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理论的发展自达尔文和维廉·詹姆士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进展十分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才有了较快的发展。1.以阿诺德等为代表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阿诺德是美国女心理学家,在她之前,情绪心理学家们侧重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研究,强调情绪与有机体的生理唤醒有着密切联系。

情绪理论的发展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72)和维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89)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进展十分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国外对情绪心理的研究十分活跃,提出了一系列研究理论,出现了当代情绪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派别,即以阿诺德(M.Amoid)等为代表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以伊扎德(Carroll E.Izard)等为代表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1]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动机-分化理论、霍夫曼(M.L.Hoffman)的情绪功能理论,以及情绪的社会化理论、情绪调节理论等,对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绪情感作用和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以阿诺德等为代表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阿诺德是美国女心理学家,在她之前,情绪心理学家们侧重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研究,强调情绪与有机体的生理唤醒有着密切联系。阿诺德(M.Arnold)则认为,情绪绝不是由单纯的生理唤醒所决定的,情绪及其感受赖以产生的源泉在于客观情境事件,但它们又不是由刺激事件直接地、机械地决定的。人怎样弄懂当前的情境刺激?它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些都需要通过认知评价。她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两卷本巨著《情绪与人格》中,首次在情绪理论中提出了“评价”的概念。阿诺德的情绪评价理论实际上包含着环境的、认知的、行为的和生理的多种因素。她特别强调,来自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也就是说,人必须估价情境刺激对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意图或渴求。没有这样的评定,就不可能产生情绪。

继阿诺德之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情绪评价理论有了很大的演变,并分为两大支派。一支是以沙赫特为代表的认知—激活理论,这一支更多地研究生理激活变量和认知的关系。另一支是以拉扎勒斯为代表的纯认知理论学派,这一支更多地从环境、认知和行为方面阐述认知对情绪发生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了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沙赫特和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辛格(J.Singer)于1962年设计了一项实验,用来证明上述三因素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沙赫特从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出一般性结论,认为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认知。但是,沙赫特并没有放弃情绪产生的生理(自主性唤醒)的作用,他是试图把认知与生理因素交织在一起来说明情绪的。在他看来,在同一认知情况下,一个人只有在生理上已唤醒时才能产生情绪反应。沙赫特提出情绪是认知的、生理的、环境的三种因素的构成物,所以他的学说又称为情绪三因素说。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拉扎勒斯(R.Lazarus)强调认知因素在情绪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人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社会的人,对于不同的人,他与所处的具体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对他本人的利害性质,决定了他的具体的情绪。拉扎勒斯认为评价是一种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有的是简短的,有的则是反复进行着的,由此他又提出了初评价和再评价两个概念。再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它经常发生在对威胁或挑战的评价中,个人的社会经验在再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重要意义可概括为两点:第一,认知-评价理论端正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和哲学把情绪和理智看为绝对对立、互相排斥的观念,认为没有理由把情绪和认知截然分开,更不能把情绪错误地看作特别原殆的功能。第二,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对情境事件的认知评价而发生的。视错觉的敏感性、疼痛的生理心理反应,都可能有个人和民族的差异。人们由于认识的不同,情绪体验也可能不同。

2.以伊扎德为代表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以伊扎德为代表的学者,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从弗洛伊德思想中吸取了某些精华,建立了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这一理论具有以情绪为核心,包容整个人格、认知和意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框架,并以整个人格结构为基础研究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伊扎德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伊扎德提出人格具有六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合成四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他还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骼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都有特定的意识品性和适应功能。

根据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提出了情绪激活的四系统理论。他认为细胞的、机体的、身心的和认知的因素都参与信息加工,激活情绪,而由于能激活情绪的信息加工多种多样,所以情绪的激活机制也该多种多样。伊扎德提出了四种激活系统。一是神经系统,二是感觉系统,三是情绪激活的动机系统,四是情绪激活的认知加工系统。这四种情绪激活系统又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连续体,神经系统是最低级,认知系统是最高级,而它们的运动同时受着个体差异、社会因素或刺激特征的影响。

情绪激活机制的问题是情绪心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一直存在着生理激活和认知激活两大派理论的对立。伊扎德的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生理和认知两大激活方式的对立。伊扎德首先提出信息加工是一个连续体,至少可以从中选出四种类型的信息加工方式,而所有的情绪都是受信息加工连续体上任何一点的信息变化而激活的。这四种类型的信息加工可以分成认知和非认知两大类,这就肯定了非认知因素的激活作用。

伊扎德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情绪对心理的其他方面发展的作用。如:情绪与认知的发展,从情绪的动机作用看,情绪是认识发展的契机,情绪激发或抑制人去探索、认知和行动;情绪与意识的产生,情绪是意识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情绪与人格整合,情绪对人格整合的直接影响有:一是每种情绪特定体验的不变性保证意识的自我觉知,二是情绪为人格各子系统的整合提供动机等。

3.以霍夫曼为代表的感情功能理论

以霍夫曼为代表的感情—认知相互作用理论,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感情和认知的关系以及情绪的功能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思路。霍夫曼等认为,感情不仅仅在量上影响认知,而且可以影响认知结构的变化。感情对信息加工有如下几种影响:

