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施综合性促进计划

实施综合性促进计划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韩国政府促进一系列发展亲环境农业相关事业与计划,推动亲环境农业的发展。  1998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亲环境农业元年,并发表元年宣言《亲环境农业培育政策》。  《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的持续制定和实施,为阶段性提高韩国亲环境农业的发展提供具体政策目标、政策重点,为综合协调各领域并进发展提供框架和依据。

  韩国政府促进一系列发展亲环境农业相关事业与计划,推动亲环境农业的发展。政府于1991年和1993年实施全国有机农业现状调查,即调查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正农会、韩国环境农业研究会(现有机农业环境研究会)等民间团体为中心开展的有机农业发展事业状况,为总结经验,因势利导奠定基础。并作为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措施,政府于1995年以《中小农高品质农产品生产支援事业》形式开始支援实践亲环境农业的农民。随后,政府于1996年7月提出《迈向21世纪的农林水产环境政策》,1997年3月提出《环境农业地区造成事业》促进计划,1998年3月提出《亲环境农业示范村造成事业》促进计划等,从不同角度实施亲环境农业发展政策和计划。

  1998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亲环境农业元年,并发表元年宣言《亲环境农业培育政策》。其阐述实施亲环境农业政策的必要性,总结亲环境农业促进现状,并为元年后亲环境农业发展提出政策方向乃至重点政策课题。

  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韩国政府为应对国内外对农业环境可持续要求的深化,为培育亲环境农业发展确立中长期政策蓝图和方向,同时为履行《亲环境农业培育法》,从2001年开始实施《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现在政府正在实施第三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11~2015年)》。

  《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的持续制定和实施,为阶段性提高韩国亲环境农业的发展提供具体政策目标、政策重点,为综合协调各领域并进发展提供框架和依据。

(一)第一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1~2005年)》

  1.计划框架

  第一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1~2005年)》以农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提出两大基本目标:第一,通过确立适宜于区域条件、农民经营规模、农作物特点的亲环境农业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生产高质量安全农产品;第二,通过确立农产、畜产、林产相联系的自然循环农业体系,保护农业环境、增进农业的多元性公益职能。42同时,为实现上述基本目标,第一次《五年计划》提出八大促进课题:①建立亲环境农业发展基础;②开发亲环境农业技术;③迅速普及亲环境农业实践技术;④促进综合性农地培养及畜产粪尿资源化;⑤支援亲环境农业培育;⑥搞活亲环境农产品流通;⑦强化国际协作;⑧改善山林环境。

  第一次《五年计划》提出如下实现指标。第一,在化学生产资料的施用方面,从1999年至2005年,化肥自84.2万吨、农药自2.5万吨,各减少30%。第二,在亲环境农业发展基础的建设方面,具备资源信息服务网站的市郡由2个扩大到157个(占全国95%);养护绿地由0.8万公顷扩大到14.4万公顷;水质测量站点由336个增加到550个。第三,在畜产粪尿的处理方面,对管制对象的处理设施设置率由92%提高到100%;堆肥、液肥资源化率由86%提高到90%。第四,亲环境农产品的生产方面,总产量中获得专门机关质量认证的低农药标准以上农产品所占比重由1%提高到5%,低农药标准以上的水稻栽培面积在水稻栽培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0.8%提高到4.5%,蔬菜栽培面积由0.9%提高到4.6%,果树由1.4%提高到6%。

