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

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是相对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而言的,具体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H-O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被称作“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波斯纳经研究发现,需求滞后和反应滞后的长短决定了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

第一节 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

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是相对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而言的,具体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H-O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被称作“后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它主要包括模仿滞后假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一、模仿滞后假说

技术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并未考虑技术的变化因素,而模仿滞后假说则是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技术传播的角度,以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为起点,分析了国际贸易的成因。模仿滞后假说(Imitation Lag Theory)又称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s)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不同国家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应用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就有可能在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占有优势;相反,那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就有可能在贸易中占劣势。正是这一技术差异构成了国家之间贸易的基础。

(一)主要内容

模仿滞后假说认为,新技术产品一般产生于工业国家。当一国成功研制出新产品,而其他国家尚未掌握该项新技术时,创新国会通过对新技术的垄断以保证其在新产品的生产上占有领先优势,并凭借此优势将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此时,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可能想要模仿该产品,但由于其与创新国在技术水平上存在着差距,一时难以模仿,所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进口创新国出口的新技术产品。但随着新技术的转让、技术合作、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活动,其他国家可以逐步模仿新技术,并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自行生产该产品,从而减少了其从创新国的进口,使创新国的出口优势不断减弱,直至模仿国最终掌握该技术,并开始出口产品,两国间技术差距才逐步消失。在动态的经济社会,创新国总会不断创新技术、工艺、产品,并大量出口以赚取垄断利润,这样又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此时,外国生产者继续模仿、生产并出口。如此循环下去,贸易在这段时间内就会不断地持续。波斯纳由此认为,技术差距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流向。

波斯纳在描绘技术差距时,提出了模仿滞后的概念。他认为,从一国创新技术到外国消费者、生产者对此新技术做出反应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这种滞后可以分为技术模仿国消费者的需求滞后和模仿国生产者的模仿滞后。需求滞后(Demand Lag)是指从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的时间间隔;而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是指从技术创新国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到技术模仿国仿制生产,直至进口为零的时间间隔。模仿滞后的全过程可分为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两个阶段。反应滞后(Reaction Lag)是指从技术创新国生产新产品到技术模仿国仿制新产品的时间间隔;掌握滞后(Mastery Lag)是指从模仿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对新产品的进口为零的时间间隔。

(二)模仿滞后模型

如图4.1所示,假设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技术模仿国。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Q表示产品数量。上方表示A国的生产和出口(B国进口)数量,下方表示B国的生产和出口(A国进口)数量。从T0起,A国创新某项技术并利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在这一阶段,B国对该产品还没有需求,A国的生产仅满足自身需求。至T1时,B国消费者开始模仿A国的消费模式,对该新产品产生需求,于是A国出口、B国进口该产品,且随着时间推移,B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A国的出口量(B国的进口量)逐步增大。随着B国通过各种可能途径掌握该项新技术,至T2,B国开始模仿生产新产品,反应滞后阶段结束,掌握滞后阶段开始。此时,A国出口量(B国进口量)达到极大值。T2之后,B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于是A国的生产量和出口量(B国的进口量)不断下降。至T3,B国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此时B国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全部需求,甚至还可以用来出口。至此,A、B两国技术差距消失,掌握滞后和模仿滞后阶段结束。可见A、B两国的贸易发生在T1~T3这段时间内,即从A国开始向B国出口到A国向B国的出口为零这段时间。

img11

图4.1 模仿滞后与国际贸易

(三)影响模仿滞后的因素

需求滞后取决于技术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及两国间市场容量的差距、收入水平差距的大小。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程度越高,两国市场容量差距、收入水平差距越小,则需求滞后的时间就越短,反之则需求滞后的时间就越长。

反应滞后取决于模仿国生产者的决定意识,以及产品的规模利益、关税、运输成本、国外市场的容量及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如果技术创新国能获得较大的规模利益,且新产品出口的关税和运输成本较低,进出口国间市场容量的差距、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差距又较小的话,则技术创新国易于保持出口优势、延长反应滞后阶段;反之则反应滞后将缩短。

影响掌握滞后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技术模仿国获得新技术的渠道是否畅通及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大小。模仿国获得新技术的渠道越畅通、对新技术的消化能力越强,则掌握滞后的时间越短。

波斯纳经研究发现,需求滞后和反应滞后的长短决定了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需求滞后越短而反应滞后越长,则技术创新国从技术创新中获得的贸易利益越大;反之,创新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小。

