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地推动了广东省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陈鸿宇 蔡 兵 张海梅

为了进一步推进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与研究工作,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与研究促进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以国家、省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为基本依据,在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大量数据资料和文献的对比、核实及对县域经济的实地调研,于2010年10月完成了《2010广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对2009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根据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对2009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介绍。

一、2009年广东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1.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2009年,广东省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2.69%。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省GDP增长为9.5%,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回落5.2个百分点。同期县域GDP增速仅比2007年回落了1.61个百分点。2009年,67个县域单位中有60个县(市)的GDP增长率超过10%,比2008年的42个多了18个,13个县(市)GDP增长率超过15%,超过20%的有2个。

2.县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9年,全省县域产业结构已稳定在“二三一”格局,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比重也在缓慢提升。目前,县域第一产业比重从2008年的21%进一步下降到2009年的19.9%,与2004年相比,5年间下降了9.5个百分点。2009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4.4%,比2008年的44.9%略有下降,但第三产业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3.县域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快速推进

2009年,广东将城市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提出了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迁移策略。在努力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还努力促进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负担,达到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目的。通过这些措施,2009年,广东县域城市化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县域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向非农产业、小城镇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步伐。

2009年,广东大部分县(市)努力推进立足县域,以乡镇为基础单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如增城市继续以三大主体功能区为平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生态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产业为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增长质量和效益。许多县(市)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云安县,以主体功能区理念指导全县发展。在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差异的基础上,将全县划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开发与保护并重示范区”三类主体功能区,赋予各镇不同功能定位、职责要求,形成合理的县域经济结构和县域产业分工格局。

4.“双转移”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008年以来,广东各县(市)都把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作为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各县(市)建设产业转移园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已经建立了34个产业转移园。同时,各县(市)紧紧围绕“突出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特色、实现产业集聚”目标,着力在承接珠三角核心地带产业转移上下工夫,努力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和工业企业分散无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大力引进附加值高、技术溢出效应强、产业带动大的项目,提升了产业转移园的产业集聚能力。

2009年,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产值907.18亿元,同比增长17.08%;实现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21%;实现税收53.1亿元,增长33.99%。目前,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增加值已占粤东西北地区总量的9.4%,带动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原本比较落后的县域经济全面增速,成为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增长点。粤东、粤西、粤北各市经济增幅全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个、0.9个和1.5个百分点。如地处粤北山区的南雄市,以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2009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071万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比重的18.6%和18.1%。佛冈县按照“同业入园、专业集群、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思路,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特色化”,实现产业相对集中和生产要素集约经营,整合了4个乡镇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提高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整体实力,2009年该县的综合发展力排名继续蝉联全省山区4市的首位。

5.全省上下已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2009年,广东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首先得力于广东省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的重视、关注和有力领导,在财政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扶持服务县域民营发展、培育市场、扩大内需等方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广东实际的重大措施。2004年以后,广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文件。2009年后,广东省又出台了《关于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实现“五年大变化”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地推动了广东省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省、市等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有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力度。省委、省政府和各市的主要领导同志也经常深入基层县市、乡镇,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许多县(市)都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修订充实或新编制县域发展战略和城乡发展规划,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二、2009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从总量上看,2009年广东县域生产总值为7178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4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97.1亿元,仅为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7.39%;居民储蓄存款4769.20亿元,仅为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15.21%。

从人均水平看,2009年全省县域人均GDP为16011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9.49%;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662元,比全省水平低3112元;人均储蓄存款106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8246元;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域单位只有增城。

2.县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

经济总量看,2009年珠江三角洲的15个县(市)的总人口仅占全省县域人口的21.6%,而其GDP却占全省县域GDP的34.18%,地方财政收入占45.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36.14%,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均在广东县域经济中居于前列。全省67个县域单位,粤北地区就占34个县(市),其GDP合计数只是县域总和的25.02%,地方财政收入占27.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26.48%。粤东有10个县(市),拥有人口占全省县域的21.5%,其GDP仅占全省县域总和的18.03%,地方财政收入占13.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16.83%。粤西12个县(市)的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27.85%,GDP相应占22.88%,地方财政收入占13.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20.55%。

