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救助与自救

救助与自救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疏散、救助与自救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的事件,同时又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灾难性事故。7.对已抢救出来的人员进行清点核对,确认被困人员是否全部救出,并严格进行管理,防止他们再次返回火场,将伤者清点登记后移交给医疗救护组或者转送医院。

第三节 疏散、救助与自救

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的事件,同时又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灾难性事故。当火灾降临时,很多人由于受到惊吓,往往会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做出错误的举止,所以,对于火场的疏散与救助工作的组织指挥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安部提出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中,也包括“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的部分。

一、疏散组织

在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在场的人员恐慌,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这种紧张和不安比火势的威胁更可怕,争先恐后地逃生极易造成挤死挤伤,并且影响逃生的速度。因此,有效地组织在场人员疏散,就显得非常重要。《消防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因为现场的工作人员熟悉现场环境特点,以及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等,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引导群众转移、疏散,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轻群死群伤的恶性后果。绝不允许在火灾面前临阵脱逃。

在进行这类火场的疏散工作中,应掌握以下几点基本方法:

(一)拟定疏散计划

人员集中的场所,如影剧院、礼堂、歌舞厅、商场等有关单位,平时应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共同研究人员疏散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疏散预案;对工作人员做好组织疏散的分工,划分责任区,规定每个区域的疏散路线和出口,并经常演练;一旦起火,各工作人员按预定方案立即组织辖区群众有序疏散,可有效缩短疏散时间,减少伤亡。

(二)保证安全疏散设施正常工作

火场中组织疏散必须以平时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为前提,只有保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畅通,应急照明、事故广播和防排烟系统等安全设施的正常工作,才能在发生火灾时成功组织在场的人员安全疏散。很多重特大火灾中发生的群死群伤事故,都是由于安全出口被封锁,应急照明系统无法工作等原因造成的。

(三)正确通报情况防止出现纷乱

组织疏散必须采取科学统一的指挥方法。如果场内的人员比较多,疏散条件相对有限,在火势发展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失火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者最不利位置的人员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公开通报,让全体人员疏散。在火势比较猛烈,疏散条件比较好时,可立即公开通报,但在通报时,应用镇定的语气,说明起火的部位、火势蔓延的情况以及正确的逃生路线和方法,防止引起在场人员的恐慌而导致纷乱,影响顺利疏散。

(四)进行疏散引导

疏散时一定要有序进行,一般应优先安排受火势威胁最为严重的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因为该区域可利用的疏散时间最短。在疏散中要首先帮助逃生能力较差的老弱病残者撤离火场,其次是一般的观众、顾客等,最后是现场的工作人员。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岔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立“哨位”帮助指示方向,以防误入死胡同或者危险区域。

(五)防止脱险者回场

疏散出来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由于受困人员在脱离危险后,随着对自己生命威胁程度的减少,转而开始担心财物和未逃离危险区域的亲人的生命安全,极有可能重新返回火场去抢救自己的亲人或者财产,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已疏散出来的人员管理,可派专人负责,制止他们的危险行为,必要时在火场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在疏散过程中,始终应把维持秩序和安全作为重点,尤其要防止出现拥挤、践踏和摔伤等事故。遇到只顾自己逃生,不顾别人死活的不道德行为,要坚决遏止。同时要阻止逆向人流的出现,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制止逃生中的乱跑乱叫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不但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吸入更多的烟气,还会妨碍别人的正常疏散和诱导出纷乱。在出现前呼后拥的纷乱状态出现时,决不能贸然加入,这是逃生过程中的大忌,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二、救助他人

在火场上,若有人不能及时疏散而被围困时,要按照救人第一的原则,果断采取措施寻找被困人员并抢救出来。寻找的方法主要有:

(一)询问

通过询问事发单位负责人和已脱险人员等知情人,了解被困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起火时所在的位置与动向以及火场内部地形结构等情况,以便确定救人的途径和方法。

(二)呼喊

进入火场内部大声呼喊,以唤起被困人员的反映。同时注意倾听、辨别呼救声、喘息声、呻吟声等,以便迅速找到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及时实施救助。

(三)搜寻

即搜寻人员利用手摸、耳听和照明等手段寻找被困人员。一般被困人员多停留在门窗等处;夜间寻人或者寻找老弱病残人员应重点注意床下及其周围;儿童多容易躲在桌子底下、大衣柜内、墙角等处;浴室、厕所、阳台和小隔间也应是搜寻的重点。

救人的具体操作方法,可根据火势发展和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1.对能独立行走的人,给其指出正确的出口方向让其自行脱险。

2.对行动不便的人,如老弱病残者、儿童或者伤员等采用背、抱、抬或者在伤者身下垫毛毯、被单等物,再用手拖拉的方法将其抢救出火场。

3.室内通道被火堵住无法使用时,可利用救生袋、缓降器、拉梯、挂钩梯或者登高车等架设至被困人员所在窗口、阳台或者屋顶等处,从外部将被困人员有序地接下来,必要时可破拆墙壁开辟抢救出路。

4.无法架设登高车、拉梯等工具时,可将绳索射给被困人员,让其用该绳索把缓降器或者救生梯等器材吊上去,并指导他们自救逃生。

5.对欲跳楼逃生或者悬挂在建筑物外沿处境危险的人员,要通过喊话或者写大幅标语等方法告诫他们坚持等待救援,千万不能盲目跳楼。同时,在地面布开救生网、救生垫等器材,做好接应准备。