  第一次《五年计划》计划共投资5.2万亿韩元,并计划责成中央政府承担67.3%,地方政府承担5.1%,融资16.2%,民间承担11.4%。43

  2.主要举措

  为有效促进八大促进课题,第一次《五年计划》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其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重视发展基础建设。土壤、种子、肥料、农药、畜产粪尿等相关基础建设是能否发展亲环境农业的前提,因此第一次《五年计划》重视发展基础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计划。例如,实施系统的土壤性质检测,完成以地块为单位的土壤信息数字化,建立土壤资源信息服务网站,开发土壤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确立区域土壤改良事业模式,为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发展低投入农业、保养乃至改良农田奠定基础。采用遗传生物学技术,培育病虫害抵抗型品种和耐灾害型品种,向免用农药化、品种优良化发展。促进化肥生产订单化,即根据不同土壤的需要配制、供给化肥,以满足不同土壤性质的需要;开发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挖掘和利用优秀害虫天敌、微生物,为安全使用农药乃至免用农药奠定基础。进一步支援畜产粪尿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转化为肥的比率,减少畜产粪尿的直接排放。开发主要农作物亲环境农业标准技术,以便模拟、普及、标准化。建立因特网服务体系,使生产者方便获得相关技术知识乃至市场动态,以利于生产;使消费者方便获取亲环境农产品信息,以利于流通。

  第二,加强标准的建立。标准的建立有助于政府促进事业、批量生产、进行管理、达到目标,个人便于适应,社会确立诚信机制等,因此第一次《五年计划》加强各领域标准的建立。例如,在土壤鉴定方面,建立土壤鉴定主要装备系统标准,以便促进土壤鉴定的正规化、标准化。在土壤改良方面,根据不同土壤的特点,建立施肥标准乃至土壤养分的有效管理标准,为土壤亲环境化、提高地力提供科学依据。在农作物生产方面,按农作物类型建立农药施用安全标准、施肥标准乃至适宜有机养分浓度标准,为减少农药和化肥投入、把握有机肥施用率奠定基础。在畜产发展方面,建立动物药品的安全使用标准,为发展亲环境畜产品提供参考依据。在畜产粪尿的资源化方面,建立有机肥的标准,以利于规模生产、利用乃至替代化肥。亲环境农产品的认证标准是第一次《五年计划》所促进的标准建设方面最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提倡自然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第一次《五年计划》提倡立足于区域概念的农作、畜产、林业的自然循环发展。例如,促进农作与畜产循环发展,使农作向畜产提供粗饲料,尤其是安全农产品的副产品粗饲料,以及粗稻糠等畜产粪尿混用材料,为亲环境畜产发展提供条件,而畜产向农作提供有机肥,尤其是提供安全的有机肥,为亲环境农作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畜产与林业循环发展,使畜产为林业提供畜产堆肥、液肥,而林业为畜产提供林业的副产品饲料和木屑等畜产必要生产资料。

  自然循环型农业发展以前述“强化发展基础建设”为基础,同时重点强调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展畜产粪尿的资源化管理,其二是提高养护绿地普及化水平。前者是指强化畜产粪尿的肥料化,并促进亲环境农业实践者施用畜产粪尿肥料义务化等提高粪尿肥料的利用比率,同时制订畜产粪尿资源化基本计划,并以此为基础调节畜舍建设量和牲畜饲养总量,以维持亲环境平衡。后者是指通过养护绿地活动,即在冬季休耕水田种植紫云英(红花草)、裸麦等饲料、肥料农作物,为畜产提供优质粗饲料,发展畜产,为农作物提供绿肥,改换耕作,提高地力。

  第四,借助示范模式推动。考虑到亲环境农业的特殊性,例如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实践支撑、支援难以全国一步到位、经济效益不易显示等困难,第一次《五年计划》注重示范模式的利用,以点扩散、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全面。例如,第一次《五年计划》计划投资211.56亿韩元举办70个亲环境农业示范村,44向示范村派遣中央技术支援队,开展栽培技术实验、经营分析、养分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除等,使示范村成为普及亲环境农业技术、展示成果的得力场所。除了亲环境农业示范村以外,根据亲环境农业发展不同需要,第一次《五年计划》还计划开发土壤环境改善示范场、施肥技术指导示范事业、农业用水改善示范事业、亲环境农业技术示范场、实证场、亲环境农业技术普及示范园区、有机畜产示范事业、亲环境家族农园区、亲环境农业地区、亲环境林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事业等多种专门性示范模式。

