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与思考_中国县域经济前沿关于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与思考张亚忠黑龙江省肇东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处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与全国油城大庆之间,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辖区面积为3905平方公里,有耕地378.7万亩,总人口为93万人,下辖2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城区设有4个办事处、33个社区居委会。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张亚忠

黑龙江省肇东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处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与全国油城大庆之间,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辖区面积为3905平方公里,有耕地378.7万亩,总人口为93万人,下辖2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城区设有4个办事处、33个社区居委会。肇东市现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中国玉米综合开发利用之乡”、“中国乳业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黑龙江省十强县”、“东北十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近年来,肇东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黑龙江省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规划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和谐发展新肇东”目标,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农业产业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带动服务现代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市域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势头,实现了规模、速度与效益的同步提高,综合实力、竞争能力与对外影响力的同步提升。一是市域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期末的128.8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305.4亿元,年均增长16.2%,连续3年位列黑龙江省县(市)第一位。二是市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增长幅度大、额度多,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项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之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6.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1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35.7%。三是市域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财政收入实现了平稳增收、强劲增长。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十五”期末的6.07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14.2亿元,年均增长18.5%,翻了一番还多2亿元,连续3年位列黑龙江省县级第一位。四是市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参与全国竞争上有了大突破。2008年,肇东市在黑龙江省率先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名列第99位,并且位次逐年攀升,2010年上升到第87位;在黑龙江省加快发展上有了大进步,肇东市在黑龙江省县(市)中一直处于龙头地位,十强县排名从上一轮评比中的第三位跃升到最新一轮评比中的第一位,综合实力位居黑龙江省县(市)之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都曾到肇东市视察,对肇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以实施农业产业化为牵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眼肇东市情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一、二产业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产业互补、工农互动的效应。

1.强龙头,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企业旗舰”

一是招商引资建龙头。立足优越的区位、资源、发展基础等优势,通过以政策招商、以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手段,使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肇东,打造了以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伊利集团肇东分公司、黑龙江宝迪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成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联大靠强壮龙头。实施联大靠强战略,借助外力促进龙头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先后联靠上了中粮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广州广新集团、哈尔滨欣欣大庄园集团等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市场占有率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投资近40亿元,使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三是发展民营扩龙头。立足民营企业规模扩张、产能扩大,从转化经营机制、转变管理方式、转移产业方向入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整合成立的黑龙江成福集团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实现产值近3亿元,利税3000万元。四是打造载体聚龙头。肇东市现有132.5平方公里重度盐碱地被列为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建设用地,通过聘请上海华汇规划设计院,对核心项目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项目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入驻项目区的大项目已近80个,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余户。

2.建基地,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第一车间”

重点推进了“粮、乳、肉、菜”四大标准化基地建设。一是建设了规模化粮食基地。围绕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土地规模经营为突破,全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大幅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高产创建面积达到了33万亩,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3.8亿斤,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二是建设了专业化乳品基地。通过干部发动、典型带动、经纪人牵动、政策促动、产业拉动,着力推进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促进奶牛养殖基地转型升级。2010年,肇东市奶牛存栏12.1万头,生鲜乳产量20万吨。三是建设了标准化肉类基地。以专业养殖小区为引领,以标准化生产为主线,突出专业村屯和大场大户带动,全力扩大“三肉”(肉牛、肉猪、肉鸡)饲养总量。肇东市肉牛、肉猪饲养量分别达到了63万头和315万头,出栏肉鸡200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8万吨。四是建设了棚室化蔬菜基地。全力推进蔬菜种植向棚室化、立体化、反季化发展。先后建设了五站镇百亩高科技蔬菜园、肇东镇千亩寿光棚室、向阳乡万亩陆地蔬菜,沿路沿线、围井靠城建设蔬菜棚室1.2万栋,蔬菜面积发展到8.6万亩。

3.稳机制,提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发展产业化经营中,注重运行机制建设,以一定的机制形成一定的模式,保证产业链条连续、稳固发展,保证产业化健康、顺畅推进。一方面,强化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对接。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发展“契约农业”,基地农户按订单生产,龙头企业按订单收购。肇东市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福集团在春季就与周边乡镇的农户签订了玉米种植合同,既保证了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另一方面,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积极引导基地与农户通过利益纽带,捆绑、联结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夯实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伊利集团肇东分公司为了保证鲜奶原料供应,积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奶牛养殖户扩张饲养规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饲养热情,满足了企业的生产原料需求,实现了“双赢”。

4.活市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层次水平”

