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解释

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解释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1 企业业务转型的动因: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解释企业首先是作为一个具有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的经济组织存在的,即企业必须构筑起一个包括供应商、消费者等在内的价值均衡联结系统。

4.1 企业业务转型的动因: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解释

企业首先是作为一个具有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的经济组织存在的,即企业必须构筑起一个包括供应商(企业价值转换的原料提供者)、消费者(企业价值创造的直接受益者)等在内的价值均衡联结系统。企业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的载体(平台)是企业选择的业务(这里主要指核心业务)。因此,企业持续成长的前提是必须能够持续地进行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对于生长在日益动态的环境下的任何企业,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其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的内容也应做相应的改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适时地调整甚至重构其价值均衡联结系统。

如前文所述,生命周期理论、价值均衡理论、价值转移理论等为企业成长的动态性机理分析提供了一定思想和方法借鉴。为此,下面在简要剖析企业的经济属性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具有价值转换、价值创造的经济体特征,综合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价值均衡理论和价值转移理论等思想和方法,通过构建“动态环境、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这一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企业价值均衡联结及其动态性、环境变化与价值转移、业务转型与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重建、价值转移层次与企业业务转型方式选择,揭示企业实施业务转型的内在机理和动因,以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并回答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剧变)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转型和为什么可以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持续成长。

4.1.1 企业的经济属性特征——基于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视角的审视

企业不同于一般性组织,其最根本的功能是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因此,企业必须是一个具有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能力的经济组织(这也是企业经济属性的直接体现)。即企业首先是作为一个价值转换和价值传递系统而存在的——把一定的输入(人、财、物、信息等)转换成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并提供给特定的顾客,这一过程实现了把输入要素的价值转换为相应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同时企业还应该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即在把上述输入要素价值转换为相应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过程中,必须产生价值增值。因此,从企业这一经济属性特征的视角出发,可以围绕价值转换、价值创造、价值传递这一主线来描述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见图4.1)。

img26

图4.1 企业持续成长的价值循环和递增模型

如图4.1所示,企业持续成长首先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价值能否实现,企业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要素所有者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实现,但同时要求这一价值实现是以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为前提的(即不破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同时,股东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实现来源于企业的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因此,企业创造的价值等于顾客支付给企业的价格减去企业支付给供应商的成本。从企业实践来看,顾客价值的实现应先于股东价值实现,企业的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其价值转换和创造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取决于企业选择的业务。[1]因此,只有企业战略及其实施既能够持续满足顾客价值实现要求又能满足股东价值实现要求且能与所处环境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协调,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进而实现持续成长。由于顾客偏好、股东偏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都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只有不断预测并依据其变化调整甚至变革自身的成长战略,才能不断地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进而实现持续成长。

4.1.2 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及其动态性分析

图4.1主要是从企业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过程反映企业的持续成长机理,通过分析发现,随着顾客偏好、股东偏好等因素变化,将促使企业调整甚至变革自身的成长战略。但是图4.1并没有说明企业、顾客、股东等之间是怎么联结起来并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使得企业价值创造得以实现的?这个问题涉及企业究竟是什么、企业间为什么存在差异、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下面在借鉴詹森、麦克林的企业契约联结模型基础上,引入价值预期和价值均衡概念,重新构筑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模型,以进一步认识企业的经济属性特点和持续成长逻辑。

(1)基于契约联结的企业模型

如前文所述,关于企业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企业及其怎样成长,作为一个永恒命题,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和探讨的核心主题之一。企业是什么,即企业的本质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其认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如: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当做一个同质化的“生产函数”,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当成是一种可以替代市场的机制和由一系列契约构成的联结体,演化经济学(企业资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则把企业看做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和一组能力的集合体,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崛起,企业知识理论把企业当成是一组知识的联合体。下面重新审视以詹森、麦克林为代表的产权学派提出的企业契约联结模型(见图2.3)。

如图2.3所示,詹森、麦克林指出:“企业是通过‘契约’来实现同包括产品消费、原料供应商、资本所有者、劳动力提供者等联结的并由此构成一个企业系统,使得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得以完成。因此,企业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保证图2.3中各‘契约’的长期有效。”从詹森、麦克林的观点并结合图2.3,可以发现詹森、麦克林提出的契约联结企业模型只是表明了企业同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资本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和原料供应者)之间的联结形式(契约),但并没有真正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企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2]企业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等问题。