  第五,注重支援与分工结合。由于亲环境农业具有技术涵养要求较高、产量会多少受到影响、认证和广告等需要额外费用等特点,其至少在初期阶段难以自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援。因此,在第一次《五年计划》中政府承担主要经费(72.4%),提供资金、技术、咨询等支援,其典型措施之一是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制度。同时,由于亲环境农业不可能单靠政府的推动就可成就,因此第一次《五年计划》也强调不同社会阶层在实施计划中应尽的义务,即分工。以养护绿地事业为例,计划要求农林部制定政策和确立事业目标,农村振兴厅研究并普及种植作物和栽培技术,地方政府动员农民确保播种面积,农业技术中心针对农民实施技术指导和宣传,农协供销种子、支援播种、运营示范场,农民以上述支援为基础在自家农地中实施养护绿地事业。

  第六,强化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可提高亲环境农业水平,提高贸易竞争力,同时可履行国际义务,体现亲环境农业初衷。因此,第一次《五年计划》为强化与国际接轨,以专项安排相关计划。例如,应对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制定有机农产品国际标准,计划修改《环境农业培育法》使其相关内容符合国际标准,制定生产亲环境农产品时可使用生产资料的目录及说明书等亲环境农业相关指南,把国立农产品质量管理院培育成为国际性有机农产品认证机关;应对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商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农业环境等国际性探讨,扩大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规模、减少对化肥补助等,制定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政策,提出韩国的农业环境标准以在今后国际农业环境指标的追加开发中争得一席之地;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发促进相关营农技术,降低农地的氧化二氮和甲烷的排放、粪尿处理时的甲烷的排放;为了扩充二氧化碳吸收源,促进造林。

(二)第二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6~2010年)》

  1.计划框架

  第二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6~2010年)》以“实现国民健康生活和生命环境农业”作为远景,以“通过亲环境安全农食品供给达到消费者信赖和国土环境保护”作为使命,提出五大亲环境农业培育方向:①通过农业和环境的协调,扎根自然循环型亲环境农业;②通过高质量安全农食品的供给,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③通过亲环境农业,提高国内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④为亲环境农业实践农家,增加收入、保持其收益性;⑤通过农业环境资源的亲环境管理,为国土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为促进亲环境农业的培育,第二次《五年计划》提出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制度、农资(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开发、区域农业领域的基本战略。其在生产领域,强调扎根自然循环型农业,稳定农家收入,扩大亲环境农法和农资;在流通领域,强调建立物流中心,筹措资助金,组织山地流通据点;在消费领域,强调强化宣传和事后管理,确保大量需求处,摸索出口门路;在制度方面,改编认证制度,向民间转移认证业务,全面扩大履历追踪制度;在农资领域,强调引进农资鉴定和管理制度,分析农资特点和效果,制定有关家畜粪尿法律;在技术开发领域,强调普及技术开发,资源化和病害虫防除技术,开发加工食品;在区域农业领域,强调达到养分均衡,亲环境农业体验,诱导地方政府参与(表2-2)。

表2-2韩国《亲环境农业培育5年计划(2006~2010年)》基本战略

生产

·扎根耕种和畜产相联系的自然循环型农业

·通过提高亲环境直付制单价等,稳定农家收入

·通过扩大亲环境农法/农资的支援,构筑全年性生产体系

流通

·通过建立亲环境农产品物流中心,节减流通费用

·通过筹措亲环境农产品资助金,调节供需,搞活宣传

·培育圈域(区域)产地流通据点组织,使流通路径多样化

消费

·通过强化亲环境农产品宣传和事后管理,提高信赖度

·确保学校供应伙食等亲环境农产品大量需求处

·积极摸索亲环境农产品对外出口门路

制度

·改编亲环境认证制度(修改亲环境农业培育法令)

