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化的内在动因

城市化的内在动因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城市化的内在动因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聚集的空间载体,是资本的积累、循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在城市地域上的体现,其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演进息息相关。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

第二节 城市化的内在动因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聚集的空间载体,是资本的积累、循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在城市地域上的体现,其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演进息息相关。城市化作为一项涉及社会经济生活诸方面的系统工程,既有区域资源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内力作用,也有外部要素投入、宏观政策变化、行政中心迁移等外力作用。在这个系统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即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农业发展、工业化、第三产业崛起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吸引,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在由低到高这一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宏观动力,要素流动是城市化的微观动力,市场机制是城市化的协调动力,城市聚集效应、区位资源禀赋则是城市化的内生动力[3]

一、农业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贡献。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总是首先产生于那些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提供剩余农产品、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本之后,使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非农活动时,才开始了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史。从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因此,城市化不仅需要工业化的带动,而且要以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非农化为基础。农业对城市化的支撑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增加、农业的商品化、农业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城市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城市的诞生。农业向非农产业提供农业剩余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业部门的农业生产率,二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总量。农业现代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劳动力和农业资本越多,城市发展的基础就越好。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的依存关系不同,城市化道路也不同。如美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为工业发展解决了粮食和原料供应,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又反过来加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城市化既包括城市的成长,也包括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资金与技术等要素向城市转移、流动和聚集,造成农村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使农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城市化发展。

农业为城市化提供农业剩余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赋税方式,即农民通过赋税提供剩余;(2)价格方式,即农业剩余通过不利的贸易条件(如工农产品剪刀差)由农业流向工业,由农村流向城市;(3)储蓄方式,即通过吸收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对政府及企业债券的认购提供剩余资金;(4)财产剥夺方式,即政府凭借政治力量使农民无偿放弃财产,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剩余。由于政策干预下提供农业剩余的价格方式、强制性方式、无偿性方式、财政调节方式的效率分别好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方式、自愿性方式、有偿性方式和金融调节方式,因此,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在农业剩余汲取方式的选择上,对前者的偏好要明显高于对后者的偏好。可见,农业剩余的存在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逐渐下降,而工业化逐步成为主要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第一,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聚集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原则,如果说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给厂商带来内部聚集效益,那么生产向城市的集中则可以使厂商得到外部聚集效益。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聚集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人口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聚集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普遍化的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当工业的分工和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第三,工业化带来交通革命,新的交通设施使各种资源整合为一个以城市为依托的范围很宽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总之,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点,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方式为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输送着“血液”。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换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一般是沿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轨迹演进。在工业化的初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较快,在收入差异的诱导下,吸引农村劳动力向轻工业转移,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在工业化的中期,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化进入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阶段,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工业就业人数随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时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由工业化带动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工业化演进到后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是就业结构还是GDP结构,一般上升到40%后开始缓慢下降,城市化速度亦有所降低,并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初始动力,但到后工业化时期,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后续动力则日益显现。这种后续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及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性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商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专业化程度越高,越要求企业间的协作与交流,越要求有发达的市场服务体系。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更多追求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由此促进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度假、法律诉讼等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工业推动的基础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城市化向纵深跃进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第三产业促进城市聚集效益的实现。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高效率服务就成为城市聚集经济的必然要求。交通、通讯及商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大机器工业生产分工带来的原料运输和产品市场问题,以利于生产的聚集,从而促进城市聚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公共事业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为工业资本的不断扩张、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保证了城市经济发展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这些行业在为工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城市产业更加齐全,生产生活更加便利,聚集辐射功能更强,使城市化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2)第三产业激发城市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指某单位内部效率的提高并不是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产生的,而是由其外部的经济行为所带来的。城市外部经济效应主要源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如,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健全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备齐全的公用事业、密集高效的信息及传输手段等,能够使企业的运输及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吸引周边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聚集。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部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就越高。(3)第三产业促进城市辐射效应的发挥。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形成一定的中心区,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边缘地区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城市可以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对邻近地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金融及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是促进生产从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地带转移的前提。第三产业越发达,城市经济的扩散范围就越大。城市的郊区化发展,不是城市的衰退,而是城市群的出现,最终推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化的内在动因可概括为两大基本力量,即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由工业化与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拉力,这两种力量的协同作用,驱使城市化的产生和发展。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三次产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第一产业主要为城市非农产业的聚集提供农业剩余,第二、第三产业则推进了这种聚集,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