从均量上看,2009年全省县域人均GDP为16011元,其中珠三角县域人均26185元,粤东县域人均13304元,粤西县域人均13524元,粤北县域人均13161元,珠三角县域人均GDP是粤东县域人均GDP的2倍。67个县域单位中剔除人均GDP最高值(最高值是增城,人均GDP为64217元),人均GDP次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3646元,最低值仅为次高值的18.8%,最低值也仅为县域人均GDP的36.9%。同时,县域之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在扩大。首先,各地县域人均GDP与县域合计人均GDP相比呈现两头扩大的趋势,珠三角县域人均数高于县域合计人均数的量在扩大,粤东、粤西和粤北低于县域合计人均数的量也在扩大。其次,粤东、粤西和粤北县域人均GDP与珠三角县域人均GDP的差距在扩大。

3.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2009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比为19.9∶44.4∶35.7,呈现二、三、一的格局,与全省平均水平5.5∶51.6∶42.9的三次产业构成相比,第一产业高1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低6.7个和8.8个百分点。虽然近年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不尽合理,农业比重相对过高、工业规模相对较小、服务业发展缓慢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县域财政整体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2009年该比重为3.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个百分点。

4.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许多省(区)

广东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县域经济却落后于江浙等发达省份,甚至也落后于一些中部省份,就是与全国县域经济总体水平相比,优势也不明显。2010年,第十届全国百强县评选,浙江有25个,山东27个,江苏28个,广东只有2个。虽然广东省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升为地级市或转为市辖区,不参与百强县评选,但以目前全省的67个县(市)而言,面积占全省81.81%,人口占全省52.6%,GDP只占全省18.49%,财政收入只占全省7.39%。据资料反映,2009年,浙江全省58个县的GDP为15310亿元,占全省52.41%;财政收入为1083亿元,占全省19%。2009年,江苏全省51个县GDP为16385.79亿元,占全省54.56%;财政收入为1187.89亿元,占全省37.44%。与这些发达省份的县域相比,广东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严重偏低,落后面较大,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待提升。

与周边省份相比,广东县域发展水平也不高。2009年,江西省县域创造生产总值450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4.3%。福建的县域生产总值实现6743.4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55.11%。2009年,福建县级财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5.35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32.75%,另外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324.68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55.36%。课题组分别选取广东与周边省区的一些相邻县市,在GDP、人均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方面逐一比较发现,广东相当多的县市经济同邻省县市相比也存在着明显差距。

综上所述,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有些地方仍然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科学发展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具体表现在:

(1)重速度,轻质量。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强县的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型工业所占比重大,高技术产业、高精尖加工业发展不快。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盲目投资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2)重经济,轻社会。有些地方对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搞好城乡统筹的自觉性不强,抓社会事业发展力度不够。

(3)重增长,轻环保。个别地方领导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受地方利益驱使,超排、偷排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

此外,有的地方工作思路还不够明确,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开拓创新胆识不够,率先发展意识不强。

三、进一步加快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对策

1.努力推进产业空间聚集,不断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广东县域在产业发展上,应借助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带动其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形成高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广东县域需要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优势方向,围绕广东“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吸引产业转移与培育与战略导向相适应的产业,最终形成一批以配套和对接珠三角产业的大产业集群。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通过抓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引进龙头性项目,由此带来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二是强化产业的再集群化,重点将一个或几个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再聚集在一起,形成“块状式”经济,引导产业空间集聚与产业再集群化。三是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编制土地规划指标,想方设法盘活存量用地,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供给,引导非农产业相对集中布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产业的集聚效益。四是分区有针对性地加快产业发展转型与发展,形成有特色的分工与协作的区域产业体系,共同推动广东县域发展。

珠三角县域的产业空间聚集,应通过培育区域品牌、建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生产配套和扶持行业协会等方式来加快推进,在聚集中要努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型、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提升、从完善产业链向形成价值链提升的目标。粤东县域要依托汕头—潮州—揭阳城区的金三角和潮汕机场、沿海高铁潮汕中心站和汕头深水港区等大型交通枢纽与基础设施,做大做强现有的区域性产业集群,积极对接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加快现有产业集中与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配套链建设水平。粤西县域可通过营造良好产业园区化环境,为湛江—茂名的钢铁、造船、石化等产业做配套服务,形成产业快速集聚发展的能力。粤北山区则应坚持以生态产业与绿色产业为主导,推动产业转移的配套基础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条件,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绿色发展。

