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7.1 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7.1.1 三次产业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目前,在国际上比较通行,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7.1 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7.1.1 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目前,在国际上比较通行,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中第一产业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把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进一步需要的产业,第三产业则是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国家有关部门曾参照国外的做法,对我国三次产业做出如下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气、煤气、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具体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交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和仓储业;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水利管理业、咨询服务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7.1.2 当前我国的三次产业总体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信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构成自1978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如表7-1所示:

表7-1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构成(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img22

统计显示,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8.2∶23.7变为2001年的15∶51∶34。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摆脱改革开放以前那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的局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看,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这也是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但横向看,我国三次产业GDP结构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甚至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产业结构水平还存在巨大差距。其主要差距还是体现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过低,GDP结构类型为“二三一”,与发达国家类型“三二一”相比差一个发展阶段。

7.1.3 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太低

2001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1.1%。在世界各国三次产业GDP构成的统计资料中,除了一些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历史年份外,很少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二产业比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而同期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仅为33.6%,这样的第三产业水平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比,大概要低10~20个百分点。在工业比重过高与第三产业过低的因果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非公有经济主要发展在于工业,而较少进入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高端服务业部门。这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如投资规模、技术水平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体制方面的原因。在第三产业中,除了零售业、餐饮业和一些一般的低层次部门之外,其他大多数部门还处于国家垄断之下,非国有经济很难进入这些领域,而这些部门正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增加值占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可想而知,在缺乏非公有经济这支有生力量的加入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大量非公有经济充斥的第二产业也属合情合理。

(2)投入结构变动没有产生相应的产出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的人力投入以及固定资产的投入大幅提高,但实际的产出增长却比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下降的第二产业相对要低。对于这种下降有两种解释,一是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低,导致产出速度的增长低于投入的增长。二是第二产业的生产已处于过剩状态,其固定资产的投入下降也并不影响其产出的高速增长。从目前来看两个解释都能合乎现有数据统计。

(3)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衡量,1979~2001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3亿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7012万人、9453万人和约1.4亿人,这使三次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70.5%下降到1989年的60%,再下降到2001年的一半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1989年的18.3%,再上升为2001年的27.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有所上升。自1994年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然而,总体从业人员受教育素质低仍是当前各个产业的基本现状。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人超过95%。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的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与日本的同行业相比,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差3年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适应现在产业、行业结构升级的要求。2000年,我国金融、保险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3.19年,是第三产业中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行业。但与日本相比,我国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仍旧与日本相差0.8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有资料表明,20多年来,我国第三产业中就业比重提升较快的行业有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社会服务,而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交通通信、卫生、教育、科研和机关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比重出现下降,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动幅度较小。

城乡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差异巨大。报告显示,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3/4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重情况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9∶1;受高中教育的人口比为4∶3∶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0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而且,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也存在明显差距。

这种人力资源结构,导致了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并影响其变动:一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低下,使得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不能迅速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较少的培训投入),同时妨碍第一产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二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人才流动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没有充分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7.1.4 各产业内部现状分析

(1)第一产业仍很薄弱需要质的提升

在内部产业结构中,我国农作物产值偏大,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偏低。2001年,我国农作物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55.24%,林业总产值仅占3.59%,渔业占10.75%,牧业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也仅占30.42%,与美、英等发达国家以牧业为农业中的首位差距甚远。在种植业产值构成中,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地区间种植结构雷同,专业化、商品化水平较低;品种结构不合理,一般性品种多,专用产品少;农产品质量不高,优质产品相对不足,劣质产品积压卖难;农产品深度开发滞后,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品更少。对此,必须抓住当前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面向市场需求,对种植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农业资源锐减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首先是人均资源少,人均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其次是分布极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南部多,西北部少。再次是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降水量往往最多月为最少月的10倍以上;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另一方面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水标准;水环境恶化,湖泊在30年间减少543个,部分湖泊富营养化,淡水鱼每年损失达8万吨。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②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尤以近年为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耕地总体数量下降,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资料,1986~1995年全国净减少的耕地为193.4万公顷。2001年实测耕地总资源为127082万公顷。二是优质耕地减少,南方耕地尤其是水田占用情况严重。

③森林资源现况为:一是林业用地面积大,但利用率低、有林地仅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0.05%;二是林地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面积辽阔的西北地区很少,土地面积占全国32.2%的西北地区,有林地仅占全国的6.7%,活林木蓄积量占7.7%;三是经营管理不善、生产力低下,有林地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76.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6.2%;四是结构不合理,用材林面积大,占面积的78.2%,薪炭林、防护林偏少,中、幼龄林多,占70%以上,成熟林少。

④草地资源,首先是由于经营粗放和生产水平低,每公顷草地仅生产5公斤羊肉,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次是草地退化严重,我国北方和西部牧区退化草地面积达0.7亿公顷,产草量较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目前每年仍以300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再次是草地利用过度,全国大约有1/3草地长期超载。

