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及其比较研究

中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及其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及其比较研究漆腊应 张燕文湖北经济学院摘 要:历史、区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我国东中西各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性,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方面都严重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不足。

中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及其比较研究

漆腊应 张燕文

湖北经济学院

摘 要:历史、区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我国东中西各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性,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方面都严重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不足。而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中部地区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战略,提升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逐步走出一条开放——发展——赶超的落后地区经济崛起之路。

关键词:中部地区 经济开放度 地区差距 开放战略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涉及很多方面,如贸易国际化程度、资本国际化程度、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技术引进和交流程度、人才的跨国流动和交流以及引进程度等。基于操作上简便易行、指标上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资料易于收集和量化等原则,本文选择的经济对外开放度(Foreign Openness,FO)是指外贸依存度(FIR)和外资依存度(FCR)之和,其中外贸依存度用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表示,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外资依存度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比表示,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

一、中国各区域经济开放度的差异性分析

过去的20多年,由于对外开放严格受制于政府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区域开放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与广大中西部地区相比较,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政府出于成本与收益的现实考虑,将最优惠的开放政策给了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在对外开放程度上形成了较大的差异(见表1、表2)。

表1 2004年全国各地区对外贸易总量的比较

img106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有关数据计算求得。东部沿海省区:京、津、沪、冀、辽、苏、浙、闽、鲁、粤、琼;中部地区:豫、鄂、皖、赣、湘、晋;西部地区:川、云、贵、渝、藏、桂、陕、甘、宁、青、新、蒙;东北地区:黑、吉、辽。

表2 2004年全国各区域贸易、外资依存度的比较

img107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有关数据计算求得。地区划分同表1。

注:①国内生产总值对全国和地方分别测算,故地区相加不等于全国总计。

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数据未包括外资部门数,故各地区之和不等于全国数。

1.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差距。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东、中、西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是69.81%、23.51%、20.21%,而东、中、西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GDP的比重则分别为92.62%、3.03%、3.18%,中部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地位明显低于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甚至低于西部地区。

2.贸易依存度的差距。国际贸易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三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着重分析商品贸易依存度。由表2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贸易依存度为70%,东部沿海省区为92.81%,而中部地区则仅为9.01%;贸易依存度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11.01%。各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已确定“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沿边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以及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促进了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外资依存度的差距。截至2004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5 621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占86.3%,中部地区占9.2%,西部地区占4.6%。2004年中部6省外商直接投资额61.5亿美元,占全国的10.14%,外资利用度为1.58%,中部地区的外资依存度也与其地位不相称。各地区外资利用度差异显示,地区投资效率水平、提供配套资金的能力、软硬件环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政策优惠程度和灵活性等是影响外商投资在我国区域配置的重要因素。

4.经济开放度的差距。综合以上各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外资利用度的情况分析,东部经济开放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6省经济开放度只有10.59%,不到东部沿海省区的1/9,甚至低于西部地区。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自然、历史和政策等因素的多种影响,东部沿海省区在对外开放上拥有绝对优势,而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存在明显的劣势,但近年来西部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利用沿边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度已超过中部地区。

二、地区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度的相关性分析

1.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实践证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充分证明:经济贸易越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越深,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反之,经济贸易越封闭,与国际经济的隔离程度越深,经济增长速度就越缓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与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对后进国家和地区来说,技术与制度并不是“内生”的,而必须从外部输入。因为在当代技术和制度创新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后进国家(地区)只有从外部输入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才能与先进国家(地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否则,单纯依靠自己创新,与先进国家(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韩国学者金麟洙在美国学者威廉·艾伯纳西和詹穆斯M.厄巴克的“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燕尾服轨迹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韩国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验,提出了后进国家技术发展模型。这一模型认为,后进国家技术发展轨迹不仅仅出现在特定领域中成熟技术的传播过程中,而且也发生在技术成长与流动阶段。后进国家中那些已经成功地获得、消化、吸收,有时甚至改进了引进的成熟技术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先发展国家尚处于转化阶段的较高技术,从而赶超先发展国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日本就是20世纪一个成功赶超发达国家的奋起直追的国家,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有些工业部门也具备了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对外开放对于一个落后国家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内的落后地区也是如此。可见,在开放条件下,后进国家和地区可以引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克服瓶颈制约,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市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在中国的验证

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燕尾服中能得到很好的验证。分析表2不难发现,目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开放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区域,人均GDP水平也越高。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对外开放度高达106.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1.68个百分点,其人均GDP水平也较高。我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只有7.78%,人均GDP占全国的比重也只有77.4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2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沿边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近年来对外开放度增长较快,并已超过中部5省区,它们的人均GDP占全国的比重与中部地区的差别也大大缩小。可见,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便是是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

三、影响区域开放度的因素分析

1.政策支持

客观上来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非均衡发展,既是历史过程的积淀和延续,又是政策导向作用的结果。2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目标的设置、推进方式和政策倾斜造成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差距的不断扩大。“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步开放”的战略使得国家投入大量的中央财政资金到东部,修建各种基础设施;给予东部出口厂商减免税收、资金扶持、协助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在广大内陆地区,国家并没有采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长期以来仅作为东部地区的资源供应地,竞争优势自然渐趋衰落。

