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拿大粮食大国的现代物流实施情况

加拿大粮食大国的现代物流实施情况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 美国、加拿大粮食大国的现代物流实施情况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粮食物流发展历程,现已形成布局合理的粮食物流网络节点和稳定流向和流量的物流网络通道。另外,美国已形成了高效的粮食检测、检疫以及第三方物流、信息、金融、人才等粮食现代物流服务系统。

3.2 美国、加拿大粮食大国的现代物流实施情况

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粮食物流发展历程,现已形成布局合理的粮食物流网络节点和稳定流向和流量的物流网络通道。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自动化水平较高、政策规划体系完备,其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等,对我国构筑粮食物流网络体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在利用市场力量的同时,政府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粮食流通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

3.2.1 美国的粮食物流发展概述

美国是世界粮食主产国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耕地面积28.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人均耕地12. 6亩,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倍,中国人均水平的9倍,共有573. 7万个农场。充裕的耕地和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使美国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粮食库存约为1. 9亿吨,约占世界库存总量的30%,粮食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一半。美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在粮食物流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美国粮食产供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运输基本上实现了多式联运模式,公、铁、水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从收纳、中转、储存、运输到销售终端,都具有完善的筒仓接收发放系统和配套的专用汽车、火车和船舶运输工具,以及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专业化的粮食物流服务。国粮食的物流成本只占粮食交易总成本的18%左右。

3.2.1.1 美国粮食物流各环节都实现了高度信息化

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资料齐全的粮食统计信息网络,随时采集,定期发布,指导农民和粮食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活动。首先,政府建立了公开的信息共享系统平台,以及公正的质量检验信息系统,使美国的粮食生产、贸易和加工都能在基本稳定的预期框架中运作,从而保证了美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第二,美国各粮食行业协会在粮食物流中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帮助农民、粮商和加工企业等研究分析市场,提供预测和决策建议等。第三,美国各粮食物流企业建立了自成体系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用于粮食物流的计划、采购、仓储、运输等各项业务活动,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赢利、控制经营风险的作用。美国粮食物流的实施主体——五大粮商(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安德森公司),其粮食贸易量占全国80%以上,各大粮商在粮食物流体系中,都承担着从粮食收购、集并、仓储、加工、运输和进出口等各个物流环节的组织运作,实现了物流上下游各环节的生产、销售、加工的有效衔接。第四,美国政府还通过期货交易所调节粮食进出口,保障国内粮食流通稳定。商品交易所(如芝加哥交易所)的粮食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对美国粮食物流的实物流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风向标和稳定剂的作用。

3.2.1.2 美国粮食物流储运设施先进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设。美国每年有占总消费量40%的粮食转为储备,美国粮食储备以农场储备为主,以商业性仓储为辅。粮食储备既是衔接产销、平衡供求的“蓄水池”,更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应急物质基础。美国的粮食储备有:粮食生产者和加工商经营的周转性库存的正常储备;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参与控制的粮食缓冲储备,用于生产年度调节供求;农民自有储备;为保持粮食安全的政府储备,由政府委托那些技术设施、卫生条件较好的商业性粮食储备企业来执行委托代储,由美国商品信贷公司(Commodity Credit Coopera-tion,简称CCC)经营。

美国粮食物流粮库设施先进,现代农场大多具有用玻璃薄钢板建造的圆筒粮仓。美国散装粮食装卸运用的主要输送设备是螺旋输送机、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气力输送机和斗式输送机。农场主粮食收获后只要使用操作简便、可移动的各种装卸输送设备以及低运载量的斗式提升机等,即可将粮食方便快捷地存入自备仓库。之后,农场主一般用卡车将需出售或寄存的粮食运往邻近的乡镇仓库(Country Elevator),再由乡镇仓库将粮食运往位于粮食通道的中转库或更远的出口终端库(Terminal Elevator)。

3.2.1.3 美国粮食流通市场发展完善

美国十分重视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与管理。美国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好,农场生产规模大、生产流通技术先进、粮食商品率高,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粮食流通主要是通过市场渠道,但美国政府重视对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管理。美国的粮食现货市场分为初级市场、中心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初级市场是农户与粮食收购商的交易市场,是粮食流通的起点;中心批发市场目前是美国最主要的粮食现货市场,其市场主体是大农场主、粮食中间商和粮食加工企业;粮食零售主要通过超级市场和连锁店进行,他们构成零售市场。与此同时,除了粮食现货市场外,美国粮食期货市场在发展美国粮食现代物流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芝加哥粮食交易所左右着粮食价格。

