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研究

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研究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并在回国以后的报告和研究中直接使用了日本的“物流”一词。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物流概念和研究内容与美国物流研究的侧重点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美国物流研究是从企业活动出发,侧重于对企业中和企业之间各项物流活动的管理进行研究。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研究

1956年,战后的日本为了发展流通业的需要,派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到美国考察学习,将美国的“实物分拨”(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引入了日本。考察团回国后向政府提出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为了使普通人能够顺利理解,日本政府在文件和报道中将PD翻译为日文“物の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992年6月,日本“物的流通协会”和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合并成为日本后勤系统协会(the Japan Institution of Logistics Systems,JILS),此时日本从使用汉字的物流改为直接使用外来语的Logistics,这标志着对于物流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日本的物流研究机构也逐渐代之以新的物流概念,是英文Logistics的日文注音。

1979年,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并在回国以后的报告和研究中直接使用了日本的“物流”一词。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和相关研究的进展,国内学者也对西方的物流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我国“物流”的概念也逐渐等同于“后勤”(Logistics)。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积极引进新型生态和技术,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2001年3月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又一次下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性且可操作的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各大城市也纷纷根据各自城市特点制定了城市物流发展规划。2001年4月我国颁布了第一个关于物流的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在国家标准中,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并明确对应为英文Logistics。

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物流概念和研究内容与美国物流研究的侧重点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美国物流研究是从企业活动出发,侧重于对企业中和企业之间各项物流活动的管理进行研究。我国是直接引入的现代物流理念和方法,因此对物流的研究不仅局限于企业中物流管理的实践,而且也要对宏观的物流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同时通过研究和制定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利用后发优势,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