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转型的步骤和方法

战略转型的步骤和方法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持续成长,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企业规模将受到其所处行业发展限制的思想。四是能够成功跨越战略转折点的企业是适应性学习型组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持续成长,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提出的企业规模将受到其所处行业发展限制的思想。斯蒂格勒(1975)在借鉴马歇尔这一思想和费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跨出现有行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企业实施跨行业转型的原因。同时还可以在熊彼特(Schumpeter,1911)的创新理论中找到企业实施业务转型这一行为的思想源泉,熊彼特提出的通过“创造性破坏”进而执行新的组合的思想,在那些主动实施业务转型的企业身上得到了印证。因此,尽管马歇尔、熊彼特、斯蒂格勒等没有提出业务转型这一概念,也没有对该主题进行系统研究,但其思想尤其是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和斯蒂格勒提出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成为后来产业组织学派和战略学派研究企业业务转型这一现象的重要理论基础。

从马歇尔、熊彼特和斯蒂格勒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业务转型并不是企业实践的全新现象,只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几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企业转型现象,即使有少数企业实施这一行为,一般都是缓慢进行的,因此,也就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和研究。进入80年代,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实施业务转型的企业逐渐增多,而且单个企业实施业务转型的周期不断缩短,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转型浪潮的快速蔓延,逐渐成为企业变革实践的主旋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包括国内外组织学、战略学以及经济学等在内的学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文献自9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增加。下面分别就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一方面为本书研究提供相应理论和方法基础,同时也为本书研究突破点的寻找提供思路和借鉴。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如上文所述,国外理论界直接针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尽管近几年来,相关研究文献[10]迅速增加,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解释这一现象并有效指导企业业务转型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下面主要就几个影响比较大的理论以及一些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1)研究现状

1)蜕变理论

蜕变理论最先由日本明治大学藤芳诚一教授(1978)提出,后来美国学者高哈特和凯利(1998)借鉴生物进化论思想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该理论。藤芳诚一提出企业蜕变理论是受日本帝国人造丝公司的经营实践的启发而产生的。[11]藤芳诚一在总结帝国人造丝公司的转产经验教训时得出结论:蝉的幼虫变成成虫,脱去原来的皮壳,这是生物的蜕变现象。企业和生物一样,不进行蜕变,就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这就叫“蜕变的经营哲学”。同时高哈特和凯利(1998)借鉴生物学的进化思想,构建了企业“蜕变”的四要素理论框架,并指出:“企业蜕变如今已是企业领导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而且就算不是企业领导人唯一的职责,也一定是首要的职责。”

2)第二曲线理论

第二曲线理论是由美国未来学院院长莫里森提出的。莫里森(1995)在《第二曲线》一书中指出:企业必须首先在所熟悉的环境中开展传统业务,即巩固第一曲线,然后过渡到第二曲线。第二曲线的出现是未来新技术、新消费者、新市场带来的彻底的、不可逆转的一种变革。未来就是成长变化,而成长变化就是第二曲线。变化是第二曲线来临的根本动因,具体包括:①更好、更快、更便宜的新技术。②更智慧、更富有、更有选择性、更注重需求的新的消费者。③更富发展潜力的新的待开发市场。因此,把握住第二曲线,适时从第一曲线过渡到第二曲线是企业成长发展所必经的阶段。但是如果过早跃入第二曲线,就可能失去一大笔钱;如果在第一曲线里停留时间过长,就有可能永远失去进入第二曲线的机会,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候要敏捷地一跃。

3)三层面业务发展理论

巴格海(1999)通过对美国如杜邦通用电气等一些长寿企业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长寿企业的秘诀之一就是在恰当时候伺机进行核心业务转换以保证企业利润源泉不会枯竭而获得持续成长,并提出了“三层面业务发展”理论,即企业在享受今天核心业务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应不忘记培育和发展明天乃至后天的核心业务,以保证企业利润源泉持续不断。“三层面业务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三层面的业务进行管理并确保企业的业务管道保持畅通。

4)战略转折点理论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罗伯特·伯格曼通过对Intel(英特尔)公司为期10年(1988~1998年)的跟踪研究,不仅形成了当今战略管理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巨著——《战略就是命运》一书,其与英特尔公司前任总裁安德鲁·格罗夫提出的“战略转折点理论”更是影响了一代企业家和推动了理论界对动态战略的研究。战略转折点理论是罗伯特·伯格曼和安德鲁·格罗夫通过对Intel公司第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转型[12]深入研究后所提出的,主要观点:一是在环境变化剧烈的产业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导致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是组织面临“战略转折点”的标志。二是从理论上讲,企业“战略转折点”的到来是五种动态力量作用的结果。[13]三是战略转折点的管理要经过两个时期:管理者对“战略转折点”的战略认知和战略转型。四是能够成功跨越战略转折点的企业是适应性学习型组织。

