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厂安全与健康风险控制

电厂安全与健康风险控制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电厂安全与健康风险控制火力发电的典型生产流程如下:图7-6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发电企业的典型事件(事故)主要包括:高空坠落、尘肺、触电伤亡、火灾、爆炸等十大风险事故。要求上岗人员均为体检合格人员。进入如燃烧室、省煤器、煤粉仓等相对密闭区域工作的人员,应有两人以上一起作业,至少有一到两人在外监护。

第三节 电厂安全与健康风险控制

火力发电的典型生产流程如下:

img148

图7-6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发电企业的典型事件(事故)主要包括:高空坠落、尘肺、触电伤亡、火灾、爆炸等十大风险事故。而造成这些事件(事故)的根源(危险源)可从“5M1E”来体现,即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信息(Message)、环境(Environment)。

一、高空坠落风险

电厂在具体作业过程中,有大量的高空作业,尤其在炉体内检修、烟道维护、高空设备维护保养等过程有大量的高空作业。因而高空坠落是造成该行业的员工人身严重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员工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高空坠落的危险源(根源)主要包括:作业人员本身的问题,如身体不健康、未按规定操作;未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不宜登高作业的情况下登高作业等。

(二)风险控制技术

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

(1)担任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人员不能担任此工作,发现工作人员饮酒、精神不佳时同样不许登高作业。

(2)在具体作业时,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带。

(3)必须确保所搭的脚手架安全牢靠,安全带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应定期(6个月)进行负荷试验,试验荷重为225kg。

(4)强化有关设施管理,如对安全带、高空护栏、起重设备、照明漏电保护、容器内照明电压等设施进行管理。高处作业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安全带同上或挂在专用的钢丝绳上。

(5)在低于10摄氏度下工作,在施工区附近应有取暖设施,在6级及以上的大风及暴雨、大雾天禁止高处作业。

(6)禁止在不坚固结构上作业,并应挂上警告牌。高处作业时应通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7)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二、尘肺风险

煤场堆煤作业会产生大量煤尘,卸煤作业会产生大量煤尘;材料气割中会产生烟气,煤粉管道检修会产生煤尘;燃烧室检修过程会产生煤尘,水冷壁排管检修会产生煤尘;过、再热器检修、省煤器检修、各级联箱检查检修、输粉道检修、磨煤机、空预器检修、给煤器检修、原煤器检修、风机检修、锅炉爆管检修、煤分析、清仓作业、输煤系统清扫作业、U/L料斗清理、输煤皮带机运行作业、碎煤机更换、落煤筒挡板检修过程等均会产生煤尘,长期接触如未做好良好的防护措施则会造成尘肺。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尘肺的主要危险源(根源)有:作业环境空气质量不良,如粉尘超标;作业人员未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服务品;未进行定期的职业病体检等。

(二)风险控制技术

为避免尘肺的发生,主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1)按《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对员工进行相应的体检并做好有关职业病防治记录。对已得尘肺的员工要按有关规定做好相应的处置调离工作。要求上岗人员均为体检合格人员。

(2)由有关部门定期测定输煤系统粉尘含量,对输煤过程及相关设备要做好适当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尽可能改进作业工艺,以减少煤尘的产生。

(3)对作业人员应配备防毒面具、防护眼镜、手套服装要合身,袖口、裤脚须用带子扎紧或穿专用的防尘服。

(4)作业时应按要求佩戴各种防护工具,作业应尽可能在上风位,不准有闲杂人员停留在下风位或下部位。进入如燃烧室、省煤器、煤粉仓等相对密闭区域工作的人员,应有两人以上一起作业,至少有一到两人(视工种要求)在外监护。上述工作人员应视身体情况轮流工作与休息。

(5)在上述作业区域严禁烟火,采用防爆照明。

(6)要严格实施工作票制度,并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对职业病的防治及体检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人员,并对上述工作人员开展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教育培训。

三、触电伤亡风险

在高压电器设备巡视、验电、挂接地线,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工具,检修公共部分工作安全措施,集电箱检修、高杆灯照明、引桥照明等修理时未做好都有可能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触电伤亡的主要危险源(根源)有: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带电作业;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工具;作业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触电后未实施有效应急措施。

(二)风险控制技术

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主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1)作业人员应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部分内容,并做到持证上岗;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2)高压设备的隔离室应设遮栏;对于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都要装设接地线,所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有接地网的接头,接地线均应有编号。

