里,高等级公路超过7 478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 924公里,民用机场增加到11个,是全国州(市)级机场最多的省份,从昆明市始发航线总数达200多条,民航航线里程达到12.98万公里,初步形成了公路“三纵三横、九大通道”,铁路“一出境、五出省”,航空以昆明为中心,覆盖省内、辐射国内主要城市、面向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极大地缓解了瓶颈制约。全省各种运输方式的旅客周转量由1978年的24.25亿人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93.4亿人公里,增长15.2倍;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由1978年的62.34亿吨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70.96亿吨公里,增长11.4倍。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30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大中型水库5 403座,总蓄水容量106.23亿立方米,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00多万件、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高稳产农田3 035万亩,建成76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36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累计解决了2 313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78年的90.2万公顷扩大到2007年的151.72万公顷;农用机械总动力1 861.91万千瓦,增长近24倍。

能源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全省电力建设进入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时期,阳宗海电厂的改扩建,曲靖、小龙潭等电厂和漫湾、鲁布革、大朝山、景洪等电站的相继建成投产,新增装机容量800万千瓦,后期陆续投产的景洪电站其他机组和在建的溪洛渡等电站,将再增装机容量1 400万千瓦,标志着我省电力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有力地推进了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目标的实施进程,建成了我省“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电源基地和战略通道。全省发电量由1978年的52.51亿千瓦小时提高到2007年的904.51亿千瓦小时,彻底改变了我省缺电、少电的历史。

邮电通信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3 01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69.35亿元,增长1 554.7倍。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省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全省邮路投递线路总长度由1978年的26.08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3.01万公里。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全部通邮,98.96%的行政村通固定电话,97.86%的行政村通移动电话,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化通信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5.2‰下降到6.86‰。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9万平方公里,建成自然保护区176个,面积288.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恢复到50%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3 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8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1%,粪便无害化处理率59%。全面推广节能、节水,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实施差别电价,淘汰落后产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有所减缓,单位GDP能耗由升转降。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保持稳定,生态功能正向好的方向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外关系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129个县市区全部对外开放,先后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0年的7.7%提高到2006年的12.2%。全省197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1.04亿美元,2007年达87.80亿美元,增长83.4倍。同时,贸易结构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快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等日趋完善。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连续翻番。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量外资不断涌入云南,为全省经济建设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2007年末,全省累计批准创办外商投资企业3 134户,累计利用外商投资合同协议金额61.7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2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由1985年的156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95亿美元,增长252.2倍。云南已由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

(四)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 496.11元,比1978年的327.70元增长31.1倍,年均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0.6元增加到2007年的2 634.09元,增长19.2倍,年均增长10.9%;全省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由1978年的608元,增加到2007年的20 481元,增长32.7倍,年均增长12.9%。城乡居民的收入平均增幅分别比全省GDP平均增幅高3.4和1.2个百分点,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居民财产性收入成倍增长。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476.78元,比2002年增长5.7倍。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0.9%上升到2007年的3.9%。全省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年末余额由1978年的4.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 046.40亿元,增长724.3倍,人均储蓄由13.6元增加到6 749元,增长495.3倍。全省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 000多万人下降到2007年底的196.5万人,累计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 800多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50%左右下降到17%;低收入人口从2000年的684.6万人,减少到2007年底的400.5万人,累计减少284.1万人。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全省商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向总体基本平衡或略有结余的根本性转变。1978年,全省城乡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7元,2007年城、乡分别上升到7 922元和2 637元。2007年,全省城乡居民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 100元,比1978年增长32.4倍。

