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贵州的传统资源现状及特征

贵州的传统资源现状及特征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贵州的传统资源现状及特征传统资源是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长期以来在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下创造的“所有的知识和技术、审美及精神品质、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是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创造的知识体系[3]。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贵州的传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

第二节 贵州的传统资源现状及特征

传统资源是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长期以来在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下创造的“所有的知识和技术、审美及精神品质、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是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创造的知识体系[3]。在该知识体系中,有的组分只有纯粹文化和信仰意义,有的组分则成为创造新的智力成果的基础、起点和原料,从而具有财产意义。在具有财产意义的传统资源中,生物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以及传统名号最有价值。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贵州的传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

一、贵州的生物资源概况

贵州是生物资源大省。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繁衍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贵州山地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现代难能可贵的生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土壤,造就了种类繁多的植被和动物。

(一)贵州的植物资源概况

全省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有维管束植物近6000种,其中可供食用的500余种,工业用植物600多种,绿化、美化及抗污染、改善环境的植物240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30.8%,人均森林面积0.1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珍稀植物众多,有70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有二级保护植物2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有三级保护植物39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9.2%。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3924种,药用动物289种;享誉国内外的“地道药材”有32种,其中天麻、杜仲、黄莲、吴萸、石斛被称为贵州五大名药。贵州山川雄奇,气象万千,作为中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药资源。《神农本草经》所载365种药材中,贵州出产204种。《本草纲目》所载的1698种药材中,贵州有300多种,在全国排第四位,中药资源蕴藏总量约6500多万吨。在长期与自然疾病的搏斗中,少数民族同胞创造积累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如苗族医药、布依族医药、侗族医药、水族医药等。贵州民族药现有1500多种,常用的500种左右。近十年来,有关方面大力发掘以苗族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文化,在历史渊源、医理诊治、方药特色、科学内涵与应用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研究证明,贵州民族医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极具开发推广价值。在我国乃至世界民族医药之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

(二)贵州的动物资源概况

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白颧、黑鹤、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头鹤、蟒等14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位于贵州东北部的梵净山区动物资源约有300多种,既有华中、西南区系成分,又有华南区系的特点。主要动物性药材有穿山甲、蛤蚧、马鹿茸等。

(三)贵州的生物遗传资源概况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部分,地位非常重要。已收集除农作物、畜禽外,尚有林木、牧草等植物,鱼类、野生动物(含鸟类)、病毒、微生物、种群、生物群落。

1.生物遗传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定,“遗传资源”是指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具有遗传功能的材料(遗传材料),包括来自植物、动物(应包括人)、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其中,动、植物遗传资源是指动、植物本身和所有的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系;人类遗传资源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及其产物的器官、组织、细胞、血液、制备物、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构建体等遗传材料及相关的信息资料。[4]而本书所称“遗传资源”或“生物遗传资源”不包括人类遗传资源。

生物遗传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经济价值(亦包括其他诸如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价值)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和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亚种、变种、变形、品种、品系、类型)及其遗传材料(包括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基因和DNA片段等)的所有生物遗传功能单位。而传统上狭义的“生物遗传资源”,是指栽培作物品种和家养畜、禽、鱼品种的“种质资源”,主要是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包括植物种质资源和动物种质资源[5]。本书涉及的生物遗传资源为广义上的生物遗传资源概念。

生物遗传资源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区域性。生物遗传资源种类繁多,但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并不均匀,在自然界中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甚至一些遗传资源仅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由此形成了在特殊资源保存、获取和共享上的国家、地区垄断及战略贮备。

(2)不可再生性。自然界的动植物受环境影响极大,很多在人们尚未完全认识之前就已消亡,加上现代人类过度砍伐、滥捕滥猎以及工业污染,直接导致了一些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物种消失,而这些破坏多数是不可逆转、还原和再生的。

