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流行音乐传播的主要媒介及其传播效应

当代流行音乐传播的主要媒介及其传播效应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爵士乐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大大加速了爵士乐的传播,流行音乐广播的序幕就此拉开。美国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它的带动下,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迅速在世界各地展开,并且成为深受欢迎的大众文化。作为当时最具传播效力的大众媒介,广播急剧扩大了流行音乐的影响。

一、广播媒介及其效应

在人类漫长的传播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媒介创新都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大变革,从而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1920年10月,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开播,从此宣告广播登上人类传播史的舞台。作为首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强大的效力使音乐传播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播的诞生,无疑是人类传播史上一项重大的媒介技术创新,它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使人类真正跨入现代化电子大众传播时代。

20世纪上半叶,广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仅仅在广播诞生的半个世纪以前,音乐传播还无法脱离人体,音乐欣赏并非易事。王公贵族们在宫廷供养乐师为其表演,而普通人的音乐生活则相当简单贫乏。教堂、音乐厅、活动广场是当时主要的音乐中心。人们欣赏音乐的机会很少,尤其要欣赏大型音乐作品,只能观看音乐家的现场表演。然而,音乐厅数量有限,又大都设在中心城市,票价往往不菲,普通大众难以随便出入,音乐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只供一部分阶层享用的奢侈品。虽然电话、唱片的相继发明打破了音乐传播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人们的音乐生活开始改变,但是音乐真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实现大众化传播,还是得益于广播的发明。

广播的发明使音乐传播的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借助于广播搭建起的便捷的空中通道,音乐实现了远距离、大范围的即时传送,这是以往其他任何音乐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作为现代化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强大的传播力与易得性,使音乐传播的范围急剧扩大,几乎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贴近广播音乐。没钱购买唱片、难以走进音乐厅、难以参与音乐活动的人们都可以通过收听广播音乐得到一定的满足。广播的出现消解了音乐原有的阶层性,打破了过去音乐专属于某些阶层、只供一部分人享用的局面,实现了音乐大众化传播,使音乐成为人人皆可享用的文化娱乐方式。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天各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中,广播最适于贫穷国家,尤其是边远地区。因此,大众化的流行音乐便极有可能与广播融合。

流行音乐与广播的融合产生于广播的诞生地——美国。美国的电台基本属于商业性电台,为获取利润,电台都竭力迎合听众,通过播放听众喜爱的内容提高收听率来吸引广告商。因此,当大众化的流行音乐开始流行之际,广播便迅速抓住了这个时机。

爵士乐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爵士乐在美国新奥尔良的酒馆、歌舞厅等欢娱场所兴盛。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爵士乐自由、感性、动态的风格大受欢迎。旋律大多源自布鲁斯(Blues)的爵士乐绝非仅仅是娱乐的助兴。布鲁斯是居住在美国的黑人在艰苦的生活中所创作出的一种音乐风格,通常音速低缓,旋律或忧郁或苦乐参半,最能表达黑人受压迫、忧伤凄惨的内心。所以从本质上说,爵士乐是非常适于聆听的音乐,它很快进入广播的视野。广播大大加速了爵士乐的传播,流行音乐广播的序幕就此拉开。

广播音乐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唱片业的支持。唱片业的兴起也是推动爵士乐传播的重要力量。自1917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录制发行以来,流行音乐的唱片产业就蓬勃展开。唱片商也非常乐意通过广播做宣传,主动为电台奉送最新录制的各种流行音乐唱片。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以及唱片商的热情加盟下,电台很快成为流行音乐的发布中心。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电台纷纷设立各种流行音乐排行榜,鼓励听众参与节目,流行音乐的热潮就此掀开。

1938年,据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调查发现,当时美国无线电广播全部节目的51.6%是播放唱片,唱片内容几乎全部是流行音乐和轻音乐。1939年,美国国家广播者协会筹办以维护其自身演播权的广播音乐公司,向“另类”音乐大敞方便之门,客观上也推动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发展。广播业与唱片业的通力协作,终于促成了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局面。

