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生态农业: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长兴县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的生态农业。其产值已占长兴农业总产值的50%。针对长兴农业的特色,提出了“五点四带三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战略。全县目前注册商标138只,获省级名牌12个。

三、生态农业: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长兴县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长兴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主线之一。长兴现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由于水田水面山地齐全,可以多种经营,品种繁多,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农业特色产品之乡。为此,长兴县委县政府在寻找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提出要紧紧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高效农产品主产区这一战略目标,以“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为导向,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载体的具有高效生态特征的现代农业。

1.以“510”工程为载体,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迅猛发展

2002年,长兴提出了农业“510”工程。这是目标最集中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策措施。所谓“510”工程,就是以2003年为起点,用五年时间,到2007年建设吊瓜(栝楼)、人造林、特种水产、花卉苗木、商品蔬菜等5个各10万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基地。“5”是指选取五个产业;“10”是指五个产业各发展十万亩的规模。第一次把粮油排除在县财政支持的项目之外。经过努力,到2008年底“510”工程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已经发展到45.84万亩。其产值已占长兴农业总产值的50%。

近几年,运用市场的发展规律,长兴县以农业“510”工程为载体,突出农民主体,强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全县高效生态农业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以来,吊瓜、花卉苗木、特种水产、商品蔬菜、人造林五大特色产业面积增加相当快,产值年均增长率达6.5%。这几年,传统产业改造成效也相当明显。例如,通过嫁接技术对低产果梅进行嫁接,拓展了青梅这一千百年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仅2005年,全县就新增观赏梅3950亩,总面积达到8050亩,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在注重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化新提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针对长兴农业的特色,提出了“五点四带三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战略。中国扬子鳄村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生态教育基地”。

目前,长兴农业产业经营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千亩以上农产品基地60多个,万亩以上农产品基地5个,农业龙头企业从2002年的65家发展到2008年148家,带动农户5.1万户。全县目前注册商标138只,获省级名牌12个。“中国吊瓜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吊瓜原产地保护申报成功。

2.广泛应用农业新品种、生态技术,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推广优新品种。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长兴县拥有省级农作物区试站,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0多个,筛选推广了加991、加优1号、浙双6号、沪油15等优质新品种,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双低油菜比例达90%以上,优质晚稻比例达85%以上。同时大力推广樱桃谷鸭、朗德鹅等优质品种,二元母猪推广率达80%以上,优质杂交肉猪90%以上,优质家禽达85%以上。

二是实施双百工程,推广粮食增效技术。以双百工程为纽带,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转化率,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近年来每年推广单季稻双百工程应用面积30万亩左右,达标面积在16万亩以上;其中直播、抛秧技术26万亩,占单季稻总面积的58%;推广平衡施肥40万亩,推广超级稻21.5亩,推广水稻“五改”技术面积25万亩。通过双百工程的实施,每年可增产粮食1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900万元。

三是实施种养制度创新,推广生态技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技术,畜牧生产中推行无公害养殖模式,推广《无公害瘦肉猪生产技术》、《无公害肉鸡生产技术》等,积极推广“猪—沼—鱼”、“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鼓励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努力实现种养平衡。水产以推广无投饵养殖模式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3万亩,推广稻鸭共育面积0.4万亩。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增加农业产出,另一方面减轻了生态压力,美化了环境。

3.以创新机制为核心,加强和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一是深化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针对原有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庞大、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知识老化,管理职责模糊不清,已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的现状,2003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对乡镇畜牧体制进行了改革。2005年又完善提高了乡镇动物诊疗所工作,明确了执法类、公益类和经营类三大工作职责。面向全国新招聘12名本科以上畜牧兽医专业的年青专职人员。近两年来,全县的免疫密度、免疫质量明显提高,如生猪的口蹄疫免疫密度从原先的不到30%提高到现在的100%,禽注感免疫达100%,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名列湖州市第一,并出色地完成了占全省检疫量70%的外堵任务。