(3)遗传资源兼具有形性和无形性。有形性是指具体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载体来讲,而无形性是就这些具体的遗传物质中抽象出来的遗传信息而言。同时,遗传资源具有物质性和可利用性的特点,这使其具有了相当的经济价值。而遗传资源无形性和可利用性的特点,又给其保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兼具生态性和科技性。生物遗传资源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发达的生物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因此生物科学技术对遗传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共享具有决定性意义。正是由于各国生物科技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生物遗传资源交易和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5)商品性。生物遗传资源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由于在处理和加工过程中融入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而具有了价值。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物遗传资源具有商品性。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生物遗传资源具有商品性的特点,但该特点的体现必须受到限制,而不能无限制地应用商品经济的所有规律,应该在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原则的规范下,在遵守法律法规,并尊重伦理道德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开发和利用。

(6)社会性。按照我国宪法规定,生物遗传资源本源上属于自然资源,应属国家或集体所有。因此,在获取、利用和共享生物遗传资源时,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公共品的属性,创造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2.贵州生物遗传资源现状:资源丰富与缺乏法律保护之间的矛盾

贵州动植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且具有很强的经济利用价值,故而其生物遗传资源也比较丰富。比如,贵州的刺梨、猕猴桃、食用菌、野生大豆等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但遗憾的是,相对于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而言,给予它们的保护却远远不够。笔者下面以野生大豆为例,阐述一下对生物遗传资源缺乏法律保护而带来的恶果。

2001年11月1日,《北京晨报》记者薛辉报道,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孟山都”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百余国申请了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这项专利源自对中国一种野生大豆品种的检测和分析,“孟山都”从中发现了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标记”。据此,“孟山都”一口气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请求。一位国外育种专家在致绿色和平组织的信中提到:若此专利申请不被驳回,其他研究人员在未经“孟山都”同意的情况下,将不能使用上述大豆的遗传资源作研究和育种,该研究领域将受严重的影响。而种植这些大豆的农民也将可能被迫交使用许可费,蒙受巨大的损失。[6]2004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记者韩彦报道,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转基因大豆获得中国农业部发放的为期三年的进口许可,从而为美国大豆作为原料进入中国的榨油厂打开了一条通路。但是,业内专家和绿色和平的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公司绝不会满足于仅仅向中国出口用于榨油原料的转基因大豆,“他们的目的是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作物的大田种植,从而向中国农民收取种子购买和附加的技术费用。”[7]

这种失衡的状况就是对生物野生资源的不当利用。长此下去,发展中国家对保持、发展传统知识失去动力,发达国家也因缺少可供研究的资源而失去再发展的空间,最终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二、贵州的传统知识概况

(一)传统知识的概念与定义

目前关于传统知识的定义,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在研究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陈述。

WIPO使用的“传统知识”,一般是指传统的或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商标、商号及标记、未公开的信息,以及其他一切来自于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革新和创造。所谓“基于传统”是指那些知识体系、创造、革新和文化表达,通常附属于特定的民族或地区、代代相传并且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传统知识分为:农业知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生态学知识、医学(包括药学)知识、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知识,以音乐、舞蹈、歌曲、手工艺品、外观设计、故事和艺术品等形式表现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名称、地理标记和标志,以及可移动的文化财产。但是,不属于来自于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里智力活动的人类遗体、通用语言以及与广义上的“遗产”相类似的其他要素不包括在传统知识的范围内。[8]

虽然尚没有一个公认的传统知识的定义,传统知识所包含的各类知识却已深入人心。传统知识被认为是以下知识的结合:传统的、当地的,与生态和环境相关的知识。

(二)贵州的传统知识概况

传统知识主要包括传统医药知识(如民族民间医药)、农业知识(如香猪养殖、地方糯稻种植)、与承载民族文化的产品制造的相关传统知识(如苗族蜡染、装饰品、工艺品、侗族鼓楼)及遗传资源的利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贵州的传统知识进行介绍。