5)其他代表性文献及其主要观点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1985)认为: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很重要,竞争中应避免无效正面竞争,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应采取非常规的竞争策略,改变竞争区域——在成长期应利用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的相对优势采取差异化战略;处于成熟期的产品应缩小其资源配置并将现金流投资新产品;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应逐渐剥离并把资源转入新产品。Huff,J.O.等(1992)指出,企业战略再定位不仅可以采用激进式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渐进式变革实现。Romanelli和Tushman(199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受危机驱动,大部分企业战略再定位通常都是采取激进式变革实现的。Ralph Kilmann(1995)从系统观点对企业转型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员工的认知、行为以及观念的变化是促进企业成功转型的重要基础。Fiegenbaum,A.,S.Hart,﹠D. Schendel(1996)研究了危机状态下的企业转型过程特征,并建立了一个三阶段的企业转型模型。Shendel、Patton等(1997)指出企业转型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一旦失败,不仅不能使企业实现复兴,反而会将企业推向死亡。Michael、Thushman等(1997)在分析公司丧失竞争优势的原因时,从企业业务职能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公司转型问题。斯蒂芬·陈(1997)指出企业转型就是实施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变革,重新选择业务组合和适当的组织结构、流程制度、管理风格、公司文化等。Vincent L.Baeker和Irene M. Duhaime(1997)通过研究证实战略再定位是那些处于衰退期企业实现复兴的一种重要战略,且业务转型处于企业复兴过程的中心地位,并发现转型程度主要受到企业高级管理层变更程度、企业规模、企业历史尤其是企业文化、企业资源和能力、企业衰退程度、企业进入新行业的成长率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的影响。Manfred F.R.Kets De Vries和Katharina Balazs(199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再定位在环境剧变情况下促进了企业业绩的提高,而在环境稳定或变化程度小的情况,实施转型反而导致企业业绩下降。Mage Orgland、Georgvon Krogh(1998)对企业如何主动诱导、管理和维持包括企业业务转型在内的企业转型活动进行了研究。Hax,A.﹠D.WildeⅡ(1999)认为,随着超竞争环境的出现,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必须通过转型实现复兴。Markides(1999)指出:企业转型存在自愿性和被迫性两种类型。变革管理大师约翰·科特(1999)通过对成功转型企业和失败转型企业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危机驱动下企业实现成功转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加里·哈默和C.K.普拉哈拉德(1999)指出,在业务成熟期应当确定未来的核心能力和应收缩的核心能力,即培育和发展新业务,伺机实现对现有业务的替代,实现业务转型。詹姆斯·迈天(2000)指出,转型就是公司为了适应环境、提高竞争力,从一条价值链进入另一条价值链,或者说就是对公司彻底改造和重建的战略,或是选择一种新业务类型的过程。Shelley S.Gordon、Wayne H.Stewart(2000)指出,企业核心业务的更新是在企业战略再定位的基础上实现的,而驱动企业实施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业绩衰退、企业核心业务所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高级管理层人员变更等,处于动荡环境下(尤其是核心业务所处产业环境的动荡)的企业更容易选择业务转型,而处于相对稳定环境下的企业则较少实施业务转型这样的高风险、大规模变革行为。Frederic Delmar等(2001)指出,大量事实说明,长寿公司的历史是一部产业创新史,企业长寿的秘诀在于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核心产业进入成熟或出现衰退势头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这是企业对付产业衰退的基本方法。Richhard Foster(2001)从技术演化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的变迁和公司的业务转型问题。Vincent L.Barker、Pamela S.Barr(2002)指出,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可以通过战略再定位实现复兴,并通过对影响企业转型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结果来看,企业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变更程度、董事长变更、企业规模、业绩衰退情况等因素都对企业转型的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董事长和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变更直接影响了企业转型的程度。Fernando F.Suarez、Rogelio Oliva(2002)对环境剧变情况下企业如何通过转型有效参与竞争以实现持续成长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面对环境剧变,企业实施包括业务转型、企业文化转型在内的转型活动可以促进企业与变化的环境保持匹配,进而实现持续成长。克里斯·祖克和詹姆斯·艾伦(2002)提出,企业持续成长必须要有持续不断的主营利润——来自于企业当前的核心业务,但任何业务都会出现利润消失的那一天,企业必须伺机进行业务转型,以实现持续成长。Makadok(2003)指出,在现有核心业务基础上进行业务拓展甚至超越现有核心业务创建新的核心业务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Robin T.Byerly(2003)研究发现,市场投资者对因过度多元化导致业绩衰退的企业为了实现复兴或持续成长所选择的两种战略[14]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与选择“归核”的企业相比,投资者对那些选择“转型”的企业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响应;企业是选择“归核”还是“转型”受到先前多元化程度、企业整体业绩衰退以及外部市场机遇等因素影响。D.Francis等(2003)对剧变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激进式转型实现持续成长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转型能力”这一概念,并指出转型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另外,George A.Zsidisin(2001)、Teresa Smallbone(2004)等学者直接或间接对企业这一变革现象进行了研究,如George A.Zsidisin和Sue P.Siferd(2001)指出,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加快,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环境扫描系统建设,以增强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进而依据环境的变化伺机转型,实现持续成长。