在詹森、麦克林提出的契约联结企业模型基础上,迈克尔·迪屈奇(1999)指出公司的核心是生产和销售活动,[3]这是实在的活动,它有别于构成经济管理活动的两个外圈(内部组织活动和外表组织——签订和执行活动),并构建了如图4.2所示的企业模型。从图4.2可以看出,迈克尔·迪屈奇综合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即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转换系统,同时进一步描述了企业实现这一功能必须要有对应的内部组织活动以及与企业外部相关联结者的签订和执行合同活动作为支撑(在这里,迈克尔·迪屈奇把图2.3中的契约看做是某种合同)。

img27

图4.2 企业的模型

如图4.2所示,尽管迈克尔·迪屈奇提出的企业模型与詹森、麦克林提出的契约联结企业模型相比,有所改进,回答了企业存在的基础和理由以及企业怎样发展的问题,但还是没有回答与企业联结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什么要同企业进行联结,即合同签订和执行的基础、依据是什么。为此,下面在詹森、麦克林和迈克尔·迪屈奇提出的企业系统模型基础上,引入价值均衡理论的思想,构建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模型。

(2)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模型

如上文所述,企业最原始也是其最根本的功能——向社会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对应的需要,这也是企业存在的最基本理由和基础。因此,企业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为其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

从企业的经济属性特征来看,企业持续成长的前提是能够连续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某种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企业的功能是以其选择的相应业务为载体得以实现的,可以说业务(尤其是核心业务)表明了企业的功能,也表明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讲,其业务的性质、内容和规模直接决定了与其联结的顾客类型、投资者类型、劳动者类型和原料供应商类型。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形成联结的真正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价值预期——希望企业通过该业务功能的实现能够满足他们的相应要求,[4]同时企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也存在相应的价值预期——促进企业功能目标的实现,即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价值预期提供方,也是价值预期的需求方,即价值均衡联结是双向的,但是这些联结实际上是以“业务”为中间载体实现的,只有双方的价值预期达到平衡时才能实现联结,即图2.3中相应契约形成的前提是签订契约的双方达到价值均衡。因此,在图2.3和图2.6的基础上,借鉴祁顺生(2001,2002)的价值均衡理论思想,可得到如图4.3所示的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模型。

如图4.3所示,把图2.3中的企业“黑箱”打开并看做是由业务和对应要素按照业务要求组织起来的一个可以实现业务功能的实体,同时根据前面对业务功能实现所需要素的定义,在原料所有者基础上加了一个新的要素提供者——技术所有者。通过前面对企业功能及其实现的分析,可以看出图4.3中各要素所有者以及顾客与企业的联结实际上是通过“业务”这一中间载体实现的,联结的基础是基于各自的价值预期并与企业的价值预期达到均衡并通过签订相应的契约实现联结。因此,企业及其与之联结的各要素所有者和顾客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生体。考虑到与企业进行联结的各要素所有者和顾客可能都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的,为分析方便,下面把图4.3中大粗线圈里的企业都称为主体企业。因此,图4.3中企业系统联结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两大部分的联结关系。

img28

图4.3 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模型

企业内部关系:对于主体企业,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要素(内部已有要素,如:人、财、物等资源等)和业务。企业把相应要素投入到对应的业务中,可以转换成相应产品或服务输出提供给顾客。因此,从价值均衡角度来讲,企业内部要素必须同业务相匹配,也即是要素作为供给方投入到相应业务,有一个价值预期,这个预期值必须与对应业务能够提供的价值(受顾客价值预期大小制约)达到均衡,才能确保业务功能的实现。

企业外部关系:从图4.3可以看出,企业同外部直接进行联结包括:与业务功能实现所需各种要素的所有者之间的联结和与产品或服务需求方之间的联结。其中与要素所有者间的联结是企业相应“业务”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即企业完成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而与顾客间的联结是业务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是企业完成价值传递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充分条件。因此,业务在这里起到了一个价值转换和价值传递的中介作用,同时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平台和载体。