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改变了过去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精神文化生活和人的素质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2007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5.0%和46.5%,分别比1978年的62.99%和74.07%下降17.99和27.57个百分点,反映了我省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耐用消费品向城乡家庭迅速普及。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话成为百姓生活必需的普通用具,照相机、摄像机、影碟机、组合音响、电脑等高档消费品也已成为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必需品,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家用汽车大量涌入普通人家。2007年末,全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21.93台、电冰箱78.09台、洗衣机89.50台、微波炉39.83台、照相机40.38台、摄像机3.87台、组合音响35.64台、电脑35.69台、普通电话72.62部、移动电话167.98部、家用汽车8.85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1.76台、洗衣机30.29台、电冰箱8.38台、影碟机49.00台、普通电话30.88部、移动电话69.83部、电脑0.63台、摩托车27.29辆、家用汽车0.71辆,真切地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投入不断增加,2007年,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4.66%,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含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9.17%。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15所增加到2007年的51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到30.21万人,比1978年增长18倍;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普通初中在校学生分别比1978年增长6倍、1.4倍、49.4倍和85.3%,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达69.16人。全省121个县市区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1.5%,人们受教育平均年限达6.85年,农村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卫生事业专项投入达到77.11亿元,是1978年的125倍,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疾病和传染病防治、药品管理等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卫生机构9 693个,比1978年增长75.3%。到2006年,99.92%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92.6%的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参加人数3 100.65万人,参合率86.14%,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文化事业硕果累累。地方财政用于文化事业的支出不断增加,2007年达9.19亿元,是1978年的80倍。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两馆一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重点公益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文艺创作持续繁荣,《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反映云南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特别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55%,比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为优化全省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云南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五”以来,全省共有60余个剧节目(作品)分获国家级大奖140多个。全省拥有公共图书馆149个,博物馆36个,分别比1978年增加133个和32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65%和94.02%,分别比1978年提高62.65和77.02个百分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科研事业经费支出不断增加,投资渠道越来越广,科技投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地方财政用于科学事业费的支出达13.06亿元,是1978年的321倍。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较快发展,科技队伍稳步壮大,基本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门类较齐全的科研体系,特别是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07年末,全省已拥有科技活动单位1 18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72万人,分别比1979年的130个和4 742人增长8.1倍和13.2倍。科研活动成果丰硕。1978~2007年,获省科技进步奖5 014项,从1986年以来获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和设计成果专利17 860件。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1978年以来,体育事业的专项支出不断增加,运动员队伍不断扩大,竞技体育成绩显著。竞技体育在马拉松、中长跑著称全国并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民族体育运动和群众体育运动繁花似锦,蓬勃发展。2007年,地方财政用于体育事业的经费支出达3.88亿元,是1978年的57倍。1978~2007年,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共获金牌858枚,银牌787枚,铜牌868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最低收入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住房制度改革、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等的建立和不断完善。2007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79.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5.8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39.66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3 100.65万人。城镇就业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城乡统筹就业步伐加快,2007年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2 573.81万人。

在物质文明全面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束缚干部群众手脚的思想桎梏和体制弊端,极大地调动了4 500万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极大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云南这块红土高原上展现出了突飞猛进的生动局面和光辉灿烂的诱人前景。

三、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云南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30年,也是全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不断谱写富民强省新篇章的30年。30年的改革实践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使我们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推动力。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改革的力度、开放的深度和发展的速度。没有思想的全面解放,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更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云南30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特别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工作方针的第一条加以强调,大力推动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云南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的历史性选择。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1979年,全省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补课活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给干部群众造成的思想束缚,全省迅速实现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面对姓“社”姓“资”、“计划”还是“市场”的争论,省委及时作出部署,在全省广泛开展以“解放思想奔小康”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各民主党派人士、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基层干部群众踊跃参加讨论,一些长期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受到进一步冲击,明确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全省面临着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任务。省委审时度势,在全省部署开展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事关云南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认真查找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思想观念障碍、体制机制障碍和工作作风障碍,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全省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解放思想是一个随着形势的发展、实践的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越是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在思想上领先一步,在观念上超前一步。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云南历史上商品经济不发达,落后观念的束缚较多,思想的先导作用在云南特别重要,解放思想的任务也更为繁重。在今后的发展中,只有正确运用好解放思想这个重要法宝,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决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做到思想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走有云南特色的发展道路

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经济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在云南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把中央精神与云南省情结合起来,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而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经验。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竞争力。30年来,云南这样一个基础十分脆弱的欠发达省份之所以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就是坚决贯彻了“扬长避短抓优势,集中力量建支柱”的方针,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变成了经济优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在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云南的光热条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积累资金,集中财力保重点建设”的思路。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发挥比较优势,选择最具资源优势、最有市场前景,既能富省、又能富民的产业,集中突破,形成规模,发展特色经济。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果断决策,因地制宜地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培育起了有一定规模的烟、糖、茶、胶等轻工原料基地,围绕原料发展轻工生产,奠定了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特别是烟草业迅猛崛起,大幅度增强了全省的经济实力,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大部分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云南支柱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省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30字思路。按照这个思路,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植烟草、矿产、旅游、电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五大支柱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继“两烟”之后,云南最具资源优势、最有竞争能力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从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层次上,对我省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发展道路进行了新的、更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构建了新世纪云南不断创造优势、形成特色、加快发展的战略重点。围绕三大目标、五大支柱建设,省第七次党代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的总体要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从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转变到依托资源、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为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0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坚持从实际出发,走有云南特色的发展道路,是云南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什么时候坚持这一条,云南的改革发展就顺利推进,反之就遭受挫折。面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繁重任务,只有准确把握云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云南改革开放的有效路子。

