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害苦了这群穷孩子

谁害苦了这群穷孩子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谁害苦了这群穷孩子?黎 辉 张敬忠 朱汉枢一份报告披露惊人事实:海丰县1.5万名穷孩子享受不到免交书杂费的政策!这个原本已不是难题的“难题”令这些孩子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苦涩,到底是谁害苦了这群穷孩子呢?记者日前赴海丰县作了一番调查。海丰县梅陇镇中心小学有近3000名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学生。“小康”县的美丽头衔,使穷孩子再次被挡在了优惠政策的门外。

谁害苦了这群穷孩子?

黎 辉 张敬忠 朱汉枢

一份报告披露惊人事实:海丰县1.5万名穷孩子享受不到免交书杂费的政策!

2001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一项造福全民的决定:从当年起,每年由省财政拨款,减免全省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特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这项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的减免政策,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孩子入学不再成为难事!

但在2004年12月,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星村党支部书记徐生辉呈送到广东省教育厅的一份报告却显示:海丰县还有1.5万多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孩子没有从减免政策中受惠,他们仍然在为“有没有钱上学”而继续犯愁。这个原本已不是难题的“难题”令这些孩子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苦涩,到底是谁害苦了这群穷孩子呢?记者日前赴海丰县作了一番调查。

大量贫困生享受不到优惠政策,群众不满的声音越叫越响。

海丰县梅陇镇中心小学有近3000名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学生。副校长叶丰说起贫困家庭孩子减免书杂费这件事,一脸无奈:

[出录音]“梅陇镇中心小学按照省减免政策,现在享受的是两个同学,但是这个数量远远不够,就我们中心小学来说,(家庭)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学生)还有50多人,没办法达到困难学生全部减免。”

叶校长经常听到贫困学生家长为此事而发出的骂声:

[出录音]“肯定有意见,原来我是应该享受的,现在没有了,他本身确实是很困难的,对政府就有意见、有另外的看法了,有些人就要骂了!”

四年(二)班的林惠丽,她家里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000元,但也享受不到减免的政策。放学后,记者跟随她回了家。那是一间还不到10平方米的砖瓦房,一张床、几张凳几乎就是她家的全部财产,她年近50的父亲正在家里。

[出录音](问)“你小孩下学期的学费,你现在有没有准备?”

(答)“没有准备,看过年的时候有没人给她红包,叫小孩不要乱吃,留起来,不够的才去借,现在哪里有钱!”

也许是家庭的贫困过早抹去了林惠丽身上孩童的烂漫,她一直很沉静,记者和她交谈,她总要迟疑几秒才回答:

[出录音](问)“如果因为家庭困难没有书读,你怕不怕?……”

(答)“怕!……”

(问)“你想不想继续读书?……”

(答)“想!……”

(问)“现在家里比较困难,你希望政府怎样帮你呢?……”

(答)“需要政府帮助读书,免交学杂费。”

海丰县1.5万多贫困生被瞒报、漏报,是上报贫困生人数的5倍!

与林惠丽一样符合政策条件而没有减免书杂费的学生,海丰县竟有1.5万多人!

海丰县教育局局长陈依拉向记者翻阅了2001年的档案材料:根据当年海丰县上报的贫困人口数,最终确认符合规定的贫困学生是3472人。但从2002年起,就不断有群众提出,还有很多贫困学生被挡在了优惠政策的门外,不平的呼声也反映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徐生辉那里:

[出录音]“从2002年起,就有群众反映到我这里来,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没有真正、全面落实省政府的要求。”

几经努力,2003年,海丰县终于决定由县扶贫办、教育局、监察局纠风办、人大等几个部门共同展开重新调查,陈依拉说,调查的结果与原来相差很大:

[出录音]“2003年12月重新上报,重报的数字是(家庭人均年收入) 1500元以下的学生人数是19085,这是第二次调查的情况。”

在海丰县扶贫办那间陈旧狭小的办公室,扶贫办主任余祖利拿出新旧两份报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的文件,比照了前后的“海丰县贫困人口数”报表:

[出录音]“2001年,我们上报的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是17309人,重新调查统计,全县的贫困人口是95424人。”

海丰县在2001年和2003年上报的贫困人口数字竟然相差了5倍多!而贫困学生的数目就是根据贫困人口数计算出来的!

