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亚洲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

亚洲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亚洲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一、日本筑波科技园(一)筑波科技园发展简况筑波是日本政府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筑波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以基础科研为主,属国家级研究中心。筑波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48所,分别隶属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1963年9月,政府批准了条件较好的筑波为这一选址。

第二节 亚洲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经验

一、日本筑波科技

(一)筑波科技园发展简况

筑波是日本政府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筑波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以基础科研为主,属国家级研究中心。它位于东京东北约60公里和成田国际机场西北约40公里处,占地面积2700多公顷。筑波由6个城镇组成,原计划人口规模22万人,现有人口16.5万,其中国家技术研究人员1万多人,博士3000多人,外来人员5900人,另有短期停留外国人约1万人。

筑波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48所,分别隶属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如通产省10家,科技厅7家,文部省6家(包括筑波大学),另外,环境厅、厚生省、农林水产省、交通省、建筑省、外务省等部门也都设有下属机构,另有8家公共公司也设在筑波。这里的私人公司发展缓慢,目前,私人研究机构和民间企业只有250多家,并且私人研究机构只能充当研究的辅助力量。

筑波有30多年的历史。1958年,在东京的大都市区发展规划中,设想建成东京的一个卫星城,并且决定城区的所有国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及其人员由东京迁来。1963年9月,政府批准了条件较好的筑波为这一选址。在科技新城的建设蓝图中,计划从1965年起大约10年内完成。但实际进展并没有预想的顺利,到1980年,完成搬迁任务的国家研究机构只有43家(占80%),这时迁入的工作岗位有9000多个。当时,该地区居民反对在此征地,被迁出东京的工作人员都认为自己被抛到了野外,直到1985年举办国际科技博览会,筑波的情况才有了较大改观。因此,实际建成进入正常运作是在1987年,距计划时间迟了12年。

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30%的国家研究机构及40%的研究人员都聚集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0%左右投资在这里。10多年来,政府在这里投下的资金已达2万亿日元。但是,由于筑波的科研不讲究与工业界联系,不追求其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也不太关心经济效益,因此,筑波科技转化产业的产值并不高,主要靠农业产品,2004年的总产值为7000亿日元。科学城的许多研究人员至今仍视这个城市为远离人类社会的孤岛。

(二)筑波科技园失败的原因

筑波在建立的过程中就比较艰难,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在科技界还是出了点名,但此后从未出现过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有人戏称它是“科技乌托邦”,已经因无所作为而走向失败。失败的深层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筑波科技园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的道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在科技园的形成机制上,完全依靠政府的指令。筑波科技园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整个过程和运行完全是政府决策,连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也都由政府从东京迁来,并且分属于各个行政部门,各种设施都需经行政审批配备,私人机构和企业也由计划限制发展,整个园区缺乏自我生存机制和造血功能。

(2)在科技园的组织结构机制上,计划行政色彩浓厚。筑波的各类研究机构和教育设施以及其他产业和公司都有相应的主管部门。在东京的日本政府有关机构各自与下属单位都是垂直领导、垂直指挥,而政府部门之间却缺乏应有的协调和一致,因此而导致的局面是:一方面,上面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争权夺利,并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下面各研究机构之间互相独立、缺乏交流,各自只对东京的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国有企业与民间企业也互不来往。

(3)科技园缺乏个人动力机制。筑波是个典型的官僚科学城,在这里个人的意志只能体现在政府的计划中,虽然他们也有某种积极性,但从根本上来说,整个国立机构和机构个人都存在着一种惰性。就连日本科技厅的官员也认为,他们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支持,科学城研究人员的目标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于个人研究成果的发表,很少考虑让科技产品向商品转化。据我们了解,筑波的技术创新和科技产品开发是很难的,如他们的一项科研从立项、审批、研究、论证到出成果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另外,作为个人,他们更乐意在一家国立研究机构或大公司工作直到退休。