·低农药认证制度保持到2010年,之后废除

·向民间转移亲环境认证业务,培育民间认证机关

·全面扩大亲环境农产品履历追踪制度

农资

·引进亲环境农业生产资料鉴定、管理制度

·分析亲环境农业生产资料的特点、效果

·制定和施行有关家畜粪尿管理和利用的法律

续表

技术开发

·以农业振兴厅研究事业团为中心,普及技术开发

·集中开发家畜粪尿资源化、亲环境病害虫防除技术

·扩大利用亲环境农产品的加工食品的开发

区域农业

·达到区域单位养分均衡和农业环境资源管理

·搞活城市消费者亲环境农业体验和城乡交流

·通过亲环境农业奖赏等,诱导地方政府参与

  资料来源:[韩]农林部,《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6~2010年)》,2006年,第26页。

  第二次《五年计划》提出如下实现指标。在总指标上,第一,到2013年,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40%;第二,到2010年,亲环境认证农产品的比重扩大到10%;第三,构筑耕种和畜产相联系的自然循环型亲环境农业体系。在部门指标上,第一,化学肥料使用量,由1999~2003年平均375千克/公顷、2005年374千克/公顷,减少到2010年260千克/公顷、2013年225千克/公顷;第二,农药使用量,由1999~2003年平均12.4千克/公顷、2005年11.8千克/公顷,减少到2010年9.1千克/公顷、2013年7.4千克/公顷;第三,亲环境农产品比重,由2005年4.0%,提高到2008年7.5%、2010年10%。

  第二次《五年计划》计划国库投融资共2.66万亿韩元,其中,农林部承担1.85万亿韩元(69.5%),农村振兴厅承担0.12万亿韩元(4.5%),山林厅承担0.69万亿韩元(26.0%)。在总投融资额中,补助占89.1%(2.37万亿韩元),融资占10.9%(0.29万亿韩元)。45

  2.核心促进课题与措施

  为了实践亲环境农业的远景和使命,在亲环境农业培育方向下,基于基本战略,达到实现指标,第二次《五年计划》提出七大核心促进课题和相应措施。46

  (1)建立和扩大亲环境农业实践基础

  首先,以监测农业环境变动和制作农业环境地图为主题,以4年为周期调查土壤肥沃度、重金属含量、残留农药等环境变化情况;为系统促进亲环境农业政策制作农业环境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整合管理农业环境资源信息。

  其次,以通过供给土壤改良剂和扩大绿色田野事业诱导高质量农产品生产为主题,以4年为周期持续供给土壤改良剂,到2010年促进并实现全量粒状化;到2010年把绿色田野事业扩大到冬季休耕地142.7万公顷的20%(28万公顷)。

  最后,以扩大亲环境农资支援和根除不良堆肥的流通为主题,扩大有机质肥料的支援(1.023亿吨),引进亲环境农资鉴定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堆肥质量检查,根除不良堆肥(每年实施600个样品以上)。

  (2)开发普及现场所必要的亲环境技术

  首先,以实施土壤养分综合管理和开发普及病虫害和杂草防除技术为主题,设置96种农作物的施肥标准,向下调整42种农作物标准施肥量;开发利用天敌、性费洛蒙(Pheromone)、有用微生物的病害虫防除技术;开发普及耕种、物理、生物性杂草防除技术。

  其次,以开发亲环境标准技术和支援农家现场技术为主题,以研究事业团(全南大学)为中心,开发亲环境农业核心技术,2005~2009年经费为50亿韩元;成立亲环境农资的特性鉴定和使用技术;确立符合国际食品标准(CODEX)的韩国型有机农业技术体系。

  (3)扩散联系耕种和畜产的自然循环型亲环境农业

  首先,以扩大家畜粪尿资源化和搞活液肥的利用、流通为主题,提高家畜粪尿处理设施设置率,到2010年达99%;从2007年开始制定和实施《有关家畜粪尿管理及利用法律》;确保家畜粪尿堆、液肥信赖度,搞活液肥的流通和利用。

