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村庄选举结果

村庄选举结果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任村支书A下海经商辞职,此次选举A没有去参加选举,但依然再次当选[17],现任村支书W当选是他利用A辞职后主持工作之便,掌握了大量的委托票。据村民讲述,此次选举时,他的兄弟等人帮他拉选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沓子“委托票”。有村民质疑委托票过多不合乎选举法等,但他们还是使之生效了。

3.1.3 村庄选举结果

我们对山东省阳谷县的几个被调查村庄2005年村主任换届选举当选票数情况进行统计(表3-8)[16]。这四个村庄在村民参与、对当选干部的认同性等方面差异很大,我们逐一对每个村庄进行简要介绍。(M村见下文经济发展下的村庄选举“村强乡弱”)

表3-8 四个村庄的村委会主任当选票数统计

img17

(1)P村。该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是劳动力输出,人均收入在2 200元左右,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多数在村庄附近的企业),参选人数仅为选民总数的一半。前任村支书A下海经商辞职,此次选举A没有去参加选举,但依然再次当选[17],现任村支书W当选是他利用A辞职后主持工作之便,掌握了大量的委托票。W兄弟三个,在村中是强势家庭,以“拳头大”名扬乡里。据村民讲述,此次选举时,他的兄弟等人帮他拉选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沓子“委托票”。有村民质疑委托票过多不合乎选举法等,但他们还是使之生效了。村民去参加选举每人给2袋洗衣粉,动员了村中的老弱病残,W得到的主任票仅占该村选民的28%,总体数据显示,W出任该村村委会主任的合法性较低。

(2)Y村。该村村务财务都很混乱。人均收入在2 000元左右,村中人多地少,没有企业,劳动力剩余较多。村里这些年来不算账,现在的这三个人轮流干村长,三个人交替干了五届了,之间相互包庇,彼此不清账。村庄财务混乱之极,其中有一个村长干了三年后,把账目烧掉,使之无据可查。几个村干部抱成一团愚弄村民,村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失去信心。该村家族大小差距不大,在选举中不起主导作用,上次选举没有成功,此次采取投一票给两包方便面的激励措施,但当选的村主任得票数仍不到村中选民数的40%。该村是所在镇的管理区驻地,一向与镇上牵连较多,镇党委镇政府在选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果要符合镇上意思。[18]

(3)G村。该村人均收入2 600元左右。该村W书记在村民中有良好的口碑,是全县的模范村支书典型,是远近闻名的女支书。婆婆家,公公、丈夫到她的儿子三代都是单传,不是大势力的家族;结婚后就和丈夫开馒头房,在生意上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村里的公粮提留上缴数额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村里的公共事务尊重老百姓的意见,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外来资源,W坚持服务百姓的原则,尽量不让百姓出钱。W严于律己且不滥用权力,1999年以来每次都以高票当选,在候选人、正式选举中的得票率都在90%多。W认为自己很幸运,没碰到吃拿卡要的干部,上级很支持她的工作。[19]

从以上几个村庄的选举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村庄选举存在复杂的差异性,选举主体的参与程度、选举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程度(主要表现为村庄家族势力的显性与隐性干预、当地政府的指挥管理)、选举对象的自身素质差异等。观察所有的被调查村庄,村庄选举表现的形式化趋势严重,农民的权利意识不是第一位的要求,村民在选举过程中的表现直接与现有的村庄治理状况相关联,也就是说,之前的选举效果是对村民直接的教材,人们以实际的选举效果、以对之前选举功效性的感受,来对下一次的选举作出回应。选举出来的人能代表村民利益,村民在下一选举中继续委托自己的权利;对候选人不满意,村民便对选举失去兴趣。从这几个村庄选举中主任票的集中程度来看,村民的选举结果不是必然地和村庄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候选人的服务精神和个人素质(客观上与村庄治理效果直接关联)是吸引村民参与投票的重要因素。

表3-9 选择村干部标准

img18

可喜的是,虽然制度运行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对村民“选择干部的标准”测量来看,69.1%的村民认为村干部主要应该“有服务精神”;其次是“有发展思路”,16%的村民样本选择了该项;选择“本家族”的为2.9%[20]。这充分说明农民对村干部提出更多的要求,村庄社会作为村民的生活社区,他们需要村干部提供有益、有效的管理。这些有效管理必然和村庄经济发展相联系,从调研现场感受到,村民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基本上是很“工具性”、“实用性”的物质要求,以满足现实的生活所需。G村的村民普遍拥戴W的主要原因是办村庄公共事业不向村民要钱,农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收益。农村家族势力在选举中的影响呈降低趋势。因此,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是发展农村民主绕不开的必要物质基础,选举内涵之一是因为存在竞争,而政治领域的竞争事实上反映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村民手中的选票包含着对未来生活状况、经济状况改善的预期,没有物质利益寄托的选举不可能使民主扎根。政治学家们认为,这种利益与人们越贴近,人们对它的追求就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参与动机就越强烈,因为各种政治运动的动力往往与公众私人利益要求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