(4)科技园缺乏风险投融资机制。在筑波根本看不到国内的风险公司、资本市场、投资银行、风险基金等给科技园区注入大量的风险资本,因为此科技园区自成立伊始就躺在政府的怀抱里,根本没有所谓的风险意识、激励机制。据通产省属电子研究所所长介绍,政府每年给他们大量拨款,无需靠竞争和出卖研究成果就能生存下去,所以冒风险自然就成为多余之事,因此造成了今天的“科技乌托邦”。

(5)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由于长期以来筑波受政府的直接调控,采取封闭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加之对人才的重视不够,因而难以产生大量的优秀人才,更难以吸收世界各国的杰出人才。虽然各部门的大学也培养人才,但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本部门和机构补充人才,而不是为了走向社会,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三)筑波科技园留给我们的启示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佛山市的高新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抓紧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而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以下两条:

(1)要以市场为主导,减少政府干预。筑波科技园区之所以失败就是走了一条政府主导型的道路,我们以往办科技园区的经验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目前,最现实的就是要让科技园区和高新科技企业真正从政府主导型走向市场主导型,充分发挥其自我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走硅谷之路,即走市场之路,放松管制,取消行政命令,科技事业才有希望。政府各部门要彻底放开,不要搞垄断,要大力扶持,不要横加干涉,要提供自由创新的空间,不要给予种种限制,坚持做到政企分开,实行不干预政策。政府主要是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制定鼓励创新、吸引人才和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以及对知识产权切实依法保护,等等。同时要在基础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增加投入。

(2)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长期以来由于筑波采取封闭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造成园区失败。根据这一经验教训,要建立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多种、多层次的奖励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十分重视、善于发现和努力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要让他们享有优先认股权,使他们的私人财产能够得到安全和有效的保护。同时,必须创造条件,调整政策,吸引国外人才到佛山创业,鼓励在外华人回国建设。

二、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

(一)概况

提到印度的IT产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被誉为印度IT产业之都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人口330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以“印度的硅谷”著称于世。印度的第一个全国计算机技术园区落户于此,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的印度公司——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也诞生于此。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软件业年产值达20多亿美元,占全印度软件业总产值的1/3。2000年印度软件出口达到了57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42%,以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印度经济的新增长点。根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到2008年印度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软件出口将达到500亿美元。经济相对落后的印度为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能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软件产业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认真分析其中成功的原因,对我国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无疑会具有许多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班加罗尔成功的因素

1.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

产业布局的调整或升级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主动行为,尤其在高科技领域。政府能否迎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主动抓住产业布局调整或升级的契机,将关系到此产业在一国甚至全球的影响。印度班加罗尔获得巨大的成功,正是政府积极行为的极好例证。

(1)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准确决策。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中央政府就开始准备实行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向IT产业转变,为尽快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1984年印度电子部成立了软件开发局,负责计算机政策的实施。到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以此作为经济起飞的龙头。1998年印度总理办公室专门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1999年在内阁设立了“信息技术部”,制定了加快发展印度信息产业的计划,并提出了IT产业的开发要建立在高起点之上的战略决策。此外,还根据总理提议,成立了以信息技术部长为首的内阁信息委员会,成员包括信息广播部长、商业部长和电信部长,其目的是要各部相互协调,加强沟通,联手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提供便利。

印度中央政府这种准确切入的长远战略决策,正好适应了科技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同时也抓住了IT产业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的特点。由于IT产业是以智力投入为主要要素投入,对资本和其他资源的依赖不是太大,它的发展不必要求在国民经济整体取得绝对优势的条件下进行,这就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国民经济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率先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印度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正好符合这一思路。

(2)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为国内IT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地方政府支持IT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IT产业提供大量便利的基础设施。比如,当确定在班加罗尔建立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后,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就积极提供多方面的方便。该邦自筹资金增建了发电厂,扩建了电信设施,还为园区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优惠,使园区具备了完整的电力设施、供水系统和通信设备,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硬件支持。另外,该邦还倡导办公、财务活动等都要电子化,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网上收费,这又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国内市场支持。这些措施都对刺激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2.优惠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