  其次,以扩大亲环境畜产直付制和有机、亲环境畜产品的生产为主题,诱导畜产业农家参与畜产直付制,到2013年使其占畜产业注册农家的比重达20%;扩大亲环境畜产品产量,到2010年使其占全部畜产品生产量的比重为1%,在类型上除了有机畜产品和转换期有机畜产品外,增设无抗生剂畜产品类型;在休耕地上扩大大麦等饲料农作物的生产。

  (4)支援亲环境农业的培育和保障实践亲环境农业的农家收入

  首先,以培育和支援广域亲环境农业园区、天敌害虫防除制等实践农家为主题,到2013年每个邑建立1个亲环境农业地区,使之达到1 500个;到2010年建立广域(市、郡单位)亲环境农业园区23个,到2013年为50个,培育其为大规模亲环境、旅游、出口农业园区;到2013年,诱导设施园艺种植面积的50%(5万公顷)实现天敌防除,并培育1万人成为天敌防除专门咨询人力。

  其次,以通过亲环境农业直付制的支援,保障亲环境农业实践农家收入为主题,从2006年开始提高水田的亲环境农业直付额单价,争取2007年开始使水田的亲环境农业直付额单价与旱田单价相同;促进直付金支援上限(5公顷)的废除和支付期间的延长。

  (5)提高对亲环境农产品的消费者信赖度,搞活其流通

  首先,以确保亲环境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强化质量管理为主题,扩大亲环境农产品安全性调查,从2005年的4 900件扩大到2010年的7 500件;到2010年把良好农业规范(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农产品、履历追踪农产品的流通比重扩大到5%;强化亲环境认证农家的销售过程调查;同消费团体一起,每季度1次以上实施亲环境农产品的联合清点。

  其次,以扩大对亲环境农产品消费者的宣传、使流通路径多样化为主题,强化通过大众舆论媒体的亲环境农产品优秀性宣传;通过批发市场扩大亲环境农产品流通量;建立或确保亲环境农产品专用物流中心;积极摸索亲环境、有机农产品的对外出口门路;促进亲环境农产品资助金,从2006年6亿韩元增加到2010年50亿韩元;扩大专门销售场地、学校伙食供应等,积极挖掘大量需要亲环境农产品的市场。

  (6)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国际合作

  首先,以建设干净的农村和诱导地方政府亲环境化为主题,提高地方政府等相关机关的作用,搞活地方政府废农资的回收,诱导农业从事者的自发回收,扩大废塑料回收费的支援,征召废塑料处理和再利用技术,谋求积压的废塑料的再利用方案等,搞活废农资回收;对实践亲环境农业的优秀地方政府实施亲环境农业奖赏,诱导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集结区域亲环境农业促进力量,通过扩大地方政府亲环境农业专门组织集中业务力量,通过制订亲环境农业实践计划诱导长期、系统性培育等,诱导地方政府扎根亲环境农业。

  其次,以强化亲环境农业国际合作为主题,通过扩大亲环境农业间接减缩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运营应对气候变化的农林对策团队进一步促进气候变化协议综合对策,进而应对气候变化协议减缩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开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农业环境指标相关研究和开发;进行为提高农业的多元职能的技术和政策要素评价,开发农业的环境方面的公益职能评价模型等,研究农业的多元职能,为国际合作提供经验。

  (7)培育亲环境林业

  首先,以增进山林公益职能和建立亲环境林业基础为主题,通过扩大阔叶林造林比重,从2005年的60%提高到2010年的70%,以及实施积极的山林事业等,增进山林水源涵养机能;促进林产品生产履历制,强化亲环境林产品的生产支援体系,促进土壤的清净化,开发和普及替代农业病害虫防除等亲环境林业技术,构筑和运营亲环境林产品管理体系等,支援亲环境林产品的生产。

