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经济发展战略往往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由落后经济过渡到现代经济的战略,即为了消除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经济不发达状态进而逐步实现经济发达的战略。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必须掌握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了解和比较苏联、东欧和中国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转变,明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

一、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1.经济发展战略的由来

经济发展,是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任务都是发展经济。所谓发展经济,是指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社会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具有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的涵义。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它为一切经济进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但经济增长并不完全等于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发展。对于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增长,还意味着贫穷、文盲、疾病、失业和收入悬殊等状况的改善。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站在世界大战的废墟上,渴望迅速摆脱物质匮乏的困境,出现了所谓“增长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虽然带来了一些国家的经济繁荣,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将人类推到处于面临严峻挑战的转折点之上。自从70年代初,震撼世界的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问世以来,人们从增长的狂热中惊醒,越来越注重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发展。

战略这个词,原来是与战术相对而言的军事术语。战术是指具体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战略则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后来,战略一词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重大的、关系全局的、决定成败的谋划。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道路和方法。最早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是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潮席卷全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取得了政治独立,形成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发展民族经济。这些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新独立的国家,面临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和方式,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艰巨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说遂应运而生并日益繁盛起来。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雷诺兹所说的:“以1945年至1960年这一时期为高峰的非殖民化运动重新激发了对发展经济学的兴趣。”发展经济学家们把“战略”一词引入经济研究领域,把它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形成“经济发展战略”新概念。较先使用经济发展战略一语的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赫希曼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著作,书名即称《经济发展战略》。

国外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和总结某些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时,比较广泛地使用经济发展战略一语,提出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出口鼓励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争取平等的发展战略”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联合国从60年代开始,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等3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使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更为流行,受到普遍的重视。经济发展战略往往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由落后经济过渡到现代经济的战略,即为了消除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经济不发达状态进而逐步实现经济发达的战略。

中国过去没有使用经济发展战略这个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虽然我们在经济建设中注意从全局和长远着眼,提出过一定时期的奋斗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方法和部署,制定了含有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的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总路线、总任务、总方针和总政策,但还没有对经济发展战略作专门研究。直到7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研究者才开始使用经济发展战略一词。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出现了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热潮,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大量地出版刊物论著以及定期召开研讨会,广泛介绍外国经济发展理论,吸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经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研究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只有在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顺利实现战略转变,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使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

2.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通常所说的战略部署,是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安排,不属于战略本身的内容。

(1)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较长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要达到的水平。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战略目标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整个经济发展战略是否合理、能否实现的关键,它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向。目标选择不当,轻则使社会经济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重则使整个经济陷入困境。战略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目标是指经济发展较长时期的最终目标;阶段目标则是指经济发展较长时期的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决定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为了有步骤地实现总目标。

(2)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经济战略方针也就是经济发展上的基本国策。由于战略方针反映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所以人们往往把战略方针说成是经济战略。如前面提到的“进口替代战略”,其中的“进口替代”实际上是一种基本战略方针。战略方针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和各部门、各环节发展的基本方针,如工业发展战略方针、农业发展战略方针、科技教育发展战略方针、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战略方针、人口增长战略方针等等。

(3)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各种对策、方法、途径。实际上,战略措施就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广义的战略措施包括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没有切实可行、坚决有效的措施,再宏伟壮丽的目标都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4)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对经济发展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必须着重加以发展的关键部门和薄弱环节,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选择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选择是否恰当,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抓住重点,迎刃而解;平均用力,事倍功半。社会经济由许多部门和环节构成,其中有些是关键部门和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作为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如果关键不抓住,薄弱环节不加强,就会拖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

(5)战略步骤。战略步骤是分阶段逐步实现战略总目标的程序。经济发展总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然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每一个阶段或每一步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和战略重点都不完全相同。战略步骤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只有确定合理的实施步骤,才能有条不紊地向最终目标迈进。

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二是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战略的五个基本内容又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战略目标是解决第一个问题;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重点、战略步骤都是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统称为战略实现手段。战略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决定战略方针、措施、重点和步骤;后者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战略方针的正确与否、战略措施的有效与否、战略重点的恰当与否、战略步骤的合理与否,直接制约着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实现的快慢和圆满程度。

3.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经济发展战略是人们根据国内外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大政方针,涉及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全局性。战略是对全局的、总体的谋划,因而具有全局性的特征。战略问题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经济发展战略不是从某一局部、某一企业的微观角度出发,而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发展过程的全局而确定总体的目标和方针政策。由于战略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总方针,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因而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经济工作都具有总的指导意义。

(2)决定性。战略决定全局的成败,因而具有决定性的特征。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能使国民经济高效高速发展,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战略的失误必然导致全局的失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失败。战略性的错误往往是最根本、最严重的错误,是方向性的错误,会给社会经济造成深远的、重大的不良影响,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说,战略对全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战略的正确与否。

(3)长期性。经济发展战略是在较长时期内实施的总体谋划,因而具有长期性的特征。经济发展战略规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必须执行的方针政策。因此,战略各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假若变动无常,就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战略各个层次的方针政策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起着指导作用。

(4)阶段性。经济发展战略总有一定时间范围,并且是分阶段实施的,因而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战略的阶段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施一定战略的较长时期,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二是实施一定战略的较长时期本身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战略的阶段性决定没有一种战略是永恒的。战略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一定战略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一旦过去,与此相应的战略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必将被新的战略所代替。比如,某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再把实现工业化作为战略目标就毫无意义。一定战略实施的各个不同阶段,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同。

