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粮食主销区现代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粮食主销区现代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 粮食主销区现代物流相关研究综述1.2.1 我国粮食物流演变综述“粮食物流”或“粮食现代物流”是最近几年赋予粮食流通市场领域的新名词。

1.2 粮食主销区现代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粮食物流演变综述

“粮食物流”或“粮食现代物流”是最近几年赋予粮食流通市场领域的新名词。我国的粮食物流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和粮食市场化下的粮食物流等几个阶段:

1.2.1.1 粮食统购统销制下的粮食流通(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84年)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生产需大于求,粮食的生产、收购、运输、保管和销售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国家为节约费用,流通的核心是“粮食合理运输”,即粮食物流的雏形。(1)1953年起,我国开始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即在农村实行粮食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定量配给。“粮食合理运输”是根据粮食产销情况和交通条件,科学地划分经济区域,制定粮食的合理流向,选择最合理的运输路线、最廉价的运输工具,把粮食从库存地运到需求地,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节约社会劳力、运力、损耗和费用的目的。(2)在铁路干线推行粮食合理运输,开展了集体汇编、图上作业等有效措施,避免地区与地区之间在运输粮食时发生同一品种对流、迂回等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之后,在全国粮食产销平衡的基础上,规定每种粮食的流向和流动范围,借以限制和清除过远、对流、重复等不合理运输。(3)从1956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交通干线试行十个品种的粮食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同时,重视基层粮食的合理运输,包括农村粮食合理征购入库和市镇粮食合理运输两部分。农村粮食征购入库后做到减少或者消灭再次集并;市镇则是按照计划做到车站、码头直拨直运,仓、厂、站、店之间适当固定调拨,定点定线运输。在此阶段中,还按经济区域组织粮食商品流通,对促进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1.2 粮食“双轨制”及其过渡经济下的粮食物流(1985年至2001年)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规定,用合同定购制度代替统购统派制度,实行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定购的粮食由国家确定“倒三七”比例计价;国家仍按原统购价敞开收购,以保护农民利益。这一文件的发布是农产品购销体制进入了“双轨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标志。粮食购销“双轨制”,是指一部分粮食购销由政府通过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手段直接控制,以稳定粮食供给;另一部分粮食购销由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强制性低价收购和低价定量供应与一般的市场交换并存。这一时期粮食体制以“四分开、一完善”为改革原则,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即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但在粮食流通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粮食储备增加过快,销售下降,补贴和各种费用大幅增加。

这个时期的粮食物流只注重粮食实物的移动,没有从粮食的产、购、销、加工、电子商务方面来统一进行考虑,粮食物流是多头的、无序的。不合理运输较多,造成社会运力、费用的浪费。之后,投资力度加大,先进技术设备的配备等,提高了粮食储运环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的物流概念和做法开始被逐步接受,突破了企业单一以实物移动为主体的物流模式,而向产、购、销、加工、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物流转变,开始探索第三方物流模式。

1.2.1.3 粮食购销市场化下的粮食物流(2001年至今)

2001年,主销区取消农民的粮食定购任务,放开市场、放开粮价、放开经营。2001年初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率先进行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到了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粮改思路,将所放开的销区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包括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北京、天津等在内的8个省区。除国家掌握的中央储备粮源和地方政府掌握的地方储备粮源外,定购粮食逐步放开,并最终完全走向市场。对于粮食主销区来说,这一政策无疑使主销区农民更有自主的选择权,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主销区农民会选择经济收入更高的非农生产来替代粮食生产,使得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大幅度下降,产需供求缺口较大,主销区有一半以上的粮食供给需要靠市场来弥补,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物流日趋被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分散决策、逐步推进的原则下,进一步向市场体制迈进,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粮食品种实际上已经基本放开了购销和价格。2004年6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并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

1.2.2 目前粮食主销区现代物流相关研究综述

物流理论的发展历史不长,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深入。据R.H.贝劳(R.H.Ballou)记载,“物流”最早可追溯到法国技术人员J.戴皮提(J.Depuit,1844),他提出要重视供货管理功能,从而保持仓库保管与运输之间成本的均衡,但没有明确提出物流概念,这只是物流意识的萌芽。美国陆军少校C.B.贝克(C.B.Balker,1905)曾将关于军队移动与供给的科学称为Logistics。美国学者阿奇.肖(A.W.Shaw,1915)最早将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物理性运动明确界定为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物流”概念的起源。之后,继降低物资消耗创造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后,“第三利润源说”认为,物流在企业的经营中是企业成本重要的产生点或发生领域,通过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源泉。这是对物流价值的理论评价,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重视物流管理和深化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

根据可以检索到的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发现,有关主销区粮食物流问题与政府职能的专门研究文献较少,限于研究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粮食自给还是贸易问题,或限于论述粮食流通的重要性,如近藤康男(日,1983)论述了粮食自给在资源短缺地区的重要性,而摩根(美,1983)却认为粮食贸易是解决资源短缺地区粮食缺口的重要途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4)研究认为,应消除壁垒,促进国内要素自由流动,即重视粮食市场的流通问题。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所写的《流通费用》一书,也把改进物流系统称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都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美国还建立了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从国内粮食生产至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完善高效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