美国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它的带动下,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迅速在世界各地展开,并且成为深受欢迎的大众文化。20世纪初,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还在感叹:“1910年时,每五张卖出的唱片中就有四张是古典音乐,这是留声机对社会造成的第一项重要影响。”可谁曾想到,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流行音乐就发展成为最大的音乐种类。广播的发明适逢时机,可以说,正是广播贴合大众的本性以及电台为争夺收听率迎合听众,使广播成为了流行音乐传播的主力。作为当时最具传播效力的大众媒介,广播急剧扩大了流行音乐的影响。在未来,无论从广播的媒介特性来看,还是从广播的生存需要来看,流行音乐广播都将继续发展下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基于电视的普及、广播技术的发展及听众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广播逐渐走上了一条以一定目标受众为广播对象的“非大众化”道路。广播快速传播、听觉媒介的本质特征被更深入地挖掘。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作为广播的重要节目样式之一,它在广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音乐电台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音乐资源和权威的音乐资讯。它长久又便利地向人们免费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通过它,人们能欣赏到从古典到现代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品评最新面世的音乐作品,足不出户地亲临各地音乐会现场。音乐电台就仿佛音乐世界的万花筒,它一度成为音乐传播最主要的媒介。

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传媒业最发达的美国出现了TOP40音乐电台。这是最早从综合音乐电台细分出来,以满足青少年口味为宗旨,专门播放排行榜热门流行歌曲的类型音乐电台。传媒业发展迅猛,为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抢占听众市场,越来越多的类型音乐电台被细分出来。满足不同年龄层、趣味层听众喜爱的摇滚乐电台、古典乐电台、爵士乐电台、乡村乐电台等纷纷出炉。为了更好地满足听众需要,还出现了每天24小时连续播放音乐的电台。类型音乐电台的出现,不仅向人们提供了更多音乐欣赏与选择的机会,而且使音乐传播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因为音乐电台分类的细化,势必提高每一种类型音乐电台播出内容的深度。音乐广播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很多内容都是伴随主持人的引导与评述的。类型音乐电台专门播出某一类音乐,就有可能把这一类音乐作品更详尽、细致地介绍给听众。然而,实际上,为了迎合大众娱乐而非欣赏的需求,流行音乐电台的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类型音乐电台。我们期望的广播音乐百花齐放的局面并未真正形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网络新媒介的迅速崛起使广播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而,音乐电台的发展规模却不断壮大,速度也不断提升,成为广播业的中流砥柱。尽管随着时代变迁,音乐传播的媒介越来越丰富,各种音乐资源的获得也越来越容易,但是,个人的音乐资源存储量是无法与音乐电台这样的专业组织机构相比的。广播长久又便捷地向人们提供丰繁的音乐盛宴。当然,广播业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近些年,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办了卫星数字广播。这种广播技术不仅提高了广播的覆盖面与音质效果,而且提供了更多可用频道。例如在欧洲,由SkyDigital,Sony, Warner Music和EMI等公司合资创办的欧洲音乐选择公司(Music Choice Europe),开展卫星和有线音乐广播。它每天以50多个频道和CD音质为欧洲听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音乐广播。目前,卫星数字广播技术还在发展中,听众收听它需要更换收音机,每月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使得不少听众裹足不前。在未来,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完善,可能会有更多听众选择它。

二、电视媒介及其效应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现代社会,没有电视的生活已不可想象。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电视机从一条条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流入世界各地的工厂、学校、医院和家庭,正在奇迹般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形色色的电视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电视统治了我们的客厅,统治了我们的卧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各个地方都要放上一台电视——厨房、餐厅,甚至在地铁站、公交车上、出租车上、电梯间……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科技的进步已经帮助电视从画面闪烁不定的新奇事物,发展成为最强大和习以为常的文化力量之一。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利用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的真空管技术,在伦敦试播世界上第一次面向公众的电视。但是黑白电视不能反映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人们期待着新的电视艺术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第二代电视——彩色电视给人类带来了福音。1940年,美国开始制造彩色电视并于1954年正式开播,这标志着电视正式走进彩色世界。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当时只有黑白电视且数量极少,往往通过在公园、文化宫等公共场合售票的形式让观众像观看电影那样观看电视,因此常常见到数十人围在那小小的屏幕前看得津津有味。与其说是欣赏电视中的节目,倒不如说是满足一下对电视的好奇。

