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价值的由来及内涵

新闻价值的由来及内涵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末。从理论上较早系统研究新闻学问题的是美国新闻学者李普曼,他在其理论著作《舆论学》中首次对新闻价值进行理论探讨。关于新闻价值体系,西方新闻学者中一般有“5因素”说,而另有些人则提出“20要素”等说法。他们同时利用“黄孩子”大量刊登耸人听闻的刺激性新闻相互竞争,这样的新闻被称作“黄色新闻”。

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末。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提出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他认为,一个个把那些值得记忆和知晓的事件,如新奇的征兆、怪异的事物、政府的更替、战争的发生与和平的实现等,单独挑选出来公开报道,以吸引读者

虽然关于新闻价值的论述出现非常早,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新闻价值才被美国学者们作为新闻实践必须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和基本规则,写入较早出版的那些新闻学著作中,成为新闻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点。因此,要全面了解和认识新闻价值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就需要首先探讨新闻价值理论在近代西方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进一步考察新闻价值问题百余年来的来龙去脉。

一、新闻价值的由来

19世纪30年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报刊的转型期,这时期的报刊开始从原来的政党报刊转变为大众化报刊即商业报刊。这一转型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普遍确立,政体渐趋成熟。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遍确立,报刊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大众化的商业报刊。由于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这一时期美国的商业报刊比欧洲发展得更为典型,办报纸如同办工厂,新闻如同商品被“制造”出来。1833年由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成功的第一家报纸。《纽约太阳报》有4页,报纸内容主要为当地发生的生活事件与暴力新闻。其取材大都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但读者对这样的报纸却极有兴趣,而最重要的是该报售价低廉。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有:①报纸私人所有,新闻机构都是以报纸赚钱盈利的企业,强调自己“独立舆论”、“非政党性”,以吸引观点各异的读者;②盈利的主要途径是刊登广告,零售发行;③报纸的主要内容是具有趣味性的新闻,为扩大发行量大量刊登带有刺激性的新闻事件;④文风简洁、活泼。美国新闻学者认为,以《纽约太阳报》为代表的大众化报纸开创了美国新闻写作体裁,奠定了现代新闻写作的基础;⑤报纸对象面向普通人、一般市民,价格十分低廉,所以又称“便士报”。

图6-1 太阳报

在这一时期中,著名的大众化报纸还有美国的《纽约先驱报》《纽约时报》,法国的《世界报》《费加罗报》,英国的《每日电讯报》等。著名的报人除本杰明·戴,还有詹姆士·贝内特、威廉·赫斯特、约瑟夫·普利策等,他们经营报业发财,取得新闻商品化带来的巨额利润。西方的新闻价值理论也就在这种新闻商品化的社会背景中诞生。从理论上较早系统研究新闻学问题的是美国新闻学者李普曼,他在其理论著作《舆论学》中首次对新闻价值进行理论探讨。他认为,新闻价值就是指事变、惊奇、地理上的接近性、个人的影响和冲突。他从这样的几个方面来解释新闻价值,旨在强调这样的新闻更具价值,确切地说也就是更具交换价值。此后,西方新闻理论界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始终围绕着新闻特殊素质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样的研究更具实际操作意义,按照这样的新闻价值观去制作新闻,就能交换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那么,具有什么特殊要素的新闻其交换价值更大呢? 西方的学者在这一方面得出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新闻价值体系,西方新闻学者中一般有“5因素”说,而另有些人则提出“20要素”等说法。比较典型的如美国希伯特和麦道格尔等人的说法。希伯特在《现代大众传播工具概论》一书中以及麦道格尔在《阐释性报道》一书中都提到了新闻价值“5要素”之说。这“5要素”是:①时间性。新闻是易碎品,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报纸的新闻只有一天的寿命,只有当天的新闻才能吸引读者更多的目光。②接近性。新闻事件发生的空间地理位置越近,新闻价值就越大。除了地理位置的接近,还有年龄、职业、性别、爱好、民族等的接近。③显著性。因为名人自身的显著,使得新闻事件受到瞩目。④重要性。一个事件的后果、影响是否深远是衡量重要性的因素,重要的新闻首先就是热点、焦点。⑤人情味。人情味的因素有反常、冒险、两性、冲突等,这是西方新闻价值中尤其强调的,人们总是对这类新闻百看不厌。而在关于新闻价值要素构成的观点中,英国汤姆森基金会(Thomson Foundation)为第三世界新闻工作者编写的新闻教科书中则列举了20种新闻价值要素[1]。尽管学界在对新闻价值体系的描述上有轻重详略之别,但是在新闻价值总体标准的取向上还是基本趋向一致的。其主要方面大致概括为: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人情味和趣味性。笔者基本可以认为,传统的新闻价值体系中含有以上这8种较为公认的元素或指向。

