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发展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拟将生物质材料视为短期解决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资源补充,将发展农业生物质材料纳入国家木材安全战略研究和保障措施中,制定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浙江省林业生物质材料产品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工企业不断涌现,企业规模参差不齐。

第九章 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一、现状与形势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农业生物质材料是指以木本、禾本和藤本植物及林产品加工与其废弃物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学等高技术手段,加工制造为性能优异、环境友好、品种多样、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并能替代石化、矿产资源产品具有现代科技特点的一类新型材料。美国将农业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质材料和农业生物基产品等三类农业生物质誉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三大支柱,作为未来20年重点发展目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替代石油产品的农业生物质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迅速,如聚乳酸、生物乙烯等发展很快,尤其木塑复合材料(W PC)发展特别快。木塑复合材料是利用废弃的林产品和农业剩余物、废弃塑料等复合而成的兼具木材和塑料优良性能的新型农业生物质材料,已广泛用于建筑、运输、体育运动器材、包装等行业。常见产品有墙板、天花板、装饰板、踏脚板、壁板、建筑模板、防潮板、栅栏和庭园扶手,包括用塑板、室外桌椅、航舶座舱隔板、办公室隔板、百叶窗等。美国、欧洲、日本木塑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其中美国是全球木塑复合材料发展最快和用量最大的国家。近10多年来,美国木塑复合材料市场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06年木塑复合材料产量超70多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到2009年我国直接从事木塑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事业单位300多家,从业人员30余万人,木塑复合材料产品产量达60万吨,年产值超过60亿元,产品在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已经得到应用,现在仅木塑材料制品的制造水平已住居世界前列,并从木塑复合阶段进入发展空间更大的生物质塑化领域,成为全球生物质复合材料产业领域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已成为一个基本不附着其他产业而自成体系的新型产业。目前,发展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拟将生物质材料视为短期解决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资源补充,将发展农业生物质材料纳入国家木材安全战略研究和保障措施中,制定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组织实施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培育与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为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重视和加强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材料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培育和发展;加快农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