为简化分析,把图4.3中的原材料/技术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合并为外部要素所有者(见图4.4),从动态角度来看,企业首先从外部要素所有者获取业务功能实现所需的要素并转化为内部要素,进而投入到相应业务中。因此,可以把企业与内、外要素间的联结关系统称为企业同相关要素所有者间的联结,即把企业已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所有者都看做是业务的“供应商”。如图4.4所示,从价值均衡视角来看,企业系统可以概括为下面两大部分的均衡联结:企业与要素所有者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和企业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企业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和企业与要素所有者间的价值均衡联结,都是通过“业务”这一中介实现,即要素所有者与企业间的价值均衡联结转换为企业与业务间的价值均衡联结,企业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转换为业务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同时上述两大均衡联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只有两大均衡联结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才能形成,使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变成可能。

img29

图4.4 经过简化后的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模型

1)企业与业务间的价值均衡

企业相对于业务来说,是通过从事某项业务获得价值的一方,即价值的需求方,也是业务的所需投入要素的直接提供方;业务相对于企业而言,是通过融入企业之中来体现价值的一方,即价值的供给方。依据图4.4,如前文所述,业务的性质、规模、范围是由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决定的,即作为业务的需求方,企业在寻求业务的供给时,往往是首先根据自身的能力及能力扩散状况和顾客市场需求,确定一个明确的价值预期,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选用哪一个能提供该价值预期的业务。而业务作为价值的提供方,其大小是以业务本身的成本水平(即企业投入到业务中的要素多少)为基础,确定其价值预期,但其实现受到顾客市场价值预期大小的直接制约。只有当供、需双方的价值预期相吻合时,它们相互的联结才能实现,进而为企业进行价值转换和价值创造活动奠定基础。

2)业务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

业务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向顾客提供一定价值的。如前文所述,通常是以业务本身的成本水平为基础,确定并形成其价值预期。而顾客作为价值预期的需求方,在寻求业务的供给时,一般是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偏好,按照业务的能力来确定价值预期,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选用哪一种能提供该价值预期的业务。只有当业务需、供双方的价值预期相吻合时,它们相互间的联结才能实现,从而为企业价值传递及其价值实现奠定必要基础。

(3)企业系统价值均衡联结过程的原理分析

基于上文分析,参照相关文献,设Vs、Vdg、Vdy分别为业务、企业、消费者市场的价值预期函数,可得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价值预期区间曲线、业务价值预期区间曲线和消费者价值预期区间曲线如图4.5、图4.6、图4.7所示,[5]并可得到以业务为轴心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图(见图4.8、图4.9)下面分别从两个方向分析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的实现过程及其动态演变(为简化分析,下面的分析都假定企业是单一核心业务经营型企业)。

img30

图4.5 企业的价值预期区间

img31

图4.6 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

img32

图4.7 顾客的价值预期区间

1)从企业出发的价值均衡过程及其动态

如图4.8所示,首先,企业根据其能力和能力扩散状况,确定某一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Vdg*,Vdg′);然后,通过这个价值预期区间选定业务的成本水平(C1,C2),以此判断业务投资的规模和范围;最后,据此来判断该业务在消费者市场中的范围(Ny1,Ny2)。

img33

图4.8 从企业(供给方)出发的价值均衡过程

根据图4.8,当企业能力或业务成本或消费者市场能力变化时,都将影响甚至打破图中的均衡联结。比如,企业因学习促进了能力的提升,其价值预期也将相应提高,进而对业务的价值预期也将提高,从而导致业务与消费者市场的均衡联结发生变动,比如,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其目标市场将逐步由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移。但是从企业内部来看,理论上讲,在不增加业务成本的情况下,只要企业能力增加没有超过Nga,[6]企业与业务就仍然处于价值均衡的联结状态且不会破坏业务与消费者市场的价值均衡联结,只是均衡联结点将向右上方移动;相反则将向左下方移动,但不会超过当前价值预期区间。

同理,从消费者市场角度看,随着消费者能力提高,比如,收入增加引起的消费水平提高,将增大对业务的价值预期,进而导致业务与企业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发生变化。但是只要消费者能力提高没有超过Nya,消费者市场与业务仍然处于价值均衡的联结状态且不会破坏业务与企业间的价值均衡联结。

实际上,由于业务的价值预期同时受业务成本和消费者市场的影响,对于一特定业务,其价值的提升是有限度的,[7]即图4.8中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变化幅度是有限的。这表明采取业务改进(降低成本或提高质量)来重构价值均衡联结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而一旦消费者市场对现存业务的价值预期或企业对现存业务的价值预期变化超过了现存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可变化的幅度,企业必须通过采取某种变革,以建立新的价值均衡联结,才能实现持续成长。