(3)电气作业人员应配有合格的绝缘鞋、绝缘手套;验电时要有电压等级合格的验电器,登高作业也要按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4)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各项:

①填写工作票或口令、电话命令。

②至少应有两人在一起工作。

③必须有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在周围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器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下列措施:

④停电。

⑤验电。

⑥装设接地线。

⑦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上述措施应由值班员执行;对于无经常值班人员的电器设备,由断开电源的人执行,并应有监护人在场。

不停电工作仅适用于:

①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和没有偶然触及对电部分的危险者;

②许可在带电设备外壳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5)上述作业场所要有明确的标示牌,防止闲杂人员进出并排除不必要的干扰。

(6)要加强工作票、安全票管理,增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许可人、值长及工作班子成员之间的安全责任及相互沟通。

四、火灾风险

电厂除具有一般行业作业场所的火灾隐患外,还有其需要特别控制之处。电厂的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和场所。一般指油罐区、控制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锅炉燃油及制粉系统、汽轮机油系统、氢气系统及制氢站、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等。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火灾的主要危险源(根源)包括:在油罐区、制氢系统等重点防火部位严格执行防火安全规定;有火源存在、有易燃液体、气体的泄漏;消防设备配备不齐或失灵;未有效执行应急响应预案等。

(二)风险控制技术

为避免火灾的发生,主要的风险控制技术包括:

(1)上述场所作业管理人员应有明确的消防安全知识,并能针对本区域的防火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上述人员均应进行相应的消防知识培训。每个作业场所应指定消防负责人。公司应有专门的消防部门,这些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定期进行演习。

(2)上述场所设计建造时应从选址、材料使用、安全储量、防静电避雷针及合理工作流程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以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及一旦发生火灾时的危害程度。

(3)在上述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适合本区域使用的消防器材,并有合理的消防通道。公司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车、消防队员及消防栓等必要的消防急救用品,以满足突发火灾时使用。

(4)上述部位应有明显的消防重点区域标志,落实相应的消防责任制度并有相应的消防预案。消防预案中要明确报警联络图及急救办法。建立一套责任明确、反应灵活的应急机制,并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及消防设施完好状态的检查。对于动火作业应有相应的动火审批权限,并做好相应的动火作业监控。严格按动火作业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及相应的安全措施。控制室、电缆间及隧道烟气感温报警装置应定期试验。并尽可能减少动火作业。在上述重点部位还应加强人员意识的培训,并加强对进入区域人员的安全通报及控制。

(5)消防重点部位应尽可能远离人员密集之处,并远离明火作业区,对如乙炔和氧气瓶之类物质存放时必须确保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独立空间,严禁混放。

(6)在所有重点场所应有明显的禁火标识,并有相应的应急方案。

五、爆炸风险

在送电合闸过程误操作、托辊喷漆、油库作业均有可能发生爆炸。若违反操作规程,在高压电器及变压器等设备检修作业中误用氧气吹潮气,也可能发生爆炸。另电厂有大量的高压管网、蒸汽作业、压力容器、氢气储气罐、氢管路泄漏、有压力的SF6气体;制粉系统煤尘达到一定浓度在适当环境下,均会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锅炉结焦严重、仪表失灵等情况也会发生爆炸。

(一)主要危险源

电厂发生爆炸的主要危险源(根源)主要包括:违反操作规程;氢系统发生泄漏;煤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监测仪器、仪表失灵;压力容器未定期年检、维护、保养、锅炉结焦。

(二)风险控制技术

避免发身爆炸的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1)上述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达到要求后方可上岗。

(2)加强日常设施管理,动火时办理动火工作票,使设备管理运行处于良好状态并在有效使用期内,加强各种设施运行的状态监控,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反馈。要求做好明确的安全标识,做到防火防撞击。

(3)各种油、气的存量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等级上,对压力、煤尘浓度等要配备简单可靠的监测设施。

(4)对上述部位及工序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有专人监督各项防护措施及作业措施的落实,要求做好明确的安全标识,做到防火防撞击;建立相应的监督应急预案,以防止一旦发生问题将伤亡降至最低限度。

(5)上述区域要尽可能设在人少区域,并与其他重要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现场要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