而从希伯特和麦道格尔等人的“5要素”理论来看,很显然,其观点首先是建立在新闻商品化的社会基础之上,其主要目的是盈利,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追求趣味和刺激。例如,当时的“黄色新闻”:1888年美国近代报业巨头普利策的《世界报》出版定期连环画专页,中心人物是一个穿着黄色的肥大衣服、没有牙齿、头发稀少、咧嘴笑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东游西逛,对纽约的新闻发表评论,很快“黄孩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另一位报业资本家赫斯特不惜重金挖走漫画作者奥特考尔特,为自己的《纽约日报》主持“黄孩子”专栏;而普利策则又请卢斯到《世界报》继续主持“黄孩子”。他们同时利用“黄孩子”大量刊登耸人听闻的刺激性新闻相互竞争,这样的新闻被称作“黄色新闻”。

西方理论中一直认为“趣味是吸引读者的良方”、“是新闻的试金石”,在他们的理论著作中还常见这样的一套公式:

1个普通的人+1种平凡的生活=0

1个普通的人+1次不平凡的冒险=新闻

1个普通的人+1个普通的妻子=0

1个普通的人+3个妻子+一次诉讼=新闻

1个银行出纳员+1个妻子+5个孩子=0

1个银行出纳员-10万美元=新闻

追溯新闻价值的由来,探究西方新闻价值的有关理论,主要有这样的一些特点:首先,在一切物品都已经成为商品的西方社会,对报刊业的运作同样遵循的是商品化的规律,其新闻价值的标准也就同样是与商品交换密切联系的。如果说对于新闻价值的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从“价值”的概念入手来进行研究,那么,西方对新闻价值中“价值”的理解只倾向于商品的“交换价值”。显然,这样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是不完全的。其次,西方的研究重点不在阐释新闻价值的内涵上,而是完全从商业目的和行为出发来研究新闻的“特殊素质”;而且在新闻价值5要素中最突出人情味,而实际上他们所谓的人情味也主要是指人性中的较低级的趣味。为了达到他们所需要的交换价值,有的报纸甚至不惜制造虚假新闻。用约斯特的话来说就是:“在选择新闻时,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估量它的公众兴趣。我们在出版新闻时,须以趣味为大部分新闻的主体,理由是:唯有有趣味,才能使报纸富有吸引力,因而很容易卖出去。”[2]

直到20世纪末期,在约翰·费斯克等编撰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一书中,关于“新闻价值”(news value)的词条也仍然还是坚持着这样解释:“……新闻价值是产业化的新闻公司由于生产性需要而导致的结果。为这种公司工作的人们,作为个体会表现出种种混合的追求、效忠、政治倾向与能力。在公司之内,他们隶属于环环相扣的劳动分工。在公司之外还存在竞争对手,以及记者与广播专业的职业观。处于这些语境之中,新闻价值的功能就在于从混杂着所有这些人物、实践与信仰的文稿中产生一种标准化的产品。”[3]由此可见,对新闻价值中“价值”的理解只倾向于商品的“交换价值”,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也仍然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国内新闻价值探讨

新闻价值是中国新闻学者很早就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即徐宝璜的《新闻学》中,特设第五章即“新闻之价值”,以专章的篇幅和重要位置论述新闻价值问题。这应该说是我国研究新闻价值理论的开始。徐宝衡首先提出:“新闻之价值云者,即注意人数的多寡与注意深浅之问题也。”然后又具体解释道:“新闻价值与新闻的重要程度成正比例;新闻价值与注意人数及注意程度为正比例;新闻价值与新闻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为反比例;新闻价值与新闻发生及登载相隔之距离为反比例。”此后,有许多学者,无论研究新闻理论还是研究新闻业务,都曾重点涉及此问题。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刘元钊的《新闻学讲话》等,都对新闻价值的问题做了研究和阐述。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价值问题被认为是理论研究的禁区,有很长时间无人问津。直到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价值研究才又一度成为学术热点。在最初的几年中,研究的问题主要围绕新闻价值的内涵和定义而展开。而由于“价值”概念本身的歧义性,专家们对新闻价值的定义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总体上看,我国的新闻价值研究无论是较早的徐宝璜时代,还是20世纪末期的开放时代,都没有像西方那样单一地取其交换价值的一面,而是较为充分地注意到新闻价值所原本携带着的意义复杂性。迄今为止,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概念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说法:

(一)素质说

属于此类观点的有关新闻价值的定义有:

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或各种素质的总和。(陈韶昭,原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

新闻价值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陈祖声、张宗厚,《简明新闻学》作者)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它满足人们新闻欲望的信息量。(吴鸿业,新华社记者)

(二)标准说

属于此类定义有: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价值是记者衡量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标准。(林枫,新华社记者)

(三)功能说(或效果说)

属于此类定义有:

新闻价值就是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的重视的程度,也就是说,记者、编辑的辛勤劳动在群众中受到赞赏的程度,或者说,我们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发生影响的程度。(甘惜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程度以及它在实践中产生影响的广度、深度和作用的大小。(朱继功,新华社记者)

