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茶树栽培技术进展

我国茶树栽培技术进展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我国茶树栽培技术进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取得了持续增长,茶园面积和总产量均列世界第一,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也有极大提高(图1)。针对这些情况,我国茶园栽培逐渐向标准化、绿色清洁化方向发展,实现在源头上的控制。

1 我国茶树栽培技术进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取得了持续增长,茶园面积和总产量均列世界第一,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也有极大提高(图1)。虽然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增长幅度却是最高的。以三年的平均值为准,2005—2007年茶叶产量水平比1978—1980年约增加了2.3倍(图2);而同期,印度和日本的茶园产量水平增长幅度仅在15%左右。我国茶园生产能力的提高,除了采用新品种和植保技术外,与我国栽培技术的巨大进展是分不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1 茶树丰产栽培技术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对茶叶高产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阐述了产量构成因素、群体结构和叶层特性等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明确了茶树新梢数量是构成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总结提出了合理密植、培肥土壤、剪采养相互配合的丰产栽培技术,建立了高产茶园的栽培技术指标,即种植密度每公顷6万株左右,树冠覆盖度80%~90%,树高70~80厘米,土层厚度6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值为4.0~5.5,质地为中壤土至重壤土,最适田间持水量为80%~90%等[1]。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丰产栽培技术使茶园的产量水平提高了10多倍(表1)[2]。提出了品种落后、树势衰败、土壤肥力贫瘠是造成茶园低产低效的三大主要成因,提出更新换植优良无性系品种、修剪复壮树冠、增施肥料改土培肥等改造技术。90年代以来,我国茶叶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转折,生产目标从过去的重“量”到“质、量”并重。针对名优绿茶以采摘春茶为主的特点,在采用丰产技术打好茶园的基础,适时提出了调整修剪时间、早采嫩采等技术,促进了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

img53

图1 主要茶叶生产国单位面积茶叶产量近30年的变化(数据来源:FAO)

img54

图2 茶叶生产国单位面积茶叶产量的变化(以1978年为基准)(数据来源:FAO)

表1 茶树丰产栽培技术增产效果(1981年)[2]

img55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编.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2 茶树施肥和土壤管理技术

施肥是茶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据有关研究,1970—199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家茶叶年平均增产幅度为3.11%,其中来自肥料的贡献率达41%,超过土地(25%)、劳动力(8%)等的贡献率[3]。由于缺乏茶园施肥数量的统计数据,仅以我国化肥总用量作为茶园施肥量的表征性参数,可以看出与茶叶产量水平关系十分密切(图3)。

img56

图3 我国茶叶产量水平与化肥总用量的关系(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在茶树施肥和土壤管理技术研究方面,研究我国主要茶叶产区茶园土壤养分资源状况,阐明土层浅薄、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供应能力差和元素比例不协调等主要障碍因子,提出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营养诊断指标(表2、表3);系统研究了营养与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了茶树营养诊断和氮磷钾镁平衡施肥技术;针对土壤特点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茶园的茶树系列专用肥及其配套使用技术,进行了大面积应用[4]

表2 优质高产茶园土壤物理指标[4]

img57

表3 高效优质高产(2250千克/公顷以上)茶园的土壤肥力诊断指标[4]

img58

1.3 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中消耗劳力最多的作业项目,传统的人工采摘,人工消耗占整个茶叶生产的50%以上。1989年,农业部组织成立了全国协作组,对机械化采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筛选了部分适宜机械化采摘的品种,提出了对新茶园和改造茶园树冠实行“先平后弧”、“机采机剪”培育机采树冠的技术,建立了我国主要茶类标准新梢的60%~80%为机采适期指标,最佳机采批次为大叶种茶区6~7次/年,中小叶种地区4~6次/年;提出了机采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改进了机采鲜叶的加工工艺,总结出不同茶类初精制的技术要点。制定了《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T 225-94),提出了适用于大宗茶类的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与手采相比,机采提高工效10倍,降低成本40%以上。目前我国出口绿茶采摘大部分应用机械采摘技术。浙江省2005年拥有采茶机械6746台,机械化采茶面积达3.3万公顷,约占该省茶园面积的24%。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国实行机械化采茶的茶园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15%。

1.4 标准化和绿色栽培技术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茶叶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贸易的“绿色”壁垒也日趋普遍,这使我国茶叶的出口和生产面临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我国茶园栽培逐渐向标准化、绿色清洁化方向发展,实现在源头上的控制。我国已经制订了《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绿色食品茶叶》(NY/T2008-2010)、《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5199-2002)等系列标准和规程,构成了指导我国当前茶树绿色标准化栽培的纲领性科技文件,对改善我国茶叶卫生水平、实现安全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至2007年,全国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茶园面积达133.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90%;有机茶园面积5.7万公顷。

在茶园污染元素的来源和防控措施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铅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特别重视。从2000年开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铅的污染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①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绝大部分的铅以茶树不易吸收的矿物态、吸附结合态等形态存在,只有极少量的铅以生物有效形态存在而被茶树吸收,并不构成污染;但是在土壤酸化条件下,部分以矿物态或结合态存在的铅可转化为游离态而被植物根系所吸收。②大气中的铅通过干湿沉降并粘着于茶叶表面,或通过叶片被吸收,这可能是造成茶叶铅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产自公路边茶园茶叶的铅含量比远离公路的茶园明显升高就是典型的例子。③在加工过程中污染所致,如通过茶厂所用燃料中含有的铅在燃烧时释放出的铅烟雾实现的气态传递,或者由于加工场所环境较差以及加工原料直接与地表接触,造成空气尘埃和泥土进入茶叶,带来污染。[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