为了使农业产业化真正“化”起来、“活”起来,积极放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等市场中介组织的“铺天盖地”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点”上突破、“面”上开花。一是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现已形成了以“利民城”市场等为代表的28个综合集贸市场,以粮贸大厅等为代表的15个专业市场,以太平生猪等为代表的10个畜禽专业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5亿元。二是打造经纪人队伍。发挥经纪人桥梁、纽带作用,把小农户与大市场有力地联结起来,使农副产品间接进入市场。现在,肇东市已形成了奶牛、肉牛、生猪、山绵羊、家禽、鲜鱼6支经纪人队伍,经纪人总数已达到4291人,年经商销售额达5亿元,带动农户2.6万人。三是建设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协会,建立生产联合体,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环节的顺利对接,紧密衔接。现在,肇东市已成立了奶牛、生猪、肉蛋鸡、瓜菜等协会组织或生产联合体495个,成为推动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力量。

二、以实施新型工业化为推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几年来,肇东市牢牢抓住被纳入哈尔滨都市经济圈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有利契机,依托丰富的粮牧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坚持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产业项目为牵动,以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为载体,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全力发展新型工业,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工业化牵动市域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子。在实践工作中,肇东市重点建设了“一个园区”,发展了“七大产业”。

“一个园区”,就是建设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园区。2011年,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在肇东市建设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按照这一目标要求,肇东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对园区及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把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划定位为“两区合一、两园并行”。“两区合一”,就是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和绥化(肇东)工业集中区合为一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两园并行”,就是同步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和高端食品产业园。二是制定了发展目标。确定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近期发展目标为“1555”,即未来2~3年内,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15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的骨干项目要达到50个,绿色食品产业年销售总收入要实现500亿元。确定远期目标为“4111”,即在未来5~10年内,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41平方公里,重点骨干项目要达到100个,绿色食品产业年销售总收入要实现1000亿元。三是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肇东市共投入3.2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了40.5公里“四横五纵”园区道路和给排水、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七大产业”,就是重点发展了有基础、有优势、有规模的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医药兽药等7个产业。一是重点发展了粮食深加工产业。立足加快推进粮食加工转化,在促进中粮生化、成福食品、希望饲料等原有企业扩大产能、开发新产品、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引进建设了投资10亿元的10万吨纤维素酒精、投资5.1亿元的星湖生物科技产业园、投资6亿元的由府御液大豆蛋白肽和投资2.4亿元的庆东多肽生物活性有机肥等一批粮食加工产业项目,形成了年加工转化玉米200万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项目集群。二是重点发展了畜产品深加工产业。肇东市依托充足的畜牧资源,引进内蒙古伊利集团,投资3.8亿元建设了30万吨液态奶项目;引进天津宝迪集团,投资9亿元建设了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引进大连成达集团,投资8亿元建设了2亿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引进哈尔滨欣欣大庄园集团,累计投资4亿元建设了10万头肉牛、50万只羊、100万只大鹅等畜禽屠宰加工和熟食制品加工项目。这些产业项目的引进建设,极大地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有力地牵动了市域经济发展。三是重点发展了果蔬深加工产业。引进北京汇源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了年产32万吨果汁饮料项目;引进吉林金刚山集团,投资1.8亿元建设了年产6万吨韩国泡菜项目,这两个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填补了肇东没有果蔬加工产业的空白。四是重点发展了石化产业。立足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与大庆油田合作开发建设榆树林油田的基础上,黑龙江金源仑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投资1.45亿元建设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大连中龙油化有限公司投资1.23亿元建设了甲基叔丁基醚项目,长春长海润滑油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了长海润滑油项目,进一步拉长了石化产业链条,增强了产业实力。五是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抓住国家和省大力扶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有利契机,先后引进了华能热电联产、垃圾处理发电、木岭生物质发电、大唐百万千瓦风力发电、大唐光伏发电、深圳华烨光电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的新能源项目,为项目建设增添了新领域,为市域经济发展增加了新优势。六是重点发展了医药、兽药产业。肇东市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外商新建项目等方式,促进了全市医药、兽药产业加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福和华星制药、华富药业公司两大制药企业为主力的医用制药企业群和以黑龙江汇丰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兽用制药企业群。七是重点发展了配套产业。先后引进建设了为现代化电网配套的超高压特大型变压器项目,为粮食深加工企业配套的中粮电站节能改造、东龙大型制油设备项目,为绿色食品企业配套的一品彩印包装、跃进纸箱包装项目,为建筑行业配套的120万吨金刚水泥、泰岳装饰材料、双利钢构、建华管桩等项目,为全国钢铁制造业配套的首龙废钢回收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推进了全市配套产业迅猛发展。

