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虚拟经济可能使金融体系变得脆弱

虚拟经济可能使金融体系变得脆弱

时间:2023-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虚拟经济可能使金融体系变得脆弱I.P.戴维斯认为:“金融脆弱性是用来刻画金融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冲击,他们可以导致信贷市场或资产市场上价格和流量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化,使金融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这种危险反过来又不断扩大蔓延以致肢解支付机制及金融体系提供资本的能力。”

(二)虚拟经济可能使金融体系变得脆弱

I.P.戴维斯认为:“金融脆弱性是用来刻画金融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冲击,他们可以导致信贷市场或资产市场上价格和流量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化,使金融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这种危险反过来又不断扩大蔓延以致肢解支付机制及金融体系提供资本的能力。”[59]与之相关的另一概念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相关,意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金融脆弱不仅包括可能的损失,还包括已经发生的损失。”[60]美国经济学家埃文·费雪是最早开始对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研究的学者。20世纪30年代,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埃文·费雪提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恶化。他的这一理论对于1873—1879年美国经济不景气、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后来学者们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研究开始淡化经济周期的影响,而是认为即使经济周期没有到衰退阶段,金融体系脆弱性也会在外力或内在偶然事件的影响下激化成金融危机。特别是在金融市场膨胀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渐渐脱节的背景下,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会不断增强。[61]“1982年,Hy-man.P.Minshy在枟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枠一书中最先对金融脆弱性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形成了‘金融脆弱性假说’。他认为金融内在脆弱性是金融业的本性,是由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概念在早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就是通常所说的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以区别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具体又可分为传统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62]伍志文先生从金融制度学的角度对金融脆弱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金融制度是有关金融交易、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的习惯、道德、法律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由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三个子系统组成。金融脆弱性就是指金融制度或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主要通过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三个子系统体现出来。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而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金融发展史表明,金融制度结构即使没有受到外部冲击,适应态也只能保持一段时间,各子系统之间的不适应迟早会出现。金融危机实质上是金融制度丧失或部分丧失其基本功能。”[63]当然,还有学者从企业的角度、信息的角度对金融脆弱性作了大量的分析。

在笔者看来,金融之所以具有脆弱性,首先是由现代金融系统的构成元素决定的,前文已论,现代金融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就直接将金融资本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笔者看来,尽管虚拟资本与金融资本并不能完全等同,但是现代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产品,都是虚拟经济的直接构成部分,因此,得出以下结论便顺理成章:虚拟经济本身的秉性特质决定了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金融脆弱性产生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明显不同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特征。这犹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其本身的坚固程度不仅与建筑方案的设计科学与否、建筑监管的严格程度等因素有关,更与建筑材料的合格与否相关,日常中大多数的“豆腐渣”工程,是因为建筑材料的以次充好和不合规格,而非其他。

现有文献对于虚拟经济的脆弱性已多有论述,概括起来,学界一般认为虚拟经济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高风险性和自我异化性这两个方面。所谓高风险性,是指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像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那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虚拟经济具有双重价格风险,具体来说,由于虚拟经济总是依赖于实体经济而存在,但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各有不同的运行系统,在现实社会中,同一财产又会在两个运行系统中分别表现自己的价格,举例而言,股份公司的财产一方面要在实体经济运行中表现自己的价值(如注册资本、成本、利润等),另一方面又要以股票的市价来反映自己的价值。换言之,股份公司中的任何一项财产都同时存在实体经济价格和虚拟经济价格。正是因为同一财富同时存在两套价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矛盾在所难免。其实是价格错位的风险。一方面,如前所述,在虚拟经济的场合,必然同时存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套价格系统,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一定同步,加之影响虚拟经济运行的因素除了实体经济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因而在同一时间内同样的财产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套价格体系内总是存在着价格差,这种双系统价格差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两个,误导社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并可能最终导致逆向淘汰,影响和破坏实体经济的有序运行,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形成投机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虚拟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市场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价值交易的非人格化,尤其是辅之以发达的电子技术后,财产凭证流动的规模较大,流动的速度极快,而同一种财产凭证在不同的时间内流动往往有不同的价位,这种时间价位差为投机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投机取巧、人为炒作、恶意操纵,甚至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控制也成为可能。[64]

另外,虚拟经济还会受到实体经济因素干扰的风险,虚拟经济的运行仍然要尽量与实体经济相吻合,这是虚拟经济得以产生的价值基础,一旦虚拟经济产生后,它又会产生巨大的离心力而日益呈现出自身的独立性,可以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虚拟经济的独立性倾向在当今社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在虚拟经济程度较高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决定作用也在日益减弱,而非实体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却日益凸显,应当说,在虚拟经济刚刚诞生的时候,其市场运行走势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及其运行情况,但是进入当今社会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甚至决定虚拟经济市场走势运行的因素,除了实体经济之外,还有市场信息的供需状况(如市场信息的质与量、市场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市场中介服务的质与量、市场的总体运动趋势、国家对虚拟经济的政策导向、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等,[65]这些因素都可能是虚拟经济导致的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最后还有人为控制的风险,和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更容易为人所控制,在虚拟经济运行过程中,基于虚拟经济的前述特点,一些掌握实体经济内幕信息的人以及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为了经济、政治或者其他目的,会趁机进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甚至最终控制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全部经济,而所有这些人为的控制活动,都会影响虚拟经济的健康运行,一旦超过市场、公众或社会的承受能力,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经济危机——虚拟经济的崩溃,并最终导致实体经济的瘫痪。[66]这些现象都是虚拟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我异化性、高风险性的表现,在金融系统中,由于基本的构成要素是虚拟经济,因此虚拟经济本身的这些特征必然会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而作为一种弊病的集中爆发,金融危机便是其真实的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