一是感情发动、结束、干扰信息加工。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表明,中强水平的感情体验具有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而高强水平的感情则干扰或阻断认知活动。同时,正情绪能改善人们的智能操作。

二是感情导致选择性加工。有研究表明在负情绪背景下,为构成某一命题所采用的提示数目倾向于减少,这时,负情绪对命题操作的破坏作用在于增加了负情绪的“组织”作用,它使已有的负性情绪凝结聚集,且持续发挥着对加工的干扰影响,并降低加工的质量。因此,感情在决定信息加工的选择范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感情组织回忆。关于感情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有很多。关于感情有利于回忆那些与感情相一致的信息的现象,近几年来陆续有所报道。特别在正情绪下,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这是由于人倾向于保持正情绪而忘掉负情绪,从而与正情绪相联系的信息储存得到再编码的机会多于与负情绪相联系的信息提取。

四是感情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决策和问题解决要求有中强水平情绪的支持。然而,当人处于中强正感情状态下,信息加工是循着选择简单策略、较少地进行交替选择、对信息不去检验的方式进行的。这时所得到的加工效果是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决定,所采取的策略往往更为有效,而不是过于草率。而被负情绪充斥时进行操作所得的结果大约正好相反。

4.情绪社会化理论

情绪的社会化[2]是指“人在长期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学习理解他人的体验和表情,尤其要学习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要按照社会文化熏陶下形成的信念、道德和价值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社会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附加到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中,形成了互相交织和相互渗透的诸多复合情绪形式,这就是社会化的情绪。

人类个体情绪的发展,体现着以生物属性为主发展到以社会属性为主的复杂过程,展现了人类情绪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化过程的相互作用。儿童从出生以后就进入了社会化的过程,经历了婴儿的工具性模仿、幼儿的情绪变式、社会情境关系的内化三个过程。儿童在婴儿时期已经能够模仿某些表达情绪的动作,到了幼儿时期,在初步整合了的情绪和情境中,已能够体验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表情和感受他人的体验,学会缩小、夸大、掩盖和诱发替代情绪,这是个体情绪的基本社会化阶段。而人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还要经历发展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情绪的社会化也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主要从遗传和环境因素来考察个体情绪社会化的过程。第一,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自然前提。对情绪社会化的遗传因素研究主要表现在对气质的研究上。人所遗传的生物基础决定了个体情绪的活动水平、兴奋性与反映强度。这是早年就表现出来的,是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人格中最稳定的层面。但是仅仅具有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第二,环境因素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环境因素中宏观的文化环境、社会事件,微观的个体人际关系、家庭、学校教育等都对情绪社会化存在影响。

从情绪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情绪社会化施加影响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直接教导。母亲对婴幼儿、儿童的直接教导主要是用她们自己的正性情绪反应去强化儿童作出正性情绪行为。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早期的社会化影响了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父母和看护人与儿童之间情绪的交互作用对儿童的情绪调节有重要的影响。第二,间接教导。儿童在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中,面对一个两可的情境时会以他人的情绪反应作为参照,进行模仿。因此,某些情境中的模仿和认同及社会参照就会成为了间接教导的媒介。第三,期望交流。主要指情绪反应受他人在一定场合的交流期望和信念影响。

5.情绪调节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情绪调节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产生了不少理论成果。[3]

(1)关于情绪调节的定义

各位学者和专家从自己的视角和标准出发,并没有对它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Eisnebegr和Fabe(1992)认为情绪调节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调整情绪体验的过程。Coe(1994)指出,所谓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社会准则指导下控制自己冲动,做出适当行为的过程。Gorss和Levenosn(1993,1997)指出情绪调节就是个人操控自己情绪反应的过程,其能够意识到诱发情绪的原因,并加以调整,从而引起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的相应变化。

(2)关于情绪调节的类型

根据学者的研究,主要由以下几种:第一,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是个体对身心方面的调节,在个体内部进行。外部调节是指对社会环境加以一定的调节,以此达到个体、环境的和谐统一。第二,减弱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一般而言,减弱调节针对负面情绪,排解出内心所隐藏的压力。维持调节是维持对个体自身有益的正面能量,促使个人的生活、工作正常进行。增强调节就是强化个体所需要的情绪,使个体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生活。第三,先行关注调节与反应关注调节。针对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行调整就是先行关注调节,包括个体改变认知策略、调整环境等。反映关注调节是发生在情绪诱发之后的调节,是一种后发性调节。

(3)关于情绪调节的过程

总结出情绪调节的定义和类型之后,不少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情绪调节的过程,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比如Lazaurs、Foklmna等人提出情绪调节的情景观,将情绪调节看成是一种心理反应。Gorss、Ferdcrikson等人提出情绪调节的过程观,认为情绪调节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开展。Iim、Soalvey等人提出情绪调节的结构观,重视情绪调节的构成成分。Lazaurs还提出情绪调节具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个层面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调节,即个体通过努力改变引发情绪的环境来调整、控制情绪;第二个层面是以情绪为中心的调节,即个体运用相关生理认知活动来减少负面情绪,维持正能量等。

以上理论对我们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绪情感的作用,以提高教育效果均有重要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