三、以实施城乡一体化为拉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肇东市着眼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本着城乡互融、产业互动、功能互补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一体化,通过产业融合互动,促进了结构优化升级。

1.靠规划衔接推动城乡一体化,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规划保障

一是城乡建设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规划,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产业要素等方面发展现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使城市和农村在发展空间上同规划、在资源要素上同配置、在发展成果上同分享。二是城乡设施同步规划。坚持规划先行,靠规划的有力衔接,推动农村的道路、给排水、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卫生院、中小学校等公益设施加快发展,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格局。三是城乡产业一体规划。以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统筹规划设计,依据北部乡镇养殖业突出的特点,把大型生态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向这里集中,成为畜牧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依据中部乡镇种植业突出的特点,建设了五里明7万亩玉米吨粮田和黎明3万亩玉米吨粮田,成为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依据南部乡镇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建设了涝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2.靠基础设施连接推动城乡一体化,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设施保障

一是道路向农村延伸。肇东市不断推进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几年来,仅农村道路建设就修建2000多公里,形成了纵横贯通、网络完善、运行高效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交通网络。二是给排水向农村拓展。共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215处,农村有近24万人吃上了自来水,自来水管网已经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管网已初具规模。三是公共设施向农村覆盖。紧紧围绕教育服务、卫生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社区服务设施升级,加强体育健身广场、村级活动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共设施建设,使农村享受到了与城市一样的标准,让农民享受到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阳光”。四是社会保障向农村推进。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等,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保障。

3.靠城乡经济承接推动城乡一体化,为产业互动提供发展保障

一是重点靠产业化推动。肇东市已经形成的玉米、乳品、生猪、肉鸡、肉羊、肉牛、果蔬等产业链条,是连接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产业化发展的完整体系。肇东市通过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强化基地培育,强化“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协作,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育壮了产业群体,使“桥梁”变成了“栋梁”,让“纽带”变成了“宽带”。二是重点靠合作化推动。以五里明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彻底打破专业合作社主要由农民牵头承办、股东主要以农民为主体的固有模式,鼓励企业家、个体私营业者走向农村,带头领办,大力支持企业资本、城市资金投入农业基地建设,参与生产经营和合作开发,引导农民和农村资金参与市场建设与开发,注资龙头企业做股东,让城乡经济不断走向一体化。三是重点靠非农化推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推进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让农民离开田间走进车间,从农村走进城市,由农民变成股东,靠农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

四、以实施服务现代化为带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优化结构、扩大供给、增加就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全力构筑了现代大商服、大物流体系,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了“七大经济”。

1.发展物流经济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着力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的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现已有以投资15亿元的北大荒物流中心和投资8.2亿元的北大物流中心为代表的10个省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入园落户,几十家公司在肇东市注册组建物流公司。

2.发展总部经济

通过引进申格体育等知名企业在肇东市设立营销部、引进首钢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在肇东市建立分公司、鼓励“两头在外”企业在肇东市成立结算中心等途径,把域外企业的营业额体现给肇东,税收上缴给肇东,进而不断扩大肇东市的经济总量,增加企业的纳税金额。

3.发展金融经济

在原有银行的基础上,新引进了大庆商业银行、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在肇东市建立支行,新组建了通达、万通、亿丰等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证券公司,成立担保公司,开设典当行,建设投融资平台,使外域资金流向肇东,促进金融经济加快发展。

4.发展商贸经济

引进福建新亚集团投资3.6亿元建设东北商业第一街,先后入驻了德克士、国美电器、春天百货、香港龙升新世纪等知名品牌和著名企业;引进外商,新建了万邦家具城、新亚建材家具城等大型商贸企业;引进大型连锁超市,新建了庆客隆、满客隆、家乐福超市,提高了市民消费层次。

5.发展民营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精心扶持促进发展、调整结构科学发展等有效举措,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928户、私营企业205户。

6.发展外贸经济

重点扶持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日成酶制剂公司等外贸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创汇能力。201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950万美元,出口创汇73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21.7%。

7.发展消费经济

通过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完善了农村消费市场网络;通过抓“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亿元,增长20.3%。同时,肇东市着眼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了科技、教育、卫生、社区、文化、计生、体育、广播电视、商业、信息“十大服务网络”,促进了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为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提供了保障。

(作者系黑龙江省肇东市委书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县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