(2)国外研究现状总结与述评

综合上面对国外现有相关研究现状的描述可知,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概念界定、转型动因、转型方式、转型过程管理、转型绩效等角度进行的,关注的核心是如何通过转型抑制衰退,实现企业复兴或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下面主要从概念界定、转型动因、转型方式、转型过程管理、转型绩效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简要总结。

1)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

从目前查阅到的文献来看,明确提出“业务转型”这一概念的不多,大部分都是采用企业转产、战略再定位(strategic reorientation)、重新定位(reposition)、战略更新(strategic renewal)、战略转型(strategic transformation)、企业(组织)转型(corporate transformation)、业务范围再定义(business scope redefining)等概念。尽管对企业这一变革现象的描述,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从上述这些概念含义及其对应文献来看,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企业通过实施这一变革,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的核心业务并使其成长方向发生变化。对于类型划分,提出了两种转型模式——自愿性转型和被迫性转型,而Vincent L. Barker、Pamela S.Barr(2002)根据转型程度不同提出了彻底转型和部分转型两种形式。

2)转型动因

大部分文献尤其是2000年以前的文献都把产业衰退和企业业绩衰退看做是驱动企业实施转型的主要因素,认为企业实施业务转型是对衰退的一种适应性反映,因此,这些文献主要是围绕危机状态下企业的转型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逐步出现了从企业内部能力提升来探讨企业实施业务转型这一行为动因的研究文献,认为企业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核心能力的更新是推动企业实施业务转型的主要因素。

3)转型过程及其管理

从过程视角研究企业怎么转型的文献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业务转型自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企业转型实践的不断增多,迫切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做指导。但是与转型动因研究一样,大部分文献都是针对危机状态下企业怎么转型进行研究的。关注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层人员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文献也较多。另外,对于转型方式,由于大部分文献研究的都是危机状态下的转型,因此,得出了企业转型实践基本上都是采取激进式而较少采取渐进式的结论。

4)转型效果及其评价

对于企业实施业务转型的效果评价,主要是从市场投资视角进行评价的,而从企业内部进行评价的不多,尤其在对“转型过程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做定量研究的很少见。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军工企业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业务转型”现象,[15]但是由于这些“企业”都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转型”并不是源自企业自发的行为,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改革方向的逐渐明晰,进入90年代,伴随着宏观层面上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16]微观层面上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制度层面上的转型受到了包括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说,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企业变革研究的主线主要是围绕中国企业制度层面的变革进行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经济浪潮的崛起和扩散,国内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开始顺应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纷纷走上以业务结构变革为主线的变革之路,有些企业甚至大胆实施了具有较大风险的业务转型这一变革战略(如:格兰仕集团、联想集团、TCL集团等),这一现象在90年代末期迅速蔓延开来,特别是上市公司业务转型现象迅速增多,因此,随着企业业务转型实践的不断增多,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代表性文献有:李业、李七一(2000)从企业战略转移的角度分析企业变革实践这一现象,认为企业战略转移是基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的经营重心进行重大调整,企业实施战略转移主要是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祁顺生(2001)通过对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战略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过度多元化企业通过业务退出,最后回归到先前的核心业务领域,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则是在业务退出的同时,建立了新的核心业务。陆国庆(2001)对衰退产业与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鹏翥等学者(2002)把企业的这种行为称为“企业转产”(strategic transition),并认为企业转产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进而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转产过程中的风险形成机制与管理进行了研究。叶东辉、宣国良(2002)从成本效益角度对企业进行战略变革进行了分析。钟朋荣(2003)教授认为,对于拟实施跨产业转型的企业,企业在战略上首先要考虑新核心业务所处产业尽可能与企业原有产业相关,就近转型和相关转型,这样市场网络、品牌、技术和关系等很多资源都可以利用。陆国庆(2003)对上市公司实施产业转型的风险成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管理策略。贺小刚(2004)从业务退出与企业可持续成长视角研究了业务退出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作用机理,认为业务退出与进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它们共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业务退出是企业实现战略转移(转产)的重要基础。李廉水、徐彦武(2004)指出,所谓上市公司业务转型,是指上市公司为了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扩大业务领域、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或改变业务领域、摆脱衰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活动。业务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上市公司业务转型存在巨大风险,处置不当则会带来损失,并把上市公司业务转型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六大误区”。李廉水、徐彦武、吴利华(2004)从典型个案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的动力、特征和方式,并对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的风险产生机制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