4.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就是划分发展阶段、规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重点、确定战略方针、提出战略措施、决定战略步骤的过程。

战争要胜利,必须有正确的战略,经济要高效高速发展,必须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才是正确合理的战略呢?衡量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是否能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恰当配置资源,实现最优比例,达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否能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生产的近期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有助于促进生产的远期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否能保持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则是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合理的最根本的标志。

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和依据:

第一,必须从国情出发。经济发展战略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除了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之外,最基本的实际就是国情。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根据一国的国情制定,只有这样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国情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人口数量和构成、社会历史沿革、文化源流、民族传统、国际交往等等。国情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最主要的客观依据。不同的国情,就应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一个比较发达的工业国,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和一个物产丰富的大陆国,不可能实行相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情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经济发展战略也要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必须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由于经济发展战略随国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没有适用于一切国家和任何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只有摸清国情,深知它的历史和现状,洞悉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看清它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变化趋势,才有可能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以正确的战略思想作指导,所谓指导思想,是指在经济发展战略所依据的基本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战略思想。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涉及的是经济发展“应该怎样”与“不应该怎样”一类的规范性问题,需要确定经济活动的评判标准,因此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某种基本经济理论作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战略指导思想以某种基本经济理论为依据,是战略制定者和实施者的价值观和经济观的高度概括,反映了人们实施某一战略的主要意愿,表达了实施某一战略的目的。战略思想贯穿于战略的全过程,指导着战略目标的选择、衡量经济发展指标的确定、战略实现手段的决定等。战略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战略决策是否正确,社会经济是否能兴旺发达。

第三,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社会经济是有规律地变化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又是为了发展经济,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确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实现手段。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受经济规律制约,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决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或良好愿望而随意行事。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还会受到惩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通过实践认识、掌握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去规划自己的行动,才能较顺利地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只有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还必须遵循一条特别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在制定战略,确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实现手段时,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尽可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力求更好地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和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制定战略,正是为了将来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眼光是长远的眼光;战略的设计必须立足当前,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在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审时度势,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通盘规划,制定正确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5.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

国内外学者一般以战略目标或战略方针的特征作为划分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或者类型的标准。由于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从传统落后经济过渡到现代发达经济的战略,所以我们着重从战略的实际演变过程来介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各国开始由战争破坏时期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60年代以后,各国根据情况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转变战略指导思想,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改革。6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战略,通常被称为“传统的”或“旧的”经济发展战略;60年代以后经过改革的经济发展战略,通常被称为“改良的”、“变通的”或“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1)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有许多不同的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是:照搬战略、赶超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等。

①照搬战略。照搬摹仿战略,是指照抄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苏联早期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缺乏发展经济的经验,往往认为要使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只能像欧美发达国家或苏联那样按部就班地走工业化的道路,逐步使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种模式不管本国具体情况如何,保守地认为只有欧美国家或苏联的经济发展战略才是最好的模式,可以适用于一切落后国家,盲目地摹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亦步亦趋,没有任何创新精神,结果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国家。这是一种消极的、在先进国家后面爬行的战略。

②赶超战略。赶超战略又叫“起飞”战略,是试图实现经济起飞,迎头赶上并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战略模式。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最高战略目标,以迅速实现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高投资和低消费为主要战略方针,以高积累和借外债为主要战略措施。这种战略的实施虽然在经济发展上能够取得一些成就,但由于片而追求高速增长,积累率过高,举借外债太多,重工轻农,忽视人民生活福利,结果往往弊大于利,带来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物价波动、债台高筑、贫富不均、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既没有实现“赶”的目标,更没有达到“超”的目的。

③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这是农矿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优势,靠出口农产品、矿产原料等初级产品,积累资金,扩大就业,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往往是一些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造成经济畸形化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唯一可选择的战略。因为这些国家只有通过发展初级产品的出口,才能换取自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所需要的外汇

发展初级产品出口的战略,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初级产品的供求和价格受制于发达国家,被国际市场左右,使得初级产品价格逐年降低,出口收益有限,而且很不稳定。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制成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贸易,使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越多,经济损失越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发展中国家曾经采取过一些对策,如建立原料矿产出口国组织以维持和提高价格等等,试图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保护本国利益。但是,除了石油输出国取得了一些收益之外,其它国家均收效甚微。

④进口替代战略。所谓进口替代,就是以国产化代替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国内生产代替进口制成品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战略目标,以发展本国制造业为主要战略方针,以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抵制国外制成品的进口与竞争,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为主要战略措施。

发展中国家由于制造业落后,许多工业品依赖进口,加上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造成了对外贸易逆差,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部分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希望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用自己的制成品取代进口的制成品,使国际收支得到平衡,以便发展本国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弊的战略。这种战略降低制成品进口率,减少了对发达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依赖性,有助于改造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建立民族工业和促进经济的增长起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这种战略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贸易保护政策如作茧自缚,使本国企业脱离国际竞争,从而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本国工业,仍需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造成对发达国家新的依赖和外汇短缺;重视制造业,忽视其它部门的发展,结果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上述各种传统战略,大多强调工业化,片面发展制造业,忽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注意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结果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中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工业污染,农业停滞,资源严重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收入高低悬殊,贫富两极分化,人口增长过快,城市恶性膨胀,失业现象加重,经济极不稳定,不能不被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所取代。

