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产业转移的机理分析

中国产业转移的机理分析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产业转移的机理分析(一)国际产业转移机理1.产业转移的先后次序产业转移包括产业内转移与产业间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发达国家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演变规律基本一致。以日本为例说明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和态势。市场扩张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二、中国产业转移的机理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机理

1.产业转移的先后次序

产业转移包括产业内转移与产业间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表明,最初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转移,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演进趋势。具体而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首先是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随后逐渐转向钢铁、石化、冶金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然后是电子、通信等一些较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内乃至产品内生产环节的转移也开始成为产业转移的趋势,而首先发生转移的往往也是产业内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发达国家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演变规律基本一致。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占工业比重不断下降,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以日本为例说明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和态势(见表8-1)。资料表明[2],日本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道路。日本在战后的1955~1969年,通过积极承接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数量下降。劳动力价格推高了终端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张的需求,由此导致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发展受到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此外,日本工业高度集聚于太平洋沿岸地带,该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低附加值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为此,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随着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推进,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陆续向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区域次序

整体看,产业转移通常由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选择上,企业往往会优先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最为接近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劳动力素质、市场容量、相关产业配套、政策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符合转移企业就地组织生产的需要。此外,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证明,技术来源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发展差距越大,接受国吸收技术溢出的能力越弱,技术转移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小[3]。因此,产业转移通常表现出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地区)的“梯度推进”特征。

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比较典型的地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著名的“雁行模式”就是对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形象化表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以边际产业为“领头雁”,快速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施产业转移,转出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递次展开。从转移的区域看,产业转移往往是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转移到日本等次发达国家,再由日本向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即首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跳过梯度进行转移的情况,只是不多见,毕竟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表8-1 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层次

img58

资料来源:陈建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产业转移的主体

国际产业转移的企业类型受到转移距离的影响较大。与东道国企业相比,跨国转移企业所处的投资环境具有“外来身份”劣势,在原料购买、识别和发现市场机会、搜寻熟练劳动力、本土化管理以及许多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方面比东道国企业要付出更高的信息成本。一方面,产业转移距离越远,制度文化差异越大,转移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了解越少,信息成本和风险也就越高;另一方面,企业规模也影响其支付的信息成本。企业规模越小,通过前期贸易等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越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弱。因此,远距离的国际产业转移通常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近距离的国际产业转移则以中小企业为主题。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大多数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而地理距离更远的欧美国家向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则主要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域(陈建军,2009)。产业转移需要长期贸易投资的积累,而跨国公司的战略性贸易和投资正符合这种特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4.产业转移的动因

国际间要素比较优势发生改变,企业为了降低综合成本而进行跨国转移,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之一。根据刘易斯(1977)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弗农(1966)的生命周期理论、赤松要(1937)的“雁行模式”以及小岛清(1973)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国际间要素比较优势变化是推动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国际间企业生产综合成本的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国际间企业生产综合成本的变化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之一。相应的,发生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行业和处于衰退期的行业或者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

市场扩张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动因。近30年来,跨国公司加速发展,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和避开贸易壁垒,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推行市场扩张性转移战略。邓宁(1981)以美国产业对外转移为分析对象,提出企业国际生产综合论和由此演化的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4],这两个理论不仅从微观上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机和实现条件,实际上也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一方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在产业转入国设厂从而带动产业的国际转移;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来冲击,各国通常会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出台法规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跨国公司通过在产业转入国设厂规避东道国的关税和贸易壁垒,达到扩张市场的目的。

(二)区域产业转移机理

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经济体内部而言,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区域间由于距离、基础设施、文化风俗等差异,要素流动的障碍也没有完全消失,从而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背景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国家内部发展差距整体上和国际间发展差距不同,国家内部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壁垒比国际间要素流动壁垒要小,比产品的市场进入壁垒也要小许多。此外,国内地区之间的产品流通很少会受到法规的制约,产业的迁移相对自由。同时,国际间劳动力的流通有着严格的控制,而在国内区域之间的劳动力流通却相对比较自由。为此,国家内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机理存在一定的差别(见表8-2)。

表8-2 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机理比较

1.产业区域转移的动因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是国际间比较优势(综合比较成本)的变化,使得产业转移的发生以及部分企业为了进入其他国家市场而选择的扩张性转移。产业区域转移也存在类似的动因。各区域形成自己的产业,区域间存在市场和贸易。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完全是比较优势的变化。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环境污染的控制,迫使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个动因比比较优势的变化更宽泛,也更直接。

