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东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东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1.能源、原材料价格攀升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的次数虽有减少,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在上升。长三角地区就发生了多起有毒化学品运输泄漏事件,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东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能源、原材料价格攀升

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3.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同年东部地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平均上涨6.63%,工业品出厂价格平均上涨1.73%,两者相差4.9个百分点,差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最高的省市依次是北京、福建和江苏,分别达到11.4%、8.1%和7.6%;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差最大的省市依次是北京、福建、上海、江苏,分别为10.1、7.9、5.1、5.0个百分点(见表27-4)。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的基本特征属于“两头在外”,即能源、原材料要从外地及国际市场购入,产成品主要销往外地及国际市场,因而,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特别是近些年煤炭、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而工业产成品价格因产能过剩不能相应上升,从而造成对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的巨大成本上升压力。以上海为例,2005年受成本和市场因素的双重制约,该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10.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16.6%。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8.6%,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17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27,比上年下降4.26个百分点。[1]

根据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以及国内经济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东部地区工业品生产仍然同时存在着上游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又存在大多数下游工业品价格下降的压力。特别是能源和部分原材料的供应缺口继续加大,价格将会居高不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部分加工制造业产品价格还有继续走低的动能,如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和部分日用消费品等。可见,如果不能在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上努力突破,消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能耗、物耗较大的加工制造业将难以为继。

表27-4 2005年东部地区能源、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对比

资料来源:2006年国家及相关省市统计公报。

2.环境约束趋紧

东部地区工业20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重化工业的崛起,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水域、大气、城市生产生活区污染严重。从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看,东部地区的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到全国40%以上,特别是废水排放量增加较多,2004年占到全国的48.08%,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的次数虽有减少,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在上升。2004年工业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60.7万元,比上年增加140.5万元,平均每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由2.11万元提高到3.31万元,上升1.2万元(见表27-5)。尤其要注意的是,近些年东部很多重化工企业越来越多地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周围或沿江布局,存在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长三角地区就发生了多起有毒化学品运输泄漏事件,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表27-5 东部地区工业“三废”及污染损失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网站关于工业“三废”数据计算。

3.土地供给紧缺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占用大、增加多。我们仅以2003~2004年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变化来比较,2003年全国建设用地比重为3.27%,其中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1.35%、4.84%和7.89%,而东部地区高达10.72%;建设用地中工矿及居民点占土地面积,全国为2.67%,其中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1.12%、3.88%和6.32%,东部地区则高达8.8%。到2004年,全国建设用地比重上升0.05个百分点,其中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上升0.02、0.06和0.07个百分点,东部则上升0.26个百分点;建设用地中工矿及居民点用地比重,全国上升0.04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上升0.01、0.04和0.05个百分点,而东部上升0.22个百分点。分省市看,东部建设用地比重上升快的依次是天津、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见表27-6)。

2004年国家开始严控土地闸门,下达新增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指令性计划,这项措施对控制投资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土地指标紧张,相当一些项目不能落实,必然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增长。如浙江省反映,当年全省土地指标26万亩,实际需求近100万亩。[2]上海市未来五年需每年新增工业用地30~40平方公里,但目前每年工业用地计划仅为此需求的1/3。另据有关资料,目前,东部沿海各省市到2010年的规划用地指标均已经提前用完。[3]因此,土地紧缺问题必将成为今后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表27-6 2003~2004年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占用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网站土地利用数据计算。

4.高技能人才匮乏

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匮乏,成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制约。有关调研表明,目前仅上海市一地就需要上万名高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最稀缺的是“创业型”、“创造型”、“复合型”及“技术型”四类人才,主要包括IT与微电子、金融保险、生物制药、石化及精细化工、汽车与成套设备、都市农业、现代物流、城市建设与管理、新材料、社会中介服务、投资及经营管理、文化体育等12大类重点领域,具体到行业主要是高级技工、特许金融分析师、IT审计师、同声传译人员、小语种人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等等。目前,技能劳动者短缺,新的产业和企业招不到合格技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技工荒”,北京等地区也出现技工的求大于供,这种现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

除了能源、资源品价格上涨、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土地供给紧缺、高素质人才不足之外,还有沿海城市普遍的淡水资源匮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知名品牌少等问题,这些都对东部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说明,未来东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尽快摈弃依靠生产要素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