(2)改良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改良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是出口鼓励战略、均衡发展战略、基本需要战略等。

①出口鼓励战略。出口鼓励,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出口、提倡出口。出口鼓励战略又称出口领先、面向出口、出口导向型战略,是通过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外向型战略,是进口替代战略的“替代”战略。这种战略仍以实现工业化为战略目标。鼓励出口的不再仅仅是初级产品,更重要的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制成品。

60年代中期后,出口鼓励战略主要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利用外国的资本和技术,生产成本低、有竞争力的轻纺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赚取外汇,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施这种战略获得成功,发展成为所谓“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70年代中期起,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再加上出口鼓励战略收效比较明显,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先后采取这种战略,这就使得那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发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又开始搞“第二次工业化”,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级的出口加工工业转化,实施新型的出口鼓励战略。

出口鼓励战略的实施,虽然比较成功地加速了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这种战略也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外债还本付息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严重依赖风云变幻、动荡不定的世界市场,经济基础脆弱,发展缺乏稳定性等。

②均衡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是力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均衡发展的战略,是对重工轻农,忽视其它经济部门协调发展的传统战略的改良。这种战略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全面发展为战略目标,把解决资本问题,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恶性循环”作为战略重点。这种战略的特点是,在发展直接生产部门的同时,相应地发展基础设施部门;在发展工业部门的同时,注意发展其它经济部门;强调按比例平衡发展,重视改善产业结构;强调农业生产,开展“绿色革命”;强调独立自主,改进对外贸易;强调人口控制,注意智力开发等等。均衡发展战略致力于减少传统战略的弊端,成效最终如何,还有待实践来检验。

③基本需要战略。基本需要战略是以满足全体国民的基本需要为战略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传统战略加剧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穷人在经济增长中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引起人们的失望。可见,这种“基本需要战略”正是传统战略失败的产物。

基本需要战略以消灭贫困,满足穷人的基本需要为优先的战略目标,主要战略措施包括:改变传统战略强调中央集权和采取资源密集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实行分散的和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给人民以生产的自主权;采用操作简便、多利用本地资源、适合本国技术传统、小型的“适用技术”;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增加农业投资;进行职业训练,增加穷人受教育的机会,鼓励劳务输出,改善穷人就业状况;向富人征收高额累进税,补贴、救济穷人等。

基本需要战略强调的不是经济增长本身,而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效果。这种战略着眼于穷人,注重提高穷人的生产素质,改变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现象,消灭穷人的贫困,因此比其它战略更符合大多数穷人的愿望。但是,这种战略没有正面回答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赶超发达国家这个不容回避的历史性问题,而且由于满足穷人的基本需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真正实施这种战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以上各种改良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都力图克服传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不足,消除传统战略带来的各种严重问题。有的已经实施,但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有的则只是停留在设想阶段,并未付诸实践;有的还很不成熟,需要在实行中检验、充实、完善。

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所谓的“亚洲四小龙”,得名于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工业化达到的水平。虽然它们的经济也都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它们在经济上取得的进展,还是有目共睹、世界公认的。“亚洲四小龙”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成就,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与它们抓住美国、日本等国发生结构性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趁隙建立起劳动密集的出口加工型经济,并适时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出口加工型经济转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紧密相关的。

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还有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行的“贸易立国”战略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实施的“科学技术立国”战略,这使得日本经济实现了被誉为“世界经济奇迹”的“起飞”,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社会主义经济最先是1917年10月革命以后在苏联开始发展的,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最初模式,就是苏联早期实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后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仿效苏联的这种模式,所以被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各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先后顺序不一致,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各方面的情况也有差别,因而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是,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实施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阶段和实行战略转变、修改传统战略、探索新战略的阶段。

1.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十月革命以后到1938年,是实行传统战略的第一阶段;1938年到斯大林逝世,是实行传统战略的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修改传统战略,战略转变开始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实行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的阶段。

(1)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从1921年开始,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此,苏维埃国家提出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建设设想,制定了经济发展的目标、重点、步骤和主要措施,从而形成苏联最早的经济发展战略。

①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从未干过的极其伟大艰巨的事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究竟怎么搞,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全靠在实践中摸索。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战略思想的是列宁。当时的苏联,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四面包围和封锁之中,必须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必要的物质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宁提出了如下主要的战略设想:

第一,赶超战略思想。列宁指出:“战争是铁面无情的,它斩钉截铁地提出问题: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这里列宁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即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认为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存在和发展。

第二,实现工业化的思想。怎样“赶超”呢?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唯一的物质基础,就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可见,要“赶超”,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必须实现工业化。

第三,重点发展重工业,实现电气化的思想。如何实现工业化呢?列宁提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列宁还说:“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如果没有电气化,回到资本主义反正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努力实现电气化,是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措施。

此外,列宁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战略思想。诸如: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必须努力创造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发展全部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重工业不能脱离农业和轻工业而孤立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归根结底要依赖消费资料生产,为个人消费服务;必须厉行节约,一点一滴积累资金;实行租让制,不惜多给外国资本家一些利润,从资本主义国家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发展教育,努力扫除文盲等等。