  其次,以强化亲环境林产业的竞争力为主题,构筑以亲环境林产品生产者为中心的流通体系基础,促进林产品的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提高林产品的安全性,强化清净、无公害林产品的宣传等,搞活亲环境林产品的流通;通过促进废木材再利用相关研究,构筑可达再利用产业发达的发达国家水平的再利用技术和系统,为培育国内产业和提高国产材料的利用度,支援废木材和园林产品的利用等,促进木材资源的再利用。

(三)第三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11~2015年)》

  1.计划框架

  第三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11~2015年)》以“体现国民和自然共创的亲环境绿色产业”作为远景,并为实现其远景提出七大核心促进课题:①建立可持续亲环境农业生产基础;②搞活亲环境农产品流通和消费;③为确保消费者信赖构筑安全管理体系;④搞活加工和农资产业;⑤开发亲环境农业技术,培育专门人力;⑥构筑农业环境资源管理系统;⑦培育亲环境畜产、林业、水产业。

  第三次《五年计划》以如下三个方面作为核心价值。第一,通过增大农家的收入和保持收益性等,使农业成为可使生产者富裕的亲环境农业;第二,通过增进消费者的价值(健康、营养、安全等),使农业成为可使消费者幸福的亲环境农业;第三,通过亲环境农业资源管理,使农业成为使自然界健康的亲环境农业。

  第三次《五年计划》提出如下完成指标。第一,亲环境农业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4.9%提高到2015年的12%。第二,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量到2015年减少15%,具体而言,化学肥料使用量从2010年的242千克/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205千克/公顷,农药使用量从2009年的9.9千克/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8.4千克/公顷。第三,有机农产品产业规模从2010年的5 500亿韩元提高到2015年的2万亿韩元。47

  作为今后五年亲环境农业发展综合计划,第三次《五年计划》与前两次《五年计划》相比,在亲环境农业范式特点上形成明显的转换。首先,响应保持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力、保护区域社会和国土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社会需求,促使向可持续的范式转换;其次,摆脱第一产业(生产)的范围,促使为扩张农业领域和开创新附加价值的高度化战略,把亲环境农产品和关联产业培育作为下一代绿色发展动力源

  具体而言,在政策对象方面,以生产者的收入稳定为中心,向包括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未来世代的环境保护的广义对象转换。在技术开发方面,以种植和饲养为内涵的生产为中心,向包括加工、农资、流通、信息等的多领域拓展,技术开发中嫁接和体现生产性、安全性、附加价值内涵。在金融支援方面,以政府财政即政府支援为中心,向强化民间投资和民间合作即民间力量方向转换。在政策范围方面,把局限于以亲环境农产品为中心的农业范围,扩大到包含农资、食品、生活用品、体验旅游等的相关产业、生命产业范围。在消费市场方面,以内需为中心,向并行出口转向,争取开拓新市场(图2-1)。

Image

  资料来源:[韩]农林水产食品部,《第三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10年,第30页。

图2-1 韩国亲环境农业向新范式转换

  第三次《五年计划》计划国库投融资共4.46万亿韩元,与前一次计划相比大幅增长,增长率达59.8%。按领域来看,亲环境农业生产基础建设投融资为2.62万亿韩元(58.7%),占最大比重;流通和消费领域投融资为0.46万亿韩元(10.3%),居次;其他领域所占比重均小于10%。与前一次相比,流通消费领域和安全质量领域的投融资增长幅度最大,增长超过100%,尤其是增设了亲环境农产品加工和亲环境农资新领域(表2-3)。

表2-3  韩国第二次、第三次《五年计划》的国库投融资分领域分配计划单位:亿韩元,%

领域

第二次

第三次

增长率(B/A)

投融资(A)

比重

投融资(B)