2)从市场出发的价值均衡过程及其动态

如图4.9所示,首先,根据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性能要求状况(Ny*)可得到其价值预期区间(Vdy*,Vdy′),确定对某一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Vs′,Vs*);然后,通过这个价值预期区间选定业务的成本水平(C1,C2),以此判断业务投资的规模和范围;最后,据此来判断市场对企业的能力要求(Ng1,Ng2)。其价值均衡的动态过程分析同图4.8类似。

(4)动态环境与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变动

由上文分析可知,对于图4.8和图4.9,无论是企业与业务间的价值均衡联结被打破,还是业务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被打破,都将破坏企业系统当前的价值均衡联结,影响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必须通过实施某种变革,提升业务价值或创建新的业务,让企业系统重新回到价值均衡联结状态或构建起新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实现自身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图4.8和图4.9中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和重建,也可能是企业通过实施某种变革主动打破现有价值均衡联结系统(通常是企业发现了更好的成长机会),并重新建立起一个不同于现有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新价值均衡联结系统。

img34

图4.9 从消费者市场(需求方)出发的价值均衡过程

如图4.8和图4.9,由于受到顾客能力和价值偏好变化、要素成本变化(包含要素供应商能力和偏好变化)以及企业自身能力和价值偏好变化的驱动,使得企业难以长期维持当前价值均衡联结的稳定,只要企业与业务间的价值均衡联结或业务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发生变化,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价值均衡联结,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成长。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实施某种变革,才能维持系统的价值均衡联结或重新建立起一个与现在不同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那么上述两大部分间的均衡联结为什么会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哪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业务改进维持系统现有的价值均衡联结?什么情况下必须通过业务转型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下面通过引入价值转移理论的思想并通过构建“动态环境、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这一分析框架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揭示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剧变实施业务转型的内在机理和动因。

4.1.3 动态环境、业务转型与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重建

从上文分析可知,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能够同包括顾客、要素供应商等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建立起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并保持其稳定。但是由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当环境发生剧变时,将导致与企业实现价值均衡联结的利益相关者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逐渐脱离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使得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企业必须实施某种变革,让企业价值联结系统重新回到均衡联结状态或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系统,以实现持续成长。由于企业自身也是一个能动的组织,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企业能力不断提高,进而会顺应环境的变化趋势,主动打破现有价值均衡联结系统,构建起能够实现更多价值创造的新价值均衡联结系统,促进企业实现更好的成长。若假设企业选择的是业务转型,可以得到如图4.10所示的动态环境、业务转型和企业持续成长的互动关系图。

img35

图4.10 动态环境、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

如图4.10所示,动态环境通过行业间、企业间的价值转移来体现,价值转移的发生将影响甚至破坏企业当前的价值均衡联结,影响企业的成长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业务转型,即创造并提供新的价值,建立起基于新价值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进而实现持续成长。

(1)动态环境与价值转移

如前文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新经济的崛起和快速扩散以及管制不断放松等环境因素的结构性变化,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此导致发生在行业之间、企业间的价值转移现象日渐增多且速度日益加快。[8]由于行业间的价值转移也是通过相应的企业间价值转移来实现和体现的,因此,下面主要对企业间的价值转移机理进行分析,导出价值转移的发生是如何破坏企业系统的价值均衡联结的。对于具体的某个企业,可以用图4.11表示其价值转移发生的过程和机理。

图4.11 企业价值转移的动力机制

如图4.11所示,对图4.3中的主体企业来讲,价值转移发生的条件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剧变导致顾客偏好或要素供应者价值预期发生变化,同时出现了与其对应的价值预期提供商,其结果是企业的价值发生了转移,表现为价值随着顾客或要素供应商的转移流向对应的竞争性企业。因此,顾客偏好或要素供应者偏好发生变化是价值转移发生的必要条件,新的可供选择的价值提供商的出现则是价值转移得以实质性发生的充分条件。可以说价值转移的发生尤其是价值转移周期逐渐缩短,使得企业可以长时期依靠某一业务实现持续成长的规则被打破。