在国内战争即将结束的1920年,列宁亲自领导制定的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和新经济政策,集中体现了列宁的战略思想,为苏联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国家电气化计划基本上是以发展全国电力系统,改造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这是苏维埃国家第一个宏伟战略设想,展示出苏联经济发展的前景。

②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是指的与苏联现行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不同、苏联斯大林时代实行、以后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社会主义赶超战略。

传统战略以经济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总的战略目标,以实现工业化为战略核心,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战略重点。

传统战略的主要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包括:第一,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粗放经营为主,高速度发展工业。斯大林强调:“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年至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在实现工业化的年代里,苏联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6%。第二,依靠国内积累高速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通过向农民征收“贡税”和提高国家的积累率。斯大林指出:“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绝不容许掠夺殖民地,同时要获得大量借款和长期信用贷款又没有指望”,因此“现在只有一条道路,即自己积累资金的道路,节约的道路”。第三,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联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建设,同时不失时机地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外国科技管理人员。第四,实行计划经济,建立指令性计划制度和中央集中管理体制,以便统一调度和集中使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确保重工业的高速增长。

苏联传统战略的战略步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从1926年开始,经过10余年的艰苦创业,苏联经济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到1937年,国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二位。1936年,苏联宣布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从1938年起,实现“赶超”总战略目标。1939年3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现在我们能够而且完全应该在实践上提出和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赶上并且在经济方面也超过最发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这就是说,要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社会总产品方面也跃居世界首位。1941年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入侵,中断了赶超战略的实施。

③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和缺陷。苏联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成功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人民经过12年的艰苦奋斗,到1937年胜利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生产总值约增长7倍,其中重工业产值增长10倍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相应地由33%上升到77.4%。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建成了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位,居世界第二位。正是由于国家工业化的光辉成就,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照抄照搬苏联的传统战略,力图实现国家工业化。

苏联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虽然可观,但并非十分理想,存在某些严重失误和不足之处。首先,过分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忽视以致牺牲农业和轻工业。国家投资大部分用于工业,工业投资中83%以上又用于重工业。长期保持和扩大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把农民挖得很苦。结果,重工业高速发展,轻工业增长缓慢,农业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陷于畸形发展,比例关系长期失调,居民消费品供应严重短缺,以致在工业化高潮年代曾不得不实行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制。其次,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贪多图快,基本建设规模太大,超过国家财力和物力所能承担的限度。偏重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经营粗放,重数量而轻质量,产品“笨、大、粗”。结果,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高,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速度却不快,人民生活也改善不多。再次,偏重国家利益,忽视集体和劳动者个人应有的物质利益。基层单位经济核算有名无实,普遍“吃大锅饭”。结果,严重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后,实行指令性计划制度,中央集权过多,统得太死,使企业丧失活力,束缚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妨碍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持久高效发展。

产生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结构,迫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得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落后就意味着挨打、甚至灭亡。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而战略决策上的某些失误,则是主观因素,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造成这种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急于求成,没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缺陷和失误,传统战略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必须实行战略调整。

(2)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50年代以来,苏联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转变。这种战略转变分两个阶段:从5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是修改传统战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70年代以后,是由以速度为核心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向以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过渡。

①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面临许多严重的经济问题: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畸形发展,轻工业和农业长期落后,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人民生活改善缓慢,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开始部分改变传统战略。

苏联传统战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相应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其它国民经济部门;第二,注意各部门适当的发展速度,强调稳定而平衡地发展;第三,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放到重要地位,视为长期经济战略的出发点和目的。

在斯大林之后上台执政的赫鲁晓夫,继续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方针,集中力量发展导弹核武器生产。同时,提出了振兴农业的庞大计划,企图根本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1954~1958年,苏联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农业投资,大面积开垦荒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等。由于大力垦荒和风调雨顺,苏联农业这几年连年丰收,谷物产量改变了长期未达到战前水平的状况,从8560万吨增加到13470万吨,平均增长12%。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人造地球卫星世界上第一个上天,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转,原子能破冰船下水,战略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取得很大进展。面对这种经济形势,赫鲁晓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苏联进入建设共产主义的时期,宣布要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甚至夸口说不用20年,到1970年就可以在按人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保证人人都能过富裕的物质生活”。这种脱离苏联实际、缺乏科学根据、违背经济规律的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再加上赫鲁晓夫在各种经济政策上的严重失误,对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的频繁改组造成管理的混乱,结果许多计划指标都落了空,使苏联经济发展受到很大挫折。苏联“七·五”计划(1961~1965年)指标完成情况普遍低于“六·五”计划,国民收入增长率从9%下降为6.5%,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0.4%下降为8.6%,农业产值增长率从5.7%下降为2.3%。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职”。

②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发展经济的各种客观条件开始恶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严重不足,自然资源开采条件恶化,建设资金缺乏。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无法继续实行,必须转变战略,由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由国民经济的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

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就是以集约经营为核心,主要采取内涵方式发展经济的战略。这种战略的具体目标是:合理利用和节约劳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利用和节约物质资源,降低物资消耗率;合理利用和节约固定生产资金,提高资金产值率。为了实现集约化的这些基本目标,苏联主要是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增加科研经费,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研与生产的联系,在科研中实行物质鼓励政策,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二是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完善计划工作,加强经济机制的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率。