2.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加快“省管县”、“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改革步伐

广东县域的“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应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增加财力、强化责任为重点,减少审批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促进县镇事权与财力相适应。要扎实做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基层政权组织的财政保障机制。继续探索“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及时总结分析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以有序推进省对县财政直管和市县财政分治,最终实现由省管市和省管县(市),均衡市县运作的基本财力。同时,积极推进镇(乡)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实行“镇财县管”和“村财镇代管”。

(2)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推动县镇政府职能转变。稳妥调整政府职能结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大力提升行政效能。要继续完善顺德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时研究分析顺德改革对县域改革的借鉴和推动作用,加快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条件的县市,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可尝试赋予县(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要以“大部制”理念为指引,积极试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如云安县将乡镇党政机关和服务机构重组为“两办三中心”(党政办、宜居办、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劳动力服务中心、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和“维稳综治中心”,将政府职能转变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快制定和实施县域强镇事权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次”的原则,分期分类逐步赋予镇部分县级行政审批权、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和综合执法职权,重点要强化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要加快县镇机构、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条块关系、“一票否决”及人事制度等的改革,不断增强县、镇两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要健全县镇行政权力监督约束体系,进一步探索推进县镇政务公开的方式,特别要建立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创新监督手段和形式,将政务公开、财政资金和专项基金运行以及要素市场建设等领域纳入监察范围,确保权力使用受到约束。

3.努力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快宜居城乡建设步伐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正转向强调质量、民生与低碳的方向,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协调发展应成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县级财政也应更多地投向县域城乡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要通过县域财政的投入引导,使村村通水泥路、通广播电视、饮水安全、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卫生院站标准建设、基本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优先发展农村学校,推行领导挂钩制、校长挂任制和年终考评制,中小学均落实县、镇领导班子成员或县直机关负责人对应挂钩,落实办好农村面上的小学。

(2)加大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有条件县(市)要建立集敬老院、光荣院、儿童福利园、残疾人康复中心“四位一体”的福利服务中心。

(3)增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劳动保障能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医保水平,建立对农村低保的保障线,实现县域异地享受同城共建医疗服务等。尽快推进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试点县推广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防病弱、保障低”的问题。

(4)继续推广和谐示范村建设,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坚持以“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建设前锋镇洞表乡村旅游区,突出开发与保护并重示范区的功能要求,建设一批体现生态、文化、和谐特点的绿色、文明、宜居示范村。县域统筹各镇启动旧村改造试点,推进“一镇一示范”的任务。成立镇级农村环卫服务队,由镇落实专人,由县配套专车和落实专款,对垃圾处理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分片处理”的新机制,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5)通过整合土地努力做到规模化连片开发。对于县镇低密度杂乱不规则的土块,由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购或其他方式,将分散土地有效集中,进行空间再规划,以提升城镇功能和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实现土地开发的规模化与空间发展的高品质化。

(6)保护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在中心城区和中心镇探索建设廉租房等公共住房建设,吸引周边农村人口向县域城区集中,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创造条件。

4.努力推进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县域科学布局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需要赋予主体功能区规划权,根据区域内部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与内部差异等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不断促进县域资源的科学布局与合理开发。

(1)要制定科学的主体功能分析评价体系,编制科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动员和整合有关方面的研究力量,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反复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2)要以分类指导为着力点,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考评机制。对不同的功能区域,要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实施不同的扶持和引导政策,如不考核镇一级的招商指标和不考核生态发展地区的GDP增长指标,进一步健全县域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加大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探索建立以全省为统筹的跨县域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基金,促进区域间错位发展与功能互补。

(3)要确立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切实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防止出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在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和产业进园上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节地工作,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4)要建立主体功能区的监测评估体系,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及时把握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广东县域需要建立主体功能区的监测评估体系,对各功能区发展状态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并进行动态评价和调整。