(三)始终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改革是30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改革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云南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30年来,云南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从国有企业到集体企业、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全面推进的历史进程。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中,全省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建立起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村民自治制度;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商品统购统销制度,建立起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市场调节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迸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云岭大地显现出勃勃生机,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万无一失。尤其是当改革触动利益格局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阻力,甚至出现挫折。30年来,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改革始终坚定不移。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或改革遇到阻力时,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与改革力度不够有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决不能走实践已经证明不利于发展生产力的老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归根到底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停止和倒退没有出路,深化改革才有希望。在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提高改革政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改革成果的普惠性。凡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改革和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都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先调研、后决策,先试点、后铺开,先宣传、后实施,努力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降低了改革代价,提高了改革效率,形成了改革合力。

云南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实现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也是通过改革来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的。现在,我省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存在但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难题,有的是进入新阶段出现的新课题,有的是发展不充分带来的,有的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带来的,涉及的关系更为复杂,改革的任务更为艰巨。只有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找准突破点,寻求新举措,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闯出一条路子来,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优势,才能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提供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始终坚持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云南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总结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云南地处边疆,连接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和中国国内、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发展的最大潜力是沿边,最大的优势也是沿边。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战略构想,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的限制,没有形成完整的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格局。随着20世纪90年代周边国际环境的改善以及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加强港澳台,巩固东南亚,拓展欧美日”的对外开放重点。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不断加深,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云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服务东盟、服务次区域、服务全国”的应对战略,及时把对外开放的重点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制定了“打造平台、产业合作”的战略合作规划,力争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融入最深,获利最多,积蓄更大的发展后劲,开始大踏步走向东南亚南亚。围绕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近10年来,省委、省政府致力于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打通了面向东南亚南亚、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公路通道,航运、铁运、水运、通信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认真落实国家新时期“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务实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提升了孟中缅印地区合作的层次,建立了与老北、越北、泰北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以项目为主导,在交通、能源、农业、通信、贸易、投资、旅游、生态环境、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加强与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湄公河开发计划,推动云南的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不同阶段,战略重点各有侧重,但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的基本思路贯穿了云南对外开放的各个阶段,也促进了云南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十五”以来,全省进出口总额连续突破20亿、30亿、40亿、60亿、80亿美元的台阶。尽管总量不大,但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确立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战略,加强与全国各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协作交流,不仅符合中央对外开放方针,也符合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云南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只有牢固树立开放意识,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更大范围的分工合作体系,提升经济外向度,才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被边缘化。十七大后,全国各地兴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开展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开放才能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赢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中的主动权。经济全球化不仅使资源配置范围方式全球化,而且使政府管理体制也趋于全球化,许多先进的管理制度安排和体制设计已经逐步变成国际惯例。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竞争局面,必须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开放云南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地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努力使云南成为西部最具发展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省份之一。

(五)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云南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相对较高,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边疆与内地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差异较大。这一省情特征,决定了云南的发展必须从战略和全局上来谋划工作,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建设,实现速度与质量相统一、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城乡区域发展相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而不能顾此失彼,因局部的发展影响全局的发展,因一时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社会发展滞后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汲取省内外、国内外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追求,加大经济社会建设的统筹力度,在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千方百计巩固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全国率先实行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制定实施云南省振兴基础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把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转移,加快建设以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每年投入30多亿元专项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在25个边境县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对民族“直过区”和7个人口较少民族,实行“一山一策”、“一族一策”的特殊扶持措施,使边境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增长速度、地方财政增收速度长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了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造成的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整个社会都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省委、省政府在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确立了“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六大生态工程,对不同区域实行限制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构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先后制定了14个节能减排政策性文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了一批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矿企业。这些过硬措施,虽然对局部发展造成了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有效地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促进了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建设生态化。