除了上面直接针对企业实施业务转型进行研究的文献外,涉及业务转型或与其相关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企业战略转换、企业组织转型的文献中。如:钱平凡(1998)指出,企业组织转型是在企业组织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企业组织通过其构成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变动,形成新的结构(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形态的变化上),以顺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自身结构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17]简兆权(2001)指出,动荡多变的竞争环境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快速消失,这种环境需要企业的柔性、速度和创新,为了生存,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及时有效地进行战略转换。[18]

另外,关于企业业务转型的研究还可以在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文献中找到一些痕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前主要依靠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开采发展起来的一些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城市纷纷面临着产业转型,即必须培育和发展能够替代石油或煤炭等资源型产业的新产业,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代表性文献有:张米尔(2002)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背景、转型机理、转型路径、转型障碍与转型过程管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指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基础是资源采掘型企业的转型。[19]冯邦颜(2002)通过对中国香港自1841年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发现,中国香港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经历了两次产业转型,现正在经历第三次产业转型(始于90年代后期),在第一次转型和第二次转型过程中,微观层面上的企业业务转型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如:李嘉诚创办的长江实业公司的产业变迁轨迹可看做是中国香港产业结构演变的写照)。

(2)国内研究现状总结与述评

从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文献来看,直接针对企业业务转型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时间很短,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见,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转型尤其是对转型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上市公司),而且主要关注的是跨行业转型这一方式,对行业内转型研究得很少。现有研究对于企业实施业务转型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战略活动基本形成共识,并对企业在转型中如何规避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提出了许多具有一定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和工具。但对业务转型的内涵还只是停留在表象的理解上(企业转产、业务转换、产业转型、战略转移、经营重心改变等),缺乏从企业动态成长的内在机理和要求审视业务转型的内涵和实质,甚至有些文献把转型与多元化等同,认为企业只要进入新的行业就是实施跨行业的业务转型。同时对企业为什么转型还主要停留在表因的分析上,很少有对企业为什么实施业务转型这一具有高风险的变革行为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另外,进行实证研究的不多,已有文献主要是从典型个案视角进行定性描述和研究,而对企业实施业务转型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很少。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要走向转型之路,如何针对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企业业务转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实施业务转型,促进中国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持续成长甚至跨越式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2.3 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综合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研究,已有文献在围绕业务转型概念、转型背景及动因、转型风险控制、转型过程管理等问题进行大量探讨和研究,尤其是针对危机状态下企业怎么转型的研究,为一些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企业进行转型实践提供了较好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但是企业转型实践并不是静止的,随着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尤其是受新经济浪潮的驱动,进入2000年以来,非危机状态下的企业业务转型逐渐增多,而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献很少。因此,随着企业转型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对业务转型的内涵和特征的全面把握,甚至把业务转型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②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驱动下的“自救式、适应性”转型,而对机会导向和能力驱动下的“战略性或前瞻性”转型研究很少。③很少有把“为什么转”和“怎么转”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也就没有形成一套能够解释和分析“为什么转型”、“怎么转型”的完整理论分析框架。④对企业实施业务转型这一具有较大风险变革行为的内在机理(深层次原因)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还主要停留在表因的分析上(如:产业衰退驱动、竞争压力驱动、成长压力驱动)。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企业这一变革行为进行解释,也都还是单方面的采用竞争战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资源及能力理论,而这些理论都只能部分解释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转型的原因。⑤大部分文献都是从过程视角直接研究企业怎么实施业务转型,而把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不多,尤其是对企业实施业务转型作用于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很是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