(6)上述场所要有明确的各类禁止标志,并应及时向进入区域人员传递各类安全要求。

(7)对压力容器需实施日常保养、维护,以及定期年检;对压力仪表等仪器、仪表须定期校准、维护。

(8)锅炉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9)锅炉应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和维护锅炉,保证安全阀、压力表和水位表运行正常,使其处于完好运行状态。

(10)应制定锅炉房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针对爆炸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计划。

(11)对锅炉应进行定期除焦作业,且作业中应配备除焦用的防烫服装及其他必要的安全用具。

六、噪声伤害风险

在汽轮机房、锅炉磨煤机、送风机、空压机房区域及钢结构检修作业及其他设备机械检修时均会产生噪声,使人听力受损,严重时则致人耳聋。

(一)主要危险源

产生噪声伤害的主要危险源有:上述各种产噪设备;产噪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产噪设备老化;作业人员未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在噪声区域工作时间过长;未定期进行体检等。

(二)风险控制技术

避免发生噪声伤害的风险控制技术包括:

(1)上岗人员应进行培训,并定期接受听力测试;

(2)劳动局定期测定设备和厂区噪声,合理设置各类区域,使噪声受损区域最小化;公司应尽可能采用低噪设备;

(3)配发个人防护用品,使必须在噪声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得到保护;

(4)公司应尽可能引进先进低噪设施,并加大技改力度,力争从源头上防止噪声损害;对暂时无法降噪区,对作业人员及进入人员配发防护耳塞等器具并严格落实实施;

(5)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采取减震、降震措施;

(6)加强此类区域管理,减少无关人员进入,并防止在此类区域发生不同噪声源的增加现象;

(7)要有明确警示标志,并将有关防护知识及实际监测情况传达到相关人员。

七、物件打击伤害风险

在电厂内有大量装煤、卸煤、高空钢结构检修,汽、水管道检修,压力容器检修,水冷壁排管检修,给煤机、风机等设备高空检修作业及清仓作业等极易发生高空物件坠落撞击人身现象及爆炸物击伤人事件。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物件撞击的主要危险源有:高处坠物、作业过程中警示不明确、未按作业规程操作、未戴安全帽等。

(二)风险控制技术

避免物体撞击伤害的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1)从事上述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2)加强上述设备的维护、保养、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以确保安全事故的不发生或少发生;

(3)作业人员自身及进入作业区域的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等;

(4)严格按工作票及相关安全规定的要求进行作业,并应加强作业现场的监视工作;

(5)加强现场环境管理,及时移走不必要物件并将易爆物件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

(6)加强相关部门作业沟通,并配以醒目作业标识;

(7)要有明确的警示标识,特别是进行如检修、除焦等特殊作业时,应有显眼标志牌,并有专人监督。

八、交通运输事故风险

电厂内由于区域大,有大量运输车辆及其他交通车辆,如不严加管理将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另由于生产运输需要,尚有大量的船舶运输。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交通运输事故的主要危险源包括:司机疲劳驾驶、违章操作、车辆故障等。

(二)风险控制技术

避免造成交通运输事故的风险控制技术主要有:

(1)汽车驾驶员应有公安部门颁发的驾驶证,叉车、电瓶车等驾驶员要持主管部门认可的上岗证;船长等上船作业人员要有海事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

(2)要定期对船舶、各类车辆做好年检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各种设施的完好状态。

(3)车辆、船舶要配以适当充足的燃料、辅助设施。尤其是船舶必须确保各项救生设备、消防器材的完好及日常生活所需品的配备。

(4)各类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行业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无证驾车。遇6级以上大风时船舶应靠岸停泊,要严格执行海事部门的各项规定。

(5)要创造合理舒适的驾驶环境,驾驶时不搞个人英雄主义,尽可能按安全、熟悉的路径行驶。

(6)及时将有关驾驶要求通报给相关责任人员,特别是发生有关险情要及时通报作业人员,以提高警惕。另在公司控制区域内要确保各类警示标识的合理、清楚、可视。

九、辐射伤害风险

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一些仪器、设备,存在射线辐射问题。如金属探伤中用到的X光探伤、超声探伤、射线料位计、核子秤等。长期受到辐射会损害人体健康。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辐射伤害的主要危险源包括:对含放射源设备的管理不善、作业人员未佩戴辐射监测仪、违规操作、未定期体检。

(二)风险控制技术

避免辐射伤害的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1)对上述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如孕妇等特殊不适宜人群要尽可能远离此类作业。

