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案例分析立信会计的台柱子

案例分析立信会计的台柱子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分析 立信会计的台柱子 ——著名会计专家顾准早年执业生涯《顾准全传》卷首语:他的一生反映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折射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顾准以十五岁少年之身,出任立信会计函授学校总负责人。此时的顾准,已经成为立信会计事务所出类拔萃的业务尖子。不足20岁的顾准,在查账、教学及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就已成为立信会计的台柱子。

案例分析 立信会计的台柱子
——著名会计专家顾准早年执业生涯

《顾准全传》卷首语:他的一生反映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折射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中国的昨天坎坷曲折,孕育着今天的进步和明天的辉煌。在他身上所形成的无畏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为了祖国雄飞而奋斗的人们!

顾准(1915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只有初二学历,1927年春进入潘序伦立信会计事务所后,仅在第二年秋天,在潘序伦办的会计夜校读过半年簿记,对复杂高深的现代会计学,连略知皮毛也谈不上。但是,他在拯救家庭的强烈心愿驱动下,最大限度汇聚自身的智能,奋发图强,刻苦自学——他自学的教材,就是他平日在蜡纸上刻写的那些会计学讲义与资料。他默默地读着,默默地想着,把每一点理解和体会都细心地连接起来,用于新的知识攀登。不久,顾准便通过天赋悟性与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不声不响地在会计学领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并逐渐显露出来。每当事务所的会计师聚在一起讨论复杂的业务,他便“鲜嘎嘎”(沪语:不知趣)地站在一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随便插嘴发表议论,甚至指责他人有谬误,或不懂得抄近路……会计师们听到这个学生意小孩的胡言乱语中,确有不少独到的见地,便急忙去报告潘序伦。潘博士起初不能相信,直到他把这个成天被他差东差西的小学徒,亲自请进去谈了一次,才知此事果然不假。一个初中尚未毕业的十三岁练习生,居然能在手忙脚乱做杂役时无师自通,脱颖而出!潘博士在大大吃惊之余,开始对这个学生意的小家伙刮目相看。

潘序伦的确是个独具慧眼又敢于用人的伯乐。当他突然发现,可遇而不可求的千里马就在自己身边,便立即抓住良机,不断给这匹黑马撒腿奔跑的机会和应有的鼓励。顾准十三岁与十四岁期间,潘序伦连续推升他的职位,并不断相应增加他的工资与津贴,逢人便夸奖少年顾准,是“我们会计界难得的优秀人才”。1928年至1929年,少年顾准逐步从打杂的练习生,升任为会计员、查账助理员、会计夜校助教……

顾准的职业生涯,也与上海经济的大发展、立信事业的蓬勃兴旺,同步飞跃前进。

1929年底,十四岁的顾准,被晋升为立信自编大学专科教科书——《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编辑助理。在此期间,他并独立编写了一册专供高校教师改卷使用的《高级商业簿记习题详解》,又设计了一个标准的单拟账本,均作为《簿记教科书》配套读物,由商务印书馆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与《簿记教科书》一起推上市场。《簿记教科书》在新成立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等学校,获得教学实践上的极大成功,使潘序伦在中国社会树立了崇高的名望。而顾准作为《簿记习题详解》编作者,也受到人们的充分关注。当工商界人士与会计师捧读《习题详解》,对其中精辟的解题法大加称赞后,打听获知,与潘博士合作著书的解题专家,居然是一个十四岁的失学少年,不禁“啧,啧”地连声感叹,发出由衷的赞美。

1930年,潘序伦再次放飞。顾准以十五岁少年之身,出任立信会计函授学校总负责人。顾准在主持函授学校期间,以上述教科书及配套读物为主要教材,在社会上广泛地开展现代会计学函授工作,教出了许多上海会计界的骨干人才。顾准的名字也渐渐在会计界热热火火地传播开来。

此时的顾准,已经成为立信会计事务所出类拔萃的业务尖子。他以“年少智高”、“天资聪颖”、“才华出众”而被大家称颂。上海滩的工商界人士将他誉为“奇特的天才少年”。潘序伦在欣喜之余,除了每个月支付顾准二十多元工资外,每隔半年,还给他分一次干股红利。这样,顾准每个月的实际收入已将近五十元。据上海地方史料记载,1930年上海的当时物价水平是:鸡蛋0.03元/个;猪肉0.31元/斤;豆油0.22元/斤;釉米0.14元/升;肥皂0.05元/块;细布0.11元/尺。少年顾准的月收入确实不低。

立信夜校当年的教务负责人李鸿寿(曾任上海财经学院副院长),这样描述顾准30年代初期的形象:“他上班时,穿一件布长衫,拿一把洋伞,夹一本书,朴素无华,好学不倦。这个印象最深,至今仍记忆犹新。白天,我们两人的写字台对面,交谈的机会比较多。他不仅专攻会计,而且知识面广,对于国内外大事,侃侃而谈,可敬可佩。他比我小六岁,我却认为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有什么问题,总乐意与他商量……”

著名会计学家娄尔行,这样讲述少年顾准:“30年代初,我在上海商学院求学,曾于暑期由学校安排到立信会计事务所实习。在实习期间,几次与顾准一起奔赴客户处去查账。他身材颀长,双目炯炯有光,动作敏捷,查账极其熟练……”

在立信会计事务所工作,不怕冒尖,只怕不冒尖。

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潘序伦,在事务所里一贯提倡:不问等级尊卑,只问能力如何。不重原有成绩,只重创新进取……他的这一套,有些类似西方基督教的新教伦理:“上帝的恩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不靠别人,一切靠自己”。因此,每个职员都得拿出真本事来参与竞争。平日,潘序伦在所里打破一般常规用人。由于顾准的业务水平越来越冒尖,1931年立信会计同学会进行改进,他因业务出众,作风正派,人缘也好,校友们一致选举他为同学会的负责人之一。当选后,顾准不负众望,立即创办了立信会计学术杂志《会计季刊》(潘序伦续办后更名为《立信会计季刊》),使现代会计学第一次有了争鸣的园地。顾准不仅自任该刊第一卷四期的主编,还不辞劳苦地撰稿、组稿。《会计季刊》特别注重理论创新,结合实际,长期以来,对我国的会计学研究与教学影响极大。

不足20岁的顾准,在查账、教学及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就已成为立信会计的台柱子。

(资料来源:高建国:《顾准全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讨论问题:

1.通过顾准早期的会计执业生涯,你对会计公司员工的工作有何感想?

2.顾准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