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电视事业也进入了黄金时期。电视台形成了由中央、地方、基层单位组成的电视台网。现在不仅是大城市,就连许多边远地区也可以看到卫星转播的彩色电视节目了。我国电视机的产量一跃而至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已有近三亿台电视机进入家庭,平均普及率达到85.88%。据中国人民大学生活时间课题组的调查表明,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小时38分,占日平均闲暇时间6小时25分的56.6%。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

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中,可以说电视已经成为推广流行音乐相对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当下的中国缺乏强势且有影响力的媒体,相对报刊和广播,电视更容易进入平常百姓家庭。电视的产生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它把图像和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形象性且声画结合、图文并茂,可以全面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与磁带、CD等媒介相比,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美妙的画面。当电视机普及后,它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流行音乐传播的重任。在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已经成为“过年”这一中华传统民俗的一部分的春节联欢晚会。流行歌曲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亮相,宣告了其正式为官方所接受,并表明一直以来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电视台,开始向商业化的大众媒介转变。春晚的高收视率无人能及,造就了无数的流行歌曲和流行歌星,直到现在,娱乐圈都还有这样一句话:“要想红,上春晚。”这足以说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即使把2005年在中国大地搅得火热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与当年万人空巷争看央视春晚的壮观场面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春节联欢晚会按节目类型来说,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三大类,除了这三大类节目外,还有少量杂技气功、武术、游戏、体育表演等节目形式。根据1983—2000年的数据统计,歌舞类节目占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总量的37%,而以所占时间计算则占40%,远远高于其他几类节目,是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构成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

中国的流行音乐应该感谢中央电视台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里把港台流行音乐介绍给全国人民。从那时候起,流行音乐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下成长起来。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当身着中山装、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张明敏一张口,深情凝重而又不失铿锵有力的歌声立刻风靡了全中国。《我的中国心》不仅唤起了听众的爱国热情,更让全世界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观众这才了解到,原来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当时只是业余歌手的张明敏很快成为国人心目中颇有地位的巨星,而他也是春节联欢晚会首次邀请的香港歌手。

在他之后,春节联欢晚会上越来越多的港台歌星被内地歌迷所熟知,如早年的张德兰、徐小凤、奚秀兰等,后来的刘德华张学友、梅艳芳等人。1987年费翔登台演唱了《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他那高大俊朗的外形、潇洒的舞姿、充满穿透力的声音,瞬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以至于此后费翔的专辑《跨越四海的歌》狂销160多万盒。这些港台明星的出现,令内地老百姓目不暇接,在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媒介资讯,演出开始之前,大家对港台明星演出的事情并不知情,因此,当亿万内地观众突然间看到港台明星出现在舞台上,看到他们那种与样板戏、革命歌曲完全不同的风格时,观众的喜悦和兴奋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在老百姓的心中就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喉舌。张明敏出现之前,关于流行音乐的争论从未停止,但一直未对其作出定性的判断,人们还搞不清楚流行音乐究竟是伤风败俗还是一种精神享受。尽管当时的通俗音乐在内地拥有许多拥护者,但它仍然像未被承认的“私生子”一样没有正式身份。此时张明敏怀揣一颗“中国心”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无疑是在向全社会表明:流行音乐终于从“半地下”状态登堂入室,为社会所接受,并即将成为未来音乐发展的主流。它不像语录歌那样通过政治途径强行传播给受众,而是通过电视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介自然地流向受众。应该说,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象征,它产生于近现代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既迎合了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不完全依附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成长总是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尤其是在经历了长期“左”的思想的压制之后,流行音乐对解放人们的思想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语录歌、样板戏是当时社会的需求,80年代的流行歌曲同样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娱乐、精神的寄托,更是反映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形态的指标。

当流行音乐通过春晚得到官方承认之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向国庆节献礼的专题节目《九州方圆》,节目中网罗了当时内地本土一些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播出了13首原创通俗歌曲,如《风雨兼程》《飞旋的时代》《等到明年这一天》等。《九州方圆》也因此成为了内地第一档电视音乐晚会节目。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媒介对流行音乐的传播不仅于此,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功和《九州方圆》广受欢迎的影响下,各地电视台跟风而动,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音乐电视晚会,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各种晚会节目充斥屏幕,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

