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灵先生文集二十五卷

古灵先生文集二十五卷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灵先生文集二十五卷 (宋)陈襄撰 年谱一卷(宋)陈晔撰 末一卷宋刻本。因居侯官古灵村,故人称“古灵先生”,并以此名《集》。又见于《宋史·艺文志》,所著录除《文集》二十五卷外,又著录《奏议》一卷。

古灵先生文集二十五卷 (宋)陈襄撰 年谱一卷(宋)陈晔撰 末一卷

宋刻本。每半叶十行,行十八至十九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

陈襄(1017—1080)字述古,福州侯官(今属福建)人。因居侯官古灵村,故人称“古灵先生”,并以此名《集》。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人称“四先生”。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初官蒲城主簿,摄令事。又出知陈州,徙杭州。后以侍读判尚书都省。襄言行皆以古人为法,莅官所至,务兴学立教,讲求民间利病。神宗待之甚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襄平生最可传者,一在熙宁中劾王安石,并极论新法,反复陈奏,若目睹后来之弊,其文今具载《集》中;一在居经筵时神宗访以人才,遂条上所知司马光、韩维、吕公著……郑侠等三十三人。其时或在庶僚,或在谪籍,而一一品题,各肖其真。内唯林希一人后来附和时局,自隳生平,余则硕学名臣,后先接踵,人伦之鉴,可谓罕与等夷,其文今为《集》中压卷。……他如陆佃,博洽典礼,则荐之,不以王安石之门客而歧视;刘攽轻脱嘲弄,则弹之,亦不以苏轼等之密友而徇隐,皆是是非非,不立门户之见”。此种评论虽属事实,但带有明显的四库馆臣立场。

绍兴五年(1135)李纲序陈氏文集,称襄“所为文章温厚深纯,根于义理。精金美玉,不假雕琢,自可贵重;大羹玄酒,不假滋味,自有典则;质干立而枝叶不繁,音韵古而节奏必简。非有德君子,孰能与此!尝评其诗篇平淡如韦应物,其文辞高古如韩退之,其论事明白激切如陆贽,其性理之学庶几子思、孟轲,非近时区区缀集章句、务为应用之文者所能仿佛也”。这些评论虽难免溢美之嫌,但基本符合事实。李纲序又称:“嗣子绍夫,裒集公文章,得古、律诗、赋、杂文凡三百六十余篇,冠以绍兴手诏及熙宁经筵荐士稿,合为二十五卷。而《行状》、《志铭》附于其后。”足见此《集》乃陈襄嗣子陈绍夫所编。《年谱》一卷,是陈襄五世从孙陈晔奉其父陈辉之命所编。

此书见于《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的卷数与此同。又见于《宋史·艺文志》,所著录除《文集》二十五卷外,又著录《奏议》一卷。

此书的最初刻本,盖刻于南宋绍兴五年,李纲序中所谓“辄敢刊行遗文,用图不朽”可证。绍兴三十一年陈辉题记中“里人大夫徐君世昌摩刻于家”亦可证。再刻于绍兴三十一年,有陈襄四世从孙陈辉题记中所谓“朅来章贡,属数僚士参校亥豕,因命仲子晔推次《年谱》,并锓诸木,庶几有以慰子孙瞻慕之心也”可证。

此本刻于何时,书内没有直接证据。但有一现象值得注意,即书中几无讳字,唯卷三《送李维肖尉尤溪》中“尝闻五保法慎置理宜妙”,此句注文“议者多善五保之法,可以纠察奸盗,然行有利害,在得人不慎”;卷十一《同年会宴诗序》中“夫善始之无,难慎终之”;卷十三《论青苗钱第四状》中“陛下但慎先主计之臣”;卷十七《选择县令札子》中“此固不得不慎也”:卷十八《论三司条例乞行均输法札子》中“钦慎万机”;卷二十三“孔子所慎战,重人命也”;卷二十四“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等句中的“慎”字,全缺末笔,以示避讳。按“慎”乃南宋孝宗赵昚的嫌名,书中遇“慎”几乎全行回避,表明其完全有可能刻于南宋孝宗朝(1163—1189)。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卷六谓此书“宋末覆刻本,今国内犹有两部,分别藏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所藏即瞿氏本……,卷首有‘梁溪顾氏朝泰珍藏’朱记”。则此本又有宋末翻雕之说。

此本钤有“梁溪顾氏朝泰珍藏”、“绶珊经眼”、“杭州晚氏峰旧庐藏书之章”、“铁琴铜剑楼”等印记。今藏国家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