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卡门”事件调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卡门”事件调查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卡门”事件调查记者杨超 编辑王化强主持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近日向《中国之声》的记者反映,他们从未申请办理过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但是在当地的工商银行查询时却发现,自己名下平白无故地多出了一张信用卡。在学生不断反映以及舆论关注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终于承认:学校配合中国工商银行为学生集体办理了信用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卡门”事件调查

记者杨超 编辑王化强

主持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的学生近日向《中国之声》的记者反映,他们从未申请办理过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但是在当地的工商银行查询时却发现,自己名下平白无故地多出了一张信用卡。《中国之声》记者杨超前往西安调查采访,发现共有一万多名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校方冒用信息办理了信用卡。校方为什么这样做?银行方面是否违规,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呢?学生的权益受到了哪些方面的侵害?请听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一张小小的工行信用卡近日搅动了整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整个事件的起因是12月8号一位西电学生在网上发布帖子,称自己去学校旁边的工商银行办理网上银行,被告知不能办理。原因是他名下已经有一张牡丹信用卡,并且已经开通网上银行,可他从未办理过工行信用卡。由此这起学生个人信息被盗用事件揭开冰山一角。此后很多学生开始查询工行的客服电话,发现自己的名下都有一张从未见过的工行信用卡。

[出录音]学生1:“宿舍里的、班里的同学都办了嘛。然后就说大家都打听问一下,95588。打了之后,他就说7月3号办了这样一张卡,但是我从来没有办过信用卡,但是(电脑记录)体现是有一张。”

学生2:“好像学校财务处给办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我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突然就有张卡了,都不知道这个卡怎么来的。他凭啥用我们的身份证啊。网上就有人说,我就不认可这张卡,因为没有我的签字嘛。”

记者:“大概多少人有这种情况?”

学生:“网上说至少是四位数的,上万了吧。”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记者做了深入调查,发现在老校区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被办卡的比例很大,在新校区2006、2007、2008级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都有学生反映,被冒用信息办了工行信用卡。

办理信用卡有着严格的规程,必须本人提出申请,提供详细信息,亲笔签名办理。可是这么多学生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信用卡,银行方面是怎么操作的呢?记者查到这些冒名信用卡的办理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南关支行。信用卡部两位负责人承认,从今年4月份到7月份,一共给一万多名学生办理了信用卡,卡都是由学校统一办理的,那就是说连持卡人本人签字这样的事都由学校代劳了。

[出录音]银行:“这个卡我们就是针对学生批量办,办这个卡第一你是免五年年费,信用额度是零。办卡的流程呢,我们首先跟学校的校方签这个协议,我们是批量办卡的性质,双方都是在给学生做好事的基础上签了一个协议的,这是经过校方认可的。”

记者:“学生跟我们反映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拿到卡,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卡,是不是咱们之前在申请这个卡的时候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告知,或者说让本人有一个签字?”

银行:“这个我们应该是跟学校谈的,学校在发卡的时候它应该宣传,他们校方今天也谈到这个。”

记者:“是发卡还是说办卡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学生?”

银行:“我们办的时候就是学校给我们提供身份证,然后给我们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我们给他办了,这也是符合我们办卡条件的。发卡的时候你学生可以进行选择,你可以不要,你不要我们可以进行销卡。”

记者:“针对学生现在反应这么大,很多学生说他根本不知情,或者说他不想要这个卡,还有无法注销的情况,咱们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银行:“针对这个,我们前期也跟学校协商过了,学校也把他们所有部门安排到一块儿开了个会。他们现在要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宣传,宣传的途径就是如果你学生要的话,那你就填表办理;如果你不要,我们就集中进行销户。现在这批卡已经做销户处理了。”

记者:“全部做销户处理了?”

银行:“对,这个流程里面,我们以后唯一要借鉴的就是我们跟校方在谈的时候要把这件事情让所有的学生知悉。”

在学生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办了一万多张信用卡,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南关支行有关人员竟然说符合程序,不违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真的是仅仅出于好心吗?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界业内人士。

[出录音]记者:“办一张卡都会有提成,有一个工作量是吧?”

业内人士1:“对。”

记者:“大概提成会有多少钱呢?一张卡。”

业内人士1:“上了一定量以后一张卡就会有10块(提成),多的二三十块的都有。”

业内人士2:“银行内部它有一个考核指标,比如说每个业务人员一年要开拓多少个客户,你一个学校一万个客户,他一下就能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第二个问题是,银行通过这种途径,它可以培养自己潜在的客户,你大学毕业的时候,第一时间你接触了这家银行,你就有可能一生都会和这个银行打交道。”

在学生不断反映以及舆论关注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终于承认:学校配合中国工商银行为学生集体办理了信用卡。

17号上午9点多,记者见到了学校宣传部长强建周以及一位自称是财务处处长的人。他们马上表示一个小时后就要发布一个情况说明,并向全体学生致歉。然而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盗用学生个人信息事件,两位领导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歉意。

[出录音]记者:“怎么最后留的是财务处的电话啊?联系电话。”

财务处长:“这个没有问题,有啥问题?”