印度政府把信息产业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使该产业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印度政府给予了各种政策支持。一是财政支持政策。政府把信息产业作为重点财政投入行业,2000年瓦杰帕伊政府将科研投入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6%提高到1%,在未来5年中要再提高到2%,并决心在10年内实现“世界信息产业超级大国”这个目标。二是税收优惠政策。进口计算机系统的配件和软件关税从115%降到60%,经进出口银行检查还可减免50%。对投资于信息产业的海内外公司都免除进出口双重关税,全部产品都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交所得税。三是鼓励外商投资信息行业。印度政府允许外商控股印度信息产业75%~100%的股权。这些优惠政策大大刺激了IT领域的国内外投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IT公司,如微软、英特尔、惠普、西门子、康柏等都在印度设有研制中心和生产基地,有些公司不断地把软件研究和项目开发转移到印度。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对印度的投资由1000万美元增加到1亿美元,用以发展印度的计算机技术。印度政府多方面多领域的政策扶持,极大地提高了IT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使印度的软件开发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印度的软件开发已占全球软件开发市场的16.7%,甚至还占领了信息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软件销售市场的60%,充分显示了政策效应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印度政府还十分重视利用法律来保障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2000年8月生效的《IT法案》为IT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立法保障。该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活动得到法律承认和保护,还规定未经许可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私自下载他人的信息、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构成“破坏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罪,并规定了对黑客的刑事处罚。法案还提出成立一个专门受理计算机和网络领域案件的“计算机法规上诉法庭”。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为计算机信息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法律规范。

3.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中的最主要方面,没有人才的支持,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高科技的信息产业更是如此。对此印度政府一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目前,印度高等教育发达,全国共有320所大学、460多家科研机构、32家够规模的工程学院和1600家私人培训学院。大学入学率达6.15%,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中国,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国每年有6.1万名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数学和英语水平,而且具有管理全套计算机工程的专业技术。同时,印度每年还有21.5万名其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而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毕业后由于工资收入等原因即刻转入计算机工程行业,或者进入每年入校学生达20万人的私人软件培训学院。印度有超过16万名软件技术人员分布在1000多家软件公司,单是班加罗尔就有3.4万名软件技术人员。由于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和英语,因此人员、技术交流非常方便,软件在出口欧美市场方面没有任何语言障碍。此外,印度政府制定的未来几年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到2008年IT人才要达到220万人。印度不仅注意培养人才,还十分注意留住和吸引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流出国外的人才回国创业。雄厚的人才库资源既是印度信息业发展的强大后盾,也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

4.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体制选择,这一结论在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再一次得到证实。20世纪90年代,拉奥政府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实现贸易国际化和市场自由化。具体到信息产业就是以市场需求推动IT市场化和产业化,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把信息产业交给市场,让它们按照市场竞争原则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打入国际市场,而印度政府只起导向、协调和规范作用。这种做法给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宽松自主的成长空间,提升了该产业的水平,增强了面向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正是在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90年代,印度的信息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5.民间组织的沟通与促进

印度设立一个民间组织——电子及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ESC),ESC是印度商业部领导下旨在促进电子产品及软件出口的非营利性组织,由政府提供一笔启动资金,吸收国内外在印度投资的软件企业为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它们分别出资或出力,使ESC进入商业运作状态。目前,ESC有2000多家会员企业,其中软件业800多家。ESC的主要职能有:一是收集国内外电子工业及软件产业的最新信息并向会员提供,达到信息共享;二是组织会员企业到国外开办展览会,利用印度软件产业的整体优势,为各会员单位提供商机;三是与国外跨国公司进行多渠道的联络,根据它们的需求介绍会员单位与之合作,成为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三、新加坡科技园