由于经济体制的弊病、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再生产条件的恶化,近十几年来苏联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转向集约化的进程不快、效果不佳。例如,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已从60年代的7.1%以上,逐步下降到1984年的2.6%。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他在1985年6月11日召开的苏联科技进步会议的报告中指出:“苏共中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任务,不仅包括提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还包括新的质的发展,沿着调整生产结构、向集约化过渡、向实行有效的管理形式及更全面地解决社会问题等重要战略方向迅速前进”。目前,苏联人民正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加快经济和政治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以集约化为基础的加速战略。

2.东欧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部的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利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等国。东欧国家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战略。东欧国家大多数原来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工业国,工业发展水平很低,即使是战前工业比较发达的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战争期间也遭到严重破坏,重工业基础也很薄弱。薄弱的工业基础很难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加之当时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更增加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尤其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使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到50年代中期以前,普遍摹仿苏联的做法,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

东欧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传统战略的结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50~1960年,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增长了2~3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其中重工业生产增长3~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4%~15%,钢铁、电力、化学和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照搬苏联这种传统战略,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它的各种弊端,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种种矛盾和问题: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严重失调,畸轻畸重;农业投资少,而且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和征税等各种途径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基本上处于落后和停滞状态;工业投资中,轻工业一般占不到20%,因而发展缓慢,结果是消费品供应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

(2)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传统经济发展战略造成许多严重问题,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普遍有所变化。有的国家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多数国家即使仍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也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和加速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的发展。

南斯拉夫从1955年开始把经济建设的方针转向以发展加工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积极发展参与国际分工、利用世界市场的外向型经济,使国民经济进一步迅速发展。但南斯拉夫在战略上实行了这种转变之后,又忽视了对原材料、动力和基础工业的发展,过于依赖国际市场,结果出现了外贸逆差严重、通货膨胀率过高、失业人口较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

匈牙利在1956年提出“农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重视和加强了农业的发展,扭转了农业落后的局面。特别是7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按人口平均的谷物产量和肉类产量名列前茅,昔日的“三百万乞丐之国”如今成为粮食净出口国。随着农业的发展,轻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增长,国内市场商品供应比较充足,人民生活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

东欧其它国家也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加强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发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重视家庭副业在农业中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农业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加速发展轻工业,努力改变商品缺乏、货币贬值、群众不满的状况。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适当降低积累率。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扩大出口,限制和减少进口,缩小贸易逆差。

(3)向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转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欧国家根据国际国内社会再生产条件的巨大变化,纷纷转变战略,普遍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逐步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过渡。1976~1980年,这些国家的工业总产值中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增长的部分的比例为:罗马利亚占67%,捷克斯洛伐克占85%,保加利亚占88%,波兰占92%,民主德国占93%。匈牙利工业产值的增长是在工业就业人数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的,所以全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东欧国家向集约化过渡的进程极为缓慢。近年来,这些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再次强调20世纪80年代要继续完成向集约化道路的过渡。贯彻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科研与生产结合,增加科研和教育经费,加速科学技术进步;调整投资政策,限制新建项目,重点改造现有企业,提高投资效果;充分利用和节约能源、原材料,改变东欧国家能耗和物耗比西方国家偏高的倾向;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使用性能和技术经济性能,以加强出口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从以上对苏联和东欧经济发展战略的简略介绍中可见,各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都经历了由传统战略向集约化战略转换的演变过程。目前都在改变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战略目标,以重工业为战略重点,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粗放经营、高积累、低消费和高速增长为主要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的传统战略;制定和实施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集约经营、减少投入、依靠技术进步、注重效益、平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3.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经过四个战略时期,相应制定过四个经济发展战略,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战略、“大跃进”时期的赶超战略、调整时期的改良战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的现代化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由于新战略与上述四个战略有着显著的原则区别,所以我们把后者统称为旧战略。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战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战略是中国制定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所谓“过渡时期”,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也就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把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富强先进的工业国、把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改变为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战略性的任务,我国参照苏联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验,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战略。

总路线战略的战略目标是“一化三改”。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措施主要包括: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并使轻工业和农业得到相应的发展;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重点进行156项工程的基本建设;注意协调建设与生活的关系,较好地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力求财政、信贷和物资的综合平衡等等。

总路线战略原计划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约三个五年计划)内实施,结果只实行了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年)。尽管如此,这个战略仍取得了巨大成就: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0.9%,提前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胜利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这个战略虽有忽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而急于求成的缺点和偏差,但还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战略。

(2)“大跃进”时期的赶超战略。所谓“大跃进”时期,是指力图实现社会主义飞跃发展的时期(1958~1960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滋长了过于自信和急于求成的情绪。由于低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艰巨性,乐观地估计了国内外的形势,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改变了原定的稳定发展的战略。196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与“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采取了一种片面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即在15年内赶上美国并超过英国的钢铁和其它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这实际上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冒进战略。

这种战略的基本战略目标是,盲目追求生产上大跃进的高速度和生产关系上的“一大二公”,实际上是把人民生活置于次要地位;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是,“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1958年的钢铁产量要求比1957年翻一番;城乡大办人民公社,取消自留地和集市贸易;无偿平调,搞所谓吃饭不要钱,刮“共产风”;提高积累率,扩大基本建设规模,不要综合平衡;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取消计件工资和奖金,搞平均主义。