记者:“这个没有问题吗?可是为什么都说不知道呢?”

财务处长:“不知道就不知道嘛,不知道咋了?”

记者:“他不知道就给办了信用卡,这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吗?”

财务处长:“这给你省事了,不好吗?”

记者:“学生被办了信用卡,没拿到卡也没签过名,他不知道,这个您觉得是省事了?”

财务处长:“不知道就不是你的卡了!就完了嘛!”

记者:“就在我的名下怎么能假装不是我的卡呢?”

财务处长:“这个卡呢,让我理解就是低成本无风险,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给学生做呢?”

记者:“可是办信用卡的时候一定是要本人签字,本人知道啊?!”

财务处长:“这是常规啊,我们中国讲一般情况下,这个东西,还有个二般啊。”

记者:“您指的二般是什么?”

财务处长:“还有个特殊情况嘛。这样办快嘛,银行效率高嘛,迟早会让他们知道的,对不对?!”

记者:“那为什么不能通知每个学生本人,他现在名下有一张卡,那这张卡你可以透支也好……”(打断)

财务处长:“这就是我们做的不对的嘛,这是我们大人做的不对!这个跟学生讲了!(念学生的信):‘在同学的提醒下,我尝试去了工商银行,确认该行为我办了一张信用卡,这应该是我们的个人信息,怎么能透露给第三方?’这是我给这个同学的回复,原话是:‘据我了解,你所反映的是在我校与工商银行密切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我理解的是,这几年我校跨越式发展需要银行给予资金上大力支持,比如说,没有钱,我们咋建新校区?与此同时,银行也需要学校帮忙给它做一些事情,通过学生这种潜在的消费群体,完成一定量的办信用卡的任务,我认为合情合理!’你在最困难的时候求银行,银行反过来也求你,双赢互利才是合作的基础,这个道理你们学生应该懂吧!”

校方为了回报工商银行的支持,竟然毫不吝啬地将学生个人资料拱手相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如果校方稍有法律常识的话也不会对擅自使用学生身份证的行为表现得如此满不在乎。在采访中,当记者询问到学校对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有何规定时,宣传部长强建周勃然大怒。

[出录音]记者:“学校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在管理上有什么样的规定吗?比如说能保障学生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宣传部长:“你这个,我跟你说啊,你现在别按照你的思路,你跟着我的思路走。我们马上要在网上公布消息,而且要占领天涯,占领你们所有得到信息的渠道,所以你再不要挖这个事了,这是学校的一个集体行为。你一问我就理解你想做啥,你想说学校对学生的信息是否应该保密?”

记者:“那你觉得应该吗?”

宣传部长:“不是应该不应该,我们为啥要向银行保密?银行它是个信用单位。”

财务处长:“银行还要替储户保密,你懂不懂?!”

记者:“但是你们不应该对银行透露啊!”

财务处长:“我为什么不应该向银行透露,为什么不能给银行呢?!”

记者:“行,那谢谢你吧,我们了解情况了。”

宣传部长:“您稍等一下,既然来了啊,既来之则安之,西电是阳光的……”

记者:“那我们就先走了啊,谢谢。”

宣传部长:“先请坐,先请坐。”

记者:“不用了,不用了,我们还有别的工作!”

宣传部长:“你先别走,你要这样,我可以让保卫处来扣留你!我可以马上扣留你!”

记者:“你为什么让保卫处来扣留我呢?”

宣传部长:“你学习过这个没有,请坐,学习一下,让我们秦老师给你学习一下。”

记者:“我的采访已经结束了,谢谢您配合我的采访。”

宣传部长:“干吗啊?!啊!找门卫把她扣住。”

记者:“您刚刚说什么?”

宣传部长:“叫门卫把她扣下来!我今天要做一个轰动全国的事情!来!我要做一个轰动全国的事情!”

记者:“我的采访已经结束了,我为什么不能走呢?我的采访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

反思整个事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得到学生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后,当做学校资产回报给了支持学校建设的银行,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而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南关支行为了追求业绩,违反操作规程,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办卡,也体现出监管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漠。

因个人信息被泄露给当事人带来损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网站泄露用户信息、医院泄露病人信息等。而这次被学生戏称的“西电卡门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有关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使困扰公众已久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12月18日播出

◎阅读提示:广播专题多种多样,主要有人物专题、事件专题、经验专题等,本作品则是一个调查性专题。记者选取个人信息制度性保护缺失、弱势群体个人信息被任意滥用这一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深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非法拿学生个人资料做交易、泄露个人隐私这一事件的调查采访,揭开了弱势群体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被普遍滥用的社会现实,为提醒社会的普遍关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生动案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使整个报道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而记者对大量业内人士和法律专家的采访,使报道更加全面公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