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首要问题是技术进步问题,因而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针对前面我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及装备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向全球制造业中心转变的推动作用的研究,我们认为,为了促进中国由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以及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除了加强公共技术研发之外,关键是为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营造有利的市场、制度、教育、人才和组织环境。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地位,为了占领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制高点,许多国家、包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都制定了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研究计划。例如,美国政府提出了《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计划》、《敏捷制造与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NGM)》等计划;在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EURE—KA)、《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ESPRIT)》和《第五届框架研究计划》中,与先进制造技术有关的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德国政府提出了《制造2000计划》、《微系统2000计划》和《面向未来的生产》等计划;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计划》、《极限作业机器人研究计划》、《微机器研究计划》和《仿人形机器人研究计划》;英国的《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ION);韩国的《高级先进技术国家计划》(G7计划)等。这些国家均将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列为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施,这些计划大大促进了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中国由全球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装备产业自身的部分子行业具备向制造业分中心转变的条件和要求,而且装备制造业承担着推动其他制造业向制造业分中心转变和整体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任务,鉴于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地位,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应该在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首要问题是技术进步问题,因而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从部门创新系统(Sector Innovation System)的角度分析,通过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促进部门技术创新的渠道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政府直接介入产业的研发活动,如公共R&D;二是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基础实施条件,如创造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的金融环境和教育环境。针对前面我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及装备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向全球制造业中心转变的推动作用的研究,我们认为,为了促进中国由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转变以及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除了加强公共技术研发之外,关键是为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营造有利的市场、制度、教育、人才和组织环境。

1.创造更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环境

技术创新是技术可能性和市场机会结合的结果,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增长,从而对装备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现实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条件,而装备制造业自身的产业属性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赶超性质,决定了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赶超的现实路径。因此,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充分吸收和消化国际装备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本土化的技术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起点低,本土企业在高端设备和大型成套设备方面的竞争能力不强,因而产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为本土装备企业提供必要的市场空间和学习机会。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子行业都是比较成熟的行业,跨国装备企业寡占国际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国内装备企业的发展只能首先立足国内市场。正如有的学者建言,我们应该充分依托南水北调工程,开发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装备;依托西气东输工程,开发天然气管道输送装备;依托西电东送工程,开发大型水电枢纽工程、洁净煤发电设备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装备;依托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开发高原列车和高速客运列车装备;依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拟建项目,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城市地下建筑施工设备。但反观国内的实际情况,经常是由于大型项目政府资金投入充足,因而采购方在设备采购方面存在“预算软约束”现象,产品更具经济性合理性的国内厂商反而不能成为设备供应商。从政府的角度讲,一方面要约束采购方行为,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型项目采购的国产化。对于赶超过程中的中国装备企业而言,政府投入的关键要素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需求和学习机会,因为企业的创新能力归根结底是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的。

为了促进装备采购的本地化,政府还应该大力推进我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承包业的迅速发展。工程公司通常把采购本国设备作为首选,对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推动工程公司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首先,在WTO允许的框架内,通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的手段,扶持一批条件较好、业绩显著的工程公司,加速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发展;其次,完善我国工程承包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国内有实力的工程公司提供金融、担保、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最后,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工程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跨行业参与竞争。

2.促进装备企业、下游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合研发

从本土需求导向的创新能力的形式看,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互动和学习不仅表现在设备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信息交流,而且表现在更高层次的、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联合研发。从国际经验看,联合研发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创新活动的一个趋势。德国1999年曾针对制造业创新活动展开过一项名为ISI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Survey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48%的机械工程企业、52%的机床企业和68%的通信设备企业与客户开展联合研发,其中又有45%的机械工程企业、46%的机床企业和55%的通信设备企业与国际客户开展联合研发(Wengel,2001)。装备制造业之所以会出现普遍的供应商与客户合作研发现象的原因就在于,重大的装备机械具有显著的客户特定性(Clientspecific),联合研发既可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又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提高供应商的创新能力。

装备产品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往往是多项技术的集成和运用,一件成套装备的成功研制通常是数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的破解。因此,联合研发对于装备产品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重点是鼓励装备制造业与下游制造企业的联合研发,这种联合研发不仅有利于装备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而且有利于装备企业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更符合其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生产设备,因而提高下游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在促进联合研发方面,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提供企业技术设备供需信息,为装备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研发、产学研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垂直联合研发提供信息网络平台。②加大共性技术和基础研究投入,充实研究开发基础设施,改善国家试验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旧设施,加大对基础研究机构的激励。③建立装备企业对相关国家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根据企业对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的评价确定国家对其资金的投入力度。④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研发。

3.改变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扶持的对象和方式

在产业政策的扶持对象方面,主流的观点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军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而政策扶持的重点应该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正如前文的分析所揭示的,国有装备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尽管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产业,但其技术属性并不具有自然垄断性,因而国有企业制度并不具有制度优势。在未来政策扶持对象的选择方面,政府应该弱化所有制观念,突出民族企业观念,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只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和较好的历史经营绩效,就可以获得政策支持。此外,在扶持对象的选择上还应该弱化企业规模标准,强化技术先进性标准,在模块化制造和企业生产组织网络化的今天,装备企业的竞争能力与企业规模之间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

另外,在扶持的方式上也应该进行变革。以往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只体现为市场、融资等方面的优惠,而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并没有把政策资源真正投入到技术进步,甚至根本没有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充分借鉴韩国产业政策的经验,政府部门在给企业政策的同时,对企业制定明确的技术进步标准或出口绩效标准。如果没有激励性政策配套,单纯的扶持性政策很可能只会导致企业更多的寻租。