有交流才有发展,港台流行音乐的涌入为内地乐坛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人类生活大为改观。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青歌赛为何能让歌手一夜成名、让歌曲瞬间风靡全国,这应该和电视媒介的普及性是分不开的:据央视统计,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观众达八亿之多。另外,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重视的节目,青歌赛也是全中国最权威的音乐赛事,入选歌手对演唱非常重视,从视觉造型到精神面貌,从台词舞步到唱腔运气都非常讲究,使歌曲质量得以充分保证。这些歌曲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群体心理,就像一个心理温度计能够测出普通观众的内在心声,也像时代晴雨表一般描绘出了时代的走向。随着电视对普通日常生活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影响,新的价值尺度和生活模式已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过,在我们心中总有一块无法触碰的领域,仍旧会为春节联欢晚会以及那个时代所保留。

20世纪80年代初,当我国还处在电视晚会盛行的时期,一种全新的音乐传播方式——MTV(音乐电视)在美国出现了。它作为现代传播媒介,以强大的视觉威力和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从诞生之日起,就掀起了阵阵风暴。

MTV作为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体,第一次让人们“看”到美妙的音乐画面。中国MTV的兴起,可以说是流行音乐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量而进行的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1988年,中央电视台在音乐专题片《潮——来自台湾的歌》中首次播出了“小虎队”的音乐电视,这是中国国家电视台第一次承认MTV的存在。随着港台MTV在内地的传播,刚刚解放了思想、看淡了政治的内地观众立即就接受了这种轻松且无压力的娱乐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热潮的涌起,商品意识充斥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流行音乐成为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消费对象,同时经济转型促进了市民阶层经济和文化的提升,这使得流行音乐的盛行成为必然。内地MTV的产生也应当被看作流行音乐成熟和繁荣的必然产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能够在欧美及港台流行音乐双重冲击的夹缝中生存,内地音乐界人士开始有意识地从港台移植了MTV这种形式,用来宣传、包装内地的商业化流行音乐和歌手。同时,伴随着80年代末卫星电视的发展,港台地区的音乐电视亮相于沿海发达地区后很快便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形成了最初的受众群体。以这两方面因素为契机,中国内地的音乐电视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它的发展,改变了过去流行音乐商品只注重音乐方面创作的局面,对画面的设计也成为音乐人在创作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有一句流传了很久的话,是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其实,音乐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门纯听觉艺术。我们知道最早的音乐形态是所谓的丛林乐舞,而这种艺术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视觉、听觉并用的表演方式,它包含戏剧、舞蹈、歌唱、器乐,甚至杂技、魔术、武术等形式。可见,音乐从一开始就与视觉表演密不可分。

在西方的交响乐、大歌剧和芭蕾舞音乐中,后面两种无疑是无法与视觉相割裂的。交响乐的演出固然听觉的成分更重一些,但如果仅仅是通过听觉感知而不用眼睛的话,那么为什么它要使用舞台灯光,为什么演员要化装,为什么要考虑乐队的摆放队形,甚至为什么需要布景和道具?这些东西都是为视觉而设置的。如果音乐仅仅是一种听觉艺术的话,人们就应该在音乐厅里关了灯来听音乐。所以,MTV这种将视觉、听觉同时感知的艺术形式完全有它存在的历史理由,同时也有充足的现实理由。因为,作为电视观众来说,大多数人并不是学音乐的,让他们仅仅通过听觉去欣赏音乐,并不能保证他们能理解音乐,也不能保证其在大脑中构筑出相应的视觉表象。

MTV无疑是在原来单纯的听觉思维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思维。“听歌”的概念变成了“看歌”,画面的存在并不是画蛇添足,反而是锦上添花,歌曲不仅好听,而且变得好看。在读图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眼睛认识世界,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视觉在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把握的。因此,有一定的画面参与,对于大多数观众理解音乐作品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在MTV出现之前,音乐只是用来听的;有了MTV以后,视觉和听觉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对翅膀,也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大众化、市场化。