赶超战略是脱离实际的错误战略,仅实行三年就不得不中止,造成严重的恶果和深远的不良影响。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严重失调,工业总产值增长甚微,农业总产值则下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战略失误加上天灾人祸,导致我国三年(1960~1962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3)调整时期的改良战略。赶超战略的严重失误,迫使我国不得不实行战略调整。所谓“调整时期”,是指1961~1964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时期。调整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基本战略方针的改良战略。

改良战略对赶超战略实行全面调整。战略指导思想的调整包括: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计划工作要以农、轻、重为序;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与国家建设必须兼顾;要搞好物资、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等等。战略目标上的调整包括: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首先是恢复农业生产,以保证人民生活;调整生产关系,克服“共产风”和平均主义。战略措施上的调整包括:压缩积累,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力求实现综合平衡;增收节支,消除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精简职工,关停部分企业,减少城市人口,充实农业第一线等等。

战略调整的收效比较快。1963~1965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7.9%,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1.1%,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14.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渡过了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但这只是被迫对赶超战略的短期改良,赶超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没有彻底转变。

(4)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的现代化战略。1964年,我国在调整任务顺利完成,经济形势好转的条件下,又提出了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现代化战略。战略目标是在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前列。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现代化战略停留在设想的阶段。“文化大革命”搞乱了经济,谈不上什么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执行的是一套“左”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建设上,强调高速度,片面发展重工业,以钢为纲,突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在生产关系上,搞“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实行平均主义;在人民生活上,冻结工资,实行低消费;在对外经济关系上,批判所谓“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结果是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效益极为低下,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人民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现代化战略被重新提出,但又重犯急于求成的毛病,试图实现“新的大跃进”,结果是比例失调更趋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新的冒进错误,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开始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使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上正确的轨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年内,我国先后制定的四个经济发展战略,虽然有很大差别,但总的来看,主要还是实施一种以粗放经营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片面发展重工业、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高积累、低消费的旧战略,这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苏联东欧的传统战略基本相同,严重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工作中常常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脱离中国的实际,不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经验教训。

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战略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了历史性转变,制定了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

1.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至此开始制定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从各方面充实和完善了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在正确总结我国3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战略,同以往的旧战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战略目标上,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从过去常常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注意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把“为生产而生产”、“为增长而增长”转变为最终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增长。新的战略目标,既有经济增长的指标,又包括改善人民生活的指标。

第二,在主要战略方针上,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过去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发展应该有一定的速度,但速度必须以效益为前提。如果只讲速度,忽视效益,追求脱离实际的高速度,势必欲速而不达,新战略目标的实现,应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基础。

第三,在战略重点上,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从过去片面突出重点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变为抓重点、促平衡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将关键部门和薄弱环节作为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以带动其它部门的发展,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片面突出某个部门,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仍然会造成比例失调。新战略在确定战略重点的同时,强调综合平衡、比例协调、稳定增长,力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全面发展。

第四,在战略措施上,正确处理外延型与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从过去一味靠建新厂的外延发展方式和粗放经营方式转变为更多地注重技术进步、挖掘现有企业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涵发展方式和集约经营方式。正确处理物质生产与科技教育的关系,从过去只重视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不注意人力特别是智力的开发转变为开发物力资源和开发人力资源并重的战略。

第五,在对外经济战略方针上,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过去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实际上闭关自守的封闭战略转变为以自力更生为主,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自己所需的一切资源和技术,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新战略把对外开放作为国策,利用国外一切可利用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以加快经济发展。

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既不是照抄照搬苏联东欧国家的集约化经济发展战略,又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变通的”或“改良的”经济发展战略,更不是仿效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2.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经济发展的总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决定了我国从1981年开始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的总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

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又一次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时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出了不容回避的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传统的产业革命是指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发生在19世纪最后3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之间,以电力工业、新炼钢法、内燃机和化学工业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两次产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把小规模的手工生产转变成机器化、社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些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能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要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们必须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世界新技术革命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现代通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工业为标志的技术革命。要实现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

我们要完成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实现总的战略目标,必须进行长期的、有步骤的、分阶段的艰苦奋斗。

(2)经济建设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1986年,这个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2%,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24元,城市年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加到82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增长160%和82%。按照198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并按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折算,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6年达到483美元,已走出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人民缺衣少食的状况已经基本改变。说“基本实现”,是因为现在全国还有4 000多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总人口的4%;已经解决的地方,有些还是低水平的,或者不巩固的。这同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贫困与饥饿》报告中所说的全世界营养不良人口有3.4亿~7.3亿,占世界人口(不包括中国)的10%~21%相比,我国情况要好得多。尽管如此,4000万毕竟是个相当大的数目,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多,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0年,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9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97美元,居133位;到2000年,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真能再翻一番,按12.5亿人口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910美元,有可能进入100名以内。虽然这仍然是一个不高的数字,到那时我国仍属一个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但从总量上看就相当可观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会达到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97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突破国民生产总值1万亿美元大关时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大大加强,将为经济的“起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所谓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是相当于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 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到那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总的经济实力将不会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多大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战略目标将实现,我国将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第一步的战略目标,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众所周知,旧中国贫穷落后,广大人民饥寒交迫。解放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加之天灾人祸和“左”的错误,经济建设几经挫折,直到1980年,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不先走这一步,就谈不上实现小康,更说不上现代化;即使在大城市搞若干现代化建设项目,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从我国经济实际出发,把眼前建设与长远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又规定了实现现代化必须采取的战略步骤和具体目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3)努力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人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走好第二步,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战略目标。2000年达到小康的中国将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第一,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社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显著上升。据世界银行计算,我国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832亿美元,在其统计的159个国家和地区中,次于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居第八位。如果实现20年翻两番的目标,则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1328亿美元。根据对各国经济发展所作的初步预测,届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可能超过意大利和英国而居世界第六位,也可能超过法国而居世界第五位。