另外,美国已形成了高效的粮食检测、检疫以及第三方物流、信息、金融、人才等粮食现代物流服务系统。

3.2.2 加拿大的粮食物流发展概述

加拿大耕地面积约68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人均耕地面积为2. 14公顷。全国共有11.8万个农场,是世界上盛产粮食及主要出口粮食的国家,加拿大粮食由于供应远大于国内需求,60%以上的粮食用于出口,年出口粮食约3500万吨。谷物(主要是小麦)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我国是其第一大进口国(217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13%。加拿大人少地多,34. 6万农民不足全国人口的2. 8%,由于机械化程度高,人均年产量高达80吨。粮食销售、储运、运输及质量控制等整套粮食物流体系比较完善。

3.2.2.1 加拿大完善的散粮储运体系

加拿大的粮食“四散”化流通已有100多年历史,国家没有专门储备粮食,粮食主要由农场主和粮商储存。加拿大近4500万吨的仓容分布在11. 8万个农场,农场作业高度机械自动化,收割的同时就以散粮入仓。农场都建有散粮钢板筒仓,或是用自备的散粮运输,从收购、中转到储运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散装方式,系统配套、技术先进。粮库作业采用智能化管理,每个中转库和港口都配有完善的散粮流通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加拿大粮食储运体系主要分成三级,即农场、初级谷物转运站和终点谷物转运站。农场生产的粮食由农场仓库先运至初级谷物转运站,初级谷物转运站主要采取股份制方式经营,在负责接送农民送来的谷物的同时,还进行谷物抽样、称重、分级分类、测水等质量检验作业。目前,加拿大初级谷物转运站的总储存能力大约为640万吨,期间运输使用散粮汽车为主。粮食出了初级站之后,通过中转转运站运送到加工厂或终点站,需要再次进行称重、质量检验、分级和清理,以严格保证谷物质量。目前,加拿大共有14个终点谷物转运站,总存储能力为250万吨,运输使用散粮火车为主。

加拿大粮食收购、储藏、运输和销售系统布局合理、运作灵活、网络完善。加拿大粮库作业采用智能化管理,粮食仓库以钢板结构的立筒仓为主,仓库设置与粮食物流节点站配套,仓库设置大体有以下几类:农场粮库主要用于粮食收获后、出售前的整理和短期储存;收纳库主要负责接收农民运来的粮食,加拿大中、西部农场周围和交通沿线有80多个收纳库;中转仓库主要功能是接收粮食再运,共有30个中转仓库;终点库接收各中转库运来的粮食;加工厂仓库包括面粉厂、榨油厂和酿酒厂的原料库。

加拿大粮食的集散、装卸和临时储存全部是散装作业,运输工具主要为散粮火车、汽车和船舶,包括集装箱等辅助运输工具。汽车与火车粮食运输量的比例是1∶6。加拿大主要铁路运输有专用散粮运输车辆,装卸快捷,最大载量达110吨的散粮火车车皮。加拿大粮食的东部运输主要采用水路方式。加拿大粮食的“四散”物流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配套体系。

3.2.2.2 加拿大的高效粮食物流管理系统

加拿大负责粮食生产和流通的部门主要有三个:一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及食品部;二是加拿大小麦局;三是加拿大谷物委员会。三个粮食管理组织都按照《加拿大谷物法》规定的职责,分工明确,共同管理,确保从生产到流通的各环节高质量、高效益。粮食企业全部归私人所有,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加拿大粮食流通一般通过基本转运站(农村粮食收购站)、中转站(传输转运站)和终点转运站(粮食码头)三个节点。

高效的粮食物流管理系统在加拿大的粮食行业以及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加拿大谷物委员会对粮食实施从种子到粮食的收购、储存、销售和出口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独立操作,为粮食企业提供从田间到市场的一条龙服务。粮食质量由加拿大谷物委员会派出的分支机构或检验官依法直接对储运体系的农场自备库、中转库、终点库进行三级检验。加拿大粮食销售及流通渠道是由加拿大小麦局(CWB)统一组织实施,采用高度集中而灵活的垄断经营模式,负责控制用于出口和国内消费的粮食销售。小麦局是一个以农民为主、政府参与经营的实体(公司),加拿大小麦局本身不拥有任何仓储、港口、加工厂等设施,销售采取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农民可以选择一次性或分几次将整个作物年度的全部销售数量与小麦局签订合同,农民的谷物种植和销售有保证。