5.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县域是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领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1)要按照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政府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领域。一方面,对当地已有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和深加工。另一方面,引进适合广东地区的优良品种,加大技术投入,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绿色品牌。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准确定位,要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放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各类商品生产基地,尽可能形成农业优势产业带,打造农业商品的板块经济,把自主培植与招商引资、发展生产与搞活流通、壮大规模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的发展。要着重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各类农民流通组织,切实抓好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真正把规模调大,把品种调优,把产业链条接长。

(3)针对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协调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经济组织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加速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集中,实现规模经营。

6.努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提高县域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要一如既往地把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方式,坚持完善和落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民营经济能够为不断加快县域发展贡献力量。

(1)要认真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意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生产加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扶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劳动密集等类型的民营企业发展。只要民营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标准,都要放手发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申办自营进出口权,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境外办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2)各县(市)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扶持的具体政策,鼓励县域“草根经济”放手发展。在县域范围内,强化政府为社会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职能,提高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做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工作,尤其对企业人才引进、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开拓性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从根本上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障碍。建议县域各级政府组织民营企业服务团队,深入到民营企业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注意培养行业的龙头企业,提高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为中小企业升级创造条件。

(3)要分类指导民营经济发展。一些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县域,要加快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重点提高企业经营者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督促和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县域,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由分散经营向集中连片发展,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可以借鉴江浙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以民营化为主体形成块状经济,既可带活县域经济,又有利于产业升级。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主群体的发展,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7.努力打造良性的县域金融生态,不断加大对县域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当前,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很不匹配,某种程度上已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信贷资金外流严重,支农资金不足。其次,县域金融机构大量缩减,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日益弱化。最后,县域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与目前县域经济日趋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情况不相适应,尤其对自身资本积累尚未完成的中小企业发展制约比较大。因此,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支持,打造良性健康的县域金融生态。

(1)有序引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在县域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2)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结合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的信贷倾斜,为增加信贷投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3)加大对农信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中的作用。可以将进入农村的财政资金、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性补贴资金,优先存放到农村信用社,拓宽农信社资金来源渠道。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化解农信社呆账、滞账,增强其信贷功能。

(4)要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多种形式的贷款业务,支持县域中小型企业以各种有效的物权凭证进行抵押贷款,加大试点力度,创新符合县域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允许农民住宅、大型机械器具、县域中小企业厂房及设备等用于抵押贷款。鼓励有条件的县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提高县域发展融资担保能力。

(5)支持县域运作比较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可以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县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8.努力推进跨县域合作,不断开拓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广东相当部分县域与珠三角交通路程短,土地供给充足,劳动力相对廉价,与珠三角对接能力强,同时也是粤港澳经济合作体系的重要连接带,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产业特色优势,广东县域经济能够成为吸引国内外资金的热点地区,这是县域经济的后发优势。要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快的出路还是在开放和合作,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合作,可以开拓县域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

各县(市)必须真正确立县外就是“外”的观念,顺应资金随着项目走的趋势,立足于本地优势,努力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者进入,充分利用各种合作平台,及时准确地捕捉信息,积极发展与县外、境外的联合与合作,通过县域之间的企业联合和各种经济联盟,形成开放型的市场网络。各县(市)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甘当中心城市或其他经济体产业的配角,勇于在产业链的下游寻求自己的定位,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的延伸,对县域进行系统的产业规划和进一步细化的产业发展定位,提升各县专业化生产能力,实现县域与中心城市和其他区域的互补合作。

发展县域合作,有必要加大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引导县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议抓住各地级市已全部通高速公路的契机,加大与之配套的路网建设,要积极推进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便捷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尤其要尽快完善各地级市通往县城的高等级公路,完成县城通往各镇、各乡公路的高水平硬底化建设,把偏远地区的县域和外界连接起来,使物畅人流,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加速,产业合作才能搞起来。此外,要勇于打破区划界线,形成更多的经济发展共同体。最后,有必要形成一个县级财政能够承担、县域内广大农民买得起且很实用的信息技术网络。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农业科技项目,打通农产品通往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协助地方政府便捷高效地对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全面、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县域内用户特别是广大农民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信息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作者陈鸿宇系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县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兵系广东省委党校省情教研部暨省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县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张海梅系广东省委党校省情教研部暨省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县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