2.运输条件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西北,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但由于地处国土内陆,距离海洋较远,对外经济联系渠道较少,与海外经济贸易往来相对困难,在地理区位评价上得分较低。加之信息不灵、技术与管理经验不足,导致码头建设、装卸过程等现代化操作程度较低,成本较高。由于巨额的运输成本,很多商品无法成为外贸商品。可见,运输条件差异也是构成区域经济开放程度差距的一大因素。

3.收入水平

根据林德(Linder)的相互需求理论,在双边贸易中,两国偏好和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越相似时,贸易量越大。而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因为收入状况决定了进口需求和支付能力。表1显示了人均GDP在东中西部的状况,东中部地区收入差距显而易见,进而也影响到商品的进出口贸易。

4.技术水平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国际间的技术差距导致了国家间贸易流的产生。当一国技术领先,研制出新产品后,会凭借技术优势向国外出口这种商品。其他国家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掌握技术,原技术领先国丧失了对技术的领先地位,转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从而创造出新一轮技术差距,贸易得以维系。因此一国(地区)若想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落后地位,就必须重视技术吸收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由于资金缺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一直未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引进新工艺,而是过多地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对外贸易状况自然不能得到改善。而东部地区日益加大研发投入,改进贸易商品结构,不仅保持了传统优势商品出口的稳步发展,而且高科技商品的出口也大幅度增长,成为中国贸易领域的又一龙头产业。

5.资金状况

影响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生产因素除了资源、技术、劳动力外,大量的资金可以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由于创造的GDP少,自我积累能力差;资本市场总量规模小,发展程度低;缺乏有效政策,吸引外资能力弱等。长期以来东中部地区货币资金失衡状况严重,进而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四、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对策建议

中部6省在区位上承接东西、贯通南北,资源和产品优势突出,人口众多,科教实力雄厚,具备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目前,经济开放度不够已成为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封闭的环境中求发展是不可能的。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收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争取和用好中央对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既要有中部的“自动”、东部的“拉动”,也要有国家的“启动”。所以中部地区应争取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使用重点更多地向中部倾斜,加大研发投入;对有利于发挥中部优势的产品,应在出口配额、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迅速建立类似沿海经济特区的功能不同的对外开放示范特区,开放城市间出入境口岸,以便尽快吸引和集中国内外资源、资金和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

沿江开放是国家地区开放的重点区域,也是中部地区开放战略的最重要的一环。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可选择沿江的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一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科技园,并利用沿江港口、资源、工业、科技优势,采取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尽快形成沿江开放经济带。

2.扩大国际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中部地区扩大国际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是“引进来”,就是在未来的中部崛起中,应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积极引进外部的资金、技术、制度和管理经验,配置新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在开放中实现赶超。“引进来”是为了弥补劣势,而“走出去”却是为了发挥优势。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要采取“异中求同,同中寻异”的方针,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异中求同”即中部同样要走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之路,要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机关报技术产业。“同中寻异”的策略即从比较优势出发,着力构建有竞争优势的地区特色经济,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此外,还要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国际资源和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

3.拓宽外商投资新领域,实现利用外资的战略性转变。围绕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抓住后过渡期在服务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的机遇,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与投资政策,保护公平竞争,落实国民待遇,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的法制环境。根据我国承诺的开放时间表,逐步扩大在商业、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规模,把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作为新的突破口,通过强化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跨国公司的资本,跟踪国际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

4.大力进行制度创新,积极培育健全的市场体系。中部地区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当前我国是国际投资的热点区域,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使管理程序简便、快捷,提供人才服务,营造有利于引资的良好环境,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借助外部资金加快自身发展。同时,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开出口通道,扩大内外贸易,推进中部地区的流通领域体制改革,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形成一批全国性商品集散地、出口商品基地和商品交易中心,为对外贸易的开展和吸引外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5.扩大国际开放,加强东中西部经济合作。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完整涵义是向中部地区外所有地区开放。在重视向海外开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向沿海发达地区开放,积极吸引来自这些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欢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西移。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对外开放经验和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以及中西部所没有的区位、人文条件。如果中西部地区致力于向东部地区开放,就可以“借船出海”,促进本地区向海外开放。

总之,中部地区要实施赶超型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借鉴东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但这并不是要重复东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轨迹,因为东中西区位条件和时代机遇已完全不同,时过境迁,采取“补课式”战略只会使差距进一步加大。中部崛起正处在一个新的时点,中部外向型经济发展应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坚持产业扬弃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开放促开发,构筑产业至高点;要继续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资本,融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要加大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力度,不仅面向海外,而且面向国内其他地区扩大开放;同时要高度重视外部先进技术、法律、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引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出一条开放——发展——赶超的落后地区经济崛起之路。

参考文献

[1]兰宜生.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2(2).

[2]曲如晓.经济开放度指标新探.经济学家,1997(5).

[3]罗龙.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开放度问题.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4]王英,刘思峰.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度的灰色关联分析.经贸论坛,2003(5).

[5]谢守.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

[6]郭妍,张立光.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