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陈出新还我面目

推陈出新还我面目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常州著名老画家张恳先生来兰探亲了!日前,在省博物馆家属楼上,我们拜访了他。张老高高的个头,直直的腰板,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言谈举止十分利落,简直使人无法相信他已是位80高龄的耄耋老人了。我们请他谈谈自己的绘画经历和见解,他沉吟片刻,“还是谈谈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吧!”

常州著名老画家张恳先生来兰探亲了!日前,在省博物馆家属楼上,我们拜访了他。

张老高高的个头,直直的腰板,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言谈举止十分利落,简直使人无法相信他已是位80高龄的耄耋老人了。

我们请他谈谈自己的绘画经历和见解,他沉吟片刻,“还是谈谈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吧!”

“自从《江苏画刊》发表李小山的文章后,美术界看法不一致,其实也不必强求一致。一些青年人一提传统就摇头,认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李小山的观点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的水墨画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它讲虚实,讲意境。中国画的传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到了顶点,不再发展了,而是原有的绘画语言不够用了,不能揭示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了。所以一定要创新,要有所突破。要认真研究,仔细分辨哪些是中国画的精华,哪些是糟粕;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一些青年人不太了解这一点,对中国画的传统一概否定,持一种不严肃的态度,显然是不对的。学习古人,继承传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还有一部分老同志对青年人的画一看就摇头,视为洪水猛兽,这也是不对的。青年人固然应该尊重老年人,老年人也应该支持青年人。老年人多半定型了,不易冲破,不易摆脱,所以不能一看青年人的画就完全否定,改革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但改革总比不改革好。有一点是特别值得青年人注意的,由于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修养不同、功力不同,画也就不同,但不能完全不顾观众的要求,不讲社会效益,画一些谁都看不懂,就连自己也解释不清的东西。开画展、出画册,总要考虑给观众一点什么,一味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就会脱离群众,失去群众,还有什么社会效益?

“所以,青年人应该向老年人学习,老年人也应该向青年人学习,各有所长,取长补短。”

张老是我国画坛上目前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几位老画家之一,现任江苏省政协书画社副主任委员、常州美协副主席。他自幼爱好绘画,1934年毕业于杭州艺术学院,受教于南潘(天寿)北李(苦禅)。建国前,曾在南京、重庆举办个人画展;建国后,先后在上海、江苏、沈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的画功力扎实,笔墨雄健,为人称颂。1957年,他被卷入“反右”的政治风浪,下放老家常州农村务农,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落实政策,来到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任国画教师,在荒废了20年的砚田中,他又开始了辛勤的耕耘。1979年,张老退休了,可他手中的面笔仍在不停地挥动,至今,还在常州老龄大学任教。

今年国庆节,张老将在江苏举办80岁个人画展,他在画展《自序》中写道:“忆往昔峥嵘,满怀豪情。惜一生学非所用,余事绘画,未能深造。今老矣,岁月蹉跎,愧一事无成。纵观一生拙作,推陈而未能出新,从心而未能逾矩,兹后宜多察自然,力求探索,解放思想,大胆破立,方能不落窠臼,还我面目。”这,是他耿直、谦虚的写照!也是一位老艺术家的胸怀!

(与高凤鸣合作,原载《兰州晚报》1987年8月21日4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