因为看得见、听得见的视听传播方式在当时只能通过电视晚会进行传播,而晚会有一个局限,即一首歌曲只能由歌手本人在现场进行演绎和表达,很多歌曲不能通过视觉进行多层次的理解;有了MTV以后,音乐本身经过导演的二度创作,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影像:能够传递情感,表达导演对这首作品的理解。通过服装、化妆、摄影、灯光、演员集体的劳动,创造出一种不同于文艺晚会的视觉形式,所以让这首歌曲的表现力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容易为观众所接受。试想在没有MTV之前,人们只能通过看整台晚会才能看到其中的一首歌,现在有了MTV,它短短的四分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电视台自由地播放。这种形式使它更容易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有利于歌曲的推广。一句话,MTV就是一个“看得见的音符”。音乐电视在传播大众文化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成为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专业音乐频道(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还是专门的音乐电视栏目,都成为音乐制造商、唱片公司、歌手宣传自我和推销自我的一个舞台。

中国MTV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熟悉认识MTV的功能和操作手段,同时积累第一批音乐电视作品。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两到三年的时间。第二阶段也持续了两三年,在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音乐电视出现了一批具有时代性、民族化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批作品奠定了音乐电视的地位。第三阶段,央视和各地电视台专门开辟了音乐电视的栏目和频道,有了一批固定的生产制作人员,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机制。这一时期出现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风格定位。

总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电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国内到国际的过程。从1988年音乐专题节目《潮——来自台湾的歌》播出,直到1991年之前,绝大多数内地观众并不清楚MTV为何物。1991年亚洲卫星电视的开播,形成了MTV对中国内地第一轮强大的冲击波。这一年的8月16日,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在快速变幻的画面中,穿着艳丽的歌手演唱着西方或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这种节目与平常所见的电视转播音乐会节目完全不同,如潮水般涌来的绮丽画面让他们目眩神迷。于是,各家各户在高高低低的屋顶上装置了一个个电视卫星接收天线,用于接收这些新奇的电视节目,内地媒介的空中管制也因此被撕开了一个大口。有人将MTV看成是资本主义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与推进和平演变的糖衣炮弹,因而国内有关当局对西方MTV的渗透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一方面控制电视卫星接收器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中国内地自己的MTV。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名为《音乐电视60分》的栏目,每天重播七八遍,无意中与国外专门音乐频道的播出模式重合,可以说这把MTV炒得非常红火。1994-1995年恰好是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最有生命活力的阶段,涌现出了很多原创作品和歌手,推动了MTV的发展。当时一个歌手若想走红,必须得有MTV。一首歌曲的录影带拍出来会不断地滚动播出,给歌手和唱片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尽管内容上还是混杂了民族、流行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但宣传效果与境外专业频道相同。例如,孙悦就是靠MTV《祝你平安》一炮而红的。1994年央视主办了首届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并在1994-1998年之间每年举办一次,推出了《小芳》《阿姐鼓》《纤夫的爱》《同一首歌》《好大一棵树》等获奖作品,更有不少作品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如由广州电视台女导演薛芳芳执导的MTV作品《阿姐鼓》(何训友词/何训田曲)在美国获得全美音乐电视网最佳外语片提名;由中央电视台导演崔亚楠执导的MTV作品《黄河源头》(石顺义词/孟庆云曲)在1996年7月于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九届“金鹿杯”国际音乐节上获得了大奖第一名;2000年,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二十一世纪国际影视艺术节”上,中国内地的MTV导演孟欣和于晓洋分别获得了“导演成就奖”和“最佳导演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音乐电视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大大小小介绍音乐电视的栏目有200多个。许多早期的作品就像是卡拉OK里的音配像,而今天的MTV作品你会发现融入了许多电视导演的想法和电影的蒙太奇手法,音乐和画面本身不再是简单的一对一,有时会有些游离,甚至别有一番意境,可以说是对音乐本身的重新诠释。MTV不再是再现音乐描写的场景,它会重新构筑一个空间,带着你的想象随音乐一起飞翔。