(一)概况

新加坡科学园区是东南亚地区创办最早和最成功的科学工业园区,代表着东南亚地区高科技工业的最高水准,也是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百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花朵。它的设立与建设,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是新加坡躲过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保持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中,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工业园区之一和东南亚地区最适宜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理想之地,也是新加坡全球竞争力排名(1999)提升为世界第一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区的投资环境与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与分析。

1.科学园区的区位环境

1980年,为了促进新加坡科技研究与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由新加坡政府在国立新加坡大学附近的肯特岗创办了新加坡科学园区。它位于新加坡西南方科学园道上,工业区与城市之间,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国立医学院的右侧,与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大学以及Ngec-Ann理工大学相临,坐落于新加坡技术走廊的心脏地带。新加坡技术走廊是新加坡高技术工业的聚集地,有许多研发公司、大学学院、研究机构和研发中心聚集在那里,如肯特岗数字实验室、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所、高级计算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无线通信中心、生物技术中心、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算机委员会等。科学园区内草木茂盛,风景优美,环境一流,空气清新,生活设施齐全,是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理想之地,此外,科学园区还靠近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和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区——裕廊工业区,工作、生活都非常方便。目前入驻园区的有索尼公司、埃克森化学公司、硅片素描公司、透明技术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国际海洋技术公司、无线通信中心、微电子研究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计算机委员会。

2.科学园区的发展状况

(1)公司增长。从1982年科学园区引进第一家公司开始,截至1993年突破100家,到1997年突破200家,达到226家。

(2)产业状况。科学园区创业中心支持的主导产业有:信息技术、电子、制造技术、食品与调味料技术、材料技术及化学技术。目前,园区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业、电子业、生命科学、化学工业、食品业、电信业等,最大的产业是信息技术,其次是电子业。

(3)员工教育学历状况。目前有7000多名研究工程师、科学家和支援人员工作在科学园区。园区内公司大多数是技术研发公司,公司的雇员学历较高: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2%,约有84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占16%,约有1120人;具有学士学位的占52%,约有3640人;具有专科学历的占12%,约840人;其他占8%,约560人。可见,新加坡科学园区已成为高技术人才的聚居地。人才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等专业上。

(二)科学园区的管理与服务

科学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是由新加坡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规划、促进与行政工作,由新加坡科学技术委员会与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建设和管理科学园区。1990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研发公司的各种需要,对科学园区的管理实行私有化。目前,科学园区归Arcasia.Lan.Pte.Ltd拥有和管理。

(1)投资审查。科学园区专门设甄选委员会,负责审查评估投资者申请的研发项目。审查内容有:①技术内容:申请者要列明资本及技术内容、每个员工的增加费用、操作技术;②人力状况:用博士、硕士学位衡量研发内容;③研发内容:由公司研发部门制定,列明研发费用;④具备战略及宣传价值:缴纳较高的测试、分析服务、咨询、合约研发等费用;⑤拒绝因素:公司必须是无污染或密集用地。

(2)登记管理。申请登记须经科学园区管理委员会审查,一般需4周时间。营业的子公司须经公司或分公司及营业登记处同意。雇佣外国人分别由工作核准部门、劳工部门或移民部门取得工作许可证或雇佣证,需4~6周时间。

(3)进出口管理。由于新加坡计划成为区域性仓储及转运中心,原材料可以自由从国内外进口,但产品限制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

(4)外汇管理。对外汇没有任何限制,可100%汇出;国内付款不使用外币;兑换率稳定。

科学园区管理当局为吸引科技工业投资,兴建了从事科学研究与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实验室、行政机构、图书馆、电信与邮政部门、会堂、餐厅、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娱乐设施等,为投资者进行科学研发及休闲活动提供各种条件和后勤保障。园区内还建有独立式的标准建筑物,供投资者租用,或划出一定面积的地皮,让投资者申请兴建研究所之用。新加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园区专门设立了风险资本投资公司、创业中心及咨询机构,为园区内高技术公司提供风险资本和咨询服务。