比重

生产

14 678

52.6

26 178

58.7

78.3

流通、消费

1 965

7

4 607

10.3

134.5

安全、质量

802

2.9

1 670

3.8

108.2

加工、农资

725

1.6

纯增

技术开发

634

2.3

1 107

2.5

74.6

农业环境

206

0.7

317

0.7

53.9

其他

9 636

34.5

10 003

22.4

3.8

合计

27 921

100

44 607

100

59.8

  资料来源:[韩]农林水产食品部,《第三次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11年,第119页。

  2.主要内容

  第三次《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48

  第一,强化生产基础。通过发展亲环境农业地区、广域亲环境园区,尤其是计划新建有机农产品为中心的特化园区,扩大低碳资源循环型体系。同时,通过土壤养分的系统管理,构筑能够实现适宜农资投入等的可节减经营费的营农系统,奠定低费用、高效率的可持续农业基础。例如,从2010年开始建设有机农特化园区,到2015年建设50个;以有机农稻米为准,与2010年相比,2015年生产费减少20%。

  第二,搞活流通和消费。通过区别于一般农产品流通路径的流通路径多样化,提高亲环境农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近性,创造可增进消费者选择(健康、营养、安全等)的环境,促进亲环境农产品的消费。同时,一方面通过把“生活协作组合”和专门流通企业等也纳入亲环境农产品流通单位范畴的方式,扩大消费流通支援体系,开创学校伙食供应、当地食品等亲环境农产品的新市场等,谋求搞活流通;另一方面构筑走向海外市场的基础。并且,扩大绿色饮食生活教育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流活动,强化为合理消费所需价格和主要统计的信息化,进一步确保消费者对亲环境农产品的信赖。例如,亲环境农产品专门销售场(点)从2010年的3 200个扩大到2015年的5 000个,生活协作组合的固定消费层(忠诚会员)从2010年的50万人增加到100万人。

  第三,认证标准的先进化。通过强化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的认证品的管理,构筑消费者可信赖的高质量安全农产品的销售基础;为奠定有机农产品和相关产业的联系发展基础,整编认证制度使其符合国际标准。到2013年把亲环境农产品认证业务完全转移给民间,同时强化民间认证机关的事后管理。引进发达国家型有机生产计划(OSP,Organic System Plan) 和交易认证书复印件添附制度等,强化认证管理。整合划分成为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的二元化认证制度,并把认证对象范围扩大到现在还没有规定的水产品和非食用加工品(化妆品、纤维、幼儿用品等)领域。例如,亲环境农产品市销品调查点从2010年的1.2万个增加到2015年的1.7万个。

  第四,搞活加工产业和农资产业。构筑产、学、研、官伙伴关系体系,通过支援定制型加工设施建立亲环境(有机)加工食品的名牌化基础。同时,通过培育昆虫和微生物等生命资源,开拓有机农资产业的新需求,联系农食品母体基金与绿色认证制度进而搞活民间投资。例如,从2010年开始设立有机加工食品名牌化支援企业,到2015年设立100个,有机农资目录公示品种从2010年的1 070个扩大到2015年的2 750个。

  第五,开发技术和培育专门人力。扩大有关主要农作物及畜种的生产技术和高附加价值有机加工食品的开发,按圈域(区域)发展专门技术普及事业团。同时,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亲环境相关前后方关联产业,构筑分领域专门人力培养体系。例如,分品种有机农(品种/畜种)手册(说明书)从2010年的6种增加到2015年的15种,从2010开始设立专门技术普及事业团,到2015年发展到9个。

  第六,农业环境资源管理。为亲环境农业资源管理开发环境指标,构筑支撑其数据库,使政策手段与分地区农业环境状态诊断联系起来。从中长期而言,以分地区农耕地的养分投入—产出关系为基础,开展地区单位养分总量制示范事业。例如,农业环境资源信息数据库从2010年的3 300个(点)增加到2015年的5 000个(点),土壤鉴定分析数从2010年的48万个点增加到2015年的75万个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