第二,从技术水平方面来看,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的水平,农业和其它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目前我国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发展很不平衡。在科学技术的某些领域,例如航天工业技术方面、造船工业部门等,现在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某些产业部门却仍停留在四五十年代的水平。总的来看,我国的技术水平一般比经济发达国家落后30年左右。到2000年,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缩短为20年左右。20年时间内缩短10年的差距,是非常可观的进步。因为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就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从教育方面来看,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市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

第四,从生活消费方面来看,人民群众将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具体而言,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衣着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花色品种明显增多;食物结构和营养质量相当改善;居住条件普遍提高;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加;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服务性消费和文化娱乐性消费支出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可能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小康,即摆脱贫穷落后,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和安居乐业,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憧憬的理想境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基础薄弱的东方大国,将美好愿望变为现实,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这两代人艰苦奋斗20年。

3.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确定以后,还必须进一步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以实现战略目标。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战略目标不同,战略方针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我们这里主要说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战略方针和措施。

(1)总的战略方针。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总战略方针。这个总战略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归根结底,就是要从以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

人们的经济活动,都要追求经济效益。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根本要求。在我国经济成长的现阶段,提高经济效益更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效益太低,早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的焦点。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逐步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等矛盾,保证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发展;才能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更好的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真正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反映了民族的素质和生存能力。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进,是我国经济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经济效益低的重要原因。经济效益寓于产品质量之中。提高产品质量,同样多的劳动消耗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提高质量中求增长、求节约、求速度,就可以把我国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讲求质量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

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实行协调稳定发展的根本方针。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要求协调稳定发展。为此,必须正确处理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坚决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倾向,特别注意防止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实践反复证明:当我们坚持协调稳定发展方针时,经济就发展,效益就提高,国家实力就增强,人民生活就改善;当我们离开协调稳定发展方针时,经济就出现严重的起伏波动,并引起社会动荡和思想混乱。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不是出在“稳”字上,相反是出在急于求成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协调稳定发展的方针,使国民经济连续9年基本上稳步增长,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努力把这种好势头保持下去,我们就能实现本世纪末的宏伟目标。

(2)主要的战略措施。为了贯彻总的战略方针,还必须实行下列具体方针政策,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①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科学技术是愈来愈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落后,管理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1980年,每1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折合标准煤,日本是3.5吨,美国是9.2吨,苏联是12.3吨,我国是21.3吨。按这样的高消耗,到本世纪末要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我国的资源将难以支撑。

第二,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不可能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更谈不上向小康以至更高水平前进。我国土地面积虽然广大,但可耕地少,人口多,每人平均占有耕地1.6亩左右,只等于美国的1/8,苏联的1/7,法国的1/3,印度的2/5,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我国几种主要食用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世界上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现在又正处在生育高峰,即使我们抓紧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实行人口控制,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总数也会超过12亿。如不靠科学、靠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恐怕连养活12亿人口都成问题。

第三,不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改变设计落后、设备陈旧、工艺粗糙、管理松懈的状况,工业和其它部门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产品水平低、质量差、消耗大、成本高,不仅糟蹋资源,不能缓解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而且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站不住脚。尤其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抓紧时机,急起直追,就无法缩短我国在经济技术上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会拉得更大。

这一切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加速科技进步,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放眼世界,选准方向和重点。科学技术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要着重推进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使农业、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主干部分的技术面貌有明显改善;积极推广普遍适用的科技成果,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继续实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计划”,组织精干力量不失时机地开展高技术研究,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软科学。必须加快改革,形成科技同经济密切结合的机制,增强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和压力,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进程,缩短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建设的周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同国内的科学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②必须把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为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和应用,先进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修理、改进,都要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而大批能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所以说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日本的成功经验特别值得借鉴。日本经济的振兴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明治时代的领导者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增进一般民众的知识,要振兴近代工业,就要有推进这一事业的人,因而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他们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办学校,普及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面貌。但是,当时政府连支付设立小学的补助金的余力都没有,因此,大部分小学是由国民出资兴办的。为生活所迫的民众虽然并不十分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但政府却不惜一切努力来提高就学率,地方的财主们也认识到国民教育的必要性,捐赠巨额款项来帮助办学校。于是,国民教育迅速普及,到明治末年(1912年),就学率已超过95%(比中国现在还高)。直到今天,人们到日本乡村旅行时仍然可以看到,小学校的校舍大多是村中最好的建筑物。如此重视教育事业,是日本实现经济振兴的一大特色。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按照实际需要,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克服教育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努力普及中小学教育,扫除文盲。必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充分发挥我国科技教育人员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③必须把发展农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发展还很不稳定,加强农业尤为迫切和重要。近年来,由于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农业政策的威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发展还不够稳定,部分农产品生产几经大起大落。比如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是8000亿斤,人均800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1985年却减产500多亿斤。现在,我国农村经济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土壤肥力下降,农业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萎缩,农业积累和投资减少,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不快,耕地日益被大量占用,单门独户的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矛盾等等,这些都是实现农业进一步发展必须有效地加以解决的问题。