(二)浙江发展现状

1.主要成效。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是以林业植物原料为主制造加工的材料以及生物质原料经化学、生物加工制成的材料与产品。“十一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建设和房地产的持续发展,浙江省林产品加工及其剩余物综合利用制造生物质材料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进一步调整。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但是产业大省。据统计,2009年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1575. 9亿元,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生物质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774. 1亿元,增长4. 2%,增幅与去年持平,产量占全国10%左右,位全国前列。其中,竹、木地板及人造板表面装饰板大幅增产。浙江省竹、木地板产量从2008年的6523万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7224万平方米,增加了701万平方米,增长了10. 7%。人造板表面装饰板产量从2008年的16434万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20236万平方米,增加了3802万平方米,增长了23. 1%。由于浙江省板材加工业基本上是两头在外,原材料成本、人力费用相对昂贵,板材的生产成本远大于山东省、河北省等,这对原材料和人力资源都相对匮乏的浙江胶合板加工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迫使浙江板材加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自2005年始,浙江省普通胶合板产量连年下滑,由2004年的262. 77万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77. 15万立方米,平均减产21. 7%;但细木工板、竹胶板产量大幅增产,分别由2004年的80. 27万立方米、37. 31万立方米增产到2009年的207. 02万立方米、64. 17万立方米,平均增产20. 9%、11. 5%。二是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经30多年的发展,浙江的生物质材料产业逐步形成以下四方面优势:①建材等专业市场发达;②民营企业机制灵活;③交通条件优越,有宁波、乍浦等木材装卸转运港口;④有一支敢闯市场的企业家队伍。正由于这些优势,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目前,已经形成湖州南浔地板生产基地,地板产量占全国3/5;嘉善胶合板生产基地,胶合板产量占全国2/5;丽水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心,温州、玉环木制家具的生产基地,云和木制玩具生产基地,龙泉木制太阳伞生产基地,安吉竹产业和转椅生产基地,德清薄木装饰板生产基地,江山细木工板生产基地,杭州、萧山办公家具生产基地,东阳的木线生产基地等10多个区域特色明显和块状产业集群。产品包括人造板、木地板、家具、木线条、木制玩具、木制工艺品、竹胶板、竹地板、竹炭、竹醋液等品种。这些块状集群主业发达,与之配套的产业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三是企业进一步洗牌整合,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浙江省林业生物质材料产品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工企业不断涌现,企业规模参差不齐。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仅浙江省就有企业2万多家,从业人员多达百万人。2008年以来,浙江省该领域并没有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止步不前,反而通过此次危机,对浙江省生物质材料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和整合,规模小的、手工磨坊型的、市场竞争能力小的逐渐退出市场;规模大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也持续增强,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产品档次高、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如浙江丽人、绿源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已辐射至江西、福建、安徽等省;浙江德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江西、安徽、湖南、广西等地都建有原材料基地、生产基地,技术扩散能力非常强;还有一批如浙江久盛、方圆、永吉、世友等公司在全国同行中遥遥领先;浙江喜临门集团、浙江圣奥、台升、富邦、年年红、温州澳珀、温州顶丰等一批年产值为几亿至几十亿的以林业生物质材料为原料的大型家具制造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市场基础、市场运行机制和配套服务机制;竹材综合利用有杭州大庄、浙江福大、德清莫干山、双枪竹木、腾龙竹业、遂昌文照、宁波士林工艺品等企业,均为本省具有相当规模的龙头企业,不仅规模大、产值高,而且产品质量好、品牌响,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同国际一流企业接近,在技术方面走在前列。四是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已渗透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缩短了与世界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如浙江德升木业有限公司、浙江德仁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胶合板加工装备;浙江丽人木业集团2003年引进德国迪芬巴赫20万立方米/年的连续压机生产线,这是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M DF薄板生产设备;浙江喜临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年年红实业有限公司、宁波方太橱柜有限公司都拥有国内先进的家具加工装备;浙江福大竹木有限公司、杭州大庄地板有限公司、浙江腾龙竹业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数控生产设备加工竹制品。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林业生物质基础原料严重不足。由于资源不足,各企业自行从国外进口基础原材料,导致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国际大型货轮更新换代,石油价格上涨,基础原料进口的国际运输成本激增,一些靠进口原料的加工企业开工已严重不足。浙江省快速发展的M DF生产线,虽以次、小、薪、枝桠材、小径木原料为主,但靠本省资源也难以为继。林业生物质资源已成为制约浙江省生物质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二是科技含量不高,研发能力滞后。浙江的林业生物质材料产业以生产传统产品为主,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先发优势逐渐丧失,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仍有部分人造板产品达不到国标的甲醛释放量要求;出口产品还需加强森林认证,否则会逐渐失去国际市场份额。三是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欠规范。浙江林业生物质材料产业领域仍有相当数量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机制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原料、能源消耗高而产品质量差,产品雷同,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市场观念、诚信意识、品牌意识不强,营销能力差,难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的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管理严重滞后,未能建立起产品品牌,同样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及其科技发展趋势

(一)产业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物质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平均每年以9. 5%的速度增长,家具业每年以18%的速度增长,建筑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我国人造板工业,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90年代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国内同期GDP增长率。经济的增长推动我国生物质材料产业的发展,拉动生物质材料及其制品需求。2006—2020年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将达120亿平方米,年均近8亿平方米,木质家具、地板、人造板等每年的需求量将非常巨大,这为发展生物质材料产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将迎来对生物质材料及其产品需求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我国加入W TO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房地产的持续走热,又为浙江发展生物质材料产业开拓了资源的来源和产品的销路。浙江省经济增长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消费能力在全国处于中上游,生物质材料产业的需求量巨大。