(1)要素供给条件变化和产业集聚效应变化所引发的成本上升是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动因。一是发达地区因为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发生改变,如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条件提高等,从而使某些特定要素密集型行业失去比较优势,这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类似,产业转出地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产业转移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二是产业集聚效应的变化,使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加,促进了产业转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创新,从而能够使某一区域的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吸引新的企业进入;但由于区域空间有限,随着企业的不断进入,要素的供给条件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企业的需求,特定区域的企业面临共同的稀缺资源、有限市场,竞争加剧甚至导致恶性低水平竞争,从而到一个时期将出现集聚不经济问题。一旦进入这个阶段,集聚区内的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局面,某些难以升级的企业将被迫转移寻找新的区域进行生产活动。在考虑节约成本的条件下,如果其他区位的生产成本低于原区位时,在不考虑搬迁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将选择全部转移或者部分转移。

(2)市场扩张是产业区域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动因。发达地区产业同样存在一个发展的问题。一些经营状况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已经在技术和企业经营(企业家能力)上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具备了向外部区域实行产业转移、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可能性。通过产业转移,实现经营资源和技术资源从边际收益相对较低的地区向资源边际收益相对较高的地区转移,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优势,开拓新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利于企业在所转移的地方发展和成长。

企业扩张性发展包括直接贸易和生产基地建设(也就是产业转移)两条路径。选择转移还是选择贸易,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机会比较。假设产品地区转移的运输费用为零,在不存在市场壁垒和消费者偏好差异的情况下,以市场扩张为目的的产业转移将不可能发生。因此,运输费用、市场壁垒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决定了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的被替代程度。国家内部区域之间和不同国家之间一样,存在市场壁垒[5]。资源大战、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反经济行为的市场壁垒问题曾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不断发生;近年来,区域之间的合作已在不断加强,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弱化行政区划的概念。但是,目前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决定中国区域间市场壁垒在比较长的时间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发展需要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了绕开市场壁垒,也将选择市场扩张转移。而升级型产业多是指衰退产业,市场规模比较稳定,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策略,因此,成本也是影响市场扩张型转移方向至关重要的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假设企业不同区位的选择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市场扩张的规模就会受到转移目标区域市场规模大小的制约。在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企业通过产业转移可能获得的产品销售量越大,企业的获利空间也就越大,因而,企业实施产业扩张的动机和规模也就越大。

2.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外部因素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产业转移的区域选择,产业区域转移也存在两种动力机制,一种是推力,另一种是拉力。拉力与推力又分别受诸多因素影响,从而构成促进产业转移的合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由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集聚不经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拉力是由生产成本低廉、新产业集聚形成、投资环境改善与政府引资优惠等因素构成的;推力和拉力的共同影响形成转移的区位选择。对于不同产业而言,影响区位选择因素也存在差异。地理(区位)差异或优势会吸引相应的产业转移,对纺织服装制造业来说,产业间关联和部门内关联影响对其产业区位选择均具有重要的显著影响;对汽车制造业来说,前后向关联效应对其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比较大;对电子设备制造业来说,部门内产业关联及外部性对其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比较大。同时,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受到企业性质、产业类型、区位特征和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讲,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迁移所考虑的因素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迁移决策所考虑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处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如总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其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差异;处于不同区域的企业,其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也不同。

3.区域产业转移的主体

一个国家中,大、中、小企业并存,而且往往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产业区域转移所遇到的障碍因素比国际产业转移所遇到的障碍因素要小,大、中、小企业都能够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从当前中国跨区域转移的企业主体看,包括大、中、小各类企业,而不完全是国际产业转移中以跨国公司为主的状况。当前中国以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为主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活跃的主体常常是中小型非国有特别是民营企业。

4.区域产业转移的产业次序

一个国家内部产业的区域转移,由于转移的动因多元化,不一定是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才发生转移,那些还处于成长期的产业往往也会发生转移,从而各行业都存在转移的可能性,而且,产业转移的发生还受到一些具体的因素影响,如区域发展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转移的产业并不如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特性那么明显。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国内产业转移特征明显,主要是由大西洋沿岸的东北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大量的制造企业,其主要原因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所造成的[6]。英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中,1960~1981年,有2000多家制造业各行业的企业在区域政策影响下转移到落后地区[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最初的转移产业也不完全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许多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如家用电器行业,出于市场扩张的动因,在20世纪末,有大量的转移发生。随着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加快,传统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的可能性增强。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或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部分跨国公司的高技术制造环节。然而,区域产业转移的产业,不一定是衰退型产业,往往是一些新兴产业(如格力空调康佳彩电在2002年安徽投资设立生产基地,作为进入华东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这些行业在当时属于成长期明显的行业)。

5.转移的区域指向

从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并没有出现所谓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单一态势。由于不同的转移动因和影响因素的存在,产业转移的区域呈现的是多方向交叉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