近20年来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为MTV的发展提供了宽松自由的政治和文化空间,它所承担的音乐广告作用也在不断显现,中国的流行音乐真正步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四、网络媒介及其效应

媒介革命促进了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时与其相应的接受群及接受模式也因之而发生了变化。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由于科技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随之也引发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随着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经历了由录音机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的发展历程,同时其传播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经历了由80年代的手提录音机,到90年代的随身听(Walkman),再到90年代末的CD播放机以及到现在的MP3的发展与演变。不同的传播媒介、不同的传播载体则培育了不同的消费观念与不同的接受群体。

1999年,一种叫做MP3的音乐播放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出现推进了音乐在互联网的传播。年轻人开始利用电脑做MP3音乐,通过网络传播MP3音乐,听着MP3播放出的音乐散步。MP3音乐格式是将通常的数码化音乐文件进行l∶11以上的压缩处理,使其变得极小,便于传输和储存。一张普通CD只能存十几首歌,但以MP3格式就可以储存三十余首歌曲。2000年,据上海亚洲音乐节和某网站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络音乐正在以其锐不可当的势头冲击着传统的音乐传播媒介和唱片公司。

有了网络和MP3,人们便不再需要购买CD和磁带了。很多专门的音乐网站拥有数量超过50万首的音乐数据库,提供古典、民族、流行不同类型及欧美、日韩不同地区的MP3音乐下载。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有了网络音乐,试听一首单曲成为现实。以往,为了听一首歌曲,人们不得不选购包含这首歌曲的一整张CD和磁带,而现在在网络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任何一首歌曲进行试听和下载,并且有很多都是免费的。在网上听音乐能够体现个性化和自主性的特点,通过个性化的下载行为,人们不需要听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唠叨”,也不受播放歌曲的限制,实现了人们与音乐的零距离接触。

音乐传播的数字化和国际资讯的即时性使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到世界各国的音乐,使得国内流行音乐信息能够与国际同步,这无形中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这种在网络文化基础上创造的数字音乐网上传输、网上下载等流行音乐消费方式,使我们对音乐的感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类聆听音乐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音乐的传播与聆听都成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式。而且,音乐作品也从物质财富转化为信息财富。过去音乐的消耗无论如何总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盒带时间久了就可能消磁,唱盘遇水就再不能被读取……但是现在音乐作为无形的信息财富却根本不同,消耗之后不但依旧存在,而且甚至还会增长,因为消耗之中有交流,还可以分享。

网络和MP3技术的普及为音乐的传播和流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些综合性的网站中有音乐专版,如TOM、SOHU等都设有音乐、娱乐专版;还有一些专门只做音乐的网站,如MTV123、91F等都是纯音乐网站。这些网站往往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更新着曲目,上面的许多音乐都是在收音机或电视上不曾听到过的。可见,网络作为一种传播音乐的新媒介,其事实已远远超过网络作为音乐传播工具本身的意义,它的出现带给我们很多变化,在网络中,自由、民主的理念得以体现,文化资讯得以自由传播。

网络音乐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网络音乐增强了人们的自主选择性,可选择的范围也大大增加了。

第二,网络音乐具备无限的可重复性,网络中的歌曲可以被反复欣赏、下载、复制、传送。

第三,网络音乐的反馈不仅是及时的,更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传者和受者在网络中已经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使得网络音乐具有无可比拟的互动性。

第四,目前大部分网站都能提供免费的音乐资源,人们获取音乐的成本非常低廉。同时,人们可以通过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和编辑工具软件随意制作和编辑网络音乐,随时发布到网络上,音乐制作和传播的成本也较之以往大大降低。

流行音乐从单纯的注重“听”转变为强调“视”“听”结合,如何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已经成为流行音乐在传播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普通民众对流行音乐的参与、选择和聆听方式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听音乐的方式、时间、地点等;在媒介的帮助下,一夜成名变成可能,众多歌星和歌曲迅速走红,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惊奇;与此同时,普通人也可以借助媒介体验当歌星的感觉;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传递音乐的方式更为便捷、迅速,也为流行音乐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流行音乐不仅成为我们娱乐的一种资源,也构成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