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殊经济功能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特殊经济功能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核心功能就是实现资源的最有效率利用,按照绝对优势理论,用劳动耗费量来衡量生产成本,特殊经济功能区建立在劳动分工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特殊经济功能区以政策优势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区域内产业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一理论对特殊经济功能区的设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内核,是特殊经济功能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特殊经济功能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特殊经济功能区属于理论交叉较为广泛的范畴,它首先是经济学关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与政治学关于制度安排下的市场经济体系紧密联系,也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产生和发展,认为它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一、经济学基础

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建立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充分体现了经济学理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学说,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学依据主要来源于差异化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方式。

1.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从经济学角度对分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即各个地区的经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国民收入。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各地区以其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为专业化生产领域,地区之间相互交换其专业化产品,能够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获得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和节约劳动时间的利益。”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核心功能就是实现资源的最有效率利用,按照绝对优势理论,用劳动耗费量来衡量生产成本,特殊经济功能区建立在劳动分工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特殊经济功能区以政策优势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区域内产业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2.比较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不同区域都有其相对有利的条件,都存在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区域应该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绝对劣势相对小的产业,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使区域之间都可以突破现有的资源条件限制,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优势资源,增加彼此的福利水平和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德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相对较弱,但是在机械化工、航天和环保等方面科技优势明显,相关高端技术人才集中,重点发展科技工业园区来提升经济福利,先后发展了超过300个科技工业园区,其中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产业园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园区,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环保方面形成世界领先的产业链,其高科技产品和资源节约型产品的对外输出占据出口市场的主要部分。比较优势论为特殊经济功能区的资源优势集中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向。

3.要素禀赋理论

优势论主要侧重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对这种差异的本质和原因缺少分析阐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都是基于生产成本差异而进行的区域性贸易,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直接导致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之间的产品流动。如果不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相同,则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和商品生产的密集程度决定了比较成本差异,即区域贸易就是双方生产要素相对密集的产品的交换,弥补自身稀缺资源的成本影响,使双方都可获得利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地域”是贸易的基本单位,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不同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分布和流动不同。这一理论对特殊经济功能区的设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内核,是特殊经济功能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延伸,各国在工业化发展阶段都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通过特殊经济功能区的辐射作用和创新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增长极开发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最早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首先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区域内的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周边区域扩散,最终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这一影响既可能是正面效果,也可能是负面效果。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关于不均衡理论的代表,增长极的现实意义是把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较小区域的少数部门,形成产业集聚型的空间极化,与周边区域形成明显的经济势差,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区域开发政策工具,已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中国等国家的区域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增长极开发理论是国际分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国际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共识,各个国家都在本地区培育区域增长极,形成优势资源要素的聚集洼地,发展战略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实现产业集聚、人才集聚、资本集聚、信息及技术集聚,以空间极化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2.点轴开发理论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按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分析经济与区域自然条件的关系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他综合克里斯泰勒(W.C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赫格尔斯德兰(T.Haegerstrand)的空间扩散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以人口要素和资源要素集中的“点”为重点,通过交通、信息系统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轴”降低生产成本和提供要素流动性,对周边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扩散作用,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形成新的增长极。因此,点轴开发理论重点说明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轴对经济扩展的影响,采取间距式跳跃式的转移来实现的。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工业和制造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域,呈点状分布,即区域的增长极。随着点状增长极的开发,经济呈现良性发展,增长极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的生产要素交换的需要以交通线、动力线、通讯线、资源线等为代表“轴”进行相互连接,实现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布局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地展开,从而形成了点轴密集的群,即城市群,通过点轴的群开发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向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

3.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是点轴群开发的逐步演化,尤其在经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具有完善的点轴系统区域在空间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使流动性强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交通、通讯等资源要素形成网络开发系统;增强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与密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均衡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使生产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网络开发理论主张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整体推进,主要适用于对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的更新与重组,以及通过全面开发新区实现经济空间的平衡。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部分地区已经进入这个经济重心地区的重组阶段,对以前相互独立但功能存在潜在互补的多个区域进行有机联结,争取合作并增加机会经济(scope economy),形成综合网络开发的经济区域。