(2)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模型的修正

图4.4没有考虑由于竞争企业的存在对主体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的影响,因此,不能直观反映主体企业价值均衡联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实际上,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处于没有竞争企业存在的环境中,正是因为大量竞争企业的存在加剧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其维持长久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得越来越困难。下面在图4.4中引入竞争企业,重新构建基于价值均衡联结的企业系统模型(见图4.12),并结合价值转移理论的思想和工具,进一步分析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动态性及其重建机理。

img37

图4.12 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修正模型

如图4.12所示,考虑竞争企业的存在之后,能够直观反映出主体企业价值均衡系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与图4.4相比,更能展示企业价值均衡系统联结的动态性特征。图4.12中的竞争企业同主体企业之间存在四个层面上的竞争,由于业务层面是通过对应顾客、要素来体现的,这样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竞争,即:顾客市场的竞争、企业内部要素市场的竞争与业务的竞争、企业外部要素市场的竞争。因此,对于主体企业来讲,价值转移的直接体现就是与主体企业进行联结的内外要素、顾客逐渐转向竞争企业并与其建立新的价值均衡联结(图4.12中虚线箭头连接所示)。

(3)价值转移与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变化

如图4.12所示,由于竞争企业的存在,促使了价值转移的发生并为其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得图4.8和图4.9中的价值均衡区间日益缩小。[9]下面分别对企业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和企业与要素所有者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进行分析。

1)主体企业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

如图4.12所示,主体企业与顾客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体现为顾客逐渐脱离与主体企业的联结,转向竞争企业并与其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表示价值逐渐由主体企业向竞争企业转移,这通常是由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顾客价值预期的提高,企业不能及时提高业务价值,图4.8和图4.9中的价值均衡联结不能实现,促使顾客转而寻求与其价值预期相符的竞争企业,并与其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二是顾客偏好的变化促使其价值预期函数发生改变,逐渐脱离图4.8和图4.9中当前的价值均衡联结区,主体企业不能及时提供满足顾客新价值预期要求的产品或服务,顾客只好转向能够满足其新要求的竞争企业,并与其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

2)主体企业与要素所有者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

如图4.12所示,主体企业与要素所有者间的价值均衡联结变动体现为要素逐渐脱离与主体企业的联结而转向竞争企业,并与竞争企业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这也是主体企业和竞争企业间发生了价值转移驱动下的结果,因为任何要素所有者都是本着实现自身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提供对象的。比如,A企业较B企业更具有发展前景且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表明价值正从B企业向A企业转移),结果是B企业的员工纷纷跳槽到A企业,同时投资者也不断抛售B企业的股票而转买A企业的股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与前面顾客转向的竞争企业通常都是与主体企业在顾客市场上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企业(同行企业或替代性行业企业)不同,要素所有者转向的竞争企业可能是与主体企业在顾客市场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企业(如手机生产企业与传呼机生产企业),也可能是没有任何竞争关系的企业。[10]

由于业务的价值预期同时受业务成本(即要素投入多少及其转换效率)和顾客的影响,因此,对于一特定业务,其价值的提升是有限度的,[11]即图4.8和图4.9中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变化幅度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采取业务改进(比如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或组织重构等方式来提高现有业务价值)来促进企业系统重新回到价值均衡联结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旦顾客对现存业务的价值预期或企业对现存业务的价值预期变化超过了现存业务的价值预期区间可变化的幅度,则只有通过业务转型才能构建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进而实现持续成长。

(4)价值转移、业务转型与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的重建

由于竞争企业的存在促使价值转移得以发生,影响甚至破坏主体企业当前的价值均衡联结,按照前文所分析,如果新的均衡联结点必须在当前均衡区间以外才能形成,企业就必须实施某种变革以建立新的均衡联结,实现自身的持续成长。当价值均衡联结被打破,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宜的变革类型呢?