1.贵州的传统医药概念及基本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中指出:“传统医药(Traditional Medicine),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并进一步将传统医药定义为:“包括各种医学实践、方法、知识和信仰,它整合了单独或联合应用以维护人类健康并治疗、诊断或预防疾病的以植物、动物和/或矿物质为基础的药物、精神疗法、手法治疗和运动。”[9]本书中的“贵州传统医药”是指贵州各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本民族文化特点的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药知识作为传统知识的重要部分,包括传统医药实践与对社区周围含医药成分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为有利于今后得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统一和平等保护,笔者认为,可以把黔东南州各民族的传统医药知识统称为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传统医药知识(简称苗侗医药)。

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苗侗医药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是研究如何保护的重要基础。

首先,从主体上看,苗侗中草医药,对长期缺医少药的民族地区来说,是当地医疗的主要渠道。因收费低廉疗效显著,在群众中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信任基础。然而,由于绝大多数民族传统医药人员难以获得行医资格,因此他们处境异常艰难。其次,从药方上看多秘方、单方常用鲜药。苗族有歌谣:“一个药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如今在市场上已行销的天麻胶囊、咳速停、仙灵骨葆等国药准字号药品都是从民间收集的祖传秘方加工而成的苗药精品。再次,从传承方式上以口传心授为主。其医术诀窍,口耳相授且多为“单传”。这种“单传”,反映了高度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既有深层次性,又有容易消逝的随意性。第四,从地域上讲,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正所谓“黔山无浅草,夜郎多灵药。”在有些地区,人人识药,家家学医,祖祖辈辈养成传统。第五,从技术上,苗侗医都有较强的药材识别能力,有一整套的栽培、采集、加工、炮制等技术,且很少进入公知领域,保密度很高。

2.贵州的传统医药现状

在贵州各民族人民长期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形成了以苗族药为主,侗族药、水族药、布依族药、仡佬族药、土家族药及彝族药等多种少数民族药为补充的贵州传统医药体系[10]。2000年至2004年,贵州省以民族药为主体的医药工业产值从33亿元增加到63.08亿元,医药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六位[11]。在此期间,民族药发展尤为迅速,民族药生产企业发展到74家,占贵州省124家中药生产企业的59.6%;民族药品种160种,占贵州省药品品种总数的30.5%,且均为全国独家品种,单品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和1亿元至5 000万元之间的各6个[12]。2004年民族药产值达到27.5亿元,占贵州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3.5%[13]。贵州中医药科研发展迅速,开发出一批国家级新药。全省从事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院所有贵州省和中国科学院联办的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中医学院、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中药研究所、贵州省中医研究所等14家,还有已正式登记注册的民办中药科研单位11家。这些科研院所和单位,为中药现代化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及苗族药、侗族药、水族药等民族医药调查的基础研究,出版了《贵州植物志》、《贵州中药资源》、《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苗族医药学》、《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等专著,在中药品种鉴定、中药栽培养殖、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制剂及中成药质量分析等学科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同时,已开发出国家级新药21个,开发民族药品145个、地方标准的中成药256个。还有正在开发与即将批准的国家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5个及若干个三、四类新药。

(三)贵州的传统农业概况

1.传统农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

2.贵州传统农业现状及发展情况[14]

贵州的传统农业是一个与城市工业、服务业地区相对应的概念,指从未建立过以工业开采加工及相应配套的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经济社会活动以传统的农业为主体、自然经济的方式占主导、小生产作为基本的生产方式、以土地作为主要的基本的劳动对象的行业。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或林木业是基本的主体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方式中科学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较少有现代科技的运用,产品的市场化或商品化程度不高,以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作为生产的基本目的。社会分工程度低,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几乎没有,基本上以一家一户各自独立完成生产的全部过程的小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劳动力以农耕经验积累的简单体力型为主,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原始简陋,加工粗浅,大多没有深加工,浪费性、破坏性开采居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以贵阳市为例[15],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9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为6.5∶46.7∶46.8,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9564元,比上年增长15.2%。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4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6%;油料种植面积4.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蔬菜种植面积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1.1%;烤烟种植面积1.1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8%。林业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59公顷,退耕还林面积471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1757公顷。畜牧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20.54万吨,比上年增长6.6%;牛奶产量2.53万吨,比上年增长2.7%;水产品产量1.19万吨,比上年增长3.4%。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6%;全年实现机耕面积5.1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1.7%;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89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52万吨,比上年增长0.8%。