为摘“贫困帽”,大量贫困人口被瞒报!

前后差距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在海丰县政府2004年10月21日再次上报省政府办公厅的“关于要求重新确认海丰县贫困人口数的请示”中,列出了几条:“一些乡镇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重视不够;统计人员少报、漏报严重等”。

但海丰县扶贫办主任余祖利坦言:

[出录音]“假如说贫困人口报多了,个别人会担心,会不会影响个人的进步啊,我现在年轻,我当党委书记,会不会影响我进步呢?肯定会有(这方面原因)的。”

面对记者的提问,海丰县教育局局长陈依拉也承认了这一点:

[出录音](问)“我报太多的贫困人口,那我这一年的工作成绩就不明显了,这些是不是造成数字差得比较远的一个原因呢?”

(答)“有这个可能!因为在2000年还是1999年(我忘记了)就说我们是脱贫县了。”

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对个别地方官员这种做法既痛心又无奈:

[出录音]“第一次上报的时候,当年的两个一把手,李长春书记和卢瑞华省长反复表态:有多少、补多少,超多少,财政认多少!我们很高兴啊,省委省政府这么重视,能够解决一个大问题,结果到了(地方)下面去,你要与脱贫相挂钩,你不愿意报啊,地方政府为了脱贫,每个地方报的人均收入都超过三千、四千、五千,什么原因?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基层政府、在你这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落实!海陆丰我去过好几次,绝对不是现在这个贫困人口,但我也说不出口啊,你政府不愿意报啊。”

“小康”县的美丽头衔,使穷孩子再次被挡在了优惠政策的门外。

根据有的地方在第一次上报的时候,确实存在漏报的情况,广东省政府在2002年让各地重报。遗憾的是,海丰县这次又错失了良机,因为海丰县就在这年提出了已经实现“小康县”的目标,贫困人口不可能增加。海丰县扶贫办主任余祖利:

[出录音](问)“海丰已经实现小康县,你作为扶贫办主任来看,符不符合实际?”

(答)“还要努力一段时间才行,按我的看法。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块钱以下的,我们统计起来还有97个贫困行政村,占了(全县)将近一半,讲老实话,现在有的乡镇连工资都要拖到月底才能发。”

到2003年底,海丰县要再次上报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了,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

[出录音]“省领导说了,不能评估没完没了。现在有一个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纲要》要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我们最近正在制定一个分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办法,准备从贫困的地区、地方先开始,(海丰县)只能靠这里去解决了。”

为了政绩,苦了孩子!

这个“办法”什么时候实施、何时才能解决海丰县1.5万多个穷孩子的读书难问题,还不得而知。令全国人大代表徐生辉忧心的是,刘育民告诉他,这种情况并不只是海丰县存在:

[出录音]“这个情况不只海丰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有。那时候潮阳报的是3000多人,现在落实增加到了14万学生免交书杂费!”

徐生辉最近联合海丰县的四名广东省人大代表,再一次向省教育厅递交了一份报告,期望这个问题能尽快解决。

更令徐生辉感慨的是,这群穷孩子受的苦,又该谁来负责呢?

[出录音]“当年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是非常好的,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但由于个别的政府官员,片面地追求(生产)总值、人均收入要达到多少,没有实事求是地上报这些贫困学生的数目,造成部分贫困学生享受不到省政府的优惠政策。这就体现了现在我们党中央提出的“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看待政绩问题”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各级政府如何去看待本地区存在的问题,应该实事求是,认真地加以解决。”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12月31日

◎阅读提示:为了出政绩,地方政府玩起数字游戏,结果致使贫困学生受害,这是一起典型的不正之风事件。稿件通过披露广东省海丰县等地“为了政绩好看,瞒报贫困学生人数,致使孩子无端受苦”的事实,反映了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政绩观的重要性。充分表明了科学发展观并非一句口号,它对现实生活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稿件采取新闻调查的方式,逐步揭露事实,层层推进,最后凸显主题。作品大胆运用新颖的结构,通过提炼“提示语”的方式,分段演绎、使稿件脉络清楚,环环相连,有效地提升了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