(四)对模仿滞后假说的评价

模仿滞后假说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产品贸易优势在创新国与追随国之间的动态转移,这是富有意义的。它证明了即使是在要素禀赋和偏好都相似的国家之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虽然该理论引入了技术的动态变化,但它只描绘了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却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也未能确定技术差距的大小。从这一角度上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说是对模仿滞后假说的继承、总结和发展。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之中提出,后来威尔斯、希尔斯哲等经济学家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验证。它是目前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流向的最具说服力的理论之一,也是模仿滞后假说的进一步完善。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前提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提是:信息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生产函数和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但事实上,现实与以上假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信息的流动,特别是技术信息的流动,总是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的;当生产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导致生产函数变化;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特征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和消费结构也不一样。

针对这些现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放松了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部分假设,得出:

1.国家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

2.生产函数是可变的,且当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产生规模经济;

3.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所表现的要素密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4.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和消费结构是有差异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常把贸易国分为三类:(1)出口新产品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2)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3)发展中国家。弗农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凡制成品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在这一生命周期中,技术创新国起初对这一新产品拥有生产和出口优势,但随着产品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步丧失优势,最终变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

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成五个阶段,分别是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和衰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各有特点,且各国在贸易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1.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是指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阶段。在这一阶段,新产品刚刚开发出来,生产技术尚需改进、工艺尚未定型,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劳动力。因此,拥有丰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这一阶段的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量较少,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成本很高,故价格很高,主要用于满足生产国本国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求。

2.成长阶段

一段时间以后,生产技术确定并趋于成熟,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且与技术创新国收入水平相近的其他发达国家开始模仿消费该种新产品,因此对新产品需求大增,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新产品进入成长期,产品出口到国外。在成长期,由于新技术尚未扩散到国外,因而创新国仍保持其比较优势,不仅拥有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

3.成熟阶段

国际市场打开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并已达到优势极限,产品的批量生产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产品进入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已经定型,投入到产品中的资本大量增加,使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此同时,生产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已经扩散到国外,其他国外厂商开始模仿生产并满足本国部分消费需求,但仍需进口。在该时期,一般的发达工业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

4.标准化阶段

一段时间后,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在该阶段,由于产品高度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此时产品已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能完全满足本国的国内需求,还能在第三国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同创新国展开竞争,致使创新国的生产和出口量下降,逐渐失去优势。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逐步扩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也开始生产新产品以满足国内的一部分需求,但仍需进口。

5.衰退阶段

当模仿国在创新国市场上也以低价销售产品时,创新国的生产剧烈下降直至完全停止,对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都让位于其他国家。此时,有一定工业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劳动力而使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创新国因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变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可参见表4.1。

表4.1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img12

续表

img13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在图4.2中,横轴T表示时间,纵轴Q表示产品数量。假设某发达国家为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分别为开始模仿时间不同的两组模仿国A和B。a、b分别代表创新国的消费和生产曲线;c、d分别为模仿国A的生产和消费曲线;e、f分别为模仿国B的生产和消费曲线。

img14

图4.2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与国际贸易

创新国研发了某项新技术,并于T0开始投入生产,新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导入阶段(T0~T1),在这一阶段,产量较少,仅供应创新国国内需求,国外市场尚无需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外需求的发展,创新国于T1开始向国外出口产品。该产品进入第二阶段——成长阶段(T1~T2)。随着技术的扩散,至T2,模仿国A开始模仿新产品生产,新产品进入第三阶段——成熟阶段(T2~T3)。随着国外生产者的增多及生产能力的增强,创新国的出口量下降,其他发达国家于T3时变为净出口国。这时,产品进入第四阶段——标准化阶段(T3~T4)。这时,产品已经完全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利用价格优势同创新国竞争,使创新国逐步丧失优势并于T4变为净进口国。而一些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也成为净出口国。这时,产品进入第五阶段——衰退阶段(T4~T5)。至T5,一些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利用低工资率使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该产品由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到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即产品由发达国家完全让位于发展中国家,从而完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传播与扩散,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首先产生于发达国家,而后传递和扩散到其他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当创新国出口下降,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进口下降时期;当创新国由出口高峰大幅度下降时,正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量生产和出口时期;而其他发达国家出口下降时,正是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增加生产、进口下降时期;而其他发达国家由出口高峰大幅度下降时,正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时期。由此可见,新技术、新产品的转移就像波浪一样,一浪接一浪的由发达国家向其他发达国家再向发展中国家传递和推进。