从价值转移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可逆性价值转移和不可逆性价值转移。价值转移从转移发生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行业间的价值转移、同行业内企业间的价值转移以及企业内部业务间的价值转移。实际上行业间的价值转移最终也是通过企业间的价值转移来体现的,若不考虑企业内部业务间的价值转移,可以把前面两个层次的价值转移都归结为企业间的价值转移。下面结合图4.12,分析可逆性转移、不可逆性转移的具体含义以及主体企业对应的变革类型选择。

如图4.12所示,可逆性转移是顾客或要素所有者只是暂时被竞争企业吸引,若主体企业能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提高业务价值(比竞争企业提供的业务价值还高),便能阻止顾客或要素所有者继续流向竞争企业甚至吸引与竞争企业联结的要素所有者或顾客转向主体企业。这种情况通常是竞争企业与主体企业实际上是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但其产品或服务更能满足价值预期提高了的顾客需求,从而促使顾客脱离与主体企业的价值均衡联结,转向竞争企业,受此影响,要素所有者也逐渐脱离与主体企业的价值均衡联结,转向竞争企业。可逆性转移可能是由于受宏观层面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致,与上面所述的竞争企业与主体企业是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不同,这种情况下,竞争企业并不与主体企业在顾客层面上进行竞争,而是在要素层面进行竞争,比如:从1998~2001年期间,由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普遍不景气,因此,相应从业人员以及投资者(主要指钢铁类上市公司)纷纷离开原企业而转向其他行业的企业。不可逆性价值转移则是与主体企业联结的顾客或要素所有者长期性的被竞争企业吸引,主体企业仅仅是通过提高业务价值(增加要素投入或产品更新换代等)并不能阻止顾客或要素所有者继续流向竞争企业,必须通过业务转型,才能阻止顾客或要素所有者继续流向竞争企业。这种情况往往是价值转移发生于行业间尤其是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特征的行业间,此时主体企业加大对现有业务的投入以提高其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业务价值的实现最终是由顾客来决定的,不可逆性价值转移表明顾客偏好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企业也只有顺应顾客偏好的变化选择新的业务,才能满足其新的价值预期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价值转移性质与企业业务变革类型组合的一个二维矩阵模型(见图4.13)。如图4.13所示,当主体企业同竞争企业间的价值转移属于可逆性转移时,主体企业的最佳变革类型是选择业务改进,也可以选择业务转型,但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同时也要求企业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当主体企业同竞争企业间的价值转移是不可逆性价值转移时,主体企业只有选择业务转型,才能建立起新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

如图4.13所示,如果主体企业与竞争企业间发生的价值转移是不可逆性价值转移,则主体企业必须选择业务转型,才能与顾客和要素所有者间建立起新的价值均衡联结,促进自身得以持续成长。在可逆性价值转移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业务转型,若转型成功,不仅可以实现持续成长甚至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价值不可逆转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即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对于将要发生的不可逆转移,如果主体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环境扫描系统事先预测价值转移的趋势,主动打破当前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建立新的价值均衡联结系统,进而可实现持续成长甚至跨越式发展。

img38

图4.13 价值转移性质与企业业务变革类型选择的一个矩阵模型

4.1.4 价值转移、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

从主体企业与竞争企业的关系(同行业内的企业或不同行业内的企业),价值转移的层次也分为行业间转移和行业内价值转移(这里主要指不可逆转移)。因此,若主体企业选择业务转型,面临着两种选择,即跨行业转型和行业内转型。依据价值转移的层次和企业的选择不同组合,可以得到如图4.14所示的价值转移层次与企业业务转型方式组合的一个矩阵模型。

如图4.14所示,当主体企业与竞争企业间发生的价值转移属于行业间价值转移时,主体企业必须选择跨行业转型(如:某公司从传呼机制造行业退出,同时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当主体企业与竞争企业间发生的价值转移属于行业内价值转移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行业内转型,也可以选择跨行业转型。若选择跨行业转型,将面临较大的风险,而且要求企业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下面结合图4.14和图4.8、图4.9,分别对企业跨行业转型和行业内转型如何实现新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进而促进企业实现持续成长进行分析。

img39

图4.14 价值转移层次与企业业务转型方式组合的一个矩阵模型

(1)跨行业转型、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重建与企业持续成长

如上文所述,企业实施跨行业的业务转型是指企业通过进入一个与现存核心业务所在行业不同的行业并建立起能够替代现存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行为。依据价值转移理论可知,企业实施这一行为,主要是由下面两种事实诱发的:一是企业观察到价值正从现存核心业务所在行业向拟进入的那个行业转移;二是尽管企业现存核心业务所在行业的价值并没有向拟进入的行业转移,但企业观察到拟进入行业正处于价值流入阶段,而自己现存核心业务所处行业已经进入价值稳定阶段的后期并有向价值流出阶段过渡的迹象。