四、我国台湾新竹工业园区

(一)概况

1980年12月,我国台湾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蜚声岛外,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最近,美国《Site Selection》杂志评选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为全球十大发展最快园区中的第一名,产品销售总额达45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是世界第三大电脑硬件产地,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原因就在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设计者看到了我国台湾发展科学园区与美国硅谷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在设计新竹的基本框架时,不生搬硬套硅谷的概念,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创造出了发展科技的新模式。

(二)新竹的成功模式

(1)恰当的选址。新竹园区的选址充分考虑到了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首先是自然环境优美,园区建在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内,这里草木茂盛,地势平坦,瀑布温泉遍布,气候宜人。其次是交通便利,距台北约70公里,离桃园国际机场55公里,距台中、基隆两大国际海港90公里,有陆(铁路、高速公路)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再次是智力资源丰富,这里有台湾省著名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华工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附近地区还有中央大学、中原大学、中山科学研究院等。此外,园区附近有电子、电机、玻璃、纺织、机构及石化等较好的工业基础,这些工业部门技术水平较高,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2)科学的规划。新竹建区之初就确定了科学化、学院化、国际化的建区方针,为园区选择了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精密仪器机械、生物工程、集成电路、通信光电等具有十分广阔前景的六大高科技领域。1994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制定了《科学园区未来十年发展远景规划方案》,到2003年,科学园区发展远景规划顺利完成。目前,园区已拥有企业300家,从业人员10万,产值突破1万亿新台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设正在成为亚太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制造中心。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兴建是经过周密筹划的,整个科学工业园区的完成大体分为三期:第一期,以引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所需的整套技术、科技人员及管理经验为主;第二期,以扩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目标,使科学工业园区本身具有设计、制造自动机具的能力,补充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引导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项目进行重点突破,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期,以带动、促进企业家踊跃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

(3)有序的管理。20多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使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很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如新竹的“基本大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条例》,对投资商的权利义务、园区的优惠政策、行政管理内容等都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1986年,园区管理部门在认真借鉴国内外建设科学工业园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先后修订和制定了11个规定。

(4)优惠的政策。为了吸引厂商进入园区和保证园区技术的高水平发展,新竹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刺激投资的法规和制度:①税收优惠。例如园区企业进口的自用机器设备、原料、燃料等,均免征捐税;园区货物或劳务外销者,免征货物及营业税等。②资金扶持。为发展某些重要产业,新竹以直接投资或优先给予长期优惠贷款等财政金融手段予以扶持。凡符合园区引进条件的科技工业,厂商可以申请园区参与投资,园区出资最高可达总额的49%,投资者日后可以购回部分或全部股权。投资者如以技术作为股份投资,最高可以拥有总股份的25%。此外,园区还拿出大量资金资助技术创新开发,资助额最高可达每项计划所需经费的一半。③土地厂房便宜。园区内建设了规划完备的设施和厂房,并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厂商,被认定为对科技有特殊贡献的工业投资,可减免土地租金5年。

(5)良好的投资环境。新竹园区管理部门很重视为园区营造良好的支撑服务环境,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①有集中高效的行政管理。新竹园区的工作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局共同筹划,指导委员会为综合性的、跨部门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有关园区宏观重大问题的决策,并对园区建设和运行事宜进行沟通和处理。管理局则负责具体规划和日常业务管理。目前,新竹行政管理已形成三大特色:一切行政管理都以为厂商提供高速服务为前提;一切变革都以为投资者提供合理便利为依据;一切管理规章都为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区的发展而制定。可以说,新竹的管理具有简单、高效、弹性的特点,管理权高度集中,手续办理十分简化,且实现自动化。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一方面,园区按照国际惯例,做到“七通一平”,提供优质廉价的标准厂房,提供完备的生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又按照社区化的要求,建有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完善的社区生活配套设施。③有完善的服务保障。新竹园区按照“厂商服务、区内完成”的原则,在园区内设有整套服务机构,厂商所需办理的手续都可在园区内完成。