现在农村经济已经转移到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农民已经开始根据市场信号来安排生产,我们必须很好地运用价值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必须合理调整城乡经济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在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并且把它同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保持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发展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专业化、科学化,鼓励兼业经营,建立社会化协作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逐步达到合理的经营规模。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治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的基本条件,严格土地管理,有效抑制耕地大面积减少的现象。大力发展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加强对农业的物资、技术和资金的支援。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广运用科技成果,努力采用先进技术。

④必须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在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稳定发展,必须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社会供求总量平衡的关键,是适当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总规模,使之与国力相适应;合理掌握生活消费增长的幅度,使之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长期以来,以粗放经营为主的传统发展战略,加上资金的无偿占用,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一种“投资饥饿症”,总觉投资不够,老希望增加投资,导致基本建设战线过长,投资规模过大,长期压缩不下来,形成投资需求膨胀。同时,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人们往往迫切要求迅速大幅度地增加工资、改善生活,这种压力使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超过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造成消费需求膨胀。结果使得社会总需求常常大于总供给,超过国家的经济承受力,引起物资匮乏、供应紧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利于降低消耗、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害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必须特别注意控制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实现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做到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之间的基本平衡。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审时度势,自觉地及时地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平衡,以经常性的小调整来避免比例严重失调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大调整。

⑤必须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以产业结构合理为基础。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才能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才能使各部门生产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协调稳步发展。

我国以往那种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很落后、现代高技术新兴产业不发达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合理地予以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这是因为:第一,在向小康水平前进的过程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现在我国每年有1000万农民转入工商和服务行业,对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要求愈益迫切,居民对档次较高的消费品,如“三双一彩”的需求增大,选择性明显增强,所有这一切都对产业结构的改造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第二,受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需要,也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新技术革命引起并将继续引起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相继诞生,出现了“夕阳工业”向“朝阳工业”的转化,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能否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总要求是:以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产业为重点,同时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向前发展。基本方向是:坚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的同时,充分重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以电力工业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以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和通讯业;努力振兴机械、电子工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装备;以积极推进住宅商品化为契机,大力发展建筑业,使它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⑥必须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现在,我国进入向小康水平前进的经济成长新阶段,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城市初步建成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优势。但是,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带来矛盾和问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需要巨额资金,原有工业结构要向高级化、现代化迈进,也需要大量资金,国内积累有限,资金严重不足,于是产生二者争夺资金的矛盾;先进的沿海地区要奔向发达,落后的内地也要寻求发展,而沿海地区以加工工业为主,主要靠内地提供原材料和产品市场,内地又不能还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必须发展加工工业,这就产生二者争夺原材料、能源和市场的问题。完全立足于国内经济循环很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因为,国内资源有限、资金增长不可能很快、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又是薄弱环节。中国只有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才能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

近两年,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引起世界经济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日本经济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扩大型,从出口转向进口,对外直接投资也大幅度增长。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消对“亚洲四小龙”的普惠制待遇,迫使台币、港币、南朝鲜元和新加坡元升值,劳务费用上升,吸收外资的优势衰减,香港、新加坡土地狭窄,劳动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费用低的地方转移,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从太平洋地区来看,开始是从美国向日本转移,以后又从美、日向“亚洲四小龙”转移,现在又要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向外转移。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利用外资,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提供了绝好的时机。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费用低廉,素质比较高,交通方便,基础设施也比较好,特别是科技开发能力比较强,在这次产业转移中会很有吸引力。前两次的良机我们丢失了,第三次产业转移的机遇,决不能再贻误。如果再错过机会,就会像日本《读卖新闻》的评论中所说的那样:“5年、10年以后,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渗透之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这一优点将得不到肯定,中国会被世界甩在后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以促进内地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符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的基本点是: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与知识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坚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提倡和鼓励沿海地区到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加工增值之后,再把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大批进口,大量出口;利用外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重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又能吸收大量外资和换回更多外汇,为振兴我国经济取得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促进工业现代化,再返回来支援农业发展。这个战略是要把我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通过世界市场转换机制,促进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

机不可失,我们应该加速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为外商创造符合国际投资经营惯例的环境,把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恰当结合,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⑦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取决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受人口增长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方针。

物质生产与人口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相协调。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现有生产条件所能容纳的限度,不仅会制约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还会给社会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和不良影响。过多的人口会降低人均经济指标,加重社会负担,使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升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不易解决,给人民生活造成种种不便,甚至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特别大,现在又正值生育高峰,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加严重。

我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适当晚婚,优生优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利更快地达到小康水平。

此外,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也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通过经济体制去组织实施,经济体制是战略实现的保证。战略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经济高效高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不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新战略将无法实施,战略目标将难以达到。同时,改革的部署和实施又必须为实施战略和发展经济服务,改革的进程应该与战略的部署相配合,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应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改革和战略应该互相适应,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秦麟征.发展战略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王守海.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金挥等.苏联经济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张德修.东欧经济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原载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