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想写书”

“老想写书”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华北油田,有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他一生在石油科普园里辛勤耕耘,著书数百万字,把一朵朵奇葩奉献给成千上万的读者。这样艰巨的劳动,对年轻人来说也不是件易事,而王仰之却以年老体弱之躯,专心研究,埋头写作,完成了一本本大部头的专著,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因病出现语言障碍,手不听使唤,但他仍十分吃力地在纸上写出了“老想写书”几个模糊不清的字,令在场的人悄然流下热泪。

华北油田,有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他一生在石油科普园里辛勤耕耘,著书数百万字,把一朵朵奇葩奉献给成千上万的读者。他叫王仰之。老人在出现语言障碍、手不听使唤的时候,仍十分吃力地写出了几个模糊不清的字——

在华北油田离休干部、高级工程师王仰之简朴但充满书香的居室里,我们翻着他的一本本专著和一摞摞手稿,阅读着全国各地读者寄给他的信件,浏览着他的一份份任职聘书……就像捧起金秋里收获的累累硕果,手上这些纸片沉甸甸的。

这是年近七旬的王仰之从石油科普这块沃土中得到的回报,是他用心血和汗水凝成的结晶,是他用勤奋和才智编织的花环,更是一个老知识分子对祖国石油工业的无私奉献。

多年来,他致力于石油地质学史和石油史的写作及研究,1989年离休后依然笔耕不辍,并与夫人徐寒冰共同写作科普读物,先后出版作品40余种。专著有《中国地质学简史》《中国石油编年史》《中国地质调查》《中国石油概论》等;科普著作有《水的世界》《中国石油史话》《大地的矿藏》等;另有论文60余篇、科普短文400多篇,共计数百万字。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王仰之是1952年开始他的科普写作生涯的,从出版《地球的故事》《地下宝藏》后一发而不可收。写作成了他生活的第一需要。1958年至1978年,他收集的有关地质学史和石油史的资料卡片多达1万多张;1980年至1986年他出版了8本专著,其中有一些初稿就是在身处逆境中写就的。

自从石油作为工业的主要能源进入各个领域,它便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开发和利用。然而,作为与此密切相关的地质学史、石油史研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却难以尽如人意,在有的方面还是空白。王仰之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学史和石油史,有必要向更多的人搞好石油知识普及。他敢于超越自我,写出了25万字、具有很强学术价值的《中国地质学史》,受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黄汲清等著名地质学家的高度评价。

离休后的王仰之,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却越来越忙。除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外,他还承担着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他写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靠一点一滴挤出来的。离休当年,他的《中国石油概论》和《丁文江年谱》两本专著出版。近年来,他的《中国石油编年史》《中国石油史话》等又陆续奉献给广大读者。

著书不是写短文,必须得有个庞大的骨架,通篇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特别是科普著作更是如此,既要无懈可击,又要滴水不漏。这样艰巨的劳动,对年轻人来说也不是件易事,而王仰之却以年老体弱之躯,专心研究,埋头写作,完成了一本本大部头的专著,其难度可想而知。

今年10月,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在北京召开。正在住院治疗的王仰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到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收集资料的好机会,不顾医生的多次劝阻,执意来到北京,最后因病情加重又住院了。如今,他正在华北油田总医院接受治疗。尽管因病出现语言障碍,手不听使唤,但他仍十分吃力地在纸上写出了“老想写书”几个模糊不清的字,令在场的人悄然流下热泪。

(载于1997年12月25日《中国石油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