(6)人才的大力引培。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对高学历、高科技人才采取来者不拒的移民政策。目前在新竹就业人数中,专科以上学历者达到65万以上,其中博士、硕士分别超过1000人、10000人,这归功于新竹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培养。①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如允许科技人员用其专利权或专门技术作为股份投资,新竹设立以后,每年都有海外学子迁入,目前从美国迁入新竹的学子已达到3000多人。由于这些返台的海外学子大多在国外(主要是美国)的教学科研机构受过良好的训练,很多人曾在大企业中从事过高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中不少人就直接来自于美国的“硅谷”。他们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都很强,能够把握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脉搏,因而很容易使企业在一个较高的台阶上起步。②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新竹规定,企业雇用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人数必须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0%以上,以保证把更多的台湾本地科技人员培养成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新竹还经常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介绍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园区员工的技术、管理素质。借鉴硅谷经验,新竹还主动促进园区企业与当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从事人员的培训和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按照园区1995年的计划,未来10年内要培养出10万余人的科研队伍,其最高目标是培训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③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为了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新竹先后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科学管理学会等团体组织,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组织的整合,最大程度地满足科技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启示

自从美国因硅谷的崛起而在新经济的浪潮中领先全球以来,按照硅谷的发展模式创办科学园区风行世界。然而在数以万计的科技园区中,真正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新竹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确实发人深省。

(1)政府参与园区要适度。在我国台湾新竹,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很难承受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企业自身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在新竹的开发建设中,新竹园区管理部门不仅是园区的整体组织和管理者,而且是园区开发与经营的直接参与者,是园区经济发展与升级的直接动力,在推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地担起了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任,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大力促进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以园区内星通电子公司为例,在企业前5年的创业期中,企业没有利润,主要靠政府对企业的资助生存。5年中,星通共获得政府的创新补助10件(政府提供给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企业的资助,每件为新台币100万~500万元);主导性产品补助4件(每件为新台币1000万~1亿元);民间科技专案1件(每件为新台币1000万~3亿元)。以上的补助,除了主导性产品补助需要低息返还外,其他都是无偿的。事实上,正是园区对科技企业大量且又无偿的投资,才是新竹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新竹,企业的成功率可达到80%。

(2)不要盲目苛求风险基金的作用。在我国台湾,新竹园区管理者清醒地看到硅谷风险基金之所以十分活跃,在于其资金来源于实力十分雄厚的美国为数众多的大企业以及大量的民间风险组织,新竹在这方面与之根本不可比。为此,新竹感到园区科技企业的成功,不能仅仅依靠风险基金的作用,而应主要依靠政府设立多项科技资助资金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园区的资助主要采用财政支出的无偿性与低息的方式,资金的回收则采用在被资助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后,实现大量利润的税收形式,这是一种间接的回收方式。应当说,这种投资形式也有一定风险,但与硅谷不同,进入新竹园区的企业都经过十分严格的审核。

(3)抓住创新活动的重点。在硅谷,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家,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创业,搞新产品的设计和研制,而不是管理一个企业,因此,在硅谷的创业公司周期一般只有2~3年,这期间的投资风险公司相对也能承受。风险公司与创业者在创办企业时,往往会签订为期3年的转让合同,无论企业盈利与否,3年后,风险公司都会将企业安排上市或出售给其他大公司。在新竹,则有为数众多的经理,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进行科技产品的生产和产业化。这种定位与硅谷恰恰相反,但又正好形成衔接,从而形成两个区域的不同分工。由于新竹很多经理来自于硅谷,从而使在硅谷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而在新竹进行大规模生产已成为一种模式。目前,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272家企业中,有124家是由美国归来的人员所设立的。由于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周期为5~6年,这期间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且不存在利润。为此,绝大多数风险投资商难以承受,而此时政府的资助则成为企业渡过难关的关键。以上面所提及的星通电子公司为例,在政府的补助下,星通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产品大规模生产、销售、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第6年企业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盈利,政府也由此开始从星通获得相当丰厚的税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