对于第一种情况,企业拟进入行业通常都是企业现存核心业务所处行业的替代性行业,如果企业不实施跨行业转型而固守在原行业经营,其结果必定是日渐衰落甚至死亡,这主要取决于新行业对现有行业的替代程度,比如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铝型材料和塑料制品材料在一些市场领域对钢材的替代,但并没有完全替代。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拟进入行业并不对企业现存核心业务所在行业构成替代威胁(产品/服务替代),但是企业现有核心业务所在行业已进入价值稳定阶段的后期甚至有向价值流出阶段过渡的迹象。尽管拟进入行业在产品或服务市场对现有行业没有形成替代威胁,但其在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和人才市场将对现有行业构成替代威胁,[12]若企业不实施跨行业转型,则其成长速度和质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第一种情况在图4.8和图4.9中的体现:由于顾客价值预期发生变化(往往是跳跃性的变化),使得企业业务与市场需求间的价值均衡联结被打破且这种打破是难以修复的,引起企业业务与要素间的价值均衡联结被打破。此时,企业为了谋求持续成长,就必须退出现核心业务,建立新核心业务,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其新的价值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起新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实际上,也正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跨行业转型活动不断推动着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和高级化,这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2)行业内转型、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重建与企业持续成长

与上述的跨行业转型不同,行业内转型是在基于价值转移只是发生在行业内部的前提下,[13]体现在价值在处于行业价值链(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间转移,而整个行业价值仍然处于价值流入或价值稳定阶段。主要是由于产业链上的各价值创造环节所占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比例发生了剧烈变化所导致的企业变革行为。其中最为典型的行业是计算机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客户主要集中在专业用户(企业和相关组织部门),软件(通常是针对相应客户开发的一些专用性软件)仅仅是作为一个配件捆绑在硬件上(计算机)进行销售,且硬件制造商免费进行售后服务,因此,硬件制造商(包括元器件、组装等)居于整个行业的主导地位(如IBM、DEC等),这也充分体现了在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的优势地位。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个人用户的出现和快速膨胀,计算机行业格局开始了一场新的突变,由于个人用户的快速增加,一方面为硬件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快速扩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软件开发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成长道路。由于硬件制造商忙于更大规模化生产,难以兼顾快速成长的软件市场需求,因此,先前的硬软捆绑开始逐步分化,一些专业性的软件开发商得以诞生并迅速成长,微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有了一批像微软这样快速成长的专业性软件开发商,但在8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内,软件开发商都还是依附于硬件制造商而得以生存和发展。只是到了90年代,由于微软等一批专业性软件开发商的快速成长和用户对软件需求及服务快速增长,计算机行业内的价值转移才凸显出来,价值由硬件向软件(含服务)转移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先前只顾硬件生产的企业如IBM、惠普等逐渐向软件及服务转移,并逐渐形成了一股制造业企业日趋“服务化、软件化”的时代潮流。

比起前面的跨行业转型,行业内转型的难度和风险都要小,但是其前提条件是所在行业还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内转型日渐增多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上面讨论的是从价值链或产业链视角出发的价值转移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竞争强度分布差异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等造成的产业链上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的战略重要性及其价值创造水平的变化所致。除了这种发生在纵向价值链上的价值转移现象外,在行业内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价值转移现象,即处于价值链同一环节的不同企业间的价值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价值流出的企业要么向价值链的其他环节转移寻求并构筑竞争优势,要么从现有行业退出并进入其他行业寻求新的成长平台。因此,尽管企业当前核心业务所在行业并没有处于价值流出阶段,但是由于行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价值从企业所在环节流出并进入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破坏企业当前的价值均衡联结。为谋求持续成长,企业必须依据自身情况及价值转移的流向,要么从现有行业退出进入新的行业——通过跨行业的业务转型重建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或者从现有产业链环节退出进入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以重新建立起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

综合上文分析可知,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存在和持续成长的前提是与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等在内各利益相关者构建起一个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并维持其稳定。因此,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剧变)导致价值从现有企业流向竞争性企业,打破企业当前的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将影响甚至威胁到现有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为谋求持续成长,现有企业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业务转型重新建立起基于新价值的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同时,当环境变化(尤其是剧变),为企业创造了可以提供更高价值的机会时,为谋求更好的成长,企业可以通过业务转型构建起能实现更高价值的新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剧变)企业实施业务转型的内在动因(深层次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