(2)加强上述设施选用及日常维护保养以减少辐射强度及辐射泄漏。

(3)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辐射屏等。

(4)应注意其操作规程要求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应对相应区域的辐射强度进行定期监测,对员工应适时安排体检。在某些强辐射区设置隔离栏。

(5)要有足够的作业休息空间,以防止员工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之下。

(6)要将有关信息公示给相关人员,以防止受到不必要的辐射。

十、化学品伤害风险

软化水酸、碱罐、氨稀释箱等特别在检修时会造成化学物质外泄;加氯装置会造成氯气外泄,蓄电池检修会有强酸、强碱渗出;化验室有大量的化学试剂,在搬运、试验时极易发生泄漏腐蚀人身及挥发性气体毒人事故。防范上述情况发生而造成人身伤害。

(一)主要危险源

造成化学品伤害的主要危险源包括:化学品的超量储存、化学品泄漏、违规作业、作业人员未佩戴相应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不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能、无有效的应急措施。

(二)风险控制技术

避免化学伤害的风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1)上述作业人员要经过上述设备操作及一旦发生险情的处置措施的培训,了解化学品的MSDS及有关操作要求,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2)要对上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加强对上述设施运行状况的监控工作,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发生时的伤害程度。

(3)要给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手套、防毒面具及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具,并备足足够的应急物资以防险情发生时用。

(4)要严格执行上述工作的作业规定,在指定场地作业,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

(5)在场地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此类设备与易腐蚀区、设施保持一定距离;作业在限定区域内进行。

(6)此类设施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险情发生时则应有明确的隔离标志。

(7)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实验室合理布局,按照人体工效学的原理设计实验台。

(8)确定化学品的MSDS,制定安全使用和保管规定,并规定急救措施;进行化验操作时,启动毒气柜排风;保证电气安全;对危险废弃物(如化学品废液)进行妥善处理。

(9)地板保持清洁和干燥;有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储存空间。防止将不宜一起存放物(如强酸、强碱)同放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

京城公司安全与健康风险防范知识教育

一、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1.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思想教育、法规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三种。

(1)思想教育。主要是正面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选取典型事故进行分析,从事故的政治影响、经济损失、个人受害后果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2)法规教育。主要是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条例、本企业已有的具体规定、制度和纪律条文。

(3)安全技术教育。包括生产技术、一般安全技术的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的训练。其内容主要是本厂安全技术知识、工业卫生知识和消防知识,本班组动力特点、危险地点和设备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电气安全技术和触电预防;急救知识;高温、粉尘、有毒、有害作业的防护;职业病原因和预防知识;运输安全知识;保健仪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和正确使用知识等。

专业安全技术训练,是指对锅炉等受压容器,电、气焊接,易燃易爆,化工有毒有害,微波及射线辐射等特殊工种进行的专门安全知识和技能训练。

2.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

三级教育: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一般为50%左右,所以在新工人、来厂实习人员和调动工作的工人,要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其中,班组安全教育包括:介绍本班安全生产情况,生产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各种防护及保险装置作用,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和操作注意事项。

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可以结合本企业本班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交底会、事故现场会、班组园地或墙报等方式进行宣传。

二、安全技术必备知识

1.如何防爆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加强管理,消灭跑、冒、滴、漏,避免可燃物漏入空气而达到爆炸限度。

(2)防止产生火花。防爆区的电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避免因接触不良、绝缘不良、超负荷或过热而产生火花或着火;正确铺设避雷装置;检修照明采用安全灯;避免机械性撞击。

(3)防止产生静电。工作人员要穿棉布工作服,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工作服和塑料底鞋。

(4)严格遵守防火制度。严禁在生产区吸烟,严禁明火取暖和焚烧可燃物,严禁在防爆区内装设电热设备。

(5)配备安全装置。如装上报警器、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有些设备和管道上可安装防爆板,安全装置要按规定维护核对,处于良好状态。

2.如何防火

为防止火灾,除采取上述防爆措施外,还需做到:

(1)加强各种可燃物质的管理,大宗燃料应按品种堆放,不得混入硫化物和其他杂质;对酒精、丙酮、油类、甲醇、油漆等易燃物质要妥善保存,不得靠近火源。

(2)采取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建筑物和选用设备应采用阻燃或不燃材料;油库和油缸周围应设置防火墙等。