4.充分利用“脑力回溯”(Reverse Brain Drains),加速知识转移

Jaeyong Song通过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赶超为案例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美国企业中工作过的工程师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企业中的技术创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程师减少了本土企业技术研发的试错成本,缩短了形成内部研发能力的时间,同时也训练和培养了新一代的工程师,即人才流动促进了知识流动(Jaeyong Song,2000)。当也正如Jaeyong Song所言,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不同,中国内地和印度两个地区尽管有大量优秀的华裔和印裔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产业部门中承担重要的研发工作,本国产业部门却没有充分地利用“脑力回溯”来为本国的技术赶超作出贡献。笔者认为,这种局面和问题应该引起中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深刻反省和认识,作为政府部门,当务之急是对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华裔人员进行分行业、分层次的估算、调查和统计,在了解海外华裔技术人员特长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吸引“脑力回溯”的人才引进政策,以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惠芳、余杨:《“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

2.高旭东:《分析我国企业技术战略选择的一个理论框架》,载柳卸林主编:《中国创新管理前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郭克莎:《赶超与差距》,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4.郭克莎:《新时期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胡春力主编:《重构生产组织: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思路》,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6.江小涓:《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8.慕玲、路风:《集成创新的要素》,载柳卸林主编:《中国创新管理前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史丹主编:《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孙家广:《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www.e-work.net.cn,2002年。

11.王延中:《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水平及发展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9期。

12.杨来科:《跨国公司的技术扩散行为及其技术溢出效应: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载江小涓:《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原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2002年。

14.朱高峰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张军:《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莫厄里、纳尔逊:《领先之源:七个行业的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17.John Cantwell& Ram Mudambi,2004,“On 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Sourcing”,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 2004 on Industrial Dynamics,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18.Wesley M.Cohen,1989,“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in Handbook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edited by Schmalensee and Willig,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1989.

19.Jan Fagerberg,2003,“Innovation: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in“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edited by Fagerber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0.Gunnar Fors& Mario Zejan,1996,“Overseas R&D by Multinationals in Foreign Centers of Excellence”,Working paper No.111,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21.J.L.Furman and R.Hayes,2004,“Catching up or standing still:National innovative productivity in‘Follower’countries,1978-1999,”Research Policy,33(9),1329-1354.

22.Bengt-Ake Lundvall,“Product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Theory”,Draft Version on Line,2003.

23.Jaeyong Song,2000,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of Korea and Taiwan in the Global Semiconductor Industry:A Study of Modes of Technology Sourcing,discussion paper,Columbia University.

24.Shin-Horng Chen,2003,“Taiwanese IT Firms’Offshore R&D in China and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Conference Paper.

25.Jurgen Wengel& Philip Shapira,2001,“Machine Tools:the Remaking of a Traditional Sectoral Innovation System?”,ESSY Paper.

【注释】

[1]如无特别说明,为了行文简练,本章将不加区分地使用中心和分中心两个概念,关于两个概念的详细讨论请参阅总报告。

[2]详细介绍参见张军(2003),第70页。

[3]我们对六个装备制造业分行业的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外资企业效益水平高和亏损严重并存的问题在各个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这表明经营绩效两极分化是装备制造业的系统性问题。由于报告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将分行业、分企业性质的绩效指标列在文章中,有兴趣的读者可直接与作者联系。

[4]王延中对我国机械工业现代化水平指数的测算结果为27.99,低于我国工业的总体现代化水平指数31.39(王延中,2003)。

[5]尽管本研究强调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内涵包括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两方面的内容(详见总论),但由于装备制造业产品属于资本品,由于不是面对大规模的客户,营销能力并不是装备制造业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因而本文主要在研发中心的意义上讨论全球装备制造业中心问题。

[6]研发产出是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的函数,尽管研发投入的增长不必然导致研发产出的增长,但从经验看,有保证的、不断增长的研发投入却是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经验表明,日本在技术赶超的过程中就伴随着研发投入绝对规模和相对比例的持续增长。

[7]此处的本土企业定义为公司总部在中国国土范围内的企业。从定义可以看出,本土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内涵不完全相同,另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不属于本土企业。

[8]创新研究关于需求的一个关键假设是创新供给者关于使用者需求的信息并不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公共产品。Lundvall在研究丹麦的奶制品加工业时发现,全球最大的奶制品加工机械企业之一的瑞典Alfa Laval公司在丹麦的一个部门连年出现财务亏损,但Alfa Laval并没有关闭这个部门,当问及原因时,Alfa Laval的回答是:“为了与最先进的奶制品机械使用厂商交往,我们愿意支付这样的成本。”可见,创新供给者必须通过与使用者的交往(Interaction)和学习(Learning)才能获得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构成创新者能力的要素,尽管这样的交往是有成本的。

[9]大多数的产业政策讨论强调产业政策对本土企业的扶持,但笔者认为,对扶持对象的约束和激励必须与扶持政策配套进行才能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笔者在分报告《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调整与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研究》一文中已有分析。

[10]电信设备的下游厂商并不是制造业,但在需求拉动与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电信设备与其他为制造业提供技术装备的企业没有本质区别。因此,考虑到案例的典型性,我们选取通信设备行业的中兴通讯为例。

[11]数据来源:www.oecd.org.

[12]江小涓基于调研数据对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先进技术”的趋势正在形成(江小涓,2004)。但笔者认为,先进技术转移和先进技术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果,后者是树,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分中心和装备制造业分中心是在本土技术能力的意义上讲的,因而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先进技术”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分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