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的研究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是否与市场经济兼容并存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讨论产生的。至此,全国理论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上基本形成了共识。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根据半年多来全党和全国人民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共识,郑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阐述了这一改革目标的理论原则。

一、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能否采用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是否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问题,国际上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争论和研究,并由此在30年代产生了著名的“兰格模式”即“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兰格模式”的重要理论突破,简单地说,就是证明市场机制是中性的,本身无社会性质之属,只有被不同的社会制度所采用,才会产生相应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兰格模式”实际上暗示了这样一个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选择计划或市场哪一种体系,让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不应取决于意识形态的成见,而应看哪种体系更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11]。以兰格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当时因苏联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冷遇,但是从7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经济改革之后,其影响逐渐上升,并在80年代对我国经济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是否与市场经济兼容并存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讨论产生的。早在1979年4月以前筹备无锡价值规律讨论会时,许多人就提出了市场经济问题。有人说:“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只要社会主义实行商品制度,市场经济的存在就是不可避免的,要人为地取缔它,是办不的。”[12] 但是讨论会以后,由于多数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范畴的观点,同时受整个理论界的认识水平的局限,这种观点不多见了。无独有偶,当大多数人对“市场经济”还处于“谈虎色变”的时候,邓小平在同年11月26日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等人时,提出市场经济是方法,社会主义可以采用。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由于人们对这句话有不同理解,于是理论界又出现了关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没有必要区分,要区分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有其特定内含,不能等同于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而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受上述讨论和经济改革实践的推动,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十三大”文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市场经济”这个名词,但是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改革目标,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

“六四”事件以后,曾出现批判市场经济的浪潮,有人将崇尚市场调节的作用列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经济领域的12个表现之一,也有文章认为市场经济是同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但是在上述观点处于主流地位时,仍存在着与此不同的看法。有文章认为:中国不实行市场经济是一回事,市场经济,特别是有计划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提法在理论上站得住站不往是另一回事。不能说搞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在搞资本主义。有文章则认为:不论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基本制度。资本主义有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用计划和市场。在计划和市场二者中,市场是基础,计划是指导,计划以市场运行状况为依据,为出发点,为调节对象。在这阶段内,还发表了皇甫平的文章。文章说“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的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懂得:计划与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13] 当然,实际上,当时许多经济学界人士依然认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应是市场化取向。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重申了他对计划与市场的看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14]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产生巨大影响。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第一次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在此前后,全国理论界出现了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潮,大批经济学家阐述了自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被编成书,较有代表性的有:《著名学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跨世纪的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论改革》(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至此,全国理论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上基本形成了共识。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根据半年多来全党和全国人民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共识,郑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阐述了这一改革目标的理论原则。此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重心开始转向应用和操作方面。1993年12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文件勾画了我国1990年代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框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针政策和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