三、贵州民间文艺概况

(一)民间文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如同传统知识一样,与民间文艺相关的术语表述方式比较多,常见的有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或民间文艺表达(EOF)、传统文化表达(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TCE)。

从对民间文艺定义的各种阐述可以看出,民间文艺有别于由特定主体创作的一般科学、文化和艺术作品,具有其独特的特征。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传承性、地域性、创作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变异性等。

1.传承性

民间文艺无论系以何种方式创作或传播的,都具有因代代相传而延续保留的特征。民间文艺是相对稳定的社区源远流长的数代人长期共同生产和生活在一起,出于共同的需要,因共同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和心理倾向而创造、为群体所接受并代代流传的文化和知识表达或表现形式,通常反映和显示一个社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和价值。大多数民间文艺是未文献化的,其创作、发展和维系往往是群体的智慧结晶且历经了数代人的口传心授和不断丰富、完善而延续至今。从这种意义上讲,民间文艺是历经数代人的共同努力而保留延续的成果,不经传承无以存续,所以传承性是其首要特征。

2.地域性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文艺通常是在社区内稳定演化、发展和创造的。民间传说、民歌、宗教仪式、刺绣纺织、地毯服装、乐器、建筑形式等无不体现地域性的特征,反映其建立的物质基础和当地的精神信仰。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民间文艺是生活在特定区域的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作和发展起来的,推崇和体现的是相同的文化和精神追求。虽然任何社会群体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学习外来的生产和生活知识并受其影响,但当地的精神文化是深深植根于其价值体系之中的,因此民间文艺往往被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性特征的烙印。

3.创作主体的不特定性

与现代意义的作品相比,民间文艺的创作主体是不特定的,它不是靠某个成员的智慧与灵感完成的,而是由其所在的群体,甚至相关联的多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共同完成的。无论是其艺术表现的形式,还是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都体现了集体而非个体的特征,都是与相关群体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并由群体成员共同承袭。民间文艺作品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在不断的传唱、表演或传递过程中,受到无数的演唱者、表演者和民间艺匠的加工和改造,融合了所有演唱者、表演者和民间艺匠的智慧和贡献。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很难说作品是由何人创作的,几乎没有任何个体可以对其主张“创作者权利”,换言之,只能将民间文艺的创作主体理解为群体(一或多个在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彼此相连的社区)。

4.变异性

民间文艺大多处于未文献化状态,以口传身授等方式传播,传播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传播者和传播内容也没有特定的要求和标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无拘束性加强了民间文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促使其不断发展和繁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由于其传播方式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民间文艺在流传过程中,常常因时间、空间的改变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及受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异。可以说,民间文艺在代代相传,甚至是同时代经多人辗转传播的过程中,不会完全保持绝对的同一性。因此,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而只有不断发展变化的民间文艺。“变化和发展”是所有民间文艺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只是变化的速度快慢或程度轻重而已。

(二)贵州民间文艺现状

贵州省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独特的生活习俗以及历史背景,而使得各民族间的文艺水平及表达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色彩;另一方面,由于贵州省内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从而使得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之间相互融合。而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则是贵州民间文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苗族、侗族等几个贵州境内较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则真实地揭示了贵州省内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文艺现状。现笔者从贵州贵州民间银饰以及主要的几个少数民族入手,对贵州的民间文艺现状进行分析。

