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业务外包控制的案例分析

业务外包控制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和实施IT外包。这些问题在目前IT外包相关文献中都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书的研究目的是试图建立IT治理能力对IT外包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也希望为IS理论研究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和实施IT外包。然而,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无论国内或国外,企业IT外包的绩效并不理想。Diamond Cluster咨询公司2005年对IT外包的研究显示:日益增多的IT外包企业,由于对其外包服务感到不满意而过早终止合同。因此,如何确保IT外包的成功,实现IT外包的预期目标,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实,IT外包问题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践中探讨的热点问题。Lee J.N.等[3]认为,IT外包是组织将部分的或全部IT功能移交外部供应商提供,以期获得经济利益、技术利益和战略优势。战略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将IT日常应用外包给服务商,可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和IT战略应用,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经济利益是指组织可以利用IT外包服务商在IT技术和IT专家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自己的成本;技术利益是指组织可以通过IT外包服务商接触到先进的IT技术,有效管理相关的IT风险。随着IT在企业应用的不断深入,IT外包从最早的20世纪60年代的“分时操作”形式,发展到70年代的IT设备维护和运营管理,再到90年代的IT设备和人员的“完全外包”,IT外包的内容和深度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IT外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IT外包问题在近十多年来一直是信息系统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论题。通过这方面大量的文献研读来看,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IT外包问题进行了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比如,Buchowicz[4]、Welch和Nayak[5]基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从IT外包决策(Decision)的视角研究了IT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而Apte[6]和Child[7]则从组织的视角探索IT外包的动因(Motivation),研究IT外包给组织带来哪些影响;也有学者基于资源交换理论对IT外包的范围进行研究,如Lacity和Willcocks[8]研究了部分外包和完全外包问题,Perry和Devinney[9]研究了外包期限问题,Willcocks和Lacity等[10]研究了供应商选择问题,Wernerfelt[11]则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研究了组织与外部供应商的相互依赖问题;Dwyer和Schurr等[12]、Gaski[13]等则建议基于权力政治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从社会学的关系视角对组织与供应商之间的外包关系对IT外包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都将成为本书研究的基础。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IT外包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经济学视角、战略管理视角,以及基于权力政治理论、关系交换理论的社会学视角。而尚未看到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企业能力视角,即IT治理能力的视角对IT外包问题进行研究。IT治理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为应对IT给组织带来的风险,确保组织获取相应的IT商业价值而产生的。它是组织的一种IT能力,由公司的董事会执行,通过对组织的IT关键决策权进行部署和IT战略实施管理,以确保IT与业务的融合,实现IT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可以看出,IT治理与IT外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IT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规避IT相关风险,它们之间在逻辑上具有相关性。

综合有关IT外包和IT治理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从IT治理能力的视角对IT外包问题进行研究有三个问题非常值得探究:一是企业IT治理能力的构成,IT治理是目前在I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IT治理能力的构成和评估是各国学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二是IT治理能力与组织IT外包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三是IT治理能力对IT外包绩效的作用机制,即影响路径的研究。这些问题在目前IT外包相关文献中都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书的研究目的是试图建立IT治理能力对IT外包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也希望为IS理论研究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