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农村就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及调整构思

影响农村就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及调整构思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山西省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应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影响农村就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及调整构思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110个县的分组回归,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煤炭资源两者的关系。经济水平高的县,煤炭资源对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弹性小,经济水平低的县则相反。这是因为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在其他非农业部门就业机会较多,许多劳动力不再愿意从事挖煤这样的艰苦劳动,大部分挖煤工要从外县、外省的贫困地区招入。

第二,农业人均收入水平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两者呈正相关。据统计分析,收入在420元以上的县,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一般为4%~6%;而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县,转移速度大多低于3%,而且其中约有30%的县,农业劳动力不仅没有转移出去,反而有所增加。这是因为收入高的县大部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已超过30%,农村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吸纳劳动力多,以工补农资金也多,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经济水平低的县,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大多低于15%,农村经济正处于起步时期,吸纳劳动力不多,同时劳动力的素质较差,一般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比较困难。

第三,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均耕地的关系。对于经济水平低,非农业劳动力比重小的县是负相关。这是由于劳均耕地越少,土地对劳动力转移的束缚越小,在经济水平高,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的县则相反,劳均耕地越多,转移速度越快。一方面表明,这类地区非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数量较多;另一方面也表明,农户本身为了获得接近平均的社会报酬,具有追求扩大经营规模的倾向。

第四,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地理条件有关。一般城市郊区要比其他地区转移速度快,平川地区快于山区(见表17-4)。原因是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非农业部门发展慢,交通文化等条件都比平川差,劳动力素质低,商品交换困难,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就困难。

表17-4     山西部分市郊1978~1984年农业劳动力转移率

img74

第五,农业劳动力转移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在物质条件好转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对工作条件的追求。在山西原平县的太平街村、太原南郊、孝义县楼东村,一部分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尽管从事农业劳动可以获得稍高的收入,他们也希望从事其他工作条件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认为这种职业选择更能体现自我价值。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构想

(一)调整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必须遵循的原则

(1)经济性原则,要求所形成的就业结构可以加速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协调性原则,调整后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应该使农村各业发展相互促进,特别是在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应保证种植业和整个农业稳定发展。

(3)稳定性原则,要求调整后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结构对此反映不灵敏。

(4)适应性原则,要求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程度。

(二)农村调整就业结构的目标

(1)为实现农村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发展目标,到2000年山西省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方案应为:在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占64%左右,劳动力占67%;林业产值占13%,劳动力占11%;畜牧业产值占18%,劳动力占17%;其他部门产值占4.5%,劳动力占6%,在农村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产值占24%~26%,劳动力占35%~39%;第二产业产值占59%,劳动力占37%~39%;第三产业产值占16%~17%,劳动力占23%~26%。这时农村社会总产值可达360亿~380亿元,人均收入可达700~900元。

(2)为了实现山西省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应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1991~1994年,应增加农业技术投资,注意发挥机械替代劳动力的作用,在保证稳定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每年转移量可控制在11万~17万人。1995~2000年,全省农业每年可向外转移劳动力17万~34万人。这一时期要积极鼓励土地适度集中,努力实现经营规模效益,完善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合作经济,搞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农村经济起飞的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