(3)配备消防设施,厂区要按规定配备消火栓、消防水源、消防车等。生产车间应配备必需的消防用具,如砂箱、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氯溴甲烷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材要经常检查、定期更换,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4)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既要组织专业消防队也要建立群众性防火灭火义务消防队伍,并通过学习和实地演习,提高灭火技能。

3.如何预防触电

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严禁违章作业。

(1)各类电器设备,包括电焊机、照明、家用电器等的选用和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规定,保证设备的保护性接地或保护性接零良好。

(2)电气设备要定期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及时更换老化或裸露的电线;及时拆除临时和废弃线路等;给接线头包扎绝缘体。

(3)健全电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章和责任制度,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或修理电器设备。

(4)对电器设备的修理作业,要拉断电源和穿戴绝缘衣物。

(5)组织职工训练,掌握对触电者的急救措施和技术。

三、事故处理知识

事故处理是指包括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采取措施及处分有关单位和人员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1.职工伤亡的范围

职工伤亡事故的性质按与生产的关系程度分为因工伤亡和非因公伤亡两类,其中属于因公伤亡的事故包括:

(1)职工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的伤亡。

(2)职工为了工作和生产而发生的伤亡。

(3)由于设备和劳动条件不良引起的伤亡(含不在工作岗位)。

(4)在厂区内因运输工具造成的伤亡。

(5)在生产区域外因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或在其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发生的伤亡等。

这些因工伤亡事故范围,只涉及统计分析问题,不作为劳动保险的依据。

2.伤亡事故的分类

根据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多人伤亡事故四种。

轻伤事故:受伤后歇工一天的事故。

重伤事故:受伤后要经较长时间医治,受伤致残,造成有后遗症的事故。

死亡事故:事故发生的当时死亡或抢救较长时间,医治无效死亡的事故。

多人伤亡事故:指同时伤亡三人及三人以上的事故。

3.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事故往往具有突然性,因此在事故发生后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惊慌失措,处理失当,一般按如下顺序处理:

(1)首先切断有关动力来源,如气源、电源、火源、水源等。

(2)救出受伤、死亡人员,对重伤员进行急救包扎。

(3)大致估计事故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4)及时报告和呼唤援助的同时抢移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防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

(5)采取灭火、堵水、导流、防暴、降温等措施,使事故尽快终止。

(6)事故被终止后,要保护好现场。

4.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对于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基本目的是:找出原因;查明责任;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班组的责任是协助有关部门或人员,搞好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四、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办法,是落实党的劳动保护政策,检查和揭露不安全因素的好形式,也是预防杜绝工伤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项得力措施,还可以达到交流经验,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作用。

1.安全检查的内容

(1)查有无进行三级教育;

(2)查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公开张挂或放置;

(3)查在布置生产任务时有无布置安全工作;

(4)查安全防护、保险、报警、急救装置或器材是否完备;

(5)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及正确使用;

(6)查工作衔接配合是否合理;

(7)查事故隐患是否存在;

(8)查安全计划措施是否落实和实施。

2.安全检查的形式

安全检查的方法有:经常性检查(如班组月查、周查、日查和抽查等)、专业性检查(如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防火防爆、制度规章、防护装置、电器保安等专业检查等),还有节假日前的例行检查和安全月、安全日的群众性大检查。

另外,教育班组成员养成时时重视安全、经常注意进行自我安全检查的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方式。

3.自我安全检查要点

每一次生产事故,直接受害最大的是第一线的生产人员,因此必须学会自我安全检查。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到新岗位的工人,要坚决制止“边干边学”的极端做法。自我安全检查分为五类注意事项:

(1)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注意周围环境卫生,工序通道畅通,梯架台稳固,地面和工作台面平整。

(2)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注意堆放或储藏方式,装卸地方大小,材料有无断裂、毛刺、毒性、污染或特殊要求,运输、起吊、搬运手段,信号装置是否清晰等情况。

(3)工具的安全性:注意是否齐全、清洁、有无损坏,有何特殊使用规定、操作方法等。

(4)设备的安全性:注意防护、清洁、报警装置情况,控制机构、使用规程等要求的完好情况。

(5)其他防护的安全性:注意通风、防暑降温、保暖情况,防护用品是否齐备和正确使用,衣服鞋袜及头发是否合适,有无消防和急救物品等措施。

思考与讨论:

1.安全事故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2.事故三角形规律说明了什么?

3.怎样评估企业安全健康风险?

4.电厂十大风险因素及其控制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