3.2. 2.3 加拿大的先进粮食运输网络和政府管制

加拿大粮食运输组织网络先进而强大。加拿大的粮食运输行业集中度相当高,成本低,具有规模效应。为鼓励更有效地输送谷物,加拿大政府曾补贴铁路,以较大的自由度为生产者提供较低的费率。建立先进粮食运输网络,规定凡在铁路沿线兴建大型散装储存谷物公司,政府给予特别的奖励。取消补贴后,谷物运输的全部费用由生产者和二次谷物处理者承担,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政府对谷物运输费又实行三分之二补贴制。加拿大的粮食运输网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散装码头各种设备的布置合理,同时配备不同功能的卸船机械。目前,谷物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数量占加拿大粮食运输总量也在增加。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加拿大粮食流通运输网络中得到发展和应用,形成高效的粮食供应链。

加拿大以法律的形式对本国的粮食生产与流通进行规范和管制。制定有《加拿大谷物法》,该法规定加拿大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小麦和大麦由小麦局实行统一收购和经营,授权加拿大谷物委员会制定谷物评定等级的标准,管理和监测谷物质量。加拿大政府很重视粮食的生产、流通、出口等工作,但政府不向农民下达任何生产计划、任务和指标,生产完全由农民自主安排。200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与地方省区政府共同制定出21世纪农业政策规划,提出了一套完整和规范的农业政策。加拿大有明确的机构负责实施制定涉及价格、销售、向生产者提供信贷、保险和其他资助等政策。如“加拿大小麦局(The Canadian Wheat Board CWB)”,代表加拿大西部农民统一进行粮食市场化经营、组织运输、分配销售利润的机构,它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组织,但却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3.2.3 澳大利亚的粮食物流发展概述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70万km2,人口约2000万。粮食作物生产的耕地面积17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38亩,全国大约有13万个农场。澳大利亚的粮食产量只占全世界的3%左右,但国内消费很少,80%用于出口。在澳大利亚农产品生产中,粮食作物是最重要的部分,粮食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出口产品,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大国之一,位列美国、加拿大、欧盟之后。

3.2.3.1 澳大利亚粮食流通的特点和储运情况

澳大利亚粮食流通经过了粮食商流和物流分立、结合的过程。粮食经营企业基本上是股份制公司,股权属于粮食生产者所有。

澳大利亚粮食收纳库和港口中转库,按粮食种植区域的流向形成了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澳大利亚各州散粮流通公司的粮食仓库类型不同,有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简易仓等,粮仓建设布局合理、设备配套,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具备高效散粮收纳能力和装卸能力。澳大利亚散粮流通系统约有900个收纳库和18个港口中转库,农场主自有粮食仓库容量约2000万吨,此外还有临时性粮仓仓容1000多万吨。农户从农场到收纳库的运输通常是用自己的散粮卡车来完成,每个州的粮食流通公司负责接收农场交售的粮食,按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粮食分级、分等储存、安全储粮、粮食运输等。铁路在粮食陆路运输中占据主导地位。澳大利亚也是发展集装箱粮食运输较早的国家之一,其特点是粮食物流设施私有化和运输服务市场化,粮食物流服务专业化。

3.2.3.2 澳大利亚的悠久而先进粮食“四散化”系统

澳大利亚约从1900年开始发展以散装、散缷、散存、散运“四散化”为标志的粮食现代物流,粮食购销市场完全放开。目前,在澳大利亚全国已形成了配套齐全的高效的散粮收购、运输和储存设施网络体系,散粮物流量占全国总量的99%。

澳大利亚的粮食收纳库、中转库和港口库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全国的收购点都与澳大利亚小麦的质量保证体系(Agrifood Technology)进行联网,配有散装铁路运输车皮和散装汽车等设施,并在水路运输条件较好的港口建设粮食专用码头。目前约70%的粮食通过火车专用车辆运输,剩余30%左右的粮食由公路运输。

澳大利亚的5个州级散装散运公司(负责本州的粮食接收、分等、存贮和装运业务)均建立了通过铁路、公路连接收纳库和港口中转库的收购、运输和销售网络。拥有大容量立筒仓群、铁路专用线,配备了先进的卸装车、输送、清理和检测设备。收纳库、中转库和港口库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大大节省了装卸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国家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自动化水平较高、物流规划体系完备。政府宏观调控和干预政策有力,粮食物流的共同特点都是粮食装卸储运基本实现高效率和“四散化”操作,粮食流通设施完备。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对散运工具和相应的散装卸配套设施的广泛运用,粮食储备和装卸等现场作业速度快,极大地减少了粮食在储、运等环节的损失和停留的时间,有效地降低了流通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