6.若火场发现被困人员较多,应组织他们互相搀扶、背抱,尽可能一次性救出火场。若不能一次救出,应将最需急救的受伤人员首先救出,将轻伤但不能行走的人员和伤情严重却已无法救治或者已经死亡的,安置于较安全的地带暂候。

7.对已抢救出来的人员进行清点核对,确认被困人员是否全部救出,并严格进行管理,防止他们再次返回火场,将伤者清点登记后移交给医疗救护组或者转送医院。

8.因为救人和灭火工作有时是很难分开的,在整个救人过程中,可视情采取用湿棉被、水枪等措施防烟降温,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自救逃生

火场逃生是有很多技巧的,当一场火灾降临时,一个人能否成为幸存者,固然与火势大小、起火时间、所处位置以及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有关,然而主要还是与被困者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方法有密切关系。要想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顺利逃生,最重要的是平时就应经常了解一些防火和灭火的知识,想好几种不同的逃生方案,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脱险。特别是出门在外,每到一处都要在住下来之后,先观察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记住出路在什么地方。不仅要记住平常的出入口、通道、楼梯的位置,还要记住应付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门、疏散楼梯、避难间的位置。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才能在突发性的火场上遇事不慌,从容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在被困的火场上,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逃生:

(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起火,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因为慌张是于事无补的,反而会导致做出错误的举止。

(二)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越是犹豫不决,越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三)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要随便奔跑,因为奔跑时形成的“风”,能提供新鲜的助燃物,导致火越烧越旺。这时,最重要的是设法把着火的衣服、帽子脱掉,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若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毯子、湿棉被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使火熄灭。或者向着火的人身上浇水,或者帮助把着火的衣服撕下,但是,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人身上喷射,因大多数灭火剂会引起伤者创口感染。

(四)在浓烟中逃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的高度,若烟气太浓,则俯卧爬行,因烟气比空气轻,贴近地板的空气层中,一般比较少烟。同时用湿毛巾或者湿布块捂住口鼻,这样可防止高温烟气的侵袭。

(五)躲避烟火时决不能往阁楼、床底、大衣柜里钻,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遭到烟火的侵袭。而应往卫生间这样没有可燃物,或者阳台这样朝外敞开的地方去,这些地方既不容易受到烟火的侵袭,也容易向外求救。

(六)在室内时,关闭迎火面的门窗、打开背火面的门窗,但千万不要打碎玻璃,因为若有烟气进来还要关上。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或者用毛巾、床单弄湿后塞住门缝,并设法把门顶住。

(七)在楼房遇上火灾时,如果是本层起火,应向下层逃生,因为火灾是向上层发展的,人往上奔跑的速度没有火灾发展快。如果处在起火楼层以上各层时,应向室外阳台或者楼顶逃生。值得一提的是,在向上、下楼层逃生时切不可乘坐普通电梯,因为这种电梯不但不防烟火,而且在火场断电时将无法运行。

(八)不能盲目跳楼。如果楼梯已经烧断或者被封堵住,就应当利用门窗、阳台、水落管或者竹竿等逃生。也可将被单撕成布条代替。

在二楼的位置可采取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体,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者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同时注意屈膝双脚着地,这样可以缩短距离,减轻伤害。而三楼以上往下跳的死亡概率极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能跳楼的。他们介绍国外的两种高楼跳楼法,一种是叫“休氏跳楼法”,即在沙发、席梦思等高楼上可以得到的家具,下面捆上重物,如哑铃、水泥板等,总之越重越好,然后人蹲在上面,两手紧紧抓住软家具从窗口或者阳台被人推下。这样,由于重心在下面而不会将人翻转,底下又有软物,因而获救的可能性较大。另一种叫“竿棒跳楼法”,因前一种方法存在三个缺陷,首先是重物一时找不到,其次是捆绑要时间,再就是下跳时需要几个人帮忙,这些在火灾发生时都难以办到。所以,又有人发明了这种“竿棒跳楼法”,它模仿撑竹竿过河的游戏,只要找到一根比人稍长的竿棒就行,竹竿、木棒、铁棍和钢管都可。如有条件,竿棒两头应捆上重物,没有时,不捆也行。下跳时,人应将竿棒用双手抱住,用双腿交叉夹住,如爬山一样。但棍棒在头与手的上部和脚的下部必须各留出约50厘米的一段,这样,下跳时大多数是竿棒先着地,就可大大减轻身体受到的伤害程度。

(九)求救的方式应采用向室外抛掷沙发垫、枕头等轻软的物件或者其他小件作为求救信号,也可用竹竿挑起颜色鲜艳的服装,不住地摇晃等方法,夜间则用电筒发出求救的信号,这样救护人员就能及时发现。而因火场上一般都是人声鼎沸,大喊大叫是难以被人听到的。

(十)不要留恋财物,应尽快逃出火场,既已逃出,决不回头,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在火场上的逃生方法有多种多样。可利用的救生器材也不同,光消防专用的器材就有缓降器、救生垫、救生网、救生袋和自救绳等多种。由于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的人员所处的位置和使用的救生器材不同,所采取的逃生方法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每个逃生者因地制宜选择最简便、最安全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