在国际贸易历史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最具有长期连续变化的典型例子是棉纺织品。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机器棉纺织品的最初出口国。不久西欧生产的棉纺织品开始取代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20世纪初期,当日本成为主要出口国时,欧洲成为净进口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四小龙”又使日本从棉纺织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又开始取代亚洲“四小龙”棉纺织品中的主要出口国地位。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在传递与扩散时的滞后期大大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

(四)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静态分析方法的束缚,它考虑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以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化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时,它并没有摒弃传统的贸易理论,而是将管理、科技、规模经济等因素引入了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更进了一步,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发展。与模仿滞后假说相比,这一理论更趋完善。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制成品贸易模式和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对各国尤其是落后国家利用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发展制造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但是,该理论仍然存在其不足之处。如它不能很好地解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工业行业或工业产品,且新产业在国际间的扩散转移不是无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时不仅存在一个时滞问题,而且存在着承受巨大转让费用的问题。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Linder)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创立了著名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这一理论首次从需求角度研究了国际贸易的起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解释工业国家之间贸易的重要理论。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也就是说,两国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越大,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据此理论推测,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即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但国际贸易实践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增。据原关贸总协定统计,1953年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占世界总出口额的65%,1973年上升为78%;其中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占世界总出口额从42%上升至63%;在制成品贸易中,发达国家相互贸易占世界制成品总贸易额的比重从1953年的45%上升为1973年的61%,1985年再升至62%。从1978年到1993年的15年间,美国出口贸易的63%和进口贸易的59%是同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促使林德另辟蹊径来研究这种贸易格局的形成。他认为,H-O理论只强调了供给方面的因素,只适用于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即主要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而并不适用于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为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林德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一)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假设条件

要素禀赋理论及以前的理论都假设贸易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甚至不考虑需求因素。但事实上,需求是变化的,且各国之间需求偏好是不同的。因此,林德放松了该假设条件,并进一步规定:

1.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

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偏好和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需求偏好就越相似,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具体如下:

1.产品的出口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的

林德认为,一国生产者总是要优先发展具有国内需求的产品。只有当产品在国内站稳了市场,厂商才会考虑是否拓展国外市场,毕竟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开端。而且,新产品、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的动力首先来自于本国的需求,是本国的具体环境及特殊问题需要解决,才推动人们去从事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再者,国内需求便于市场信息的反馈。只有国内需要的产品才会是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

2.贸易的规模和流向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

林德认为,两个国家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偏好越相似,则它们之间进行此类产品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产生贸易,则需求偏好相似的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要大于需求偏好存在较大差异的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完全一致,则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货物也是另一个国家所有可能出进口的货物。

3.一国的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需求偏好决定了贸易的规模和流向,而人均收入水平又是影响一国需求偏好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贸易的潜在障碍。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对消费品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生活必需品,所以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对消费品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奢侈品,所以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对奢侈品的需求,而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则增加较少甚至下降。因此,如果一国虽对某种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他国收入水平不同而对产品的需求档次不同造成对该产品无需求,则两国之间也不会产生贸易。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模型

如图4.3所示,横轴OY代表人均收入水平,纵轴OQ代表消费者所需商品的档次,斜线O'D表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所需商品的档次越高。假设A国人均收入水平为YA,该国消费者所需商品的档次处于以b为基本点、上限点为d、下限点为a的范围内,B国人均收入水平为YB,该国消费者所需商品的档次处于以e为基本点、上限点为f、下限点为c的范围内。

img15

图4.3 需求偏好相似与国际贸易

对于A、B两国来说,只有cd之间阴影部分为两国都存在需求的范围,称为可贸易区间。在该区间内,两国对商品有着共同的需求。如果一国在某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就可以向另一国出口。反之,在ac和df区间无论A国商品成本多低、B国技术多先进,A、B之间都无法进行贸易,因为对A国来说,ac部分表示只存在国内需求,而df是在本国消费者所需商品的档次之外,表明由于商品档次太高,消费者不能购买或不愿购买。对于B国来说,ac部分是落在本国消费者所需商品的档次之外,表明由于商品档次太低,消费者不愿购买,而df部分则只存在国内需求。两国只有在cd之间才能进行贸易。

该模型表明,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其需求偏好就越相似,则可贸易区间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密切度就越大。

(四)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评价

该理论从需求角度论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是对其他贸易理论的补充。林德所提出的国际贸易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比在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频繁的结论,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基本观点,也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事实,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