(三)产业集群理论

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最早提出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由专业人才、机械化设备、原材料供给充分、交通运输便利以及生产技术扩散等“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成的“外部经济”,促使形成区域内的产业集中和相互依赖。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聚集经济的概念,其著作《工业区位论》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用现代的概念来说也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14)其后,胡佛(Hoover)将产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并从企业区位选择等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一些研究。(15)

对产业集群的理解,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阐释:派克(F.G.Pyke)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内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伯格斯曼(Bergsman)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认为产业集群是趋向位于同一地方的一组经济活动;斯切密特兹(Schmitz)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地理和部门上集中,企业之间存在着范围广泛的劳动分工,并拥有参与本地市场竞争所必须具备的、范围广泛的专业化创新的企业群组。(16)我国学者王缉慈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具有专业化的特征,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张辉认为,产业集群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17)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即它的地理集中性,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18)二是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大量的相关的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相互集中,形成紧密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减少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三是产业集群的合作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重塑了合作与竞争形态,把产业竞争从单独的企业之间提升到了更大的区域范围或者行业群体之间。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在资源要素稀缺的条件下,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提升。“资源要素总量稀缺只有依靠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剩余的积累才能实现量的增长,而这种积累的速度又取决于区域内将存量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转化机制的效率。”(19)资源本身不具有经济价值,只有在生产活动中通过与其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将一般性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等转化为生产性的资本,才会带来新的经济剩余,即增加区域内资源总量。”(20)一方面,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并非孤立发展,必须有相关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支持。另一方面,产业集群需要政策制度和科研技术的支撑,确保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和创新性有法制基础和人才保障,实现经济要素与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最初是环境保护意义上的理念,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对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的能力”。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阐述:“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生产发展的环境成本,实施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机协调。特殊经济功能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是坚持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经济发展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坚持经济持续性原则,经济增长应当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经济行为是在法制约束下,力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坚持社会持续性原则,特殊经济功能区追求经济效益,也承担社会效益,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和持续性。

二、政治学基础

特殊经济功能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下以制度的形式进行确立的发展方式,特殊经济功能区从创立到兴起都具有浓厚的政府意志,本质上体现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行为。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政治学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制度决定论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满足人类有秩序的经济社会活动建立的行为模式或社会规范体系。制度决定论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穆勒(Mill)等古典经济学的国家经济思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Coase)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拓展了制度决定论,认为制度同样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从制度方面对技术革命、经济增长作出了新的解释。诺斯(North)认为,制度因素贯穿于经济增长的全过程,经济增长的过程是在某种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下进行的,政府应当保障制度的有效供给,经济增长所依赖的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才能持续。同时,制度安排、制度质量和制度创新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和经济增长。

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条件,减少经济外部性,提供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联系,特殊经济功能区要保证制度均衡,即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均衡。制度创新是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动力之一,制度的替代、转换与更新,实质就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交易费用是制度建立的基础,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越细化,市场交易费用就越增大,现有的制度安排的滞后性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激励企业自主性,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制度依赖非常明显,制度优势和制度质量是特殊经济功能区实现差异化发展和资源优势集聚的最基本要素,按照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制度优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决定因素。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1938年,德国行政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Emst Forsthoff)在著作《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中提出“服务行政”的概念,认为现代行政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生存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服务型行政改革成为世界浪潮,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兴起。这一政府理念强调,政府的职能配置、机构重组、管理方式方法和行为模式要有效保护公民权利,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有学者提出,“服务型政府是经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受人民委托,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服务宗旨,通过对社会实行规范、公正、高效率的管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政府”。(21)还有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22)从政府服务的权力来源看,“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公民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23)从政府服务的制度基础看,“为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24)特殊经济功能区强调贸易自由化,但是政府在其设立和建设运营中担当重要的主导角色,即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服务型政府在经济宏观调控上的创新。从实践理论上看,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政府主导理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选择理论(25)

公共选择理论是用人性自利的“经济人”假定来分析政府行为和民主法治进程,认为政府的管理目标和行政能力等同于市场的交易性质,通过协调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形成各方妥协共同行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人布坎南(James M.Buchanan)明确提出,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大量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帮助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缪勒(Dennis C.Muller)认为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学运用到政治科学,对非市场决策的研究。特殊经济功能区关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是强调政府职能主导在经济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交易方面引入竞争因素,打破传统的行政垄断局面,按照成本收益理论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赋予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和竞争权。

