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记者团采访食堂负责人

大学生记者团采访食堂负责人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 玉刘玉,中文系1989届毕业生。就这样,于懵懂之间就把东北师大“练”到了手。突然想到,那一天,如果没在QQ邮箱中收到一封来自母校东北师大校报老师的信函,我还不能静下心来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把我领上新闻记者这条道路?30年,是我与师大结缘的数字,30年,也是校报记者团的生日。感谢,与校报记者团共同成长经历中的一切美好。

刘 玉

【作者简介】

刘玉,中文系1989届毕业生。1989年担任中国教育报驻辽宁记者站专职记者,现为辽宁记者站站长。

【难忘记者团】

与东师的缘,始于1985年。那年,辽宁省为提高师范生源质量,试行师范提前招生。临考前半个月,父亲替我报了名,说就当练手吧。就这样,于懵懂之间就把东北师大“练”到了手。这,就是缘分。

1985年9月入学,满目新鲜的校园,到处都是感兴趣的事。应聘完打字社,又赶上校报招聘学生记者,于是踌躇满志去应聘,便又结下了校报的缘。

学完四年师范教育,然后去做教育记者。两段缘分注定了我此生的职业,这份职业竟然巧妙地将教育与媒体无缝链接。所以,这辈子命中注定只做一件事了,那就是做教育记者。

很遗憾没能留存一份当时的校报在身边,以至于想回忆当时在记者团的点滴趣事都缺失了载体。唯有关于吃的记忆还算清晰。大概是1986年的事了,学三食堂刚刚修葺一新,窗明几净,接任务去采访,跟着学三食堂管理员前厅后厨看个仔细。回来后,把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在稿子里。变成铅字后,同学们说看你的稿子就垂涎三尺。学三食堂一时间客流量大增。我也成了学三食堂的“VIP”,每次去学三食堂打饭,总是被工作人员迅速认出并加以厚待。

校报老师的鼓励,作品见报的喜悦,化成了我对记者职业的向往。毕业时作为优秀实习生,本该去为人师表,但实在难抵记者职业的诱惑,凭借校报上发表的作品,顺利被中国教育报驻辽宁省记者站聘用,担任专职记者。

7月报到,8月上班,9月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是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发表在一版头条,题目是《他们经住了考验》,写辽宁师范大学过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记得当时我坐着火车带着稿子千里迢迢进京,去中国教育报编辑部送稿。总编室主任看了初稿后,说,“有功底啊!”真是没想到,学生记者经历虽然短暂,但对我未来所产生的意义竟如此深远。凭借校报时期奠定的“功底”,26年来,一直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新闻的道路上勇于担当和付出,日复一日,只心存一念,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

突然想到,那一天,如果没在QQ邮箱中收到一封来自母校东北师大校报老师的信函,我还不能静下心来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把我领上新闻记者这条道路?做教育记者让我如此幸运,在我工作的每时每刻,都能遇到优秀的人和事。他们的高尚影响着我,他们的优秀激励着我,让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仍然心存净土,仍然充满希望。

30年,是我与师大结缘的数字,30年,也是校报记者团的生日。庆幸,我有与校报记者团共同成长的经历。感谢,与校报记者团共同成长经历中的一切美好。

【寄语】

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