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对粮食流通问题的研究日显重视,但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时间尚短,流通体制、法制建设和粮食物流发展需待完善。从万方数据搜索到国内研究粮食物流问题的文献近500篇,发表时间多集中在2005年后,但研究也限于对国外粮食流通内容的介绍和粮食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等,较少从区际贸易角度研究主销区粮食流通问题。

一些学者剖析了粮食物流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措施,预测了其发展趋势。也有一些学者剖析了目前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普遍现象和问题,认为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着仓库设施陈旧、布局不均、运输方式落后、资源分散等问题。目前粮食物流工作由于缺乏必要的调控和科学的管理,导致物流业务的组织过于分散、物流秩序混乱及物流效率的低下。高詹(2009)指出中国港口粮食物流存在南北港口粮食物流设施分布不平衡、水运费用偏高、东北地区港口粮食物流竞争激烈等问题。曹兰英(2005)从粮食物流所处的经济环境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应提高粮食物流业的经营效率。学者们认为粮食产区与销区的区域和结构性分布不均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粮食跨省调运数量日趋庞大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连接产区与销区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粮食物流体系,对国家有效调控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王遐见(2005)研究了我国粮食流通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流通企业应积极整合资源,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认为应运用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种手段,优化调整粮食经济结构,理顺粮食合理流向,完善粮食区域产销平衡机制。胡非凡、吴志华等(2006)认为我国粮食物流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应按照现代粮食安全与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的要求实施我国粮食物流的“一体化战略、网络化战略、‘四散化’战略和市场化战略”,发挥大企业与粮食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粮食物流的发展不仅可以成为粮食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的保障。侯立军(2006)认为粮食物流与粮食行业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粮食物流的运行依赖于粮食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反过来又会促进粮食行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提升粮食行业结构水平。文献还显示了部分粮食物流选址、调度、库存和物流园区建设等研究成果。曾力、李妍琰(2009)分析了粮食物流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粮食物流配送决策支持系统、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以及粮食配送过程中车辆路线规划等核心模块。张强、张秋闻(2008)根据粮食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特点和要求,把遗传算法引入到该模型的求解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编码方法和遗传算子,构造了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甄彤、张秋闻、马志(2008)认为粮食物流过程的调度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蚁群的物流优化调度算法,实现粮食物流过程中粮食的动态分配。研究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在粮食物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刘洪霞、鹿应荣[2](2006)分析了影响粮食物流需求量的相关因素,分别建立了回归分析、指数平滑及灰色预测的单项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并鉴于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鹿应荣(2008)以地理信息系统(G IS)为开发平台,以区域电子地图为基础,对基于G IS的粮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建立了数据库和模型库,实现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客户管理、车辆管理和模型库管理。冯社苗、吴景丰(2009)从分析粮食物流量预测的难点入手,引入包络灰预测理论,建立了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证明了包络灰预测在粮食物流量预测方面有优良的效果。针对粮食物流量预测的特点,引入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理论,并分析此理论应用于粮食物流量预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粮食物流量预测的Verhulst模型。杨海民(2005)认为只有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仓储系统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粮食物流活动的需要。李凤廷、邵开丽(2009)阐述了粮食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神经网络用于粮食物流中心选址的优点。王静等(2009)综合运用可拓决策方法、聚类分析、重心法,建立了基于可拓理论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将选址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转换为相容问题进行研究,使选址结果更为合理。

同时,学者们阐述了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在对粮食物流园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粮食物流园区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生产成本优势、资源获取优势、园区扩张优势和区域营销优势等方面。孙宏岭等(2009)分析了集约化经营的粮食物流园区的特征与意义,对其规模确定程序、选址原则、层次结构以及空间布局进行了定性研究,提出了转运型、储存型、综合型三种盈利模式。张秋闻、高铁生(2009)认为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朱明德(2004)描述了世界粮食物流的历史演变与格局,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的粮食物流概况,分析了世界粮食现代物流的特点与主要经验。朱东红、慕艳芬(2007)介绍了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经验,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和经营管理模式,得出对中国发展粮食物流的启示。高效的粮食物流系统发展在加拿大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是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粮食物流体系比较发达,在粮食散运和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连接技术,以及粮食现代物流理念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外的粮食现代物流管理和运营上有许多经验和技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苗青、白玲、曲鹏飞根据佩鲁的“经济空间”增长极概念,提出现代物流业属于推进型经济部门,因此要建立我们符合区域增长模式的现代物流。近年,本书作者提出了以现代物流整合发展浙江粮食市场(2005),并进一步分析了主销区粮食贸易利益与现代物流问题(2006)。有关政府政策方面的研究,林毅夫(2000)提出中国农业会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给销区粮食的政府职能的重点是流通而不是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蒋庭松(2004)认为粮食的额外保护会使整个社会承担很大的福利损失。但现有的研究没有从管理学(现代物流角度)和政治经济学(政府作用的边界)交叉的角度出发研究;也没有专门从社会责任标准的角度研究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和政府行为边界问题。从本研究趋势看,将重点关注在进一步整合提升粮食物流资源基础上发挥大型涉粮企业在粮食物流建设、运营中的主力军作用,并界定政府行为的边界。这将是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