⑤渔业资源,我国渔业资源可分内陆渔业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内陆渔业在综合利用,发展鱼为主,多种经营,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养殖业发展不平衡,如平均单产最高的广东省,达到3941公斤/公顷,而最低的青海省只有103公斤/公顷。其次是内陆水域环境恶化,已危及渔业的生产前景。此外,经营粗放化,集约化程度低。海洋渔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基础,1994年已具备345.6万吨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海带、贻贝、对虾、牡蛎等6个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养殖品种达40个以上。但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近海资源捕捞过度,经济鱼类资源急剧减少;海洋水污染严重;海水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渔政管理较混乱,这些均制约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收入增长就陷入停滞徘徊状态,然而农民所需缴纳的合理和非合理费用却呈上升趋势。而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就更加突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正是这种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体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粮食生产前景的担心。

“九五"期间,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在“九五”后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4%,尚不及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的1/2。由此,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从1997年的2.47∶1,扩大到2.79∶1。在平均收入差距扩大的背后是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如2000年上海农民的人均收入为贵州农民收入的4倍以上。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直接原因在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逐年减少。表7-2是近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其变化。

表7-2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构成及其变化

img23

这就不难看出,如果对那些以农业收入为绝对来源的农民,近年来其收入是逐年下降的。更不用说扣除价格增长的实际收入。这也不难理解,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沿海省份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民的就业不充分。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达到32797.5万人,占总农村劳动力的68.38%,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收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9%。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低;另一方面则表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存在着严重的不充分就业现象。如果不开辟新的就业转移渠道,仅依靠在农业内部消化吸收,这对增加农民收入极为不利。

现阶段,我国还面临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与困难。农业科技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事业,这一点已被国内外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使一些地方的推广服务部门被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销,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此外,推广部门与科研、教学部门没有联结成整体,推广网络体系不完善等都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首先,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低。其次,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再次,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对农民缺乏足够的权威感。最后,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整体质量的提高。

(2)第二产业内部同样存在不合理因素

首先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总体落后于一般加工业,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加工工业能力过剩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投入力度,但是,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始终对我国工业起着制约的作用。原料工业、消费品工业与装备工业之间始终存在着断层现象。发展较快的消费品工业始终未能将原料工业与装备工业也带动起来,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始终要走自身积累的自我发展之路。目前产业循环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原料与进口装备来完成。而一般水平的制造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重复建设,盲目扩张严重,出现了较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现象。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应支柱产业却显得发展不足,不能形成对整个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

产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分工协作差,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规模经济难以形成。这是我国第二产业的又一突出问题。比如,我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的总销售收入尚不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收入;我国电子工业100强的产值仅相当于IBM产值的1/5。我国汽车厂数世界第一,可总产量仅为通用或丰田产量的1/5。我国钢产量世界第一,但有1700家钢厂,其中只有4家达到400万吨的最小经济规模,没有一家进入世界十强。我国多数行业4~8个最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即产业集中度只有20%,而发达国家约为70%。过于分散的组织结构,势必带来规模效益差,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不足,最终影响我国工业的整体效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表现为“大而全”、“小而全”、盲目追求自成体系,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在我国的12万个机械企业中,有80%属“全能性”企业。

地区结构严重趋同。由于我国的工业体系的构建始于特殊时期,长期不具市场观念,盲目追求外延型扩张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体制上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市场封闭,价格扭曲,以及投资行为缺乏风险约束机制,造成地区间工业结构严重趋同,地区间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在主要工业产品中,全国30个省区市都生产的有电力、食用植物油、饮料酒、毛绒、钢材、家具、水泥等,29个地区都生产的有烧碱、合成氨轮胎平板玻璃、铁合金、机床等。甚至在我国经济技术资源存在巨大差异的东西部,同样存在着这种相似的结构。据测算,我国东部与中部的结构相似率为93.5%,中西部结构相似率为97.9%。且这种趋同存在增加的趋势,在各地的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有24个省市将电子作为其支柱产业,22个省市把汽车作为其支柱产业,14个省市将冶金工业列为其支柱产业。

(3)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以1992年中央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为标志,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纵观近1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轨迹,成就固然可喜,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三产业发展的进程与国家制定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过渡的历史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突出的结构性偏差,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①总量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没有出现预期的普遍高于第一、二产业的情况,而是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低1.3个百分点,比工业增长速度低5个百分点。只是由于同期服务类价格指数大大超过货物类价格指数,才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勉强维持在原有水平(33%左右)。

②比重长期偏低,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发达的第三产业是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低令人惊讶: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比低收入国家还低9个百分点,甚至比印度还低12个百分点。

③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商业、餐饮业的比重偏大,新兴的、为生产服务和为提高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发育不足。商贸、餐饮、娱乐、居民服务、运输和仓储以及党政机关团体等占第三产业一半以上,而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特别是义务教育)等人民急需的服务供给不足,新兴的、高附加值的智力服务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

④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竞争力差。1997年,第三产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占2.7%,大大低于第二产业11.8%的比重。在第三产业42个大行业中,除零售、商业代理、房地产代理、旅馆、旅行社、娱乐、计算机服务7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外商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都低于5%,其中20个行业的比重在1%以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1996年为19亿美元,1998年增加到59亿美元。除旅游和通讯服务外,其他领域的服务贸易都是逆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