统筹兼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在未来一个时期,云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的思想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既总揽全局,注重各项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又从众多的工作任务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问题集中力量突破,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切实改善民生,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社会和谐稳定,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政绩,和谐稳定也是政绩。发展是硬道理,和谐稳定是硬任务。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一切良好的愿望、正确的决策和宏伟的目标都难以实现。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宗教齐全,历来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关系全局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对云南提出了“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全省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政治局面。没有这一条作保证,边疆民主改革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云南造成的损失就不可能降到最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的思想,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努力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二是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加大对国企改革、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涉法涉诉、村务公开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积极稳妥地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近年来,又在全省统一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三是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保持对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的高度警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加强对进入我省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防止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及渗透。四是扎实开展“平安云南”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进行“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感。五是全面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积极帮助境外发展替代种植,严厉打击境内毒品犯罪,坚决遏制毒品和艾滋病蔓延的势头,维护全省人民的健康安全,为维护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六是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民心工程建设,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行路、饮水、用电、就医、上学、就业等老大难问题,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民心稳定。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基本经验,最根本的就是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云南虽然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目前仍然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欠发达省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发展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如果忽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忽视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忽视民生福利,即使求得一时的快速增长,最终也难以为继。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保持GDP平稳较快增长,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富百姓的实事,把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满足群众需要、不断改善民生上,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大以来,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云南才成功地迈出了经济增速止跌、回升、加快发展三大步,巩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云南发展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的步伐才会越来越快,发展的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四、美好前景

放眼30年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回眸30年风雨兼程不凡路,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强省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相继迸发。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云南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是文明之路,我省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极大解放,云南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发展的朝气与活力。3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0年的成就巨大辉煌,未来任务仍相当艰巨。必须清醒地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等等。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制约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我省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的任务仍很艰巨。

解决这些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靠改革,要靠开放,要靠发展;巩固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要靠改革,要靠开放,要靠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更是体制保障。推进科学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迫切需要通过扩大开放来激发发展活力。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改革越进入“深水区”,越需要勇气和智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观念需要更新、许多规律需要把握、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许多矛盾需要解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必须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云南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科学发展。只有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改革的大深化,推动开放的大突破,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按照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的要求继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魄力攻坚克难,努力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认真解决思想观念上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必须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围绕影响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加快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体制转轨对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形成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各方面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到科学发展的方向上来。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大重组调整力度,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继续深化企业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努力促进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破除影响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稳定和谐和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完善强农惠农投入机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大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推进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市场有偿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建立健全既体现城乡一体、又反映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资源,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集中力量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互赢共进、共同富裕

由于资源环境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边疆与内地、滇中与滇西北滇东北的发展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这种趋势若长期得不到改变,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自身优势和发展积极性,发掘各个地区的发展潜力,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尽快形成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努力缩小区域差距。要继续鼓励滇中较发达地区率先发展,支持中等发达地区赶超发展,扶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把推进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作为统筹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促进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带动力强、优势突出、支撑力强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提高边境地区造血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完善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机制,加快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两岸及边境一线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扶贫开发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脱贫致富步伐。制定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分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发展,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加快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提供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形成全省各地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是推动可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我省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要按照生态立省的要求,全面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煤炭、电力、水、土地、矿产、林木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政策,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放许可,建立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形成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完善并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探索建立闲置土地退出机制,逐步完善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深化矿业权有偿取得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矿业环境治理的生态恢复责任制。落实和完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完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有效途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他改革的牵制作用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完善预算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审批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退出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的新机制。加快推进地方商业银行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最充分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力量。

(六)更加注重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和谐云南建设

长期以来,我省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更加重视社会领域的改革,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改革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省人民。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制度,实现贫困居民应保尽保。要坚持教育、卫生的公益性质,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证为群众提供公平的教育条件和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新思路和办法,广开门路,切实解决好我省的就业问题。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建设体制和供应结构,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促进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要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深入推进民心工程,扎实推进边疆解“五难”工程建设。把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满足群众需要、不断改善民生上,在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

(七)加快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

当前国际环境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的波动、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经济体政策的调整、汇率利率变动趋势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我省经济产生影响。要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深化口岸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多层次、多形式对接机制,推进与西南六省区的合作交流,深化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印缅孟地区合作机制,积极发挥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作用,认真抓好与周边国家通路、通商、通电、通关的各项工作,不断拓展云南发展空间。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发展好省内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加快建立健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机遇,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省内产业优化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国内外拥有强大产业背景和雄厚产业实力的大公司、大财团,促进外来投资持续增长,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着力完善政策,加强服务,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环境优化工作。

(八)加强改革工作机制建设,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多数改革都涉及深层次的利益格局调整。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才能进行。构建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重构利益关系格局,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已成为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前提。必须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健全改革工作的督查考核机制,认真制订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统筹好改革涉及的各项工作,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回顾云南改革开放30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把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完全可以相信,广袤的云岭大地必将取得更加宏伟的发展,4 500万各族人民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云南改革报告》200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