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务于全球市场的追赶者

服务于全球市场的追赶者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服务于全球市场的追赶者2006年,海尔与日本三洋电机在日本大阪建立研发合资企业,这是国际研发战略联盟的形式之一。海尔三洋致力于面向全球市场的冰箱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归合资企业所有。松下电器于2009年12月底,以46亿美元的优先股转让,获得三洋50.27%的股权,三洋成为松下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二)服务于全球市场的追赶者

2006年,海尔与日本三洋电机(以下简称三洋)在日本大阪建立研发合资企业,这是国际研发战略联盟的形式之一。在此之前的2002年,海尔与三洋建立了以营销、生产、零部件供应为主要内容的非研发战略联盟;在此之后的2007年和2011年,海尔逐步收购了三洋。研发合资企业这种国际研发战略联盟形式,在海尔与三洋合作历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与三洋建立非研发战略联盟

海尔从1998年开始进入国际化经营阶段。到2000年,海尔电冰箱、空调等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排名第一。同时,海尔也基本站稳欧洲与北美市场。海尔在欧美31个国家拥有当地法人,生产和销售本公司产品,在美国小型电冰箱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30%。

但是,在国际市场颇有斩获的海尔,却迟迟不能进入日本市场。日本是世界家电强国,对产品要求异常苛刻,同时又由于文化等原因,非日本家电产品往往很难被日本消费者接受。因而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在日本并没有取得成效。

2001年9月,三洋董事长井植敏第一次访问海尔。1个多月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访问三洋。2002年1月,海尔与三洋在大阪共同宣布:两家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三洋利用海尔的销售网络,在中国销售三洋品牌的产品;在日本大阪,海尔与三洋合资成立“三洋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帮助海尔品牌的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电产品进入日本市场;推进双方在生产基地方面的相互合作;扩大三洋零部件向海尔的供应及技术协作,在技术和人员交流上进行合作。

海尔总裁杨绵绵曾表示,海尔与三洋之间的全面竞合是基于市场互换、资源互换、发展双赢的新型合作关系。海尔与三洋合作,将共同为全球用户创造其他竞争对手所创造不了的价值,更加快速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此项合作内容涉及营销、生产和零部件供应,但没有涉足研发活动,主要是一个营销联盟,而不是研发战略联盟。之所以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一情况,是因为海尔与三洋的研发战略联盟正是建立在这个非研发联盟基础上的。

2.与三洋建立研发合资企业

2006年10月,海尔与三洋共同在日本成立合资企业——海尔三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海尔三洋) 。海尔和三洋分别占合资企业的60%和40%股份。海尔以现金入股,三洋以电冰箱事业研发业务投入。海尔三洋致力于面向全球市场的冰箱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归合资企业所有。这是一家以产品研发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合资企业,是国际研发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

这个时候的海尔电冰箱产品在中国市场已多年占据第一的位置,在全球市场于2005年产销量达到第一。在大型电冰箱领域,海尔虽然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还是逊色于西门子等世界名牌,处于追赶者的位置。

2006年底,海尔推出的第一代6门冰箱新产品,正是来源于海尔三洋。之后的第二代6门冰箱上市后,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欢迎。上市当年在同类型号中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90%。

2010年9月,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IFA)上,海尔推出了多款最新的6门冰箱(第三代) 。据权威调查机构GFK统计,2009年在德国多门冰箱领域,海尔以75.9%的份额位居第一。由海尔三洋研发的6门冰箱引领海尔品牌走向全球市场的第一阵营。

3.分三步收购三洋

2006年海尔三洋的建立是收购的第一步。由于海尔掌握合资企业的控制权,三洋的电冰箱事业开发业务与团队整体进入合资企业,这种合资实际上是海尔收购了三洋的电冰箱研发业务,海尔三洋致力于面向全球市场从事冰箱新产品研发。同时,三洋在日本的冰箱制造业务转到海尔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借助海尔在成本、质量、效率方面的制造竞争力,解决三洋制造成本高的难题。在收购的同时,双方又进一步在产品制造上加强了合作。

收购第二步发生在2007年的泰国,海尔收购三洋在泰国的电冰箱生产工厂,这是三洋全球最大的电冰箱工厂,每年的冰箱产量在100万台左右。2007年6月,双方正式完成交易,海尔成为三洋泰国工厂的大股东,三洋泰国工厂易名为“海尔电器(泰国)有限公司”,三洋以原设备制造商身份委托海尔泰国公司生产三洋品牌冰箱,供应日本和海外市场。同时,海尔以该公司为桥头堡,大举进军东南亚市场。

收购第三步发生在2011年的日本,海尔从松下电器手中收购三洋在日本、东南亚的白色家电业务。松下电器于2009年12月底,以46亿美元的优先股转让,获得三洋50.27%的股权,三洋成为松下电器的控股子公司。2011年7月,海尔和松下电器就海尔或其控股附属企业意向收购三洋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业务签署了备忘录。2011年10月,双方正式签署收购协议,海尔出资100亿日元(约合1.28亿美元)收购三洋的上述家用电器业务。

此次交易的主要标的包括:一是三洋所持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家用和商用洗衣机的“三洋AQUA株式会社”,以及生产洗衣机的“Konan Denki株式会社”的股份;二是三洋所持有的设计与开发家用电冰箱的“海尔三洋电器株式会社”,以及生产家用电冰箱的“海尔电器(泰国)有限公司”的股份;三是在东南亚生产及销售家用电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电业务的“三洋HAAsean有限公司(越南) ”、“三洋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三洋印度尼西亚销售有限公司”、“三洋菲律宾公司”及“三洋销售及售后服务有限公司(马来西亚) ”;四是海尔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销售“SANYO”品牌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产品;五是上述家用电冰箱、家用和商用洗衣机的相关专利、设计和注册商标转让。

从非研发联盟,到研发合资企业,再到“渐进”收购,可以看到研发合资企业的“承上启下”作用;非研发联盟是研发合资企业成功组建的基础条件;研发合资企业的新产品带来了研发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的市场效果;在研发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海尔才有能力整合逐步收购而来的三洋电冰箱及其他家用电器的制造和营销业务。(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