2.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现代经济学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实分析,以绩效模式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以市场或市场主体为导向,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有效性,通过“成本—收益”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新公共管理理论把私营管理理论中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应用到公共部门中,以灵活的组织形式适应发展环境,重视实际的产出和结果。(26)其代表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强调在公共管理中的企业和市场导向理念,即政府管理应吸收私营管理方法,重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对管理绩效的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的“服务型政府”实际是一种“政府本位”的管理型政府,在社会、公民和政府三者的关系中,政府是管理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公民和社会是管理的客体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强调政府服务意识的增强,在公共管理中更多地考虑社会主体利益。(27)

3.新公共服务理论

美国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学家认为强调政府管理忽视了公民的权利和价值,政府应该是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提倡“新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新公共服务”理念把市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提升为公共利益最大化,强调公共利益是政府服务的最终目的,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政府应高度关注公民价值,不能把为公民服务简单等同为顾客服务,公民价值和公共服务高于企业家精神。弗里德曼指出:“对法律制度的要求不是来自‘社会’,而是来自具体的人、团体、阶级和阶层。”(28)政府服务职能的本质在于,满足人的主体需要,即保障公民的主体权利,运用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实现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

三、社会学基础

特殊经济功能区也建立在一定社会学基础上。特殊经济功能区不仅要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也承担着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的最终意义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均衡协调。

(一)新经济社会学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用嵌入性视角分析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行为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嵌入社会关系中,经济主体不是孤立的理性“经济人”,社会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文化传统等因素渗透于经济主体的决策与具体行动中,并影响、制约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动。不仅经济活动嵌入社会关系之中,市场也嵌入社会中,它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结构,而且还受社会价值、文化环境、社会规范、法律原则等制约和影响;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还是一种规范的道德秩序具体化的反映。(2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经济行为是一种社会建构,经济的发展是受社会结构和社会各种因素制约的。(30)

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人类社会延续至今各种发展要素,即人口、劳动、秩序、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和环境等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发展导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为了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理论

利益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范畴,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力,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利益需要是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出发点,而利益不平衡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内在根据。陈庆云认为社会利益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区域内,所有的个人与组织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31)向德平等认为,社会利益是包含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在内的一系列个人特殊利益和群体共同利益的总称。(32)利益的产生是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包括各需要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及需要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矛盾。马克斯·韦伯认为法律秩序和经济秩序都是“从各种互相冲突的利益均衡过程中产生的”。(33)李劲松认为,利益协调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政府能够充分表达和实现社会中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并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的手段,有效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从而改变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状况,树立全社会对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34)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利益需要是无限的,而自然界和社会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与供给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利益协调机制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的基本规则,吴俊杰等认为,利益协调机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各个社会主体掌握的能力和资源的不同而产生的利益不平衡及其他不公平的现象,一个国家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平衡各群体利益的制度,以形成多元化利益格局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均衡。(35)陈敏昭等认为,利益协调机制是指在社会系统变化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方式。(36)黄家海认为,利益协调机制是那些规范着人类利益偏好的取向及利益行为的选择的各种制度的有序运行,是人们应遵循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机制具有全局性。(37)高秋丽认为,利益协调机制就是对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作出调整的规则的总和,使利益主体的逐利活动受到适当的制约所需的基本社会条件及其间的有机联系。(38)张菊梅认为,利益协调是在承认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合法性的基础上,通过竞争、合作、妥协、调节等方式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理性地保持在一定限度。利益协调机制则是为了实现利益协调目的,以公正、公平为基本价值理念建立的一套政策、组织及制度体系。(39)从利益协调机制调节的内容看,并不仅仅涉及经济利益,还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

(三)城市化发展理论

特殊经济功能区与城市化发展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城市化在经济功能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的城市化呈现持续迅速发展态势,进入21世纪达到高度集中的程度。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调查研究,200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超过50%,2025年将达到65%。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人口的集中,也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的集聚并产生规模效应。因此,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和社会服务合理布局,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平台。从宏观角度看,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重新构造,若干具有全球信息节点的城市发展成为国际都市。国际都市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点、各类经济圈的核心,是全球性经济组织和金融活动中心、新兴产业的生产和创新基地,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同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特殊经济功能区在城市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空间扩散、产业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体现。(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