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

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目前,世界各国先进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如澳大利亚69%、美国77%、德国79%、日本几乎100%的企业都有比较明确的企业精神或类似用语的表述。团队在许多现代企业中已成为促进企业员工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奉献精神是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联系的。通过这些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二、先进企业的共同精神追求

目前,世界各国先进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如澳大利亚69%、美国77%、德国79%、日本几乎100%的企业都有比较明确的企业精神或类似用语的表述。从其内容来看,主张参与、协作、奉献和竞争与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精神的主导意志,值得企业在提炼自身企业精神时作为参考。

1.参与精神。强调参与,是企业兼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和企业效率、效益要求的基本价值追求。员工通过参与企业,发挥聪明才智,得到比较高的经济报酬,改善了人际关系,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企业则由于员工的参与,改进了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精神和参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提高幅度在50%以上,有的可以达到一倍至几倍。增加的效益一般有1/3作为奖励返给员工,2/3作为企业增加的资产投入再生产。

培育参与精神,使员工以文化主体的身份参与管理,企业要特别注意引导,要把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市场形势和努力的主要方向传达给员工,使员工的参与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些企业家对来自员工的潮水般的建议和意见不知如何处理,这主要是他们自己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管理目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知道如何引导员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重点突破。明确引导是保护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使员工参与管理能持续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员工参与管理的开始阶段,由于管理者和员工都没有经验,参与管理会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企业没有得到明显的效益,甚至出现效益下降。管理者应及时总结经验、肯定主流,把实情告诉员工,获得员工的理解,尽快提高参与管理的效率。

实施参与管理要根据员工知识化程度和参与管理的经验采取不同方式。第一种方式,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较低、参与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采用控制型参与管理。它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局部建议,经过筛选后,由工程师和主管人员确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美、日、德等国企业中的参与管理很多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长处在于它的可控性,但由于它倾向于把参与的积极性控制在现有的标准、制度范畴之内,因而不能进一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第二种方式,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较高,有相当参与管理经验的情况采用授权型参与。它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而且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在得到批准后被授予组织实施的权力,以员工为主导完成参与和改革的全过程。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智能服务业的员工知识化水平较高,因此,多采用这种模式。第三种方式,不限于员工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其他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实行全方位参与。企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员工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并发挥创造力。这种模式是针对员工具有较广博的知识,管理部门又具有相当的宽容度,企业内部择业又有很大的自由的情况而采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努力去做,每个人都将成为卓越的一员。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日本企业家盛田昭夫说过,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育起与员工之间的健康关系,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的整体观念。这种健康关系和整体观念就是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让员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允许员工多少时间内可以调换一次工作,创造一个毛遂自荐的机会,是发掘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能让员工自由选择自己所爱好的工作,那么他们一旦成功,就会精力百倍地投入这项工作。

在美国许多公司中,参与作为一种企业精神,要求每个员工每年要写一份自我发展计划,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在一年中要达到什么目标,有什么需要,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并对上一年的计划进行总结。自我发展计划,一方面是员工实行自我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给每个员工的上级提出了要求:如何帮助下属实现自己的计划,它既可以作为上级人员制订自我计划的基础,又成为对上级人员考核的依据。每个员工应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定期填写雇员调查表,这个调查表可以使那些没有参与管理积极性的人也参加进来,他们对公司工作的评价会成为管理部门主动了解意见和建议的基础。雇员调查表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公司业务的各个方面。企业每年进行一次员工评议,包括总经理在内,都要受到他的上级和下属、与他有关的平行部门(企业内外)的评议。

2.协作精神。协作是大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谋求创造整体放大效应的要求。协作不仅能够放大整体价值,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体价值。因此,协作是现代企业精神中的基本要素。

培育协作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确定明确的分工、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以及协作制度等,还可以利用工作后的聚餐、郊游等形式来增进同事之间的私人感情和协作的意愿,使同事的联系之外加上朋友的关系。日本的企业界,很多经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和年轻的职员一起聚餐、聊天,直到深夜,这种聚餐已成为日本各公司的普遍做法。在美国,过去有工作后社交的习惯,但一般不涉及同事,近年来,这种社交活动逐渐向同事关系扩展。协作精神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团队(或以班组、部门,或以临时任务组织、兴趣小组为基础)形式来促进企业员工的协作精神。团队在许多现代企业中已成为促进企业员工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美国管理学家哈默指出,团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重新构建公司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联系的。它体现在企业运营中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境界。企业只有坚持公众利益至上,才能得到公众的好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长远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公共服务设施等事业,参与环保事业。通过这些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比如,在美国,处于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深知人才的重要,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因为那里面就有他们公司的未来。因此,教育成为企业资助最多的领域。芝加哥商学院院长哈马达说,许多公司,无论大小都积极赞助像芝加哥商学院这样的学校,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振兴社区和经济,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利润的动机。1995年,芝加哥商学院获得了一项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他们的第四次获奖,是与公司的大力捐助分不开的。资助教育事业不仅对大学科研是重要的,对中小学校的教育同样是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贫困的孩子,给了他们以金钱买不到的精神成长,使他们一生受用。

讲奉献精神,不光体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企业内部,也体现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尽管在等价交换原则和劳动契约制度面前,不能硬性推行无私和无偿奉献,但企业倡导奉献精神,员工践行奉献精神,每个人都十分清楚,这不仅于企业有益,于个人也有利,倡导奉献精神能够使企业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平衡点。

当然,现代企业精神的内容远远不止这几个方面,如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等都是现代企业精神的突出表现。这些精神从源泉上讲,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生的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本质属性。在中国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内生的精神也应同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参与精神、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样加以倡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