1.贵州民间银饰现状

贵州民间银饰是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他们的银饰制作不仅工艺精湛、精雕细琢、熠熠生辉、令人惊叹叫绝,而且其中充满了神性的张扬和想像力的自由驰骋,蕴涵着图腾崇拜、迁徙文化、平等观念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是古老而又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据史料《新唐书》记载贞观三年东谢蛮酋谢元琛入朝进贡的时候,其装束“以金银络额”。明代贵州黎平府属“侗人”“妇女之衣,长袴短裙,裙作细褶裙,后加一幅,刺绣杂文如绶,胸前又加绣布一方,用银钱贯次为饰,头髻加木流于后”,“好戴金银耳环,多至三五对,以线结于耳根”。清乾隆《南笼府志》记载贵州布依族:“椎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以多为贵,衣短裙长,……”。可见贵州银饰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今贵州少数民族还沿袭着民间银饰工艺传统制作方法并广泛应用。它的传承与发展理应成为贵州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构建民间银饰工艺教学体系是对美术教学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重要举措,是培育贵州当代大学生热爱本土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2.苗族的民间文艺现状

苗族拥有独特而灿烂的文化,民间文艺种类繁多。物质文化遗产瑰丽多彩,民间工艺方面以银饰、剪纸、织锦、蜡染等最为著名,建筑艺术方面有吊脚楼、风雨楼、鼓楼、龙舟等。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丰富多彩,音乐方面有曲调、飞歌、古歌、游方歌、酒歌、大歌、龙船歌等;舞蹈方面有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等;戏剧方面有花灯、花鼓戏等;游艺方面有打秋千、爬竿、斗牛、赛龙舟等;节日方面有苗年、踩花山、四月八、龙船节、赶秋节等。下面笔者主要介绍一下贵州的刺绣。

刺绣是苗族传统的装饰工艺技术。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的史籍中就有苗族先民身穿装饰着花鸟图案服装的记载,以后的历代史籍中对苗族刺绣也多有描述。几乎每一个地区的苗族都使用刺绣。苗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针法纷繁复杂,细分有十余种,主要有平锈、锁锈、辫锈、堆绣、挑花等。中国有史以来的各种刺绣法,基本都能在苗族刺绣针法中找到对应物。苗族刺绣的纹样题材非常广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给了苗族妇女丰富的创作灵感,她们十分自然地将刺绣内容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联系起来,植物、动物、几何纹、神话传说、迁徙历史、图腾崇拜、吉祥纹样等,无所不有。在刺绣针法上,各地有些差别。许多地区还将刺绣与蜡染、织锦结合起来,使锈品的色彩、质感更加丰富,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贵州刺绣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幻象与真相交织、抽象与具体手法并用。常常将现实的世界打散,将具体的形象肢解后重新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和审美空间,表现出一种恢宏博大、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刺绣是苗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但在保护与应用方面各地情况不一。由于流通便利,许多工业生产的生活用品传入了苗族地区,贵州苗族刺绣无论是工艺技术水平,还是应用广泛方面,在几个苗族聚居区中都是最好的。精美绝伦的刺绣品,已突破了过去只用于服装装饰的单一用途,一些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人,尝试着将其开发为陈设装饰品、日用工艺品,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推向市场,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给古老的工艺赋予了新的生命。

3.布依族的民间文艺现状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在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中,蜡染、土花布、牙舟陶器较具特色。下面笔者重点对蜡染予以介绍。

布依族蜡染制作方法较为简便,以蜂蜡为防染剂,以铜片制成各种形状的蜡刀。制作蜡染时候,先把蜂蜡加热熔成蜡汁,然后用蜡刀醮上蜡汁,在铺平的白布上点绘成各种花纹图案,蜡汁凝固粘附在布的两面。点绘毕,将布放入靛缸中浸染,有蜡质处染料不能渗透。染好后将布放入沸水中煮脱蜡质,即呈现白色花纹图案,成为美丽的蜡染布。