(二)科技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农业生物质资源利用也得到跨越式发展,科研工作从单一学科发展到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学、信息学、机电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工制造从机械加工发展到重组、复合与合成的高技术化,材料组元从实木发展到单板、刨花、纤维与分子的微细化,材料性能从原生态发展到工程性、功能性、装饰性、环境性和均质性的高级化。目前,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凸现出4大发展趋势。一是农业生物质资源增值利用技术。人工林木材、次小薪材、竹材、灌木和藤材等低值材深加工增值利用和扩大利用新技术。如人工林木材实木高值制品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林木材保护与功能性改良技术,小径材、灌木增值加工技术,竹、藤材深加工利用技术。二是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有林地废弃物、加工剩余物、使用过的木质废弃物和作物秸秆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我国每年有8~10亿吨林地废弃物与加工利用剩余物,有7亿吨作物秸秆剩余物,废弃物量大,利用这些废弃物替代木、竹、藤为原料,扩大农业生物质原料范围,加工农业生物质材料及其产品,增加生物质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物质材料质量,增加农业生物质材料产品品种,扩大其用途。如开展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生物质废弃物板材化利用技术、生物质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化学利用技术。三是生物质纤维原料化学利用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质资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组分。如纤维素高值化利用技术,通过纤维素嵌段共聚和接枝共聚,改善纤维素与其他高聚物组合方法,制备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木质素改性技术,对木质素进行脱甲基化、羟甲基化等改性处理,提高木质素反应活性,改善木质素的反应能力,改性产物制备碳纤维、胶黏剂和表面活性剂;木质纤维在苯酚、多元醇等有机溶剂中液化技术,实现木质纤维的整体应用;液化木质纤维材料与甲醛和异氰酸酯的聚合反应技术,制备具有生物降解性树脂化新材料;采用生物催化剂或菌种,将天然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新材料。四是农业生物质非纤维原料化学利用技术。主要是农业生物质原料中的天然有机内含物和活性物,如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多酚、多糖及其他天然化合物,提取制备植物单宁、紫胶、芳香油、桐油松香、松节油、生物药品、生物保健品和生物杀虫剂及其他深加工产品技术等。

三、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瞄准国际发展前沿,按照“突破前沿技术、创新重大产品、培育新型产业、服务民生品质”的基本要求,全面加强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创新;突出“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重点突破、企业主体、集聚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基本原则;以石油基材料等替代为目标,重点开展生物质替代材料和生物基材料两类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的两大支柱,作为未来10年农业生物质材料重点培育和发展目标,创建一批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载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推广一批商业化应用生物质材料科技成果,建设一批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发展一批生产农业生物质材料的科技企业,孵育一批集约化和特色化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基地,使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型产业。

(二)发展目标

1.产业科技创新目标。“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目标是:基本形成由高校院所、创新团队及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含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推广中心(科技企业)3类创新载体为基本架构的开放式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培育一批从事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创建一批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培育100个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型龙头企业,1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集团企业,重点推进10个产值超30亿元的集约化和特色化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基地。同时,林业生物质替代材料技术自主创新及其产业化能力居全国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生物基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开发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成为浙江省农业生物产业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

2.产业推进目标。“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促进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的目标是,重点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到2015年,全省人造板总产量达到1亿立方米/年;刨切单板、装饰人造板2.5亿平方米/年;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总产值800亿元;在人造板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胶合板产量占人造板的比重由15%下降到10%,人造板的二次加工率由25%提高到40%以上,地板条中强化木地板产量的比重由30. 1%提高到85. 8%,家具中人造板式家具产量的比重由70%提高到80%。在积极发展优势产品的同时,对石膏刨花板水泥刨花板、水泥纤维板、刨花板结构材、胶合木结构材等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争取开发1~2个新板种,使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综合利用率由现在的60%左右提高到80%。龙头企业的主要产品生产线达到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对量大面广、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中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改造,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拍卖等多种形式,形成以大企业为骨干,多种所有制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群体,推进一批集约化和特色化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集群创新。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内容

(一)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培育与发展

林业生物质材料产业是从天然林到人工林、到林业生物质资源和农作物剩余物,从天然生物质材料到复合生物质材料、到合成生物质材料,经过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逐渐拓展为生物质材料产业的。按照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林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9个方向。

1.生物质材料结构组成与性能研究。主要研究木材、竹材、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和材料及其衍生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组成,包括生物质材料解剖学与超微结构、生物质材料物理学与流变学、生物质材料化学、生物质材料力学与生物质材料工程学等,为生物质资源定向培育和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质材料性能的生物学形成与对加工利用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木材、竹材、秸秆等生物质材料性能与生物学形成关系,探明性能形成规律,以及对后续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影响,揭示影响原理。一方面研究生物质材料性能与营林培育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生物质材料性能与加工利用的关系,为实现生物质资源的优质培育和精深加工提供科技依据。

3.生物质材料保护与理化改良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应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与手段对生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克服生物质材料自身天然缺陷,改善材料性能,赋予材料新的功能,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增加附加值,拓宽应用领域。重点开展乙酰化处理技术研究。

4.生物质材料的化学利用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木材、竹材、秸秆等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剩余物和废弃物资源的化学转换方法和原理,采用水解、发酵以及催化加氢裂解的技术方法,利用分子定向切割和分子重组手段,以获取能替代石油基化学产品的新材料。