二是深化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长兴历次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在全省率先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长兴县农技体系改革方案总体上围绕“一个思路”、坚持“四项原则”、构建“四大体系”。“一个思路”就是:坚持政府对辖区农技推广工作负总责,构建以公益性职能服务为主导,社会多元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技创新能力、农技转化应用能力和农技推广管理能力,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四项原则”就是:坚持加强不削弱的原则;坚持创新、高效的原则;坚持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的原则;坚持公益性为主导和市场化带动相结合的原则。“四大体系”就是: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责任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考评体系;四是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经费保障体系。目前已完成了洪桥镇试点,下一步将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在全县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进。

4.以“五点四带三区”为内容,大力建设观光休闲农业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长兴县紧紧抓住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利用现有的产业特色,并富予新的内容,做好农业一三产的结合文章,把握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2005年以来,长兴县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发展“五点四带三区”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战略,及时调整了农业产业化政策,休闲观光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五点”即五个农业观光点,“四带”即四个观光农业示范带,“三区”即三个生态种养示范区。“五点四带三区”建设已成为长兴休闲观光农业的新亮点,也是长兴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

5.扎实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提供信息支持

近年来,长兴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长兴”的重要建设内容,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1999年率先建成了走在全市前列的“长兴农网”和16个乡镇的信息站,2005年完成了村村通电脑工程和农技110专家热线系统,初步改变了农业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主要是“围绕一个核心,明确三个目标,抓住五个重点”。一个核心就是以“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站(乡镇、村级站点)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民信箱工程”;三个目标就是“通过农业信息化,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五个重点就是“提高认识,搭建平台,强化队伍,规范管理和落实政策”。通过工作,农业信息网络的效率得到提高,方便了农户快捷进入网上虚拟社会进行产品的销售。农村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工程方面,完成了254个村254套DVB卡的安装和配套数字电视机的配置,实现了中央中组部教育电影节目和省级媒体资源的顺利推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也初具规模。“长兴农网”于1999年开通运行,2002年又根据运行情况和各级用户意见,对系统平台进行了优化升级。网站坚持对外宣传长兴,尤其是宣传长兴农业,增强长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产品和需求的平台。网站在后台管理上还专门设立了“乡镇管理”通道,通过该网站可对各乡镇信息的发布、使用进行有效监督,从根本上保证其效益的发挥。

6.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一是抓水利建设工程。2002年到2008年底,全县投入于水利工程建设共耗资约2亿元,其中投入城防工程资金7832万元,泗安塘拓浚工程4981万元,河道清淤135.14公里,投入资金8112万元。

二是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以来共完成土地整理面积67.43万亩;共启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6个,向上争取资金3630万元,项目数量与争取资金逐年扩增。

三是抓绿化造林工程建设。2002年以来,全县营造林面积新增2.21万亩,累计人造林面积达到8.61万亩,结合河道清淤和康庄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平源绿化工程,2005年长兴县被评为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四是抓矿山企业综合整治工程。2002年以来全县共关闭矿山64家。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长兴农业经济总体保持持续平稳增长(见表5.6),农民全年纯收入大幅增加(见图1),不仅积累了一定的数量优势,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初步实现了由“农业特色”向“特色农业”、“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长兴农业正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过渡。

表5.6 长兴历年农业总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2002年以前,长兴县的农业经营模式比较粗放,除粮油以外的产业面积不大、零星分散。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有效地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并确立以商品蔬菜、特种水产、花卉苗木、高效竹林、优质水果等为主的七大产业。长兴县一度是浙江省的粮油生产大县,曾获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长兴县丰富的农业资源,区域特色等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初步建成了山区、平原、水乡和城郊等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长兴农业正由“单一种养”向“多元化生产”过渡。在大力发展农业一产的同时,始终注重利用本县农业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二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进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迅速成长,支撑了本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提高了农业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面对充满竞争、千变万化的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也很快,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发展合作型农业就能有效地引导农户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品牌,实行规范化管理,变市场竞争中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图1 2001-2008长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