蜡染布布料可以用来制作衣、裙、围腰、头帕、门帘、被面、床单等。

布依族蜡染的花纹图案常见的有刺梨花、团花、小花等,有的仿照铜鼓上的纹饰为图,有漩涡形、水波形、连锁形等,还有喜鹊、梅花鹿、龙飞凤舞、双喜双寿等图案,民风浓郁,古朴典雅,以蜡裂的冰纹奇特和画工精致而驰名中外。蜡染工艺在布依族地区广泛使用,尤以贵州西部镇宁、安顺、关岭、普定一带最为盛行。

4.侗族的民间文艺现状

侗族的文化十分丰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歌、鼓楼、风雨桥。侗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创造力的民族,在他们的聚居地区,不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而且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走进侗乡,只要有人,就能听到歌声;只要有村寨,就能看见鼓楼;只要有溪河,河上就有风雨桥。这是侗族人民最值得骄傲的三大文化事项,也是人们了解侗族人民最重要的“窗口”。

1)侗族大歌

在侗乡,人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饭养身,歌养心。”在一首流传很广的侗歌这样唱到:“不种田无法把命来养活,不唱山歌日子怎么过?饭养身子歌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山歌。”在侗家人心理,歌唱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侗族大歌充满感性,生动、亲切,富有神秘感和诗意,犹如天籁之音。

如著名的侗族“无字天歌”,不懂侗语的人乍一听似乎没一句歌词,可是闭上眼,就好像听见微风正轻轻掠过,树叶“沙沙”地响,小草柔柔地摆,花儿盈盈地笑,夏蝉在树梢上一声声呤唱……随着女歌手们身体微微抖动,身佩的银饰叮咚在响,仿佛是流淌的小溪,清脆而婉转。全曲以徐缓的节奏讲诉着侗家人的故事,委婉而充满自信,宁静而神秘……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民间复调音乐,是这个民族为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宝库奉献的一件瑰宝。

2)鼓楼和风雨楼

如果说,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灵魂,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那么,鼓楼和风雨楼就是侗族文化的外化形式或物质形式,是根据这种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需要而修造的公共建筑。因篇幅所限,暂不予详细介绍。

5.水族的民间文艺现状

水族的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主要有干栏式木楼、地屋、吊脚楼等房屋建筑,端节、卯节、春节等节日,铜鼓、皮鼓、锣等民间乐器,剪纸、刺绣、印染、雕刻等民间工艺。此外,水族的服饰也是较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下面重点介绍水族的历史记忆遗产——水文。

水族有自己的文字,汉族称之为水文或水书。水族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由最原始的图形、实物记事而形成的表意符号阶段发展到表音符号阶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时期。

水族文字形状奇特,古拙简朴,给人以神秘之感。因其字形有部分形似汉字的反写或倒写,故又被称为“反书”。

水文的字形随历史的发展亦有所变化。水族著名学者潘一志先生在他的《水族社会历史资料》中提到:“在解放前,曾看见清光绪年间的水书抄本,其字较古。目前所看到的都是清光绪时代以后的,多用毛笔写,有些字增加,形式也有些逼近今体汉字,但其结构仍保存原状。”现在传下的“多用毛笔写”,则更早的显然不用或少用毛笔写。从保留下来的水书中确实可以看到,水文有不少与刀刻之甲骨文或金文颇为类似,当初恐怕正是以竹片或树枝烧炭刻画的。

水族文字虽然不多,但其造型方法丰富多样。其主要方法与汉字所用方法大致相同,有象形(约有80个,均为写实体,其中以动物形体造字者可说就是原始图画)、指事(用以指明某种意思,多用于方位词,亦有指名现象者)、会意(以两个以上符号或单字合在一起造出的字)、假借(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某个同音的词)以及象形、会意与指事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