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研究表明,群体心理功能的发挥,与群体凝聚力的强弱关系最为密切。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群体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网络群体所受外部压力的变化也可能引起群体凝聚力的变化。3.增强群体凝聚力以发挥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既然群体凝聚力对增强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十分重要,我们就应增强群体凝聚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正式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群体成员的组织、激励、协调、教育的心理功能。

发挥网络正式群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功能,首先要了解网络正式群体的特点,然后研究影响网络正式群体心理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对策。

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正式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责分工,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如各级党团组织、政府机关的科(处)室、工厂的车间、班组,学校的院系、班级等都是正式群体。网络正式群体基本上是现实社会正式群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因此具有与现实社会正式群体相同的特点。

一是其群体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因此其群体目标是具体的。这是网络正式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二是网络正式群体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群体的权力具有强制服从性、正统性、合法性、稳定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常可以借助这种群体权力布置下去。

三是网络正式群体的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在网上一般实行会员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网络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一般具有层级的等级特点,形成完整的权力体系,如政府的权力体系、企业从工厂到车间班组的体系,学校从院系到专业、班的体系等。对网络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可以通过这种体系从上至下地贯彻下去。

四是网络正式群体的信息沟通渠道是由群体规章所提供的。由于网络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为了群体目标的实施,因而要靠规章来保证群体工作的高效率运转,将信息沟通渠道固定下来也就成为了必然。网络正式群体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正式沟通。其沟通方式是由群体规则、制度保证的,比如发通知、公告、文件、学习资料,定期召开网络会议等。沟通内容及程序常是固定的。正式沟通比较严肃,约束力强,具有权威性,沟通效果较好。对网络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诚然,网络正式群体在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明显不及现实社会正式群体,但不影响我们把它们作为正式群体进行研究。

2.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正式群体心理功能的主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网络正式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功能,与网络非正式群体比较,由于它是法定的正式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正式单位,因此它具有更强的组织激励、协调和教育功能。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呢?我们必须研究影响这些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正式群体的建设,完善其群体心理功能。

有研究表明,群体心理功能的发挥,与群体凝聚力的强弱关系最为密切。群体凝聚力越强的网络正式群体,其组织功能和教育功能也就越强,群体成员更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这样的群体中,更能激励自己的勇气和力量,群体中的意见协调起来也更容易。反之亦然。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群体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从网络群体外部看,首先是网络群体所处的现实环境。群体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成员相互接纳的程度就有不同。如军队中的一个排,平时在自己的驻地,会因为所处环境安全而坚持己见、互不相让,造成群体凝聚力下降,而若处于敌占区内,便会因为处境危险而放弃己见,形成统一认识,群体凝聚力就会强一些。其次是网络群体所处的网络舆论环境。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该网络群体时,群体成员可能坚持己见、互不相让,造成群体凝聚力下降;而网络舆论环境不利于该网络群体时,便会因为处境危险而放弃己见,形成统一认识,群体凝聚力就会强一些。再次。网络群体所受外部压力的变化也可能引起群体凝聚力的变化。一般来说网络群体受到的外部压力增大,群体凝聚力会增强;网络群体所受外部压力减弱,群体凝聚力也随之减弱。

从网络群体内部看,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群体成员个性特征的相容程度。个性特征相容程度高,群体凝聚力相对强;个性特征相容程度低,很难相处,群体凝聚力自然弱些。二是群体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的相关程度。群体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联系越紧密,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越大,群体凝聚力越强。反之亦然。三是群体成员所获报酬奖惩的公平程度。这反映了群体对成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评价是否公平,越公平,群体凝聚力越强。反之,减弱。四是群体的组织领导方式。群体若是根据成员意愿组合的,群体的领导方式比较民主,群体凝聚力会强些;若是强行组合,其领导方式又是专制的或放任的,群体凝聚力会弱些。五是年龄差距和群体规模。群体成员之间年龄差距不大,其群体凝聚力会强些;年龄差距越大,关系就越疏远,其群体凝聚力会减弱。群体规模则与群体凝聚力成反比,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小,反之亦然。

3.增强群体凝聚力以发挥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既然群体凝聚力对增强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十分重要,我们就应增强群体凝聚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正式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群体成员的组织、激励、协调、教育的心理功能。

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加强网络正式群体与现实中与之对应的现实社会群体的互动,以增强网络群体的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愿望或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了解、共同活动,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这种心理和行为取向使群体成员之间能形成某种程度的团结,使人们愿意在一起,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可以通过网络通知、公告组织网友聚会,开展群体成员线下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增强群体成员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减少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和误会,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以更好发挥群体心理功能。还可组织郊游、参观、访问、联谊、讨论等活动,交流感情,增进了解。

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群体目标,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满足群体成员的需要,以增强群体凝聚力。一个群体有无凝聚力,在于这个群体能否满足群体中个人的需要。个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生理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感情的需要、理解的需要等。在一个网络群体中,成员个人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他便热爱这个群体,维护这个群体,愿为这个群体出力,这个群体便对他有吸引力。相反,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便觉得这个群体是与他无关。因此各正式网络群体要研究群众的需要,建立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一定程度满足群体成员需要的目标。这样,群体成员才能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群体的凝聚力才会更强。

三是要创设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以感受外部压力,增强群体凝聚力。可开展网络正式群体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交流。如可在网上或实地开展班级之间、团体之间的竞赛和校际、厂际之间的交流等,以便各群体发现和认识自己所在群体的差距而奋起直追。

四是应注意及时客观公平地评价群体成员的学习工作成效,予以奖励,并尽可能增大群体成员获得报酬奖励的透明度。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积极发帖参加讨论的、有优秀创作发布的成员进行表扬、奖励等。表扬和批评一定要实事求是,要及时。对群体成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的评定、评奖也要公开、公正。

五是要合理控制网络群体成员的数量。要尽可能按照群体规模的下限来控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式群体的成员数量。如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做到师生互动,上千人的大课堂群体,显然难以正常发挥群体心理功能。

六是要加强对网络正式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式群体中,客观存在部分现实社会非正式群体与网络非正式群体,支持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教育和引导中间型并改造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有利于增强网络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网络正式群体心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