5.生物质材料生物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通过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开展生物质材料生物降解,生物质原料酶工程处理,环保型生物质材料制造、生物质材料生物漂白和染色、生物质材料病虫害生物防治,生物质废弃物资源生物转化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6.生物质重组材料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以木材、竹材、秸秆等植物和其加工剩余物、林地废弃物、使用过的木质废弃物和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为基本组元进行重组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木质人造板和非木质人造板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制成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性能的生物质工程材料、功能材料、环境材料和装饰材料。

7.生物质基复合材料设备与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木材、竹材、秸秆等植物及其加工剩余物、林地废弃物、使用过的木质废旧物和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原料为基本组元,以其他有机高聚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为增强体组元或功能体组元,进行复合的原理与方法,创新新材料技术。重点研究生物质基金属复合材料、生物质基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生物质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质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物质基功能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环境复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

8.生物质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以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集成制造技术为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与集成制造技术,对生物质原料培育、加工及高效利用等复杂过程进行分析、建模、仿真与优化,提出原料培育、加工过程的最优解决方案及产品质量的最优控制,为林业生物质资源优质培育和高效利用提供先进制造技术支撑,以满足经济社会对节能、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9.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研究。主要开展木材、竹材、秸秆等及其衍生重组材料和复合材料与合成材料等农业生物质材料产品的标准化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指标研究,标准制定与修订等。

(二)农业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随着其他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转化利用的研究也向多方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建立生物基材料的新型产业,以减少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资源的消耗和有害有机化学制品的应用。目前,生物质转化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先将生物质通过热化学转化制备得到一氧化碳、氢气、小分子烃或生物质油等物质,并以这些物质为原料进一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或者是通过微生物或酶先把蔗糖、淀粉、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等转化为单糖,再通过化学及生物技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及聚合物。由于木材、秸秆、竹材、聚多糖、木质素、蛋白质等动植物提供的生物质资源含有羟基、氨基、醚键等功能基,通过化学、物理、机械等方法可创生出能满足不同用途的新材料,也可以通过化学降解、物理分离、生物降解等技术将它们转化成为制备高分子新材料的原料。同时,微生物合成的聚酯也是生物质材料的一类重要原料。这些生物质及其衍生物开发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可生物降解性,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9个方向。

1.生物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竹屑、树皮、山核桃壳、稻壳等农林加工剩余生物质原料的天然结构、理化性质及改进优化结构的方法;利用接枝共聚、取代、改性等方法制备新型生物基吸附剂,使之具有较多的功能位和较大中孔表面,阐述生物基吸附剂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功能吸附位、比表面积与无机、有机污染物结构之间的匹配关系,揭示功能基团与污染物结构、性质与吸附理论的关系与规律,为生物质剩余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热转化碳水化合物系生物质基质为低分子量化合物技术研究。利用环境友好的水热方法将碳水化合物系生物质基质材料(木质素、纤维素等)转化为醋酸、甲酸、乳酸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

3.新型生物质基/丙烯酸酯复合功能乳液制备及新技术产品创制。以竹纤维素/木纤维素和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为原料,采用化学接枝改性、原位乳液聚合等技术,合成制备环境友好的新型竹(木)纤维素/丙烯酸酯复合功能乳液。以新型竹(木)纤维素/丙烯酸酯复合功能乳液为基料,开发创制新型生物基质胶黏剂、高档建筑涂料及环保纺织涂层整理剂新技术产品,对提升竹(木)材深加工利用新技术水平及促进高附加值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木塑复合材料高性能化及多样化与功能化研究。主要研究木屑、竹屑、树皮、山核桃壳、稻壳等农林加工剩余生物质原料塑化技术,混合类聚合物的应用技术,多种成型工艺并存技术,木塑产品的表面修饰与连接技术,多样化的配方技术,功能改良技术,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以及关键设备与生产线的开发。

5.农业生物基聚合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重点是淀粉基材料、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 A)、聚丁二酸丁二醇(PBS)以及二氧化碳的新合成方法和它们结构、组成、性能及改性的研究,同时开展生物基聚合物的纤维化、薄膜化以及制品化的有效利用研究。

6.农林生物质分离及纯化集成技术。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农林生物质(如纤维素、木质素、植物多酚等)分离、纯化和分级方法及集成技术研究,分离、纯化及分级技术、工艺条件对目标生物质结构、性质与应用的影响,以及农林生物质分离、纯化、分级技术的环境友好性、高效专一性、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分析评估。

