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4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1.以人为本的涵义中国的以人为本思想。② 以人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首先要体现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消除管理中人成为机器和分工的异化物的看法,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战略管

3.2.4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1.以人为本的涵义

(1)中国的以人为本思想。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管仲是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家,他说:“夫霸王之所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强调人的价值。他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并提出人本精神内在深层的含义是“仁”,“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等具有人本主义内涵的主张。孟子也是人本主义的倡导者,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卓越思想。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的人本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爱民、裕民、富民”主张上。先秦思想家的人本思想对后世生产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孙中山先生努力把对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并以此作为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一代一代传承。

(2)西方的以人为本思想。

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为此,早期受人本思想影响的人性理论,也开始重视人精神方面的需要。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1880~1949年)的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始对人的理解由“经济人”上升为“社会人”。此后,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因素在管理理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

企业管理理论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企业管理活动以什么为本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企业管理思想的沿革经历了以下更替的阶段:

① 以机器为本的阶段。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的使用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管理者以机器为本,认为人是机器的附属品。

② 以技术为本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技术开发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由于人在技术发明和使用中的作用使人开始受到重视,但企业管理是围绕技术展开的。

③ 以资本为本的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以后,资本输出和全球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影响巨大。企业能否得到金融界的支持几乎是决定企业命运的事,所以企业管理以资本为中心。

④ 以人为本的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后,这时的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人的创造性。管理的战略资源来源于人。于是人本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思想的主流。

(3)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用3P理论对以人为本进行的解释是:企业为人(For People)的需要而存在、而生产;企业依靠人(By People)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和人才(Of People)。基于这一理论,有人提出现代企业管理的三大任务是创造顾客、培养人才和满足员工的需要,人始终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有的学者把人本管理划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也有学者将人本管理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人本管理,是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管理活动;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尽管对人本管理的理解各有不同,但这些定义所反映的以人为本的特征却是共同的:

① 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于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这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企业的其他资源都围绕如何充分利用人、如何充分服务于人展开。

② 以人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在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除了做“该做”的事,还要做“应做”的事。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的关系,鼓励每一位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企业经营者要让每一位员工都享受权利、信息、知识和酬劳。

③ 以人为本管理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是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由于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利用和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并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④ 以人为本管理服务的对象包括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以人为本,除了要以本企业内部员工为本以外,还要以顾客、以社会为本。

⑤ 以人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企业的目标与企业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只有将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企业要与员工一道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求得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协调统一。企业的目标不只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2.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同时企业必须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即人与企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两者的目标具有交融性,相互依赖性,即企业将人的发展融入到自己的目标之中,人也将企业发展融入到自己的目标之中。因此,企业的目标不只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唯有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摆脱人总被看成是企业发展的手段,此时,人才能真正居于企业发展的主导地位。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家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都有很精到的表述: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电器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设备。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德·杜拉克: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并通过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管理以凝聚人的合力,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首先要体现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消除管理中人成为机器和分工的异化物的看法,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战略管理。其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必须体现员工全面发展的要求,既要有助于人的理性发展,又要有助于人性的实现。最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必须致力于提高员工的知识、智慧、能力,致力于开发和充分应用人的潜能,有助于企业成为员工生命和生活的载体,成为员工自我实现的舞台。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学习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由于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时符合时代需要而受到关注,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企业每个人要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体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

3.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把人当成企业中最具有活力、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人是企业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的决定性的资源。

(1)了解员工的期望。

以人为本强调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人而展开,而以人为本成功的标志是企业的目标与企业成员的个人目标都得以实现,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必须考虑企业成员的个人目标,即企业成员的期望。

企业要了解个人的期望,个人要了解企业的期望,这是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前提,因此需要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按照沟通的方法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体态语言沟通、语调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每个企业都应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沟通方式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摩托罗拉的沟通方法是“Open Door”。在摩托罗拉,管理者办公室的门对下属绝对敞开,任何员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到管理者办公室与任何级别的上司进行平等交流。日本流行开放办公方法,管理者与下属在同一个办公区办公,以保持最快捷有效的沟通。有的企业为每一位员工建立有员工满意调查表,定期由专人对每一位员工就自己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员工的期望。

(2)帮助员工实现愿望。

企业在了解了员工的期望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帮助员工实现其期望,并最终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实现一致的目标。

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已经探索出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① 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多样化和扩大化:工作内容重新设计,实施弹性工作制、工作轮换制;

② 职业生涯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企业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设计,人力资源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实施双职业生涯家庭的职业计划,实施变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③ 招聘重点变化:招聘渠道的多样化和招聘范围的全球化,员工的挑选标准发生了新变化,更加注重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引入了情感智商等测量标准;

④ 注重员工培训:员工的培训更加注重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企业更加重视团队的建设,强调企业的学习和修炼;

⑤ 加强企业内部的合作:利润共享方案、长期激励模式等各具特色的报酬政策纷纷出现。提倡与团队业绩有关的绩效评估模式,以加强企业内部的合作;

⑥ 激励方式灵活性:每个人的不同需要和个性特征决定了必须对他们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各种激励方式和手段,使其与每个员工的需要相契合,从而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