新闻价值就是新闻影响读者并通过读者影响社会的功能。

所谓新闻价值,应该是指新闻本身具有的能给社会以积极影响的那种功能。我们应把新闻的有用性、新闻的意义、新闻的重要性当作这种功能的另一种说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功能说”是比较科学的界说。首先,这种认同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喉舌作用的肯定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传播工作的目的历来很明确,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其次,这种认同建立在对“素质说”和“标准说”概念解释缺陷的理论分析上,分析思路往往从“价值”的实际内涵谈起。

前文中已经谈到,西方对新闻价值中“价值”的理解只倾向于商品的“交换价值”。所以,这样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就不是很完全的。如今,既然要从理论上解释清楚新闻价值,当然不能不首先对其核心语词价值进行科学的界定。所谓价值,《辞海》以及一些大型的现代汉语辞书中,一般较统一地将其解释为两种意义:“(一)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如参考价值;有价值的作品。(二)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4]按照这最普通的常识,毫无疑问,如果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如果把价值放到一般的理论领域,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价值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等。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力图扭转在价值概念理解上的偏颇,如:雷跃捷在《新闻理论》中用哲学术语进行了概括:“价值是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履行的功能;它是客体见之于主观的产物;价值是由价值源(客体的特征)、价值观、价值的实现(人们的社会实践)这三种内涵所组成的一个多义性概念。”[5]而胡正荣又在《新闻理论教程》中作了这样的表述:“价值就是事物与人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表示客体(事物)满足主体(人)需要的一种有用性,事物自身的属性成为(人)需要的价值对象,人的需要则成为事物自身属性的价值认可。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属性是价值构成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6]

从这种认识出发,界定和解释新闻价值,必须从两个重要的方面来加以研究和思考:其一,新闻价值的内在要素——客体的属性使之具有使用价值,构成为人所需的可能性;其二,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包括人们对客体的认识,包括市场交换实现价值,包括实践检验满足人们及社会的需要。

这样看来,“素质说”只强调了客体属性,“标准说”只强调了人们对客体的认识;“素质说”强调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标准说”强调新闻价值的主观因素,它们都不能全面地定义新闻价值。“功能说”的进步在于认识到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但是其定义只强调满足人们及社会的需要,即价值的有用性和实际功效,也是存在缺陷的。于是,不少学者又对“功能说”进一步加以完善,提出了以下的几种看法: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表现形态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胡正荣)

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雷跃捷)

新闻价值就是包含特殊素质的新闻事实(即价值因素)在传播过程中以社会影响或社会效应方式(即价值表现)所反映出来的那种功能(即有用性)。(王益民)

这些新的界定吸收了原来三种说法的合理之处,不仅强调新闻价值里包含的“特殊素质”,也指出新闻价值离不开“传播过程”,特别突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有用性和功效”的意义,相比以前的“功能说”显得更加全面和完整。

最近,刘建明在全面考察了新闻价值理论的来龙去脉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新闻价值”的说法,他认为:“现代新闻价值理论应当回归价值的本义,体现对受众的有用性,对其内涵的阐述在哲理上符合认识逻辑。所谓现代新闻价值,是指受众在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应。新闻是价值的体现者,媒介是价值的载体,受众是价值的确定和受益者。受众与新闻的相互作用,使新闻这一客体按照主体的要求为其服务,表现出客体的有用性。所以,有用、有益、有效,是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脱离受众的接受过程,任何价值都无法体现出来。对价值的‘作用和意义’的界定,既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抽象的‘意义王国’,也不是把有用功效混为某些特性的东西。新闻事实的特性可能决定新闻价值,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象。”[7]

根据上述分析和比较,可以大致地看出,新闻价值首先是新闻的使用价值,它来源于新闻本身的一些属性:新闻除了真实性、新鲜性这两个本质属性之外,要想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要,还必须具备西方新闻学家所说的“特殊素质”——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关情性等。这些“特殊素质”使新闻价值的实现成为可能。新闻价值的“特殊要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需要人们——新闻工作者去发现并在新闻传播中予以表现。这一过程必然渗入新闻传播者的主观价值判断,而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又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也就必须从理论上强调新闻传播者的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新闻价值也同样包括西方新闻学家所看重的交换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承认新闻的商品价值的属性,商品交换也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虽然我们并不能像西方那样把新闻完全商品化。而更进一步来看,新闻交换价值的实现,又有一个必经的途径,那就是市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的市场交换价值不仅不能避而不谈,而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检验新闻的其他价值与功能的实现程度。新闻事实通过新闻机构见之于社会的归宿,是新闻对受众和社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新闻发挥了它一定的功能,新闻价值才能得到最终实现。新闻价值的实现中新闻价值的要素是物质基础,具体的新闻工作、新闻的传播过程是中心环节,社会效益是目的和结果。这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1] 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2] 卡斯柏·约斯特.新闻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1960:26.

[3] 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Z].新华出版社,2004:184.

[4] 辞海(上)[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504.

[5] 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78.

[6] 胡正荣.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5.

[7]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