7.农林生物质改性基础理论及工程化创新技术。极端条件下生物质改性机制及改性材料性能和特殊功能研究;生物质热塑改性基础理论及挤塑、吹塑、注塑等工程化加工技术研究;生物质膨化技术及装备研究。以增加生物质的反应活性点或活性官能团的含量,提高生物质基复合材料的功能特性为目的的生物质酯化、醚化、氧化、接枝共聚、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偶联和环氧化等物理化学改性技术及机制研究;生物质溶解、熔融、表面界面特性、相容性以及改性材料流变性、抗水性、机械强度、抗腐蚀性、抗老化性等研究。

8.农林生物质材料和生物基产品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环境友好的生物质发泡材料、吸附材料、膜材料及家用电器包装材料集成开发工程化技术研究;新型生物质功能材料及制品(如生物质改性阻燃剂、橡胶及塑料改性剂、生物质热致液晶材料、耐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的合成及加工产业化创新技术研究;生物质建筑材料(如木塑复合生物质材料)及高性能生物质发泡剂、减水剂、玻璃纤维浸润剂等建筑材料外加剂开发工程化技术及产业应用研究。

9.生物质改性材料环境降解及(生物)安全性研究与评价。生物质改性材料环境降解如微生物降解、化学降解与光降解过程及评价方法研究,降解特性与机制研究。重点研究自然界中材料填埋方式、土壤种类、组成及土壤中农作物种类、生长及微生物的种类、活性、数量以及微生物生存和繁殖条件(如温度、湿度、好氧和厌氧条件)对材料降解特性和机制的影响。生物质改性材料降解产物环境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和标准化。研究生物质改性材料降解产物(如不同分子量低聚物、改性剂、降解引发剂等)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点研究其对土壤结构及性质、水体质量、农作物及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其生长、代谢的影响。

五、新型创新主体培育及其产业集群创新

(一)引导农业物质材料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鼓励和支持农业生物质材料生产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加大对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投入,支持生产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织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经费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二)加快农业生物质材料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

着眼于国家水平和企业乃至行业的未来发展,支持规模以上农业生物质材料生产企业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专职科技人员带项目、技术、成果到企业参与研发机构的创建,建设一批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科研院所。重点支持林业生物质材料和农业生物基材料两个产业的各类企业创建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加快高新科技企业培育与发展

研究制定支持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规划与产业技术政策等,加强农业生物质材料高科技产品和企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和认定,培育一批符合高科技产品和企业标准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被认定为农业高科技企业的,建议按照税法规定减除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科技企业引进各类创新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四)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集群创新

围绕目前浙江省初步规模,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生物质材料块状经济转型技术升级,开展产业集群创新。其目标是:攻关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新经济增长点,推进一批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创造一批企业研发机构,造就一批高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产业集群创新牵头单位均为同一产业集群中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经济管理部门,参加单位均为同一产业集群的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科技产业链和产品市场,实现科技对产业的振兴。对产业集群创新,除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外,拟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份和分红权激励试点;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制订工作;支持产业科技园(基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创建农产品精深加工孵化器,引进一批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鼓励民间资本在产业基地投资组建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支持产业基地内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稳步推进生物质材料及其产品的上市工作;支持产业基地内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和保险创新试点;优先安排从国外引进加工设备、技术、工艺、产品在产业基地示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宏观管理

尊重市场规律,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突出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政策在行业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明确鼓励与限制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确定项目发展规模、产品序列名录,同时按照择优发展的原则,促进企业重组,着力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生产企业,推进产业升级。

(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农业生物质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建立和完善原材料产品的标准体系,完善原材料生产许可证发放办法,保证有限的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资源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不发给生产许可证。同时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全省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大对无证生产的打击力度,保护合法经营者权益。

(三)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发挥协会在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功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先进技术、市场营销等指导信息,推进行业进步与创新,协助有关部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贯彻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通过协会实现行业自律、自治的有效管理,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紧紧围绕营造优质,丰产原料林、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竞争力这一目标,加大国家和企业对科技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浙江省农业生物质材料存在的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效益低下、原材料基地建设滞后等现象。建立多元化农业生物质材料产业科技投入体系,扩大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抓好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

执笔人:马灵飞、俞友明、钱 俊     

审改:张咸益 打印:戴丹丽 校对:郑荣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